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感冒1.風寒束表:辛溫解表——荊防敗毒散或荊防達表湯2.風熱犯表:辛涼解表——銀翹散或蔥豉(chǐ桔梗湯3.暑濕傷表:清暑祛濕解表——新加香薷飲4.氣虛感冒:益氣解表參蘇飲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加減葳蕤(wēirúi湯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風寒襲肺: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ào湯合止咳散2.風熱犯肺: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3.風燥傷肺:疏風清肺,潤肺止咳—桑杏湯(二內傷咳嗽1.痰濕蘊肺: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2.痰熱郁肺: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3.肝火犯肺:清肺瀉肝,順氣降火——黛蛤(g?散合加減瀉白散4.肺陰虧耗: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三、哮病(一發作期1.冷哮:溫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2.熱哮: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3.寒包熱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熱—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樸麻黃湯4.風痰哮證:祛風滌痰,降氣平喘——三子養親湯5.虛哮證:補肺納腎,降氣化痰——平喘固本湯附:喘脫危證:補肺納腎,扶正固脫——回陽急救湯合生脈飲(二緩解期1.肺睥氣虛:健脾益氣,補土生金——六君子湯2.肺腎兩虛:補肺益腎——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證(一實喘1.風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黃湯合華蓋散2.表寒肺熱: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湯3.痰熱郁肺:清熱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湯4.痰濁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5.肺氣郁痹:開郁降氣平喘——五磨飲子(二虛喘1.肺氣虛耗:補肺益氣養陰——生脈散合補肺湯2.腎虛不納: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3.正虛喘脫:扶陽固脫,鎮攝腎氣——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g?jia粉五、肺癆1.肺陰虧損:滋陰潤肺——月華丸2.虛火灼肺:滋陰降火——百合固金湯合秦艽鱉甲散3.氣陰耗傷:益氣養陰——保真湯或參苓白術散4.陰陽兩虛:滋陰補陽——補天大造丸六、心悸1.心虛膽怯:鎮驚定志,養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歸脾湯3.陰虛火旺:滋陰清火,養心安神——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陽不振:溫補心陽,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múlì湯合參附湯5.水飲凌心: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苓桂術甘湯6.瘀阻心脈:活血化瘀,理氣通絡——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7.痰火擾心:清熱化痰,寧心安神——黃連溫膽湯七、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血府逐瘀湯2.氣滯心胸:疏肝理氣,活血通絡——柴胡疏肝散3.痰濁閉阻:通陽泄濁,豁痰宣痹——栝蔞(guālǒu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4.寒凝心脈:辛溫散寒,宣通心陽——枳實薤(xia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5.氣陰兩虛:益氣養陰,活血通脈——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6.心腎陰虛:滋陰清火,養心和絡——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7.心腎陽虛:溫補陽氣,振奮心陽——參附湯合右歸飲八、不寐1.肝火擾心:疏肝瀉火,鎮心安神——龍膽瀉肝湯2.痰熱內擾:化痰清熱,和中安神——黃連溫膽湯3.心脾兩虛:補養心脾,養血安神——歸脾湯4.心腎不交:滋陰降火,交通心腎——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5.心膽氣虛:益氣鎮驚,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九、癇病1.風痰閉阻證:滌痰息風,開竅定癇——定癇丸2.痰火擾神證:清熱瀉火,化痰開竅——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3.瘀阻腦絡證:活血化瘀,息風通絡——通竅活血湯4.心脾兩虛證:補益氣血,健脾寧心——六君子湯合歸脾湯5.心腎虧虛證:補益心腎,潛陽安神——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十、胃痛1.寒邪客胃:溫胃散寒,行氣止痛——香蘇散合良附丸2.飲食傷胃: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保和丸3.肝氣犯胃: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4.濕熱中阻:清化濕熱,理氣和胃——清中湯5.瘀血停胃:化瘀通絡,理氣和胃——失笑散合丹參飲6.胃陰虧耗:養陰益胃,和中止痛——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7.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止痛——黃芪建中湯十一、嘔吐(一實證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濁和中——藿香正氣散2.飲食停滯: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飲內阻:溫化痰飲,和胃降逆——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4.肝氣犯胃:疏肝理氣,和胃降逆—四七湯(二虛證1.脾胃氣虛:健脾益氣,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湯2.脾胃陽虛:溫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湯3.胃陰不足:滋養胃陰,降逆止嘔——麥門冬湯十二、腹痛1.寒邪內阻:溫里散寒,理氣止痛——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2.濕熱壅滯:通腑泄熱,行氣導滯——大承氣湯3.飲食積滯:消食導滯,理氣止痛——枳實導滯丸4.肝郁氣滯: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柴胡疏肝散5.瘀血內停:活血化瘀,和絡止痛——少府逐瘀湯6.中虛臟寒:溫中補虛,緩急止痛——小建中湯十三、泄瀉(一暴泄1.寒濕內盛:芳香化濕,解表散寒——藿香正氣散2.濕熱傷中:清熱燥濕,分利止瀉——葛根黃芩黃連湯3.食滯胃腸:消食導滯,和中止瀉—保和丸(二久泄1.脾胃虛弱:健脾益氣,化濕止瀉——參苓白術散2.肝氣乘脾:抑肝扶脾——痛瀉要方3.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十四、痢疾1.濕熱痢:清腸化濕,調氣和血——芍藥湯加銀花2.疫毒痢:清熱解毒,涼血除積——白頭翁湯合芍藥湯3.寒濕痢:溫中燥濕調氣和血—不換金正氣散4.陰虛痢:養陰和營,清腸化濕—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5.虛寒痢:溫補脾腎,收澀固脫——桃花湯合真人養臟湯6.休息痢:溫中清腸,調氣化滯——連理湯十五、便秘(一實秘1.熱秘:瀉熱導滯,潤腸通便——麻子仁丸2.氣秘:順氣導滯——六磨湯3.冷秘:溫里散寒,通便止痛——溫脾湯合半硫丸(二虛秘1.氣虛秘:益氣潤腸黃芪湯2.血虛秘:養血潤燥潤腸丸3.陰虛秘:滋陰通便增液湯4.陽虛秘:溫陽通便濟川煎十六、脅痛1.肝郁氣滯: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散2.肝膽濕熱:清熱利濕——龍膽瀉肝湯3.瘀血阻絡:祛瘀通絡——血府逐瘀湯或復元活血湯4.肝絡失養:養陰柔肝——一貫煎十七、黃疸(一陽黃1.熱重于濕:清熱通腑,利濕退黃——茵陳蒿湯2.濕重于熱:利濕化濁運脾,佐以清熱——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膽腑郁熱:疏肝泄熱,利膽退黃——大柴胡湯4.疫毒熾盛(急黃:清熱解毒,涼血開竅——千金犀角散(二陰黃1.寒濕阻遏(a:健脾和胃,溫中化濕——茵陳術附湯2.脾虛濕滯:健脾養血,利濕退黃——黃芪建中湯(三黃疸消退后的調治1.濕熱留戀:清熱利濕——茵陳四苓散2.肝脾不調:調和肝脾,理氣助運——柴胡疏肝散或歸芍六君子湯3.氣滯血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逍遙散合鱉甲煎丸十八、頭痛(一外感頭痛1.風寒頭痛:疏風散寒止痛——川芎茶調散2.風熱頭痛:疏風清熱和絡——芎芷石膏湯3.風濕頭痛:祛風勝濕通竅——羌活勝濕湯(二內傷頭痛1.肝陽頭痛:平肝潛陽息風——天麻鉤藤飲2.腎虛頭痛:養陰補腎,填精生髓——大補元煎3.血虛頭痛:養血滋陰,和絡止痛—加味四物湯4.痰濁頭痛:健脾燥濕,化痰降逆——半夏白術天麻湯5.瘀血頭痛:活血化瘀,通竅止痛——通竅活血湯十九、眩暈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清火熄風—天麻鉤藤飲2.氣血虧虛:補益氣血,調養心脾——歸脾湯3.腎精不足:滋養肝腎,益精填髓——左歸丸4.痰濕中阻:化痰祛濕,健脾和胃——半夏白術天麻湯5.瘀血阻竅:祛瘀生新,活血通竅——通竅活血湯二十、中風(一中經絡1.風痰入絡:祛風化痰通絡——真方白丸子2.風陽上擾:平肝潛陽,活血通絡——天麻鉤藤飲3.陰虛風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鎮肝熄風湯(二中臟腑1痰熱腑實:通腑瀉熱,熄風化痰——桃仁承氣湯2痰火瘀閉:熄風清火,豁痰開竅——羚角鉤藤湯3痰濁瘀閉:化痰熄風,宣郁開竅—滌痰湯2.脫證(陰竭陽亡:回陽救陰,益氣固脫——參附湯合生脈散(三恢復期1.風痰瘀閉:搜風化痰,行瘀通絡——解語丹2.氣虛瘀絡:益氣養血,化瘀通絡—補陽還五湯3.肝腎虧虛:滋養肝腎——左歸丸合地黃飲子二十一、水腫(一陽水1.風水相搏:疏風清熱,宣肺行水—越婢加術湯2.濕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濕消腫——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3.水濕浸漬:健脾化濕,通陽利水——五皮飲合胃苓湯4.濕熱壅盛:分利濕熱——疏鑿(záo飲子(二陰水1.脾陽虛衰:健脾溫陽利水——實脾飲2.腎陽虛衰:溫腎助陽,行氣行水—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3.瘀水互結:活血祛瘀,行氣行水—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二十二、淋證1.熱淋:清熱利濕通淋——八正散2.石淋:清熱利濕,排石通淋——石韋散3.氣淋:理氣疏導,通淋利尿——沉香散4.血淋:清熱通淋,涼血止血——小薊飲子5.膏淋:清熱化濕,分清泄濁——程氏萆薢(bìxia分清飲6.勞淋:健脾益腎無比山藥丸二十三、癃閉1.膀胱濕熱證:清利濕熱,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熱壅盛證:清泄肺熱,通利水道—清肺飲3.肝郁氣滯證:疏利氣機,通利小便—沉香散4.濁瘀阻塞證:行瘀散結,通利水道——代抵當丸5.脾氣不升證:升清降濁,化氣行水——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6.腎陽衰憊證:溫補腎陽,化氣利水——濟生腎氣丸二十四、陽痿1.命門火衰證:溫腎壯陽——贊育丸2.心脾虧虛證:補益心脾——歸脾湯3.肝郁不舒證:疏肝解郁——逍遙散4.驚恐傷腎證:益腎寧神——啟陽娛心丹5.濕熱下注證:清利濕熱——龍膽瀉肝湯二十五、郁證1.肝氣郁結:疏肝解郁,理氣暢中—柴胡疏肝散2.氣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瀉火—丹梔逍遙散3.痰氣郁結:行氣開郁,化痰散結—半廈厚樸湯4.心神失養:養心安神,甘潤緩急—甘麥大棗湯5.心脾兩虛:健脾養心,益氣補血——歸脾湯6.心腎陰虛:滋養心腎——天王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二十六、血證(一鼻衄1.熱邪犯肺:清泄肺熱,涼血止血——桑菊飲2.胃熱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玉女煎3.肝火上炎:清肝瀉火,涼血止血—龍膽瀉肝湯4.氣血虧虛:補氣攝血——歸脾湯(二齒衄1胃火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瀉心湯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六味地黃丸合茜根散(三咳血1.燥熱傷肺:清熱潤肺,寧絡止血——桑杏湯2.肝火犯肺:清肝瀉肺,涼血止血——瀉白散合黛蛤散3.陰虛肺熱:滋陰潤肺,寧絡止血—百合固金丸(四吐血1.胃熱壅盛:清胃瀉火,化瘀止血——瀉心湯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瀉肝清胃,涼血止血—龍膽瀉肝湯3.氣虛血溢:健脾益氣攝血——歸脾湯(五便血1.腸道濕熱:清化濕熱,涼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2.氣虛不攝:益氣攝血——歸脾湯3.脾胃虛寒:健脾溫中,養血止血——黃土湯(六尿血1.下焦熱盛: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小薊飲子2.腎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知柏地黃丸3.脾不統血:補中健脾,益氣攝血—歸脾湯4.腎氣不固:補益腎氣,固攝止血——無比山藥丸(七紫斑1.血熱妄行: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十灰散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寧絡止血——茜(qiàn根散3.氣不攝血:補氣攝血——歸脾湯二十七、消渴(一上消1.肺熱津傷:清熱潤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二中消1.胃熱熾盛:清胃瀉火,養陰增液—玉女煎2.氣陰虧虛:益氣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術散(三下消1.腎陰虧虛:滋陰固腎——六味地黃丸2.陰陽兩虛:滋陰溫陽,補腎固攝——金匱腎氣丸二十八、內傷發熱1.陰虛發熱證:滋陰清熱——清骨散2.血虛發熱證:益氣養血——歸脾湯3.氣虛發熱證:益氣健脾,甘溫除熱——補中益氣湯4.陽虛發熱證:溫補陽氣,引火歸原——金匱腎氣丸5.氣郁發熱證:疏肝理氣,解郁瀉熱——丹梔逍遙散6.痰濕郁熱證:燥濕化痰,清熱和中——黃連溫膽湯合中和湯7.血瘀發熱證: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湯二十九、虛勞(一氣虛1.肺氣虛:補益肺氣補肺湯2.心氣虛:益氣養心七福飲3.脾氣虛:健脾益氣加味四君子湯4.腎氣虛:益氣補腎——大補元煎(二血虛1.心血虛:養血安心養心湯2.肝血虛:補血養肝四物湯(三陰虛1.肺陰虛:養陰潤肺——沙參麥門冬湯2.心陰虛:滋陰養心——天王補心丹3.脾胃陰虛:養陰和胃益胃湯4.肝陰虛:滋養肝陰補肝湯5.腎陰虛:滋補腎陰左歸丸(三陽虛1.心陽虛:益氣溫陽保元湯2.脾陽虛:溫中健脾附子理中丸3.腎陽虛:溫補腎陽右歸丸三十、癌病Ⅰ腦瘤1.痰瘀阻竅證:息風化痰,祛瘀通竅——通竅活血湯2.風毒上擾證:平肝潛陽,清熱解毒——天麻鉤藤飲合黃連解毒湯3.陰虛風動證:滋陰潛陽息風——大定風珠Ⅱ肺癌1.瘀阻肺絡證:行氣活血,散瘀消結——血府逐瘀湯2.痰濕蘊肺證:健脾燥濕,行氣祛痰——二陳湯合栝萎薤白半夏湯3.陰虛毒熱證:養陰清熱,解毒散結——沙參麥冬湯合五味消毒飲4.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生脈散合百合固金湯Ⅲ大腸癌1.濕熱郁毒證:清熱利濕,化瘀解毒—槐角丸2.瘀毒內阻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膈下逐瘀湯3.脾腎雙虧證:溫陽益精——大補元煎4.肝腎陰虛證:滋腎養肝——知柏地黃丸Ⅳ腎癌、膀胱癌1.濕熱蘊毒證:清熱利濕,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龍膽瀉肝湯2.瘀血內阻證:活血化瘀,理氣散結——桃紅四物湯3.脾腎兩虛證:健脾益腎,軟堅散結——大補元煎4.陰虛內熱證:滋陰清熱,化瘀止痛——知柏地黃丸三十一、痹證(1行痹:祛風通絡,散寒除濕——防風湯(2痛痹:散寒通絡,祛風除濕——烏頭湯(3著痹:除濕通絡,祛風散寒——薏苡仁湯2.風濕熱痹: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白虎加桂枝湯合宣痹湯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juān痹通絡——雙合湯4.肝腎虧虛:培補肝腎,舒筋止痛—獨活寄生湯三十二、痙證1.邪壅經絡證:祛風散寒,燥濕和營——羌活勝濕湯2.肝經熱盛證:清肝潛陽,息風鎮痙——羚角鉤藤湯3.陽明熱盛證:清泄胃熱,增液止痙——白虎湯合增液承氣湯4.心營熱盛證:清心透營,開竅止痙—清營湯5.痰濁阻滯證:豁痰開竅,息風止痙—導痰湯6.陰血虧虛證:滋陰養血,息風止痙——四物湯合大定風珠三十三、痿證1.肺熱津傷證:清熱潤燥,養陰生津——清燥救肺湯2.濕熱浸淫證:清熱利濕,通利經脈——加味二妙散3.脾胃虛弱證:補中益氣,健脾升清——參苓白術散合補中益氣湯4.肝腎虧損證:補益肝腎,滋陰清熱——虎潛丸5.脈絡瘀阻證:益氣養營,活血行瘀——圣愈湯合補陽還五湯三十四、腰痛1.寒濕腰痛:散寒行濕,溫經通絡——甘姜苓術湯2.濕熱腰痛:清熱利濕,舒筋止痛—四妙丸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身痛逐瘀湯(1腎陰虛:滋補腎陰,濡養筋脈—左歸丸(2腎陽虛:補腎壯陽,溫煦經脈—右歸丸三十五、乳癖1.肝郁痰凝證:疏肝解郁,化痰散結——逍遙蔞貝散2.沖任失調證:調攝沖任——二仙湯合四物湯三十六、蛇串瘡1.肝經郁熱證:清泄肝火,解毒止痛——膽瀉肝湯2.脾虛濕蘊證:健脾利濕,解毒止痛——除濕胃苓湯3.氣滯血瘀證:理氣活血,通絡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紅四物湯三十七、痔Ⅰ內痔1.風熱腸燥證:清熱涼血祛風—涼血地黃湯2.濕熱下注證:清熱利濕止血——臟連丸3.氣滯血瘀證:清熱利濕,行氣活血——止痛如神湯4.脾虛氣陷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補中益氣湯Ⅱ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濕熱下注證: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萆薢化毒湯合活血散瘀湯◆血栓性外痔血熱瘀結證:清熱涼血,散瘀消腫——涼血地黃湯合活血散瘀湯三十八、脫疽1.寒濕阻絡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陽和湯2.血脈瘀阻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桃紅四物湯3.濕熱毒盛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湯4.熱毒傷陰證:清熱解毒,養陰活血—顧步湯5.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黃芪鱉甲湯三十九、腸癰1.瘀滯證(初期:行氣活血,通腑泄熱——大黃牡丹湯合紅藤煎劑2.濕熱證(釀膿期:通腑泄熱,利濕解毒——復方大柴胡湯3.熱毒證(潰膿期:通腑排膿,養陰清熱——大黃牡丹湯合透膿散四十、崩漏1.脾虛證:補氣攝血,固沖止崩——固本止崩湯或固沖湯(1腎氣虛證:補腎益氣,固沖止血——加減蓯蓉菟絲子丸(2腎陽虛證:溫腎益氣,固沖止血—右歸丸(3腎陰虛證:滋腎益陰,固沖止血—左歸丸合二至丸或滋陰固氣湯(1虛熱證:養陰清熱,固沖止血—上下相資湯(2實熱證:清熱涼血,固沖止血—清熱固經湯4.血瘀證:活血化瘀,固沖止血——逐瘀止血湯或將軍斬關湯四十一、痛經1.氣滯血瘀證:理氣行滯,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湯或痛經方2.寒凝血瘀證:溫經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湯或溫經散寒湯3.濕熱瘀阻證:清熱除濕,化瘀止痛——清熱調血湯或銀甲丸4.氣血虛弱證:益氣養血,調經止痛——圣愈湯或黃芪建中湯或養血和血湯5.腎氣虧損證:補腎益精,養血止痛——益腎調經湯或調肝湯四十二、絕經前后諸證1.腎陰虛:滋養腎陰,佐以潛陽——左歸丸合二至丸2.腎陽虛:溫腎扶陽—右歸丸3.腎陰陽俱虛:陰陽雙補——二仙湯合二至丸四十三、帶下病Ⅰ帶下過多1.脾虛證:健脾益氣,升陽除濕——完帶湯2.腎陽虛證:溫腎培元,固澀止帶——內補丸3.陰虛夾濕證:滋腎益陰,清熱利濕——知柏地黃湯4.濕熱下注證:清利濕熱,佐以解毒殺蟲——止帶方5.熱毒蘊結證:清熱解毒——五味消毒飲Ⅱ帶下過少1.肝腎虧損證:滋補肝腎,養精益血—左歸丸2.血枯瘀阻證:補血益精,活血化瘀—小營煎四十四、胎漏、胎動不安1.腎虛證:補腎健脾,益氣安胎—壽胎丸或安奠二天湯或滋腎育胎丸2.血熱證:清熱涼血,養血安胎——保陰煎或清熱安胎飲或當歸散3.氣血虛弱證:補氣養血,固腎安胎—胎元飲4.血瘀證:活血消癥,補腎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四十五、產后發熱1.感染邪毒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五味消毒飲合失笑散或解毒活血湯2.外感證:養血祛風,疏解表邪——荊穗四物湯或參蘇飲3.血瘀證:活血化瘀,和營退熱——生化湯或桃紅消瘀湯4.血虛證:補血益氣,和營退熱—補中益氣湯四十六、不孕癥(1腎氣虛證:補腎益氣,溫養沖任—毓麟珠(2腎陽虛證:溫腎暖宮,調補沖任——溫胞飲或右歸丸(3腎陰虛證:滋腎養血,凋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傳染病主題班會課件
- 水肌酸產品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參考模板)
- 鄉鎮機關管理制度
- 吳起采油廠人執勤點工程頤園樣本
- 物業員工工作計劃
- 2025年微波等離子炬光譜儀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藥品及醫療器械批發服務項目建議書
- 物業的服務規定規定合同(物業的服務公司的)
- 博物館解決方案方案
- 2025年試驗機械相關檢測儀器合作協議書
- 2023年小學數學必背定義和公式
- 2023年四川省宜賓市全科醫學專業實踐技能測試卷(含答案)
- 電梯井道腳手架施工方案
- 興平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評報告
- 初中數學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第4章 相似三角形4.3 相似三角形 全國公開課一等獎
- 主令電器(課用)課件
- DLT 5066-2010 水電站水力機械輔助設備系統設計技術規定
- 湘少版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測繪生產困難類別細則及工日定額
- 湖南省長郡中學“澄池”杯數學競賽初賽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統施工總進度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