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站設計標準流程_第1頁
換熱站設計標準流程_第2頁
換熱站設計標準流程_第3頁
換熱站設計標準流程_第4頁
換熱站設計標準流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定義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3.1 板式換熱機組:PlateHeatExchangerUnit由板式換熱器、水泵、變頻器、過濾器、閥門、配電箱、儀表及控制系統等組成的智能型換熱設備。3.2 一次側PrimaryCircuitSide指熱量或冷量的提供側。3.3 二次側SecondaryCircuitSide指熱量或冷量的接收側。3.4 汽一水換熱機組Steam-WaterHeatExchangerUnit一次側介質為蒸汽的板式換熱機組。3.5 水一水換熱機組Water-WaterHeatExchangerUnit一次側介質為水的板式換熱機組。4型號編制1 型號組成及含義1.6 型號中第1、2位表

2、示板式換熱機組:用“板式換熱器”和“機組”的頭兩個字“板機”的漢語拼音大寫字頭BJ表不。1.6 第3位表示二次側使用范圍:生活熱水系統“S”:空調系統一一“K”;一般采暖系統“C”;地板輻射采暖系統一一“F”;1.6 第4位表水熱負荷;1.6 第5位表示一次熱媒的介質:高溫熱水一一“R”;蒸汽一一“Z”;冷水一一“L”;1.6 第6位表示一、二次側設計壓力;1.6 第7位表示控制等級,按表1分為兩級。表1板式換熱機組的控制等級級別控制功能I溫度控制+水泵變頻+熱量的丑溫度控制+水泵變頻+熱量的+通訊功能示例:4.2型號編制示例:熱負荷4.0MW,用于熱水采暖系統,一次側設計壓力1.6Mpa,二

3、次側設計壓力0.6Mpa,一次熱媒的介質為高溫熱水,具有溫度控制、水泵變頻、熱量計量、通訊功能的板式換熱機組表示為:BJC-4.0R1.6/0.6H5基本參數5.1.5 板式換熱機組的額定熱負荷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板式換熱機組的額定熱負荷額定熱負荷(MW)0.51.01.52.02.53.04.05.07.010.05.2板式換熱機組的設計溫度和壓力應符合表3的規定溫度(C)壓力(Mpa)項目供水回水蒸汽350-1.6高溫熱水200-0-1.6一般熱水米暖95701.6生活熱水60-0.6空調熱水65551.6空調冷水7121.6地板輻射采暖45350.66一般要求1 板式換熱器的設計、制造檢

4、驗與驗收應符合條例GB/T16409的規定。1 板式換熱器的面積按公式(1)計算F=一名一xlO?JfxAT式中:F一板式換熱器的理論計算面積(m2);Qn-設計熱負荷(kW);K一傳熱系數(W/m22C);T一換熱器的平均溫差(C)。1 板式換熱器的換熱宜采用逆流換熱工藝系統。1 板式換熱器的設計壓力取一次側或二次側的最高工作壓力。1 板式換熱器的設計溫度取一次側或二次側的最高工作溫度。1 計板式換熱器板片的材質應根據工藝所使用的水質選取。1 單臺板式換熱器的板片數,不宜大于150片。1 板式換熱器的墊片宜采用非粘結式橡膠墊片。1 單一工況下,換熱機組中板式換熱器不得超過2臺并聯運行,換熱機

5、組內不應設置務用板式換熱器。1 循環水泵的制造應符合JB/T53058的規定。1 循環水泵的流量按公式(2)計算:式中:G一循環水泵流量(t/h)T1一循環水回水溫度(C);T2一循環水供水溫度(C);Qn-設計熱負荷(KW);Cp一循環水的平均比熱(KJ/kg)。1 循環水泵揚程按公式(3)計算:H0=H1+H2+H3(3)式中:H0一循環水泵的揚程(KPa)H1熱力站內部阻力損失(含換熱機組、過濾器、管道)(KPa)H2二級網側最不利環路的阻力(KPa)H3最不利用戶內部系統阻力(KPa)6.2,3板式換熱機組的額定循環流量小于或等于200t/h時,應選用一臺循環水泵,額定循環流量大于20

6、0t/h時,宜選用二臺循環水泵并聯運行,換熱機組內的循環水泵不應設置備用泵。6.2.4循環水泵所配電機的設計、制造、測試、檢驗應條件JB/T8680.2的規定,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 .電機應為標準三相鼠籠異步電機,并能與變頻器配套運行;2 .電機的額定電壓為(300土10%)V,電源頻率為(502)HZ;3 .電機轉矩應能滿足水泵在調速范圍內的轉矩要求;4 .電機繞組和絕緣應能隨來自變頻器的電壓和電流;5 .電機應有密封的接線盒,接線端子應連接每個繞組的末端,并保護接地,用銅導線使接線端子和電機形成閉合回路。6 .2.5循環水泵所變頻器的設計、制造、測試和檢驗應滿足下列要求:1.變頻器應采用晶

7、體模塊型,用于三相鼠籠異步電機的無級調速,變頻器應適合于電機和負載要求;2,每個變頻器應包括整流單元、線性電抗器、中間電路、遞變單元、控制和電子監測系統、操作面板;1 .箱體應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嚴密的結構。防護標準為IP40。箱內弱電及強電系統應獨立設置;2 .變頻器所有強電元件應進行機械和電氣強度的設計,使其能隨大于20KA的沖擊電流。3 .變頻器的額定值如下。1 )電源電壓:(380士10%)V;2 )電源頻率:(502)HZ;3 )功率因數:Q0.98;4 )頻率控制范圍:(050)HZ;5 )頻率精度:0.5%;6 )過載能力:150%,最小60s;7 )控制方式:正弦波PWM控制。

8、6.臺變頻器的控制系數應具有調節上升的時間和下降時間的線性功能,上升和下降時間應單獨可調。7,應通過程序設定跳躍頻率,應設置動力電纜的接線端子板,電纜接線全部為壓接。控制電纜端子板應設置防松件,并用格柵分開不同電壓等級的端子。電纜端子應有相序標記、接線編號。所有裝置應正確接地,接地端子應有足夠的尺寸連接接地系統。8.變頻器應有下列保護功能:1 )過載保護;2 )過電壓保護;3 )瞬間停電保護;4 )輸出短路保護;5 )欠電壓保護;6 )接地故障保護;7 )過電流保護;8 )內部溫升保護;9 )欠相保護。1 .在故障狀態下,應保護電路并報警,水泵和變頻器應停止工作2 .變頻器應具有模擬量及數字量

9、的輸入輸出(I/O)信號,所有模擬量信號應為(420)mA及(15)V,變頻器應符合電磁兼容的規定。3 .操作面板應有下列功能:1 )變頻器的起動、停止;2 )變頻器參數的設定控制;3 )顯示設定點和參數;4 )顯示故障并報警;5 )應在變頻器前的面板上設文字說明。6 .3板式換熱機組應采用補水泵變頻自動補水。補水泵電機、變頻器的制造標準和技術條件應符合本標準6.2.4、6.2.5的規定。7.1.1 補水泵的流量應為循環水泵的流量的4%。(4)7.1.2 補水泵的揚程按公式(4)確定:H=Hb+Hx+Hy-h+h0式中:H一補水泵的揚程(KPa);Hb一系統補水點的壓力(KPa);Hx一泵的吸

10、入管路阻力(KPa);Hy一泵的出水管路阻力(KPa);h一補給水箱最低水位高出系統補水點所產生的靜壓(KPa);h0一計算富裕量,(3050)KPa。7.1.3 換熱機組內的補水泵宜設置一臺,并不應設置備用泵,且補水泵應滿足補給水水溫的要求。6.4閥門及其它管路附件要求。1.7 換熱機組與外界管道接口處使用的關斷閥應選用球閥,球閥的制造應符合GB12237的規定。1.7 水泵的進出口宜選用蝶閥,蝶閥的制造應符合GB/T12238的規定。1.7 機組內的循環水泵出口應設置止回閥,止回閥的制造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1.7 在循環水泵的出口管上,應設置安全閥,安全閥的制造應符合GB/T12243的規定

11、。安全閥的管徑應為機組回水管管徑的1/4。安全閥應按設計要求確定開啟壓力和回座壓力。1.7 在換熱機組的最低點應設置泄水閥,泄水閥宜選用球閥,泄水閥的管徑不得小于DN20。1.7 換熱機組內的法蘭應與管道同心,并應保證螺栓自由出入,法蘭螺栓孔應跨中布置,法蘭的制造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1.7 在一次側的供水管道上和二次側的回水管道上均應設置過濾器,并符合下列規定。9 .過濾器應能除去大于或等于2.0mm的微粒,濾網應使用不銹鋼,并帶有龍骨;10 .過濾器應按介質流向安裝,具排污口應朝向便于檢修的位置。6.5防腐與保溫2 換熱機組內的管道及基座的外表面,均刷涂底漆二道和面漆一道2 保溫應符合下列要

12、求;1,汽一一水換熱機組和用于制冷的水一一水換熱機組,板式換熱器和管道應進行保溫。2,汽一一水換熱機組保溫后的外表面溫度不得大于50C,用于制冷的水一一水換熱機組保溫后其外表面不結7=1=/解。3,板式換熱器的保溫外護層應為可拆御式的結構。6.6控制和測量設備1 板式換熱機組系統其控制和測量設備的基本要求為:1,板式換熱機組控制由具有測控功能的控制器、電控柜、傳感器、執行機構及通訊系統組成。控制器通過與其相連的傳感器和執行機構完成對換熱器和其它現場設備的數據采集和控制功能;2.傳感器和執行機構應包括溫度傳感器或溫度變送器、室外溫度傳感器、壓力變送器、差壓變送器、流量計、熱量表、液位變送器、電動

13、調節閥、變頻器和電磁閥等。I圖6.6.1.1I型換熱機組應符合下列要求:.監控參數應包括:)室外溫度;)一、二次側的供、回水溫度;)一、二次側的供、回水壓力;)蒸汽的壓力、溫度;)凝結水的溫度;)一次側熱量、蒸汽流量;)二次側供水流量;)補水流量、補水水箱水位;)循環水泵和補水泵的啟停及運行狀態等。執行機構應包括一次側的電動調節閥、二次側循環水泵變頻器、補水泵變頻器和電磁閥等;溫度控制應滿足:)用于采暖的機組應由帶室外氣候補償的二次側供、回水溫度或二次側的供、回水平均溫度控制一次側電動調節閥;其它機組應由二次側供水溫度控制一次側電動調節閥;2)二次側的供水溫度或供、回水平均溫度折控制精度為士C

14、,壓力精度士10KPa;3)用于采暖的機組可直接手動設定二次側的供水溫度、回水溫度或供回水平均溫度來控制一次側的電動調節閥;可直接手動設定值班采暖的運行模式;可根據一次側的回水溫度來輔助調節一次側的電動調節閥。4.壓力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應按二次側設的壓力或供、回水壓差,來控制二次側循環水泵的運行頻率,取壓點的位置應在機組的供、回水管上或在系統的最不利用戶的供、回水管上;)應按設定的補水壓力,來控制補水泵的運行頻率;3)二次側應設有電磁閥,當系統超過設定壓力時電磁閥開啟泄水;5.可直接設定二次側循環水泵的運行頻率。6.6.1.2II型換熱機組應符合下列要求:.應符合6.6.1.1的要求;.機

15、組控制器可在主動和被動方式下與監控中心進行數據通信,通訊協議應為標準的;.控制器應具有顯示操作功能,并可對參數、報警設置等進行現場修改和設定。6.6.2控制柜應符合下列要求:.控制柜應符合GB7251和BG49421的規定;.應采用冷彎型鋼局部焊接組裝的構架,構架零件及專用配套零件均應由型鋼制成;.柜內的安裝件與構架間應用滾花螺釘連接,整柜應構成完整的接地保護電路;.柜體防護等級不得低于IP40;.絕緣電壓不小于1000V;.防塵應采用正壓風扇和過濾層;.進出線應采用下進下出,柜門上配置的電氣測量儀表(電壓、電流表),精度等級不應低于1.5級。應配置起/停、自動/手動、信號指標等裝置。6.6.

16、3傳感器和執行機構6.6.3.1電動調節閥應符合下列要求:.宜選用具有線形或對數流量特性的閥門:.水閥門的口徑應按公式(5)、(6)計算流通能力選取;蒸汽閥門的口徑應按制造廠家提供的圖表或程序計算選取。閥門應滿足控制對象對閥門控制比率的要求,控制比率不應低于30,不能滿足時應采用多閥并聯。r.Q式中:R一控制比率;Kv一所需閥門流通能力(t/h);Q一閥門設計流量(t/h);P一閥門設計壓降(Bar);Kvs一系統最大流量時閥門流通能力(t/h);Kvt一系統最小流量時閥門流通能力(t/h);.應按系統的介質類型、溫度和壓力等級選定閥體材料,滿足運行和安全要求;.閥門的最大關閉壓力應高于所控制

17、環路可能出現的最大壓差值,否則應設置差壓控制器;.電動調節閥在調節過程中閥權度應不低于30%,且不應出現氣蝕現象,閥權度按公式(7)計算:式中:H一閥權度;p一閥門全開時壓降(Bar);ps一換熱機組系統壓降(Bar);.以蒸汽為介質的電動調節閥應具有斷電自動關閉功能;.PN1.6Mpa閥門閥體采用灰鑄鐵,PN2.5Mpa閥體應采用球墨鑄鐵或鑄鋼。6.6.3.2溫度計和壓力表應符合下列要求:.安裝位置應能反映真實測量值,且易于讀取。.應按被測參數的測量誤差要求和量程范圍確定,最高測量值不應超過設計量程的70%。.6.3.3溫度傳感器或變送器應符合下列要求:.溫度測量范圍應滿足被測參數要求,最大

18、偏差不得大于C。2.溫度傳感器部分時間常數對于室外溫度不應大于鐘,對于工作介質不應大于40s。6.6,3,4流量計和熱量表應符合下列要求:.計量精度應不低于2級,水系統宜采用超聲波熱量表和電磁流量計,蒸汽系統宜采用孔板和渦街流量計。.應有斷電自動保持數據功能。.6,3.5電纜應符合下列要求:.機組電纜敷設應采用橋架和穿管,信號線應采用屏蔽線c.電纜應符合GB12706的規定。,7機組整體組裝要求6.7.1機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設備和管路的布置,要做到外形美觀、管道接口流暢、阻力損失小、檢修方便、便于操作和觀測;.機組的底座和支撐結構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板式換熱器的兩側應留出維修空間;.

19、循環水泵的出口,應避開板式換熱器,設置一個帶閥門的旁通管道,管徑同水泵出口管徑;.循環水泵電機功率大于或等于18.5KW的系統,應在循環水泵的入口和出口設置一個帶止回閥的旁通管,管徑同循環水泵的出口管徑;.循環水泵的進出口應設置軟接頭,循環水泵的底座應有減振設施;.一次側介質為蒸汽時,其介質在管道內的流速應小于50m/s。一次側介質為熱水時,其介質在管道內的流速應小于2m/s;二次側介質在管道內的流速應小于2.5m/s。.在水-水換熱機組中,一次側的調節閥宜設置在回水管上,熱量表和流量計宜設置在供水管上;.在汽一一水換熱機組中,一次側的蒸汽管上應裝設電動(氣動)調節閥的流量計,電動調節閥的前后

20、應設置閥門,并應設置帶閥門的旁通管道;.二次側的流量計,宜安裝在二次側供水管上;.在汽-水換熱機組中,應設置能連續排水的疏水閥,疏水閥的選型應符合GB/T12712的要求;.換熱機組管路及設備的壓力降一次側不得超過100KPa,二次側不得超過120KPa;.定壓補水點宜設置在二次側回水管循環水泵入口處;.換熱機組動運行的噪聲應符合GB3096的要求;.換熱機組應設置固定的吊裝點。6.7.2機組材料及焊接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管道與設備、閥門的連接采用法蘭連接,其他部分的連接均采用焊接連接,DN50mm的二次側管道也可采用螺紋連接。.機組焊接的焊縫坡口型式與尺寸應符合GB/T985的規定;管道的

21、焊接應符合GB50236的規定;焊接材料應符合GB/T5117的規定。.機組內的彎管宜選用彎曲半徑等于1.5D的熱推彎管,異徑管、焊制三通的制作應符合GB12459的規定。.采暖和空調管道的法蘭墊片應使用石棉橡膠墊片,生活熱水管道宜使用聚四氟乙烯墊片。.機組管路附件包括法蘭、墊片、鋼管、梢鋼、三通、變徑管等,所選用的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須具備質量證明書。機組管路附件選用的材料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機組管路附件的材料要求材料名稱型號標準鋼板Q235-A,Q235-AFGB/T700鋼管10或20優質碳素鋼GB/T8163法蘭Q235-AJB/T81法蘭墊片石棉橡膠JB/T87三通、變徑管10或20優

22、質碳素鋼GB2459梢鋼Q235-A,Q235-AFGB707角鋼Q235-A,Q235-AFGB9787.若采用其它材料加工制造時,其材料的機械性能和防腐蝕性能不應低于本標準對材料的要求。7技術要求外觀感換熱機組表面的漆膜應均勻、平整,無氣泡、龜裂和剝落等缺陷,檢測柜內應干燥、清潔、無雜物。.底座外形尺寸誤差應小于5%。,設備定位中心距誤差應小于2%。,設備安裝螺栓孔與中心線誤差應小于2mm,管道的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應小于10mm.安裝法蘭時,法蘭密封面與接管中心線平面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法蘭外徑的1%,且不大于3mm。.1.2汽、水流向、接管標記及機組標志牌完整、正確。板式換熱機組在設計壓力

23、下,系統不得損壞或滲漏。板式換熱器的壓力降,一次側不得大于30KPa,二次側不得大于50KPa。板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應大于300W/cm2。換熱機組的水泵應進行運轉試驗。水泵的電源線連接應正確,水泵運轉時應無雜音和其它異常現象。水泵運轉時軸承的溫升無異常。控制系統應進行整機測試。控制系統應滿足下列環境要求:度:(040)C;度:(-2070)C;度(運行或儲存):(595)%。控制系統應有參數測量功能。應能對溫度、壓力、流量、熱量等模擬量進行檢測,對泵的狀態進行測量,并完成相應物理量的上下限比較,數據過濾等。控制系統應有數據存儲功能。應能按設定的時間間隔采集和存儲被測參數,儲存的歷史數據在掉電

24、后不應丟失。控制系統應有自我診斷、自恢復功能。控制器通電后應自動對關鍵部位進行自檢,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后,應能自行恢復到異常的狀態。控制系統應有日歷、時鐘功能。控制系統必須具備顯示、現場操作功能,在現場就能通過操作鍵盤進行功能選取、對參數現場設定、設置報警等。控制系統應有控制調節功能。控制器應能對熱力站和其它現場過程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和調節,滿足對熱力站的優化控制功能。控制系統的報警功能應符合下列要求。.控制器應支持數據報警和故障報警;.故障和報警記錄應自動保存,掉電不應丟失;.發生報警時,控制顯示屏上應有報警顯示和在控制柜內有聲或光報警,同時控制器應能自動將報警信息上傳至監控中心。.6.9控

25、制系統應有通訊功能。控制器應在主動或被動方式下與監控中心進行數據通信。當發生故障異常時,控制器應能主動將故障情況上傳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也能直接對控制器發出指令。8試驗方法外觀檢查采用目測和尺寸測量檢查,檢查結果符合本標準7.1的要求。整機強度試驗換熱機組的整機強度試驗介質宜采用水,對于使用奧氏體不銹鋼板片制造的換熱器,其水中的CI離子含量應小于25ppm。強度試驗按熱、冷側單獨進行,補水管線隨冷側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壓力的1.25倍。試驗的環境溫度及試驗水的溫度不應低于5C。換熱器及管道應充滿水,待空氣排空后,方可關閉放氣閥。充滿水后先檢查系統有無滲漏,無滲漏時對系統緩慢升壓,當壓

26、力升到試驗壓力的50%時,保持10分鐘,再次檢查系統有無滲漏,無滲漏時將系統壓力升至試驗壓力,并保持10分鐘,然后降至設計壓力,并保持30分鐘后帶壓進行檢查應符合本標準7.2條的要求。強度試驗不合格時應進行返修,返修后應重新做強度試驗。強度試驗合格后,應及時排空換熱機組內的積水。每次強度試驗應有記錄,并存檔。板式換熱器的壓力降試驗按GB/T16409附錄B的要求執行。板式換熱器的傳熱系數試驗,在機組出廠前以板式換熱器的熱工性能檢測報告為機組熱工性能試驗合格的依據。機組出廠后,在用戶實際運行的系統中,以設計參數為依據來試驗機組的熱工性能是否合格。水泵運轉試驗系統運轉試驗采用常溫水將板式換熱器放置

27、在測試臺上,并接通水、電,按設計最大流量運行30分鐘。檢查水泵,符合本標準7.5的要求。控制系統整機試驗。待控制系統連接完畢后,直接從控制器操作面板上啟停補水泵,循環水泵,增加和減少變頻器的頻率。.從控制器面板上對電磁閥和電動調節閥進行開啟、調節及關閉;.溫度壓力等參數在控制器的面板上讀數與現場表是否一致;.參數異常時,是否在控制器的面板上顯示報警,同時伴有聲音或光報警現象;.控制器是否顯示當前時間,并有密碼保護。9檢驗規則9.1產品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檢驗項目應符合表5的規定。表5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出產檢驗技術要求條款試驗方法條款1外觀檢驗VV7.18.12整機強度試驗VV7.28.23壓力降試驗VV7.38.34傳熱系數試驗V7.48.45水泵運轉試驗VV7.58.56控制系統試驗VV7.68.5注:V表示檢驗出廠檢驗應逐臺進行,并出具檢驗合格報告型式檢驗凡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批量投產前;.產品在設計、工藝、材料上有較大改變,可能對機組的熱工性能和阻力產生較大影響時;.停產滿一年再次生產時;.質量監督部門提出要求時。9.3.1型式檢驗的抽樣應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