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同步測試題(三)一、給加點的字補充音節w_ zh_ s_ l_ 蘆葦霸占麥穗鵝卵石sh_ d_ g_ b_ 霎時頓時滾動崩裂二、我會查字典“昧”用音序查字法,應先查大寫字母_,再查音節 _;用部首查字法,應先查部首_,再查_畫。 “昧”在字典中的解釋有:昏暗;隱藏,隱瞞。 “半明半昧”的“昧”應選第_種解釋。我能為“昧”找兩個形近字 _、_,分別組詞為 _、_。三、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牽手形成柔和寂靜齊頭并進b.據說憂如招侍飛舞人山人海c.農厲飛奔河床斜陽山蹦地裂d.鎮空余波風俗跳躍若引若現四、根據要求完成詞語練習。1. 照樣子,寫詞語。滴溜溜(abb式): 坑坑洼
2、洼 (aabb式): 半明半昧 (abac式): 搖搖欲墜 (aabc式): 2.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的月亮()的溪水()的傳說()的蘆葦()的天空()的星星3. 根據畫線部分寫出四字詞語。(1) 湖面沒有風浪,水面很平靜,就像是面透明的鏡子。()(2) 群山在云霧里隱隱約約,讓人仿佛置身仙境。()(3) 假日廣場人群發出的聲音就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嘈雜喧鬧。()(4) 會場中鴉雀無聲,就連私下里小聲交談的都沒有。()五、給句中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 成熟 a. 植物的果實等完全長成泛指生物體發育到完備階段。b.發展到完善的程度。1. 我的意見還不成熟。()2. 媽媽說
3、老家的稻谷就要成熟了。 ()仿佛 a.像; 類似。 b. 似乎; 好像。3. 他干起活兒來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4. 她的模樣還和十年前相仿佛。 ()六、用“靜”字組詞填空。1. 月光在田野里流動,一切都那么(). 2. 走在()的林蔭道上,我們心情舒暢。3. 每晚我打開后門,便看見一個()的夜。4. 江面很() ,越往東越寬。七、選出下列句子中省略號的正確用法,填序號。a. 表示列舉的省略。b. 表示重復詞語的省略。c.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d. 表示引文的省略。1. 列寧說了上面的話之后,接著說道: “這應該是一般辯證法的 .敘述方法。 ”()2.( 月光)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
4、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 ()3. 這時候,阿媽喜歡牽著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著,走著.()4. “我.對不起 .大家,我 .有.任務。 ” ()八、寫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1錢塘江大潮難道不是天下奇觀嗎? ( ) 2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 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 ) 3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 ) 4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 ( )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1縮句: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_ 2仿寫句子: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著。_ 3補充句子: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_ 的石
5、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 _的莊稼地和 _ 的菜地。十、自然景觀。1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根據課文內容填空。遠觀: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_的響聲,好像 _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_ 。近 看 : 只 見 _翻 滾 , 形 成 一 堵 兩 丈 多 高 的 水墻 。 那 聲 音如 同_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_起來。2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排列順序。( )漲潮時,潮水受漸狹江面的約束,潮越來越高,形成了洶涌澎湃的壯觀景象。( )杭州灣外寬內窄,呈喇叭形。( )東面的灣口寬達100 千米,而西面的海寧市鹽官鎮附近,卻只有3 千米。3詩文相融。唐代詩人 _的浪
6、淘沙一詩也對大潮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其中詩句“八月濤聲 _,_觸山回”寫出了大潮的來勢洶洶,壯觀的景象給人們無盡的遐想。十一、口語交際。觀山看海、賞花 .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讓人心曠神怡??墒牵阒灰陨粤粜?,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請你想一條廣告語,呼吁大家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十二、閱讀大觀園。滄海日出 (節選) 這時候,殘云已經散盡了,幾顆寥(li o) 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閃爍著越來越淡的光輝。東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紅色的霞光,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粉紅的顏色。 這廣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 完全被粉紅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們的界限,也看不見它們的輪廓,只感到一種柔和
7、的明快的美。四周靜極了,只聽見山下的海水輕輕地沖刷著巖石的嘩嘩聲,微風吹著樹葉的沙沙聲。此外,什么聲音都沒有,連鳥的叫聲也沒有,仿佛它們也被眼前這柔和美麗的霞光所陶醉了。早霞漸漸變濃變深,粉紅的顏色,漸漸變成為橘紅以后又變成為鮮紅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紅一片。就在這時,在那水天融為一體的蒼茫遠方,在那閃爍著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輪紅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陽,冉(r n )冉地升騰起來。開始的時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個弧形的金邊兒,但是,這金邊兒很快地擴大著, 擴大著,不住地擴大著涌了上來。 到后來,就已經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sh s) 時間 ,那遼
8、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陽剛剛躍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別強烈,仿佛是無數個火紅的太陽鋪成了一條又寬又亮又紅的海上大路,從太陽底下一直伸展到鷹角亭下的海邊。這路金晃晃、紅彤彤的,又直又長,看著它,就情不自禁地使人想到: 循著這條金晃晃、紅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進那太陽里去。啊,美極了,壯觀極了 ! 我轉身向西邊望去,只見西面的山峰、樹木、廟宇、樓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紅光。 還有那從漁村里飄起來的乳白色的炊煙和在山林中飄蕩著的薄紗似的晨霧,也都變成了金晃晃、紅彤彤的顏色,像一縷縷色彩鮮艷的緞子,在山林和樓房之間輕輕地飄拂著、飄拂著。于是,那山峰、樹木、廟宇、樓房,
9、就在這裊 (lio nio)裊的炊煙和晨霧之中,時隱時現,似真似幻。眼前的這幅帶有神奇色彩的優美畫面,多么像那虛幻縹緲的仙境! 美極了,滄海日出實在太美了! 1. 給選文中的加點字選擇恰當的讀音打“v” 。2. “幾顆寥 ( lido) 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閃爍著越來越淡的光輝。”為什么晨星的光輝會“越來越淡”? 3. 太陽升起的過程中,霞光的顏色在不斷變化。根據選文的描寫,將下面的顏色進行排序。橘紅色粉紅色金色鮮紅色4. “循著這條金晃晃、紅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進那太陽里去”,使作者產生這種奇妙想象的原因 : 5. 滄海日出是怎樣種壯觀的景象? 請你根據選文內容,用“先接著 .然后
10、.最后.簡要敘述太陽升起的過程。十三、習作。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方,請你推薦一個好地方給同學吧。注意寫清楚你推薦的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別之處。題目自擬。參考答案一、i n u u n n n ng 二、 m m i 日5 味妹示例:味道姐妹三、 a 四、 1. 紅彤彤黑黝黝閃閃爍爍整整齊齊不折不扣無憂無慮比比皆是彬彬有禮2. 美麗細細古老茂密藍色密密麻麻3.(1) 水平如鏡 (2)若隱若現 (3) 人聲鼎沸 (4) 竊竊私語五、 1.b 2.a 3.b 4.a 六、 1. 安靜 2. 幽靜 3. 靜寂 4. 平靜七、 1.d 2.a 3.b 4.c 八、 1. 反問2. 比喻3. 排比4. 擬人九、 1. 我愛看星星。2青蛙呱呱,很高興地聊天。3古老綠油油肥沃十、 1. 隆隆悶雷白線白浪山崩地裂顫動23 1 2 3劉禹錫吼地來頭高數丈十一、提示 : 言之有理即可。十二、 1. sh ni o 2. 因為東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紅色的霞光,表明太陽快出來了,太陽光慢慢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食品安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文件管理的培訓
- 司機商務接待禮儀禮節培訓
- 新員工上崗培訓
- 教師培訓:寫作講座
- 貴陽息烽縣鄉鎮考調在編教師筆試真題2024
- 【課件】分式方程(課時2)(教學課件)- 2025~2026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
- 基層人員心肺復蘇培訓
- 華為全場景培訓
- 行業標準統一-洞察及研究
- TCOSHA 021-2023 井鹽礦山開采安全操作規程
- 天津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語文試題(含答案解析)
- 08SS523建筑小區塑料排水檢查井
- 腸內營養堵管的護理方法
- 《體育與健康》水平四教學設計
- 胸腔積液護理查房
- 醫療護理員基礎理論知識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
- 制造業暑假工合同
-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題
- 2024年湖北省中考歷史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