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數學-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數學-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數學-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數學-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教學內容27-31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在解答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過程與方法 借助已有經驗和具體運算,初步學會用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數學方法學習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探索歸納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學難點: 運用乘法分配律。教具學具:課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出示練習題,學生解答。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的哪兩個運算定律?用字母表示出來。判 斷 下 列 各 題 是 否 正 確 ? (1)2513425413(3)125989(1258)運用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

2、合律二、創設情境、出示情境圖。1、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12989158128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A、芍藥和牡丹一共多少棵?B、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一共多少平方米?分組討論我們先來解決“芍藥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這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綜合算式解答。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匯報交流A、可以先求芍藥和牡丹分別多少棵,然后把芍藥和牡丹的棵數合在一起。B、也可以先求芍藥和牡丹每行的棵數,然后再求 9 行一共的棵數。利用信息圖幫助學生理解解題思路。學生獨立列式,板演并回答。129+89(12+8)9=108+72=209=180(棵)=180(棵)(6)

3、同學們用了兩種方法,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算式不同,結果相同。3、解決第二個問題:芍藥和牡丹的種植面積一共多少平方米?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巡視。選擇兩種不同的解法,讓學生板演并解釋思路。教師出示兩種解題思路并總結。問:能否將這兩個不同的算式寫成一個等式? 4、出示等式,總結規律學生觀察比較引發猜想根據剛才的發現,你有什么想法?(這可能又是一個規律。驗證猜想,發現規律好嗎?A、小組合作,舉例驗證B、學生匯報交流C、進一步完善發現的規律。師總結: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的規律,我們叫它乘法的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嗎? 生答師板書:(a+b)xc=axc+bxc

4、三、應用規律,鞏固新知1、找朋友(15+6)7325(99+1)32599+3253417+341334(17+13)157+672324+231623(24+16)2、火眼金睛辨對錯(1)13(4+8)=134+138()2(a+bc=a+(bc)()(3)124413=4(12+13)(4)78101=78100+783、在里填上合適的數()(80+70)5=80+70(a+b)9=a+2363+2367=(+)m153+m47=(+)四、感悟收獲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課標分析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課標分析乘法分配律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 ,其

5、數理抽象,邏乘法分配律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 ,其數理抽象,邏輯嚴密,尤以難字突出,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設數學教學情景,重視數學知識生1、讓學生在數學情境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新課標指出: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新課標指出: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的現實活動中整理復習有關的知識。2讓學生經歷發現數學信提出數學問題并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數學問題,并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解答。數學問題,并能夠正確迅速地進行解答。3、加強對簡便方法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成功體

6、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1、選取具有一定時代性和科學性的素材,引導學生了解生活,認識社會系列學習活動,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增強對其他領域知識的了解。2、優化單元知識結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3、 體現知識的生成性,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學情分析分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學情分析乘法分配律這節課是小學階段典型的疑難課,雖然在教材中早有孕伏, 如兩位數乘兩位數 28122810+282,四年級又專門學習,但是有的學生到了六年級乃至初中階段,依然不能正確運用,甚至影響到中學階段的后續學習因式分解,看不出誰是公因式(數本質理解,教

7、師在教學時也沒有很好地突破學生認知路上的障礙。2+寬2+寬周長=(長+寬)2。從平時我班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們的概括、歸納能力還是一個薄弱的環節 。本節課學生的難點: 123數參與。2切入點。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1漏乘問題,如 86(19+28)8619+28。2混淆問題,如 52(37)523+527。37050+59070(50+90。為重要。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評測練習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評測練習乘法分配律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法結合律一、選擇。下面4 組式子中,哪道式子計算較簡便?把算式前面的序號在括號里。1、 (36+64)13 與 3613+6413()2、13515+6515與(

8、135+65)15()3、10145 與10045+145()4、 125842 與125800+12540+1252()二、判斷下面的 5 組等式,應用乘法分配律用對的打“”,應用錯的打1(7+8+9)10=710+810+9()2(40-8)25=2540 -8()3、(25+50)200=25200+50()4、2541=2540+15、98 15= 100 15 + 2 15三、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42512-425273+73991258835 28 + 70四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a+b)c=ac+bc()乘法交換律B.乘法結合律C.乘法分配律2(3

9、2+25)2=()A32+252B.32252C.322+2523、ac+bc= ()A.(a+b)cB.a+bcC.abc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評測分析快樂農場-乘法分配律評測分析便運算。 些在乘法分配率教學中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教學。二、測評說明對學生進行了乘法分配律專項測驗。具體情況如下。些在乘法分配率教學中的問題,從而及時調整教學。二、測評說明對學生進行了乘法分配律專項測驗。具體情況如下。三、測驗情況及其分析三、測驗情況及其分析第一次測驗情況 總體情況(第一次測驗) 典型錯誤及其原因分析與采取的措施 1】概念性錯誤 (4) (40-8)25=2540-8=1000-8=991(8) 25

10、41=2540+1=1000+1=1001(8) 2541=2540+1=1000+1=1001概念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徹。補救措施: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2】沒運用乘法分配律 73+7399=9973+731=7227+73=7300 (4)(40-8)25=2532=800 錯誤分析:直接計算或走回頭路,沒有運用乘法分配律。 性,理解運用乘法分配律等可以使計算簡便,能簡算的要簡算。【典型錯誤 3】粗心大意或感知性錯誤(性,理解運用乘法分配律等可以使計算簡便,能簡算的要簡算。【典型錯誤 3】粗心大意或感知性錯誤(6) 42512-4252=425(12+2)=42514=5950(3) 76(1

11、00-2)=76100-762=7600152=7548錯誤分析:抄錯符號或計算錯誤。補救措施:加強規范性訓練,嚴格要求。如要求學生采用“一看、二想、三 ”的方法做題。 4】混淆性錯誤 73+7399=75299=14699=1454 (3) 12588+125(8+80)=129880=10010000=11000錯誤分析:與乘法結合律混淆。錯誤分析:與乘法結合律混淆。4)(488。練習中可以提問:每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區別?符合什么運算定律的特征?應用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嗎?為什么要這樣算?算簡便嗎?為什么要這樣算?5】定勢性錯誤或其他錯誤 (4)(20-8)125=(1258)-20=1

12、000-20=980 (8)12588=12588=10008=8000 “簡便計算就是湊整”1258“簡便計算就是湊整”細致的學習態度,養成用估算或按運算順序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的良好習慣。細致的學習態度,養成用估算或按運算順序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的良好習慣。第二次測驗情況與第一次對比 總體情況對比 錯誤率對比題號 通過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對比第一次測驗,第二次總體情況有進步,平均提高了 12 分多,優秀率提高了,但仍不大理想;不合格人數仍然較多,低分仍然很低;失分多的為第仍然很低;失分多的為第(1(3(4(8(2)題,即變式題、乘法對減法的分配題等。(1乘法對減法的分配題等。(1)第

13、一次采取的措施偏向集體糾錯。在測驗完的第二天留了80 (2)發測驗第二次練習時,正在學小數,對測驗的內容已出現回生現象。四、測評后幾點思考 得不夠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教師本人及優生幫扶后進生,輔導時要盡量通過數形結合等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后進生 “領悟”過數形結合等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后進生 “領悟”學習內容。如通過數形結合的“形”步入“質”的層面。只有學生理解了乘法分配律,才會去掌握和運用乘法分配律。第二,利用典型易錯題,加強集體反思及個體反思。在學習過程中,犯錯是“易錯題集”,并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三,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及時調整教學。如教

14、學乘法分配律時,兩極分化明顯的情況就說明課堂上對后進生的關注不夠。 第四,深研教材,深度備課,做到胸有成竹。以教材為起點,在深讀教材與(第四,深研教材,深度備課,做到胸有成竹。以教材為起點,在深讀教材與(也可以上網搜集資料,這樣對自己的教學能有所啟發和幫助,最大限度地開發可以利用的一切課程資源,達到解讀教材的深度與高度,拓展教學內容的廣度,使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設定盡可能地適度、合理。 第五,加強變式及對比練習。對一些難理解的知識,變換形式進行訓練,既可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綜合能力,促進知識和方法的遷移,又能使學生觸類旁通、提高應變能力。如乘法分配律的例題只講到了基本的順向的分配形式題, 且是乘法對加法的分配,而逆向的合成形式及變式題型少。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