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變過程及當前的發展情況總結_第1頁
北京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變過程及當前的發展情況總結_第2頁
北京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變過程及當前的發展情況總結_第3頁
北京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變過程及當前的發展情況總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市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變過程及當前的發展情況總結陜西師范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41115119劉曉蕓持續多年的擇校熱、考證熱、奧數熱,巨額的擇校費、沉重的學業負擔,成為北京市基礎教育久治不愈的痼疾,也是公眾反映最為強烈的社會問題。2011年3月,教育部與北京市政府簽訂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承諾到2015年明顯緩解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北京市小升初”政策的演變北京市對基礎教育的招生入學制度進行了持續不斷的規范和改革。北京“小升初”政策的發展和演變可分成四個階段:統一與特殊的并生(1993年-1997年)、特殊性和多樣性的擴大(1998年2002年)、政策軟性和螺旋式

2、循環(2003年2007年)、放權與不公平的延展(2008年2011年)統一與特殊的并生(1993-1997年):北京“小升初”政策放開了擇校口子,但政府嚴控擇校比例。統一與特殊并存的政策初露端倪。特殊性和多樣性的擴大(1998-2002年):出現公辦初中招擇校生,高額收擇校費,寫條子擇校,一些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合作招生形成“校中校”等破壞教育公平和免試就近入學的現象。由于高中“三限”擇校政策、初中“改制學校”允許擇校、公辦校“以錢擇校”得以合法化,大規模的擇校競爭開始。政策軟性和螺旋式循環(2003-2007年):“小升初”形成包括劃片就近入學、回戶口所在地入學、進入寄宿校(班)、特色實驗學

3、校(班)入學、進入辦學體制改革試點校和民辦學校、特長生入學、特殊教育入學、企事業子弟學校入學、共建生入學及流動人口子女入學等方式。其中,特長生比例提高至3%0放權與不公平的延展(2008-2011年):“小升初”政策制定和實施權下放到區縣,雖然教委出臺的政策只有就近入學和特長生兩種方式,但各城區出臺了多種入學方式。參與電腦派位的學生從80%降至50%。2014年,北京“小升初”將取消“共建生”,禁止點招和舉辦各種形式的“占坑班”;同時,暫保留“特長生”和“推優生”。所謂“共建生”,是指一些優質中學專門提供一定數量的招生指標,提供給一些與優質學校關系密切的“共建單位”的職工子女。這些單位常常是中

4、央部委或壟斷國企。作為對價,“共建單位”將對學校有財務資助或其他支持。在北京市,“共建生”的比例高達10%左右。2014年,該市“小升初”將實行計劃招生,各校需公開招生計劃。北京市教委還表示,該市將從治理擇校亂、推進考試改革入手,緩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問題。二、北京市“小升初”主要渠道北京市出臺的2011年“小升初”政策,再次強調了“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但是,北京市“小升初”狀況持續惡化,亂象叢生,公眾批判質疑之聲四起。綜合各種調查,當前北京市“小升初”主要的渠道有如下幾種:1 .“占坑班”和“點招”“占坑班”已經形成服務于北京市“小升初”的龐大市場。“占坑班”所開設的高難度課

5、程已經構成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所收取的高昂費用則讓家長不堪重負。調查顯示,90%以上的“占坑班”家長每年所花費用在8000元以上。以2010年海淀區為例,約90%的孩子在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之后,并不能如愿進入名校的大門。2 .推優近年來各區縣的“小升初”政策,一個重要的調整方向是擴大推優的比例,如東城區推優比例由2010年的15%上升為2011年的20%,西城區為30%,海淀區為13%。這給擇校留下了很大的漏洞。據了解,東城區、西城區、海淀區推優名額中約30%是被“占坑”、“點招”等擇校形式占據的。3 .特長生特長生是北京市“小升初”市、區兩級教育部門所規定的最“名正言順”的擇校渠道。

6、2011年,海淀區特長生招生計劃共計2147人,占總數1.9萬人的11%西城區招收特長生共計916人,約占總數8000人的12%。東城區南北兩片通過特長生方式入學的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0%。4 .共建生據了解,海淀區、西城區、東城區和朝陽區等均有“共建生”政策,但是招生比例從未對外公布過。以北京八中為例,共建生占錄取學生比例的17%。許多優質中學的共建單位多達十幾個。5 .條子生各區每年都會在幾所“重點學校”給“條子生”預留名額。據對部分中學校長和家長的調查,重點學校的“條子生”一般占當年招生人數的8%10%左右。6 .電腦派位電腦派位通過學區劃片、以電腦隨機搖號的方法分配學位,是實現義務教育

7、免試就近入學最基本的入學方式。據調查,2010年東城區二中分校、五中分校的派位生比例為6%,171中學和東直門中學為30%,55中和166中學的比例為50%。2011年,往年不收派位生的西城區7所名校首次招收10%左右的派位生。據各種數據估算,目前,通過大派位方式入學的學生比例,東城區約為44%、西城區約為33%、海淀約為40%,均不足半數。小斗珈度憂學箕他拇檸方式小升初實現方式2011長期以來,北京“小升初”信息公開披露相當有限。據財新新世紀此前報道,2013年,北京市除推優、特長生、民辦校招生和寄宿校招生指標為公開信息,其余升學渠道(共建生、條子生、直升校、占坑班等)的指標分配各校比例不同

8、,外界難以確知,操縱空間很大。三、北京市小升初”校外培訓和擇校蔓延北京市小升初”入學渠道的紛亂繁雜,名校坑班”對奧數成績的重視,推優生對某些競賽的要求和認可、特長生對特長的認定等等,都使得校外培訓市場紅紅火火,同時奧數杯賽屢禁不止。比如迎春杯”、清華附中的同方杯”、北大附中的資源杯“、圓明杯"、成達杯”等等。這些衍生品”的出現加劇小升初”的混亂局面。據抽樣調查顯示,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學生中有87%的學生上過課外輔導班,其中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中有92%的學生參加過各類輔導班。在小升初”揭曉后,即使搽”到了重點中學,家長和學生也會馬不停蹄地轉入入學分班考試的戰場,努力進入實驗班,以便進行

9、特殊培養。隨著近年來小升初”擇校熱的蔓延,以及出現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幼升小”的擇校競爭也出現了以權擇校、以錢擇校、考試入學、乃至共建”等多重方式。中關村一小、二小和三小就近入學的比例均不超過50%o實驗二小、史家胡同小學的學生就近入學的比例不超過20%0據了解,實驗二小招收的共建生所占比例達85%o同時,重點小學的擇校費也高的驚人。比如景山學校是25萬、北大附小18萬、北京實驗二小17萬、北師大附小16萬等等。四、北京市小升初”惡性擇校的危害惡性擇校競爭令小升初”成為人民群眾很不滿意的突出教育問題,多元擇校、考試入學顛覆義務教育基本價值,嚴重影響學生身心發展,扭曲學校行為,敗壞教師職業道

10、德,造成家庭教育功能的異化。以權擇校、以錢擇校和以優擇校嚴重危害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的正常秩序.五、北京市“小升初”擇校熱的原因導致北京市“小升初”亂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社會轉型、精英主義和名校情結的價值觀,北京市特殊的社會結構等等,形成公眾對優質教育和名校的強大需求。這一剛性需求與義務教育階段巨大的校際差距,形成家長不得不擇校的倒逼機制。學校差距過大是擇校熱高燒不退的主要原因。隨之近年來變相的重點學校制度被強化,一個突出的現象是示范性高中紛紛恢復初中校。如北京四中于2004年恢復初中部,匯文中學2005年恢復初中部。目前,西城區、東城區、海淀區、朝陽區四區的45所示范

11、高中,有44所已經建立了初中部,國家要求高初中分離的政策在北京市已被顛覆。名校競爭導致的不斷提前掐尖、校外培訓市場推波助瀾,造成社會性的恐慌情緒和秩序混亂。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是擇校熱的根源,而擇校制度又進一步加劇了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城市人口遷移與學校布局失調、義務教育學校入學規則不公(包括多元擇校架空免試就近入學和名校的不正當競爭惡化義務教育秩序)以及“小升初”過程中的“政府失靈”,政府失去監管,規則不公,開放以權擇校、以錢擇校、以優擇校和默許“小升初”入學考試,未能有效地維持義務教育正常秩序,加劇了“小升初”的亂象。今年2月17日,教育部公布19個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就近入學新政,即到2015年,京津滬等城市,90%的初中必須劃片就近入學,每個初中90%的學位必須就近入學,20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