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的栽培及養(yǎng)護技術_第1頁
欒樹的栽培及養(yǎng)護技術_第2頁
欒樹的栽培及養(yǎng)護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欒樹的栽植及養(yǎng)護一、習性它是一種喜光,稍耐半蔭的植物;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干旱和瘠薄,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強,喜歡生長于石灰質土壤中,耐鹽漬及短期水澇。欒樹具有深根性,萌蘗力強,生長速度中等,幼樹生長較慢,以后漸快,有較強抗煙塵能力。欒樹分南欒與北欒,北欒:葉片邊緣鋸齒大,樹桿表皮顏色褐色較深,樹表皮不光滑。南欒:葉片邊緣鋸齒小,樹桿表皮顏色褐色較淺,帶有綠色,樹表皮光滑。二、種植1、帶土球栽植1.1、 在植樹前將穴挖好,穴的規(guī)格,大于土球規(guī)格30-60cm。1.2、 在栽植前適當修剪,去除部分枝葉,以利于成活。1.3、 栽植截枝干修剪后,在傷口處涂抹油漆或蠟質防止水分的過度丟失,

2、可有利于成活。1.4、 栽植時,先埋15深(20厘米)表土,然后將苗放入,再埋土至土球23深,踩緊實,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緊實。1.5、 栽植后,土球應與地面持平或落地用于地面5cm,不得高于地面。1.6、 栽植后,做圍堰,一定在穴沿外側,高20-30cm,底寬不少于30cm,并踩實。1.7、 栽植后應立即搭支撐,一般立三角點支桿,或四角點支桿。樹干與支桿接觸處應包裹防護。,支撐的架木要牢固,否則易倒伏,嚴重影響成活率。,支撐一般一年后去除。1.8、 在栽植支撐好后澆灌一次透水,7日再澆灌一次透水,以后表土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最佳。1.9、 秋季栽植的,澆水要根據(jù)氣溫的下降酌情而定,但最后一次

3、澆水應在冷空氣到來之前澆灌,并填封凍土,以后直至春季再澆水。2、裸根栽植2.1、 裸根栽植一般適合春季4-5月份發(fā)芽前。.2.2、 裸根栽植,要修根,根系的長度一般為基部莖干直徑的68倍為宜,但根系不能撕裂,應短截平齊。盡可能帶上宿土,可有效提高成活率。2.3、 有條件,最好根部噴灑生根劑。2.4、 樹干裹干,用草繩或薄膜纏樹干保濕,避免樹體內水分過度散失。2.5、 對于發(fā)芽遲緩的苗木,要及時進行注射營養(yǎng)液,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確保成活。3、反季節(jié)栽植(主解決蒸騰問題)3.1、 苗木從根到稍都需要處理,根一定要帶土球,3.2、 樹干裹干,用草繩或薄膜纏樹干保濕,水分易通過表皮散失,這樣做一可以避免

4、強光直射和干熱風吹襲減少水分蒸發(fā),二可以在新根長出前保護樹體內水分。3.3、 樹冠修剪,樹冠必須經(jīng)不同程度的修剪,縮減部分枝葉,以保證水分代謝的平衡。高溫天氣,樹葉留少量或全部摘除。3.4、 噴灑抑制劑-蒸騰劑,抑制水分流失。3.5、 澆灌生根劑,促進快速生根。3.6、 吊注樹木營養(yǎng)劑。3.7、 確保水量供給適宜,澆水量不可太多也不能少,本著“見干見濕,澆則澆透”的原則,否則影響樹的生根發(fā)芽。另外,進入秋季要適當控水,保證樹木安全過冬。4、注意事項4.1、 春季移植后2月之內勿根部施肥,秋季移植者需要至翌年夏季再施肥。4.2、 修剪,只在栽植1-2年后進行,之間可在新芽萌發(fā)后抹除下部無用的枝芽

5、,主要是控制枝干的生長位置及株型。4.3、 當年秋季栽植的,需要在冬季培高土防凍。同時樹干要裹干保暖,防風防凍。三、日常養(yǎng)護1、土壤管理:1.1、 對新植的樹澆水后,應立即封根培土。不宜太厚,原則上不露根,不超過5cm。1.2、 在入冬前根部培土,主要起保濕、保溫、防凍作用,保證其安全越冬。1.3、 培土清除,進入3月份,在春季澆水前,及時清除根部封土。長期堆置,必然會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造成根莖部的腐爛,影響生長發(fā)育。1.4、 封土要求,疏松的壤土。塊狀的土由于空隙大,起不到防護作用。2、中耕除草2.1、 時間:4-5月份;苗木生長期;秋后野草結子前。2.2、 次數(shù):每年至少進行3到4次。2

6、.3、 方式:人工;機械旋耕;藥劑,注意在無風的晴天進行。2.4、 注意事項:雨后或澆水后23天進行;雨前不宜進行,否則翻松的土壤被雨淋后會重新形成致密結構,同時易使雜草恢復生機;土壤濕度大不宜進行,野草不宜死去。3、水分管理3.1、 栽植15年樹必須澆的“返青水”春,“防凍水”冬。3.2、 生長季節(jié)澆水,必須本著“以需供水,澆則澆透”原則。3.3、 巡查,早上看葉上翹或下垂,中午看葉萎蔫,晚看葉恢復程度。才可實施澆水。3.4、 樹落青葉,水分過少;樹落黃葉,水分過多?;蜷L期慢性干旱。3.5、 伏天或高溫天氣,中午1215點,最好不要澆水,否則會導致樹生理性缺水,引發(fā)病害。3.6、 汛期做好排

7、水工作,積水最好不超過24小時。3.7、 秋季控水,新植法桐抗寒能力較差,所以進入秋季一定要控水。4、施肥4.1、 每年施肥23次,本著“薄施勤施”的原則。4.2、 施肥時間控制在春夏兩季,秋后不要施肥,以免苗木冬季遭受凍害。4.3、 根據(jù)規(guī)格大小,每次施肥量100300g/棵。4.4、 春季施速效肥(尿素),夏季施緩效肥(復合肥)。復合肥選擇N:P:K=17:17:17。4.5、 施肥方式:環(huán)溝狀施肥或點穴狀施肥;條溝狀施肥;放射溝狀施肥;4.6、 根外施肥,溝深度20cm左右,不宜太淺或太深,淺肥料易流失,深易傷根。4.7、 施肥前應查看土壤的干濕度,土壤濕度低的施肥后必須澆水。5、修剪5

8、.1、 一般不進行過多的修剪。5.2、 主要去除樹干上的萌蘗枝芽。5.3、 在休眠期對過密的內堂枝進行疏剪,保證其通風透光。6、病蟲害防治6.1、 流膠病6.1.1、 此病主要發(fā)生于樹干和主枝,枝條上也可發(fā)生。發(fā)病初期,病部稍腫脹,呈暗褐色,表面濕潤,后病部凹陷裂開,溢出淡黃色半透明的柔軟膠塊,最后變成琥珀狀硬質膠塊,表面光滑發(fā)亮。樹木生長衰弱,發(fā)生嚴重時可引起部分枝條干枯。6.1.2、 早春萌動前噴石硫合劑,每10天噴1次,連噴兩次,以殺死越冬病菌。發(fā)病期噴百菌清或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6.2、 日本龜蚧。6.2.1、 防治措施:3-6月份噴施800-1000倍殺撲磷藥液或2000倍樂斯本溶液,每隔10天噴施一次,連續(xù)二次。6.3、 蚜蟲6.3.1、 防治方法( 1)于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凈2000倍液等吡蟲啉類藥劑。( 2)于初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