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系變速器畢業論文_第1頁
汽車系變速器畢業論文_第2頁
汽車系變速器畢業論文_第3頁
汽車系變速器畢業論文_第4頁
汽車系變速器畢業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變速器的作用變速器是汽車傳動系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1.在較大范圍內改變汽車行駛速度的大小和汽車驅動輪上扭矩的大小。由于汽車行駛條件不同,要求汽車行駛速度和驅動扭矩能在很大范圍內變化。例如在高速路上車速應能達到100km/h,而在市區內,車速常在50km/h左右。空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時,行駛阻力很小,則當滿載上坡時,行駛阻力便很大。而汽車發動機的特性是轉速變化范圍較小,而轉矩變化范圍更不能滿足實際路況需要。2.實現倒車行駛汽車發動機曲軸一般都是只能向一個方向轉動的,而汽車有時需要能倒退行駛,因此,往往利用變速箱中設置的倒檔來實現汽車倒車行駛。3.實現空檔當離合器接合時,變

2、速箱可以不輸出動力。例如可以保證駕駛員在發動機不熄火時松開離合器踏板離開駕駛員座位。變速箱由變速傳動機構和變速操縱機構兩部分組成。變速傳動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改變轉矩和轉速的數值和方向;操縱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傳動機構,實現變速器傳動比的變換,即實現換檔,以達到變速變矩。機械式變速箱主要應用了齒輪傳動的降速原理。簡單的說,變速箱內有多組傳動比不同的齒輪副,而汽車行駛時的換檔行為,也就是通過操縱機構使變速箱內不同的齒輪副工作。如在低速時,讓傳動比大的齒輪副工作,而在高速時,讓傳動比小的齒輪副工作。第二章變速器的形式    (一)、按傳動比的變化方式劃分可分為有

3、級式、無級式、綜合式。     1、有級式變速器:有幾個可選擇的固定傳動比,采用齒輪傳動。又可分為齒輪軸線固定的普通齒輪變速器和部分齒輪(行星齒輪)軸線旋轉的行星齒輪變速器兩種。     2、無級式變速器:傳動比可在一定范圍內連續變化,常見的有液力式,機械式和電力式等。     3、綜合式變速器:由有級式變速器和無級式變速器共同組成的,其傳動比可以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幾個分段的范圍內作無級變化。     (二)、按操縱方式劃分為強制操

4、縱式、自動操縱式、半自動操縱式。     1、強制操縱式變速器:靠駕駛員直接操縱變速桿換檔。     2、自動操縱式變速器:傳動比的選擇和換檔是自動進行的。駕駛員只需操縱加速踏板,變速器就可以根據發動機的負荷信號和車速信號來控制執行元件,實現檔位的變換。 3、半自動操縱式變速器: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部分檔位自動換檔,部分檔位手動換檔;另一類是預先用按鈕選定檔位,在采下離合器踏板或松開加速踏板時,由執行機構自行換檔。 第三章 變速器的組成    變速器由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組成。變

5、速器的傳動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改變轉矩、轉速和旋轉方向;變速器的操縱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傳動機構實現變速器的傳動比的變換。普通齒輪變速器主要分為兩軸變速器兩種。     (1)、三軸變速器這類變速器的前進檔主要由輸入(第一)軸、中間軸和輸出(第二)軸組成。     (2)、兩軸變速器這類變速器的前進檔主要由輸入和輸出兩根軸組成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本文包括:如果您駕駛過配備自動變速器的汽車,則應該知道自動變速器和手動變速器之間有兩個主要區別: 1、自動變速器汽車上沒有離合器踏板。 2、自動變速器汽車上沒有換擋機構。只要將變

6、速器掛在前進擋,其他所有操作都會自動進行。 3、自動變速器(與它的液力變矩器)和手動變速器(與它的離合器)完成一模一樣的事情,但它們完成的方式完全不同。 自動變速器的工作方式十分的神奇! 圖3.1自動變速器的位置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講述自動變速器的原理。 首先您將了解整套系統的關鍵部件: 行星齒輪組。 然后,我們將告訴您變速器的裝配、控制裝置的工作原理,并討論在變速器的控制中涉及到的一些難點。 與手動變速器一樣,自動變速器的主要工作是讓發動機在較窄的轉速范圍下運行,并且提供較寬的輸出速度范圍。 圖3.2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供圖梅賽德斯-奔馳CLK自動變速器如果沒有變速器,汽車將會只有一種傳動

7、比,而我們也只能選擇讓汽車以所需的最大速度行駛的那種傳動比。 如果您想要的最大速度是130公里/小時,那么傳動比應類似于大多數手動變速器中的三擋。 您可能從來沒嘗試過僅用三擋來駕駛配備手動變速器的汽車。 如果體驗一下,您很快會發現在起動時幾乎沒有加速感。高速行駛時,發動機會發出尖叫,轉速表會接近紅線。這樣的汽車很快就會磨損,以至于幾乎無法駕駛。 因此,變速器使用齒輪,以便更有效地利用發動機的扭矩,從而保持發動機在合適的轉速下運行。 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之間的關鍵不同在于:前者將不同組的齒輪分別鎖定到輸出軸,以得到各種傳動比;而在自動變速器中,同一組齒輪就可得到所有不同的傳動比,自動變速器則是

8、通過行星齒輪組來實現這一功能的。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行星齒輪組的工作原理:當我們分解自動變速器以了解其內部結構時,會發現其在相當小的空間內容納了各種各樣的部件。除了其他部件外,您還會看到: 一套精致的行星齒輪組 一組鋼帶,用于固定齒輪組的部件 ,一組三個濕盤離合器,用于固定齒輪組的其他部件 ,一套神奇的液壓系統,用于控制離合器和鋼帶 ,一個大型齒輪泵,用于運送變速器液力傳動油。 我們關注的重點是行星齒輪組。 這個部件的大小與甜瓜相仿,它產生變速器所能生成的所有不同傳動比。變速器內的其他所有部件都是為了幫助行星齒輪組完成此工作。博聞網之前已經介紹過這種神奇的齒輪裝置,您可以從電動螺絲刀一文中認識這

9、種裝置。自動變速器包含兩套完整的行星齒輪組,它們組合成一個部件。有關行星齒輪組的介紹,請參見齒輪比原理。 圖3.3從左到右:齒圈、行星架、兩個太陽輪所有行星齒輪組都有三個主要部件: 1、太陽輪 2、行星齒輪和行星齒輪的齒輪架 3、齒圈 每種部件可以作為輸入、輸出,也可以保持不動。 當各種部件擔任不同角色時,可相應得到齒輪組的某一傳動比。下面讓我們觀察單個行星齒輪組。 變速器中的一個行星齒輪組包括一個72齒的齒圈和一個30齒的太陽輪。通過該齒輪組,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傳動比。輸入輸出不動計算傳動比A太陽輪(S)行星架(C)齒圈(R)1+R/S3.4:1B行星架(C)齒圈 (R)太陽輪(S)1 /(

10、1+S/R)0.71:1C太陽輪(S)齒圈 (R)行星架(C)-R/S-2.4:1 圖3.4另外,將其中任何兩個部件鎖定在一起,都會將整個裝置鎖定在1:1齒輪減速比。 請注意,上面列出的第一個傳動比是減速擋輸出速度比輸入速度慢。第二個是超速擋輸出速度比輸入速度快。最后一個又是減速擋,但輸出方向相反。 從這個行星齒輪組還能得到其他幾種傳動比,不過這幾種傳動比與我們的自動變速器相關因此,不需要嚙合或脫離任何其他齒輪,這組齒輪就可以產生所有不同的傳動比。兩套這樣的齒輪組排成一行,就可以得到變速器需要的四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在下一節中,我們會將這兩組齒輪放在一起。 這個自動變速器使用一組齒輪,這組齒輪

11、稱為組合行星齒輪組。看似單個行星齒輪組,但實際上其運行方式像兩個行星齒輪組組合在一起。該齒輪組具有一個始終作為變速器輸出的齒圈、兩個太陽輪和兩組行星齒輪。 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的一些部件: 圖3.5變速器中的齒輪如何組合在一起從左到右:齒圈、行星架、兩個太陽輪下圖顯示了行星架中的行星齒輪。請注意,右邊的行星齒輪比左邊的行星齒輪位置低,并且它不與齒圈嚙合,而是與其他行星齒輪嚙合。只有左邊的行星齒輪與齒圈嚙合。 圖3.6行星架:請注意兩組行星齒輪接下來,您可以看到行星架的內部。較短的行星齒輪只與較小的太陽輪嚙合,較長的行星齒輪既與較大的太陽輪嚙合,也與較小的太陽輪嚙合。 圖3.7行星架內部:請注意兩

12、組行星齒輪 在一擋中,較小的太陽輪由液力變矩器中的渦輪順時針驅動。行星架要逆時針旋轉,但被單向離合器(只允許順時針方向旋轉)固定,齒圈成為輸出。小齒輪有30齒,齒圈有72齒,因此,根據下方的圖表,傳動比為: 傳動比=-R/S=-72/30=-2.4:1因此,旋轉傳動比是負的2.4:1,這意味著輸出方向與輸入方向相反。但輸出方向與輸入方向實際上相同這就是兩組行星齒輪的奧秘。第一組行星齒輪與第二組嚙合,第二組行星齒輪帶動齒圈,這種組合引起反向。可以看到,這還使較大的太陽輪旋轉。但由于離合器已松開,因此較大的太陽輪能以與渦輪相反的方向(逆時針)自由旋轉。 二擋,為了獲得二擋所需的傳動比,變速器的操作

13、十分巧妙。它的運作就像兩個行星齒輪組通過一個公共的行星架相互連接。 行星架的第一級實際上使用較大的太陽輪作為齒圈。 因此,第一級包括太陽輪(較小的太陽輪)、行星架和齒圈(較大的太陽輪)。 輸入是較小的太陽輪、齒圈(較大的太陽輪)由制動帶固定,輸出是行星架。對于這一級,由于太陽輪作為輸入,行星架作為輸出,齒圈固定,因此公式為: 1+R/S=1+36/30=2.2:1較小的太陽輪每轉動一圈,行星架就轉動2.2圈。 在第二級,行星架作為第二個行星齒輪組的輸入,較大的太陽輪(不動)作為太陽輪,齒圈作為輸出,因此傳動比為: 1/(1+S/R)=1/(1+36/72)=0.67:1為得到二擋的整體減速比,

14、我們將第一級乘以第二級:2.2x0.67,得到1.47:1減速比。這聽起來有點古怪,但的確有效。 多數自動變速器三擋的傳動比為1:1。您會記得在上一節中提到我們要得到1:1的輸出,所需做的只是將行星齒輪三個部件中的任意兩個鎖定在一起。對于本齒輪組的排列,甚至更簡單所需做的只是嚙合離合器,將每個太陽輪鎖定到渦輪。如果兩個太陽輪同向轉動,行星齒輪會鎖住,因為它們只能反向旋轉。這便將齒圈鎖定到行星齒輪,使得所有部件作為一個整體旋轉,從而產生1:1的傳動比。 按照定義,超速擋的輸出速度比輸入速度快。它的速度會提高,正好與減速擋相反。在本變速器中,嚙合超速擋會一次完成兩件事情。如果您閱讀過液力變矩器工作

15、原理,可能已經了解了鎖定液力變矩器。為了提高效率,某些汽車有一個鎖定液力變矩器的機構,以便發動機的輸出直接傳遞到變速器。 在本變速器中,嚙合超速擋后,連接到液力變矩器外殼的軸(通過螺栓固定到發動機的飛輪)會通過離合器連接到行星架。較小的太陽輪空轉,較大的太陽輪被超速擋制動帶固定。沒有任何部件連接到渦輪,僅有的輸入來自變矩器外殼。我們回到圖表,這次以行星架作為輸入、太陽輪固定、齒圈作為輸出。 傳動比=1/(1+S/R)=1/(1+36/72)=0.67:1因此,發動機每轉動三分之二圈,輸出裝置就旋轉一圈。如果發動機轉速為2000 轉/分(RPM),則輸出速度為3000RPM。這使得在保持發動機轉

16、速緩慢的同時,汽車可以以高速行駛。 倒擋和一擋極為類似,但由液力變矩器渦輪驅動的不是較小而是較大的太陽輪,較小的太陽輪反向空轉,行星架被倒擋制動帶固定到外殼上。 因此,根據上一頁的公式,傳動比為: 傳動比=-R/S=72/36=2.0:1這樣,本變速器中,倒擋的傳動比略小于一擋的傳動比。傳動比本變速器有四個前進擋和一個倒擋。下面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傳動比、輸入和輸出: 擋位輸入輸出固定傳動比一擋30齒太陽輪72齒齒圈行星架2.4:1二擋30齒太陽輪行星架36齒齒圈2.2:1行星架72齒齒圈36齒太陽輪0.67:1二擋總計1.47:1三擋30齒和36齒太陽輪72齒齒圈1.0:1超速擋行星架72齒齒圈

17、36齒太陽輪0.67:1倒擋36齒太陽輪72齒齒圈行星架-2.0:1圖3.8閱讀了上述內容后,您大概想知道不同的輸入裝置是如何連接和斷開的,其實這些裝置是通過變速器內部的一系列離合器和制動帶完成的。 轎車自動變速器的結構較為復雜,故障原因涉及面廣,常見的故障多集中在液壓控制系統的堵、漏、卡和執行元件的磨損或失調等方面。在其診斷中,液壓試驗是故障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機理分析是正確診斷的前提,熟知結構是正確診斷的關鍵。一旦確定引起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的具體方法一般是調整或更換元件即可。     (1)潤滑油變質或變色:使用中,潤滑油編制或變色的原因是高溫、

18、氧化和磨料污染,應查明摩擦(引起高溫)或磨料(產生磨料)的部位:一般每行駛1萬公里應更換潤滑油     (2)漏油:這多屬于傳動軸側密封不良所致,更換密封件時,尤其注意清潔。若在變速器與發動機一側漏油時,應更換泵輪凸緣上墊片,為避免凸緣歪斜,安裝時交替均勻擰緊固定螺絲,并達到規定的扭矩。     (3)離合器油缸供油壓力過低:掛檔和換檔后不能力氣提高車速,著主要是油面太低,離合器調壓閥失靈、滑閥卡滯或調整不當,應予及時檢修調整或更換部件。     (4)離合器摩擦盤燒蝕:使用

19、不當,起步前掛檔,轉速過高,主、從動盤同步時間過長使摩擦盤燒蝕。     (5)掛入行車檔無驅動反應:應分解自動變速器,檢查手動閥是否失調而引起不能進入工作檔位,檢查液力變矩器是否損壞;分解閥體,檢查油路是否堵塞,油壓失調或油泵失效等。     (6)無前進檔或無倒檔:汽車使用中,只能前進不能倒車,或只能倒車而不能前進,說明自動變速器液壓控制系統正常,故障發上在前進檔或倒檔執行元件,應拆檢對應的離合器和制動器。     (7)升、降檔時滯過長:一是節氣門閥、調節氣閥和換檔閥失

20、調或泄露失控;二是換檔執行元件失調或磨損所致。     (8)直接檔無力。多屬于直接離合器打滑。應檢查離合器片是否磨薄,控制油壓是否過低,密封件是否漏油。     (9)空檔爬行:汽車空檔時爬行現象。應檢查手動閥位置是否準確、離合器和制動器是否分離不徹底,需進行調整或更換。 (10)工作油溫過高:離合器滑轉或分離不徹底;濾清器或冷卻器堵塞;泵輪、渦輪和導輪端面發生摩擦,冷卻風扇不轉動等。 第四章 變速器的故障診斷與維修(一)、別讓變速器受損 如何保養自動變速器?很多汽車發燒友都喜歡自己學點汽車維修保養方面的知識,有

21、個小毛病就自己動手解決了,換個胎、換個機油、機濾什么的都不在話下,但是對一些新型的東西了解就不一定足夠了。比如現在越來越普遍的自動變速器,在更換它的傳動液時就不能用原來簡單的方法了。在大多數司機眼中,更換自動變速箱中的傳動液(即ATF液)和更換發動機機油是一樣的,只要找個地方把舊油一放,擰緊放油塞,把新油倒入,查查油尺就完事大吉了,其實不然。現代汽車自動變速器是高度精密的動力傳輸裝置,多是由電腦來控制,裝備有許多精密部件:液力變扭器、太陽輪、行星輪和復雜而細小的油道等,它們對其中的污染物和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如果缺少必要的保養,自動變速器會出現工作粗暴、換擋困難等故障。據統計,90的自動變速器故

22、障是由于傳動液污染劣化引起的。(二)、自動變速器保養小貼士:1汽車每行駛5萬公里,將設備和汽車的電源連接,使用配套的接頭將設備和變速器冷卻管相接。然后,在發動機怠速狀態下,加入自動變速器清洗劑,用腳踩住剎車,逐一更換自動變速器的各個擋位,以清除有害的物質,然后借助于設備全面更換自動變速器油液。2向自動變速器中兌入自動變速器保護劑,添加比例為5,對老舊車的自動變速器,最好加入一瓶自動變速器止漏劑,以恢復變速器密封件的老化,防止滲漏。3效果:可以把系統內的漆膜等沉積物完全排出自動變速器,避免污染新ATF液。恢復自動變速器油封的彈性,增強密封性能,防止并制止自動變速器的滲漏。提高ATF液的性能,延長

23、ATF液和自動變速器的壽命。(三)、自動變速器的維護和故障診斷1、故障診斷與檢修注意事項2、 診斷、檢修時要遵循由簡入繁、由表及里的原則。3、 要根據廠家推薦的程序進行。4、 拆卸自動變速器時應先清洗外部。5、 分解時應將零部件按原順序放好。6、液壓件及油路應用同型號的ATF油清洗,油路用壓縮空氣吹通,不能用抹布擦拭。7、零部件裝配時應涂抹ATF油。8、 更換新的離合器片或制動器片等應在裝配前放入ATF油中浸泡15min以上。四)故障診斷與排除的基本程序常見的電控自動變速器一般采用的故障診斷與排除程序為:1、 初步檢查;2、讀取故障碼;3、手動換檔試驗;4、失速試驗;5、 油壓試驗;6、 換檔

24、遲滯試驗;7、 道路試驗;8、電控系統檢查;9、車上和車下修理。當自動變速器故障車輛進廠后,維修人員詢問、分析車主的陳述,然后通過道路試驗等方法確認故障。故障確認后,先進行初步檢查,包括ATF檢查和更換、變速器漏油檢查、節氣門拉線檢查和調整、選檔桿位置檢查和調整、空檔起動開關檢查和調整和發動機怠速檢查。自動變速器的很多故障可以通過初步檢查而排除,然后再進行故障碼的讀取及數據分析,如果有故障碼,可以按故障碼的提示去檢修。如果沒有故障碼,要進一步判斷故障是發生在機械、液壓部分還是電控系統,方法是進行手動換檔試驗。如果是電控系統故障,要逐步檢查、修理或更換;如果是機械和液壓系統的故障,要進行失速試驗

25、、油壓試驗、換檔遲滯試驗、道路試驗,以判斷故障部位并進行修理,最后進行試車檢驗。五、自動變速器的初步檢查(維護)自動變速器的很多常見故障是由于發動機怠速不正常、ATF液面高度不正確、油質不良、選檔桿位置不準確等原因造成的,對這些方面的檢查就是自動變速器的初步檢查。初步檢查是自動變速器檢修中要首先進行的,具體來說包括:ATF檢查和更換、變速器漏油檢查、節氣門拉線檢查和調整、選檔桿位置檢查和調整、空檔起動開關檢查和調整和發動機怠速檢查。這些項目也是自動變速器維護所需進行的項目。1、ATF檢查和更換2、ATF液面高度的檢查ATF液面高度過高會導致主油壓過高,從而出現換檔沖擊振動、換檔提前等故障;AT

26、F油液面高度過高還會導致空氣進入ATF油。如果ATF油液面高度過低則又會導致主油壓過低,從而出現換檔滯后、離合器和制動器打滑等故障。 圖4.1ATF油液面高度檢查的具體方法、步驟是:1行駛車輛,使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和自動變速器ATF油溫度達到正常工作溫度;2將車輛停在水平地面,并可靠駐車;3發動機怠速運轉,將選檔桿由P位換至L位,再退回P位;4拉出變速器油尺,并將其擦拭干凈;5將油尺全部插回套管;6再將油尺拉出,檢查油面是否在HOT范圍,如圖4-76所示;如果不在,應加油。一般車輛經過1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就要檢查ATF液面高度。 ATF油質的檢查從油質中可以了解自動變速器具體的損壞情況。油質的好壞

27、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1ATF的顏色:正常顏色為鮮亮、透明的紅色,如果發黑則說明已經變質或有雜質,如果呈粉紅色或白色則說明油冷卻器進水。2ATF的氣味:正常的ATF沒有氣味,如果有焦糊味,說明ATF過熱,有摩擦材料燒蝕。cATF的雜質:如果ATF中有金屬切屑,說明有元件嚴重磨損或損傷;如果ATF中有膠質狀油,說明ATF因油溫過高或使用時間過長而變質。檢查ATF油質時,從油尺上聞一聞油液的氣味,在手指上點少許油液,用手指互相摩擦看是否有顆粒,或將油尺上的油液滴在干凈的白紙上,檢查油液的顏色色及氣味。一般車輛經過1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就要檢查ATF液面高度。二、 ATF油質的檢查從油質中可以了解自

28、動變速器具體的損壞情況。油質的好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1ATF的顏色:正常顏色為鮮亮、透明的紅色,如果發黑則說明已經變質或有雜質,如果呈粉紅色或白色則說明油冷卻器進水。2ATF的氣味:正常的ATF沒有氣味,如果有焦糊味,說明ATF過熱,有摩擦材料燒蝕。3ATF的雜質:如果ATF中有金屬切屑,說明有元件嚴重磨損或損傷;如果ATF中有膠質狀油,說明ATF因油溫過高或使用時間過長而變質。檢查ATF油質時,從油尺上聞一聞油液的氣味,在手指上點少許油液,用手指互相摩擦看是否有顆粒,或將油尺上的油液滴在干凈的白紙上,檢查油液的顏色色及氣味。圖4.23) ATF的更換ATF油的更換間隔一般為2-4萬k

29、m或24個月,也有的自動變速器10萬km里程更換即可。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拆下放油塞,將ATF排放到容器中,如圖4-77所示;b再將放油塞緊固上;c發動機熄火,通過加油管加入新油;d起動發動機,將選檔桿由P位換至L位,再退回P位;e檢查油位,應在“COOL”范圍內;f在正常溫度(7080)時檢查油位,必要時加油。需要說明的是,有些自動變速器如豐田新皇冠的A761E,不采用上述的方式。加注或更換ATF油時,先拆下注液塞和溢流塞,從注液孔處注入ATF油直到油液 圖4.3圖4.4從溢流孔流出即可。 ATF油的選擇要按照廠家的推薦。如圖所示,在放油塞上標明所使用的ATF為T 型。2變速器漏

30、油檢查一般情況下,ATF不會消耗,如果ATF液面高度變低,就要檢查自動變速器是否有漏油的地方。漏油會導致油壓下降、液面高度下降,使換檔打滑和延遲。目視檢查油封、管接頭等部位。常見自動變速器漏油的檢查部位如圖4-78所示。圖4-78  自動變速器漏油的檢查1-2號車速傳感器O形圈  2-轉速傳感器O形圈  3-電磁線圈配線O形圈  4-油尺導管O形圈  5-油壓測試口螺塞和O形圈  6-輸入軸轉速傳感器油封  7-油泵油封  8-油冷卻器管箍  9-油泵O形圈  10-油冷卻器管接頭和O形圈

31、60; 11-蓄能器背壓測試口螺塞和O形圈  12-油底殼和變速器之間的墊片  13-加長殼體與變速器之間的墊片  14-1號車速傳感器油封  15-加長殼體后油封3節氣門拉線檢查和調整節氣門拉線調整不當會導致自動變速器工作不正常。如果節氣門拉線過松,節氣門油壓會過低,主油壓偏低,使換檔滯后、換檔打滑;如果節氣門拉線過緊,節氣門油壓會過高,主油壓偏高,使換檔提前、換檔沖擊。常見的節氣門拉線檢查和調整如圖4-79所示。即檢查軋頭和索套之間的距離,標準距離為0-1毫米。如果距離不合適可以通過旋轉調整螺母進行調整。圖4-4節氣門拉線檢查和調整4選檔桿位置檢查和調整將選檔桿自N檔位換到其它檔位,檢查選檔桿是否能平穩而又精確地換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