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放線標準做法_第1頁
測量放線標準做法_第2頁
測量放線標準做法_第3頁
測量放線標準做法_第4頁
測量放線標準做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區域工程技術統一標準編號:VKSR/GCBZ/版號:A/1頁碼:第 14 頁 共 14 頁測量放線標準做法編制譚志青日期2011216初審伍獻忠日期2011216審核日期批準日期修訂記錄日 期修訂狀態修改內容修改人審核人批準人1 目的:明確、規范土建工程放線的標準動作,提升土建工程放線精度。 2 適用范圍:適用于深圳區域各公司所有在建及新建項目。3 編制說明本標準做法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項目均按此做法執行。4、 放線標準做法4.1測量工作原則n 審查圖紙:所有尺寸、建筑物關系進行校核,平面、立面、大樣圖所標注的同一位置的建筑物尺寸、形狀、標高是否一致;室內外標高之間的關系

2、是否正確。n 實施測量原則:以大定小、以長定短、以精定粗、先整體后局部。n 測量主要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n 施工前測量方案審批通過(方案中要有:建立測量網絡控制圖、結構測量放線圖、標高傳遞圖、水電定位圖、砌筑定位放線圖、抹灰放線控制圖等)。4.2測量工具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激光鉛垂儀激光掃平儀棱鏡塔尺50m大卷尺線錘墨斗5m小卷尺油漆毛筆鉛筆對講機4.3 測量設備管理A1:所有精密儀器必須經過計量檢測,合格后才允許在施工現場使用A2:建立測量儀器臺賬統一管理,定期維護與保養4.4測量人員要求 必須設置專人測量。測量放線、實測實量專職管理人員滿足:TH至少 3 人/萬平米,多層至少 2 人/萬平

3、米,小高層至少 1.5 人/萬平米,高層至少 1 人/萬平米。4.5結構測量做法關鍵詞:測量控制點、用地紅線、地形測量、建筑角點、變形觀測、軸線引測、標高引測、結構墻/柱/梁定位、水電定位A1:請當地國土局認可的有資質的測量單位在現場建立3個以上坐標控制點(三維坐標),控制點須設在地塊邊上穩固的建筑/構筑物上。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校對國土認可的有資質的測量單位施測坐標控制點后,須提供書面交樁記錄。項目部在監理、總分包單位進場時,提供交樁記錄的復印件,作為施工測量依據當國土測量單位移交的控制點離施工標段較遠時,為了方便,可進一步將坐標控制點引測到施工場地內。如果場地邊沒有穩固的施測點,則采用混凝土澆

4、筑,必須牢固、堅實。該工作可由施工單位完成,但每月至少應進行一次校對(依據國土移交的測量控制點)為了施工方便,場地內還可以設置臨時測量控制點,采用木樁制作,樁截面不小于50*50mm,木樁頂部平整;木樁周邊澆筑混凝土避免擾動A:甲方收地階段,應對用地紅線進行施測、確認,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實際與圖紙之間的偏差A7:收地后,及時安排場地標高測量, 建立方格網控制圖,占地面積1萬m2方格網間距10m;占地面積1萬m2方格網間距20m,地形復雜的可適當調整。測量結果作為成本算量、設計等相關的依據文件A8:開工前,施工方根據甲方提供的交樁記錄上的測量基準點進行建筑物定位引測,并在場地內建立施工期間坐

5、標控制網、標高控制點A9:施工方在完成建筑定位、軸線引測后報監理公司復核開工前,由施工方將建筑物角點坐標施測并做好標識后,由甲方項目事務報國土局進行驗收,以確定建筑物落在建筑紅線范圍內。此為規劃報建的一個環節貼帶角點坐標的總圖或照片基坑施工階段,須在基坑邊設置變形觀測點(水平位移、沉降),變形觀測由第三方負責,觀測頻次要求按設計和相關規范A:主體結構沉降觀測點采用20鍍鋅圓鋼加工,測量點位統一進行編號,沉降由第三方實施觀測,觀測頻次要求按設計和相關規范A10:基礎施工軸線引測采用龍門樁A11:主體結構施工在樓層內建立軸線控制網(內控法),控制點不少于4個A12:所有主控線、軸線交叉位置必須采用

6、紅油漆做好標識A13:樓層內設置的傳遞點必須采用激光鉛垂儀進行傳遞,嚴禁采用線錘投射控制線A14: 結構放線采用雙線控制,控制線與定位線間距按照300mm引測;軸線、墻柱控制線、周邊方正線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同時引測A15:模板上彈出墻、梁控制線,采用掃平儀或經緯儀投測,嚴禁直接從梁模進行引測放線A16:結構標高傳遞在塔吊、建筑物外墻上同時設置互相校對,每月利用場地內的高程控制基準點對建筑物、塔吊上的標高進行復核,并形成書面復核記錄報監理公司備案,嚴禁利用鋼管腳手架傳遞標高)A17:建筑物大角位置設置垂直度控制線,控制線距墻邊100mmA18:模板、澆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樓板面沿建筑物邊放檐口控制線

7、,線距離檐邊300mmA19:結構墻體內預埋線盒采用結構控制線、結構1米線做精確定位A20:模板安裝完成后,按照裝修圖紙在模板上做水電預埋的精確定位4.6砌筑測量放線做法關鍵詞:雙控線、門窗洞口定位、水電定位A21: 砌筑定位放線必須采用雙控線(定位線、控制線都要彈出),結構墻體上彈出砌筑定位線;砌筑端頭無剪力墻,采用豎皮數桿;施工完成的砼墻面提前彈出結構1m線 門洞口采用對角線表示,同時彈出門洞中線 每間房間控制線相交處采用紅油漆標識A22:砌筑前,利用激光掃平儀將地面門洞定位線彈到梁側,將建筑1m線傳遞到梁側控制門洞標高通過標高線控制標高雙控線引上墻控制左右位置A23:管道井、煙道也須設置

8、雙控線。成品煙道和水電預留孔,在結構施工階段,須放線定位A24:水電定位:利用建筑1m線控制標高,利用雙控線引上墻控制左右位4.7抹灰測量放線做法關鍵詞:雙控線、激光貼餅、門窗洞口收邊A25:抹灰利用結構控制線、砌筑控制線進行灰餅定點,并將地面控制線彈到墻上A26:戶內門洞側面、頂面利用砌筑門洞中線,采用掃平儀進行灰餅定點。戶內門洞因為不需要等待裝框,收口與大面抹灰同時完成A27: 煙道、水電管井也須采用激光貼餅。保證現場與設計尺寸一致A28:外門窗洞口因為需要等待裝框,因此洞口收邊與大面抹灰的時間是錯開的。二次收口彈控制線150mm,門窗側面和頂面按A26進行灰餅定點 A29:抹灰完成后在墻

9、面彈出建筑1m線4.8實測實量A31:結構模板安裝、結構模板拆除、砌筑和抹灰完成后3天內總包和監理必須完成該樓層的實測實量,并將測量記錄報項目部、品質管理中心(資料由監理工程師統一收集)4.9測量資料A30:現場所有測量要建立書面記錄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定位測量記錄、軸線引測記錄、標高傳遞記錄、建筑物內控線測量記錄、實測實量記錄等)4.10測量放線控制標準核實放線的精度要求序號項目名稱允許偏差備注1標高±5mm2軸線3mm3墻柱定位線、控制線3mm4梁定位線、控制線3mm5外墻總垂直度控制線5mm6門窗洞口定位線3mm5、管理動作5.1建筑定位完成后必須報監理工程師復核,并將復核資料報項目部備案。5.2現場建立的測量基準點每一個月進行一次復核,并將復核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查。5.3現場所有工序施工前必須有控制線,并在施工前進行控制線驗收,100%合格后才允許施工。5.4所有測量控制線必須要標注名稱,所有引線必須是從主控線進行引測,引線的傳遞不大于2次(引線傳遞要復核)。5.5所有工序施工前必須按照下表要求彈出控制線。序號施工過程必須放的控制線1混凝土澆筑完成主控線;結構墻柱雙線(定位線、控制線);建筑物沿邊控制線;標高引測控制線;梁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