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 血濁病易發人群_第1頁
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 血濁病易發人群_第2頁
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 血濁病易發人群_第3頁
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 血濁病易發人群_第4頁
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 血濁病易發人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醫治未病實踐指南 血濁病易發人群1 范圍本指南規定了血濁病易發人群的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本指南適用于各級醫療和科研機構中從事中醫血濁病診療及科研工作的執業醫師使用。本指南的目標人群適用于血脂異常易發人群(血濁病易發人群):在成年人(18歲)中,具有下列任何一個及以上者:(1)存在多項 ASCVD 危險因素: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1mmH=0.133kPa),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糖尿?。环逝郑撼兀˙MI24kg/m2)、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及吸煙的人群。(2)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或曾經診斷

2、血脂異常,現已治愈患者,或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55 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65 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已診斷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ASCVD):(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穩定性冠心病、血運重建術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 1,2。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近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本

3、病西醫診斷參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修訂聯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19(2016年修訂版)和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歐洲動脈硬化學會(EAS)、美國國家脂質協會(NLA)、加拿大心血管學會(CCS)、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VA)等定期更新血脂異常相關防治指南或專家共識17,18。本病的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內科學20、血濁病(高脂血癥)中醫診療方案21、中西醫結合內科學22。本病辨證分型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內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23、血濁病(高脂血癥)中醫診療方案21、中醫內科學20、中西醫結合內科學22,根據文獻整理和臨床流行病學24-27調查結果,最終通

4、過專家共識法制定。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中醫體質辨識部分28-31“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方劑學劑量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劑量部分GB/T21709.9-2008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穴位貼敷部分GB/T21709.20-2009針灸技術操作規范針刺療法部分GB/T21709.11-2009針灸技術操作規范電針療法、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部分GB/T21709.3-2008針灸技術操作規范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部分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版標準。3.1 成年人中血脂異常易發人群(血濁病易發人群)的定義1-3 8:在成年人(18歲)中,具有下列任何一個及以上者:(1

5、)存在多項 ASCVD 危險因素: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1mmH=0.133kPa),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糖尿??;肥胖:超重(BMI24kg/m2)、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及吸煙的人群。(2)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或曾經診斷血脂異常,現已治愈患者,或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55 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65 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3)已診斷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ASCVD):(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穩定性

6、冠心病、血運重建術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 。3.2 中醫病名范疇25-32: 血脂異常是現代醫學的病名, 中醫傳統文獻無“血脂異?!?、“高脂血癥”等病名,但有大量類似臨床表現的記載,文獻中有“膏脂”、“脂濁”“血濁”“血瘀”、“血濁”、“ 痰濁“、“ 濕濁” 、“濁脂“、“ 污血”等之謂,認為膏脂本是人體津液,如靈樞:“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于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于陰”,因臟腑功能失調使得其生成、輸布異常,釀成痰瘀穢濁等病理因素而致病,如金元醫家朱丹溪“或因憂郁,或因厚味,或因無汗,或因補劑,氣騰血沸,清化為濁,老痰宿飲,膠固雜糅,脈道阻

7、塞,不能自行?!边@種認識與現代醫學“血脂異常”“高脂血癥”的概念及高脂血癥患者的中醫證候分析很接近。因此,綜合文獻資料,指南制定專家組認為“血濁病”之名比較接近血脂異常。4 篩查及診斷標準4.1血脂異常易發人群的篩查17-19 24(1)存在多項 ASCVD 危險因素: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1mmH=0.133kPa),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糖尿??;肥胖:超重(BMI24kg/m2)、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及吸煙的人群。(2)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或曾經診斷血脂異常,現已治愈患者,或有早發性心血管病

8、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55 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 65 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3)已診斷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ASCVD):(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穩定性冠心病、血運重建術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4.2中醫診斷20-22癥狀:血濁病易發人群一般無典型臨床癥狀,多在健康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時發現,部分存在眩暈、胸悶、頭目昏蒙等癥狀。體征:血脂異常高危人群多形體肥胖或超重,其他體征不明顯。4.3病因病機34-36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常與飲食、情志、體質等有關。嗜食肥甘厚

9、膩,嗜酒無度,脾胃受損,脾失健運,水谷不化,化生痰濕,痰濁中阻,精微物質輸布失司,釀生本病。素問*通評虛實論中曾提及:“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甘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血脂異常的發病與過食肥甘厚味、運動量少、和生活過于安逸有關。其基本病理變化多為本虛標實,本虛即腎、脾、肝氣虛,標實則為痰濁、血瘀。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侯:“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4中醫辨證37-514.4.1中醫辨證分型4.4.1.1 痰濁阻遏證證見:形體肥胖,頭重如裹,胸悶肢腫,胸脅脘腹脹悶,口黏膩,頭暈,失眠,納呆或惡心,舌有瘀斑,苔白膩,脈弦滑。4.4.1.2痰瘀互阻證證見

10、:形體肥胖,頭重肢腫,胸悶胸痛,或心前區隱痛,肢麻沉重,舌淡暗有瘀或胖,苔滑膩,脈弦滑。4.4.1.3肝腎陰虛證證見:眩暈耳鳴,五心煩熱,肢體麻木,低熱顴紅,腰膝酸軟,口咽干燥,健忘不寐,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4.4.1.4脾腎陽虛證證見:食少,腹脹,身體困重,體倦乏力,口干不欲飲,或形體肥胖,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或嘔惡脘滿,眩暈,舌淡胖,苔白潤或膩,脈濡緩或弦滑。4.4.2 中醫體質分型 現代體質分類多以2009年4月9日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為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陰虛質、陽虛質、氣虛質、濕熱質、瘀血質、痰濕質、氣郁質和特稟質共9種。4.4.2.1平和質總體特征: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

11、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體形勻稱健壯。常見表現:面色、膚色潤澤,頭發稠密有XX,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唇色紅潤,不易疲勞,精力充沛,耐受寒熱,睡眠良好,胃納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苔薄白,脈和緩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隨和開朗。發病傾向:平素患病較少。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適應能力較強。4.4.2.2氣虛質總體特征: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肌肉松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心理特征:性格內向,不喜冒險。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后康復緩

12、慢。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濕邪。4.4.2.3陽虛質總體特征: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肌肉松軟不實。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脈沉遲。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靜、內向。發病傾向:易患痰飲、腫脹、泄瀉等??;感邪易從寒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風、寒、濕邪。4.4.2.4陰虛質總體特征: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體形偏瘦。常見表現:手足心熱,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飲,大便干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動,活潑。發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感

13、邪易從熱化。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4.4.2.5痰濕質總體特征: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常見表現: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發病傾向: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4.4.2.6濕熱質總體特征: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形體中等或偏瘦。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

14、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心理特征:容易心煩急躁。發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夏末秋初濕熱氣候,濕重或氣溫偏高環境較難適應。4.4.2.7血瘀質總體特征: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胖瘦均見。常見表現:膚色晦黯,色素沉著,容易出現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點,舌下絡脈紫黯或增粗,脈澀。心理特征:易煩,健忘。發病傾向:易患癥瘕及痛證、血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寒邪。4.4.2.8氣郁質總體特征: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郁、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形體瘦者為多。常見表現:神情抑郁,情感脆

15、弱,煩悶不樂,舌淡紅,苔薄白,脈弦。心理特征:性格內向不穩定、敏感多慮。發病傾向:易患臟躁、梅核氣、百合病及郁證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適應陰雨天氣。4.4.2.9特稟質總體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形體特征:過敏體質者一般無特殊;先天稟賦異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常見表現:過敏體質者常見哮喘、風團、咽癢、鼻塞、噴嚏等;患遺傳性疾病者有垂直遺傳、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傳性疾病者具有母體影響胎兒個體生長發育及相關疾病特征。心理特征:隨稟質不同情況各異。發病傾向:過敏體質者易患哮喘、蕁麻疹、花粉癥及藥物過敏等;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

16、胎傳性疾病如五遲(立遲、行遲、發遲、齒遲和語遲)、五軟(頭軟、項軟、手足軟、肌肉軟、口軟)、解顱、胎驚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適應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易致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5 血濁病易發人群的干預5.1血濁病易發人群的管理5.1.1健康教育參考血脂異常相關指南,建議每位高危者和(或)家屬(照護者)應接受血脂異常相關的系統性教育,并做到每年至少鞏固1次。教育的內容應包括血脂異常相關知識,如日常生活中堅持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的生活方式,了解血脂異常、血脂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醫學營養治療、運動和戒煙等基本知識等。5.1.2生活方式干預有效控制血脂異常和動脈粥樣硬化,必須

17、要鼓勵民眾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血脂異?;颊?,防治工作重點是提高血脂異常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近年來我國成人血脂異?;颊叩闹獣月屎涂刂屏﹄m然有升高,但是仍處于較低水平,血脂異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強。血脂異常明顯受飲食及生活方式的影響,飲食治療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療血脂異常的基礎措施。無論是否進行藥物調脂治療,都必須堅持控制飲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堅持心臟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遠離煙草和保持理想體重。生活方式干預是一種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風險/獲益比的治療措施。5.1.2.1飲食調養建議每日攝入膽固醇小于300mg,尤其是ASCVD等高?;颊撸瑪z入脂肪不應超過總能量的20%30%。一般

18、人群攝入飽和脂肪酸應小于總能量的10%;而高膽固醇血癥者飽和脂肪酸攝入量應小于總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小于總能量的1%。高TG血癥者更應盡可能減少每日攝入脂肪總量,每日烹調油應少于30g。脂肪攝入應優先選擇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魚油、植物油)。建議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50%65%。選擇使用富含膳食纖維和低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飽和脂肪酸,每日飲食應包含2540g膳食纖維(其中713g為水溶性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攝入以谷類、薯類和全谷物為主,其中添加糖攝入不應超過總能量的10%(對于肥胖和高TG血癥者要求比例更低)。食物添加劑如植物固醇/烷醇(23g/d)

19、,水溶性/粘性膳食纖維(1025g/d)有利于血脂控制,但應長期監測其安全性。營養治療原則是限制總能量,患者常有超重或肥胖,故應先使體重減輕,甘油三醋可隨體重減輕而降低;糖類占總能量55%左右,不宜吃蔗糖,果糖,水果糖,蜂蜜以及含糖點心,罐頭;烹調菜肴及牛奶,豆漿均不加糖。限制膽固醇,以每日小于300mg為宜,每周吃雞蛋3個。適當補充蛋白質,尤其是豆類及其制品,瘦肉,去皮雞鴨;適當進食魚類;如果無肥胖或體重不超標,脂肪不必嚴格限制,但要減少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特別是含膽固醇較高食物的攝入。下面介紹三個推薦食譜:能量分配:早餐25% 中餐40% 晚餐35%(表1)早餐午餐晚餐饅頭100g粳米(標

20、一)100g蕎麥面條(蕎麥面100g) 牛奶250ml涼拌海帶(海帶150g)涼拌素大腸(素大腸100g) 紅燒帶魚(帶魚100g,大蔥少許) 醋煙白菜(白菜200g) 小蔥拌口蘑(口蘑50g,小蔥少許)香干西芹(豆腐干150g,芹菜150g)青椒鱔絲(辣椒150g,黃鱔絲100g)豆油8g豆油8g早中餐間柚子80g午餐后兩小時蘋果80g能量分配:早餐25%中餐40%晚餐35%(表2)早餐午餐晚餐饅頭100g粳米(標一)150g小米稀飯(小米70g) 牛奶200ml蒜茸油麥菜(油麥菜200g,蒜茸少許)花卷100g 鮮玉米50g紅燒帶魚(帶魚100g,大蔥20g)醋溜白菜(白菜200g) 香干

21、拌筍絲(豆腐干80g,萵筍100g)包菜燒瘦肉片(包菜200g,大蔥20g)青椒雞絲 (辣椒150g,雞脯肉80g) 豆油1g豆油10g豆油9克g早中餐間抽子50g午餐后兩小時蘋果80g能量分配:早餐25%中餐40%晚餐35%(表3)早餐午餐晚餐饅頭50g粳米(標一)100g小米稀飯(小米50g) 大米粥 (粳米標一30g)蒜茸油麥菜(油麥菜200g,蒜茸少許)花卷50g黃豆拌筍絲(黃豆50g,萵筍100g)胡蘿卜絲拌海蜇(胡蘿卜100g,海蜇100g)口蘑青菜 (油菜200g,口蘑50g)辣子雞?。ɡ苯?50g,雞脯肉50g)素大腸拌菠菜 (素大腸50g,菠菜150g) 菜籽油1g菜籽油9g

22、菜籽油8g早中餐間柚子80g午餐后兩小時蘋果80g 5.1.2.2控制體重肥胖是血脂代謝異常的重要危險因素。血脂代謝紊亂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攝入應低于身體能量消耗,以控制體重增長,并爭取逐漸減少體重至理想狀態。減少每日食物總能量(每日減少300500 kcal),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身體活動,可使超重和肥胖者體重減少10%以上。維持健康體重(BMI:20.023.9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5.1.2.3身體活動 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個人喜好和實際條件,選擇適當的運動種類、運動負荷強度和負荷量。對于ASCVD患者應先進行運動負荷試驗,充分評估其安全性后,再進行身體活動。一般提倡有氧運動,最

23、簡單、最能普及、最安全的就是步行,按三、五、七的原則運動?!叭笔侵该看尾叫?km,30分鐘以上,一次走完最好,若由于身體條件限制,一次不能走完,也可在一天內分2-3次走完,效果基本相同?!拔濉笔侵该恐茏钌龠\動5次,一周7天,如遇到刮大風、下雨雪、大霧天氣,可以間斷一兩次,但5次是必須保證的。“七”是指運動量達到中等程度。鍛煉時心率應等于170減去該人的年齡。步行以傍晚5-6時最宜。最好在綠樹成蔭、花草茂盛地方,那里空氣新鮮,沒有污染,還有很多空氣負離子,對健康大有裨益。5.1.2.4戒煙完全戒煙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煙,有利于預防ASCVD,并升高HDL-C 水平??梢赃x擇戒煙門診、戒煙熱線咨詢

24、以及藥物來協助戒煙。5.1.2.5限制飲酒中等量飲酒(男性每天2030g乙醇,女性每天1020g乙醇)能升高HDL-C水平。但即使少量飲酒也可使高TG血癥患者TG水平進一步升高。飲酒對于心血管事件的影響尚無確切證據,提倡限制飲酒。5.1.3心理調攝:血濁病易發人群多形體肥胖,多痰、多瘀、多濕,易導致情緒抑郁、飲食不佳、睡眠障礙、精神緊張等心理障礙。對于有焦慮、恐懼、悲傷情緒的患者,可以安排合理的娛樂消遣活動,采用能使患者放松的方法,如聽音樂、散步、深呼吸、讀書、看報等,分散患者注意力;或盡量傾聽患者的訴說。5.2中醫辨證施治52-57:血濁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飲食失節、好靜少動、七情內傷及年老體

25、衰所致。通過對血濁病易發人群辯證施治,改善癥狀,未病先防。石室秘錄曰:“肥人多痰及氣虛也,虛則氣不能運,故痰生之?!碧禎岽嬖谟谘}使脈絡壅塞不通而發生血瘀,痰瘀互結,膠著脈道,往往導致心腦疾病發生。該病屬本虛標實之證,其病位在心肝脾腎,痰濁證、血瘀證、脾腎虧虛證是臨床主要證類。實證治以活血化痰,通絡降脂為主,虛則治以滋補肝腎,陰虛兼以補脾和胃為主。5.2.1痰濁阻遏證證見:形體肥胖,頭重如裹,胸悶肢腫,胸脅脘腹脹悶,口黏膩,頭暈,失眠,納呆或惡心,舌有瘀斑,苔白膩,脈弦滑。治療原則:燥濕祛痰。方藥:太平XX和劑局方二陳湯合丹溪心法胃苓湯加減:陳皮,半夏,茯苓,薏苡仁,蒼術,白術,豬苓,萊菔子,

26、厚樸,澤瀉。加減:如見眩暈較甚者,加竹茹,天麻;脘悶納差者,加砂仁,白蔻仁,焦山楂;痰郁化火者,加蓮子,黃連;胸悶者,加瓜蔞,薤白;麻木者,加膽南星,僵蠶。中成藥:血脂康膠囊,由紅曲組成,除濕祛痰,健脾消食。每次2粒,每日2次,早晚飯后服用,也可晚飯后2粒維持治療,療程8周。5.2.2痰瘀互阻證證見:形體肥胖,頭重肢腫,胸悶胸痛,或心前區隱痛,肢麻沉重,舌淡暗有瘀或胖,苔滑膩,脈弦滑。方藥: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合失效散和劑局方。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實、竹茹、蒲黃、五靈脂;加減:口干口臭,大便干結,加梔子、大黃;肢體麻木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加桃仁、紅花。中成藥:荷丹片,由荷葉、丹參

27、、山楂、番瀉葉、補骨脂(鹽炒)組成,化痰降濁、活血化瘀。每次2片,每日3次,飯后服藥,療程8周。血滯通膠囊、荷丹片、銀丹心泰滴丸、清血消脂片等5.2.3肝腎陰虛證證見:眩暈耳鳴,五心煩熱,肢體麻木,低熱顴紅,腰膝酸軟,口咽干燥,健忘不寐,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方藥:杞菊地黃丸醫級合一貫煎XX醫話加減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丹皮、澤瀉、枸杞、菊花、沙參、麥冬、當歸、川楝子、首烏。加減:見心煩易怒,目赤者,加龍膽草,菊花;若口干目干明顯,加枸杞子,首烏,知母,黃柏;若見目赤便秘者,可選用草決明或決明子;若麻木或震顫,夜寐不安者,加生龍骨,生牡蠣,酸棗仁,柏子仁。中成藥:杞菊地黃丸、降脂靈顆粒、

28、脂康顆粒等5.2.4脾腎陽虛證證見:食少,腹脹,身體困重,體倦乏力,口干不欲飲,或形體肥胖,胸悶氣短,心前區隱痛,或嘔惡脘滿,眩暈,舌淡胖,苔白潤或膩,脈濡緩或弦滑。方藥:附子理中湯(太平XX和劑局方)合苓桂術甘湯(傷寒論)加減制附子、人參、炮姜、白術、炙甘草、茯苓、桂枝。加減:氣短乏力者,用生黃芪;腹脹納呆者,加薏苡仁,扁豆;見形寒肢冷者,可加干姜;見少寐健忘者,可加合歡皮,夜交藤;腎陽虛明顯者,加巴戟天,肉桂;見下肢浮腫,加生黃芪,茯苓。中成藥:絞股藍總苷片,由絞股藍總苷組成,養心健脾、益氣和血、除痰化瘀。每次一片,每日3次,飯后服用,療程4周。5.3中醫體質調節5.3.1 氣虛體質氣虛體

29、質應重點補氣養氣,因肺主氣,脾生氣,腎藏元氣,故培補肺脾腎之氣為首務。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勞逸適當,經常做一些腧穴按摩,選擇足三里、關元、氣海以及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進行自我保健。食物上注重攝入補氣食品,如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5.3.2陽虛體質陽虛體質需陽氣是生命之本,要重視強壯體內的陽氣。首先重視精神的調養,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心情愉快,精神舒暢,有助陽氣振奮。平時注意保暖,多參加體育運動,如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球類活動和各種舞蹈活動等,可按揉氣海穴,氣海穴有調整全身虛弱狀態,增強免

30、疫力的作用。飲食調養適宜選用栗子、橄欖、蘋果、豬脊骨、羊肉、狗肉、蝦等。藥物可選用補腎溫陽祛寒之品,如鹿茸、海狗腎、蛤蚧、冬蟲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蓯蓉、補骨脂、胡桃、杜仲、續斷、菟絲子等。5.3.3陰虛體質陰虛體質應保持心情舒暢,心平氣和,思想嫻靜。生活起居規律,睡眠時間充足、質量好。居住環境宜安靜,運動鍛煉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固精功、保健功、內練生津咽津功法等,不宜從事大運動量的鍛煉?!瓣幪搫t熱”,應注重養陰降火,滋補肝腎。應多食滋補腎陰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黑豆、豆腐、龜、海參、鮑魚、鴨肉、豬蹄、鵝肉、雞蛋、蜂蜜、燕窩、銀耳、甘蔗、梨等。5.3.4濕熱體質濕熱體質應注意起

31、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應注意飲食的清淡爽口,少吃肥膩甜味食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5.3.5痰濕體質痰濕體質居住環境應陽光通風,不宜在潮濕的環境里久留,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濕邪的侵襲。多進行戶外活動,充分享受陽光。加強運動,強健身體,提高脾胃功能,以杜絕生痰之源。勤洗熱水澡,適當出汗為宜; 穿衣盡量保持寬松,面料以棉麻絲等透氣散濕的天然纖維為主,有利于汗液蒸發,祛除體內濕氣。注意保暖。多食辛溫發散的食物芥菜、韭菜、辣椒、大蒜、蔥、生姜、木瓜、白蘿卜、荸薺、紫菜、洋蔥、白果、大棗、扁豆、紅小豆、山藥、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雞肉、泥鰍、黃鱔

32、、河蝦等。杏仁霜、蓮藕粉、茯苓餅均是食療佳方,要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散步、慢跑、球類、游泳、武術、八段錦、五禽戲以及各種舞蹈,均可選擇。5.3.6瘀血體質瘀血體質者往往面色黯滯,易長斑長痘,舌質紫黯。所以應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氣機宣暢,心胸開闊,心情舒暢,積極向上,與人友好相處,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多參加文體娛樂和集體活動,如唱歌、跳舞、書畫、攝影、旅游等,堅持體育鍛煉,選擇跑步、游泳、球類、健身操、太極拳等。生活起居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早睡早起,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飲食清淡易逍化,有粗有細,葷素搭配,營養均衡,選擇海帶、黒木耳、紫菜、燕麥、蕎麥、赤小豆、木瓜、檸檬、山楂、陳皮等,少食生冷滋

33、膩之品。5.3.7氣郁體質氣郁體質應注意心理衛生和精神調養。多參加集體活動,融入社會,結交朋友。常看喜劇類娛樂類以及富有鼓勵和激勵意義的電影、電視; 多聽輕快、明朗、激越的音樂; 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 胸襟開闊,不患得患失,知足常樂。居室環境清靜。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堅持體育鍛煉,運動身體,通行氣血,愉悅身心。飲食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小麥、蕎麥、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蘿卜、洋蔥、海帶、海藻、金橘、黃花菜、山楂、菊花、玫瑰等。盡量少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凍飲料等。5.3.8特稟體質 特稟體質應建議盡量避開過敏源,避免情

34、緒緊張。飲食宜清淡,粗細搭配,葷素合理。少食蕎麥( 含致敏物質蕎麥熒光素) 、蠶豆、白扁豆、牛肉、鵝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濃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及含致敏物質的食物。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要經常洗曬,室內裝修后不宜立即居住。春季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防止對花粉過敏。不宜養寵物,起居應有規律,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避免情緒緊張。5.3其他療法5.3.1中成藥5.3.1.1脂必妥膠囊,用于痰瘀互結,氣血不利所致的高脂血癥,癥見頭昏、胸悶、腹脹、食欲減退、神疲乏力等。一次1粒,一日2次。5.3.1.2通心絡膠囊也被證實有降脂作用,左芳等研究通心絡膠囊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治療作用。5.3

35、.1.3松齡血脈康膠囊治療高脂血癥(肝陽上亢證)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顯示高血脂總療效可達80%,提示松齡血脈康膠囊對于辨證屬肝陽上亢的血脂異常有效。5.3.2食療 飲食療法是防治血脂異常重要的措施。原則是限制總熱量,限制肥甘厚味。本著中醫藥“藥食同源”的優勢,臨床可根據不同體質可以適量用一些藥膳進行調理。5.3.2.1代茶飲山楂荷葉茶:組成:鮮山楂30g(干品15g),荷15g,生槐花5g,決明子30g。制法與法:上4味藥洗凈,放鍋中煎煮,去渣取汁。代茶頻飲,可常服。適應證:用于糖尿病性高脂血癥屬肝腎不足、虛陽上亢,癥見頭暈、心悸、失眠者,有滋陰平肝、潛陽祛脂之功效。適用痰濕肥胖患者,各取山楂、

36、荷葉15g,泡茶飲用。首烏決明茶:適用本虛標實患者,各取何首烏、草決明15g,泡茶飲用。三鮮飲:適用痰濕患者,取鮮山楂、鮮白蘿卜、鮮橘皮各15g,煎汁飲用。山楂玫瑰花茶:用干山楂6g、玫瑰花3g泡茶飲用;絞股藍茶:用絞股藍葉23g開水沖泡后飲用;普洱菊花茶:用普洱茶、菊花各23g開水沖泡后飲用?;盭X子心茶57:干槐花、蓮心各23g泡茶飲用;葛根茶:葛根23g泡茶飲用;降脂代茶飲:山楂30g、黃芪20g、大黃6g、澤瀉10g、何首烏20g、決明子15g、枸杞子15g,沸水頻頻泡服。.5.3.2.2煮粥服玉米粉粥:玉米粉適量,粳米100g。制法與用法:將粳米洗凈,加水500mL,煮至米開花后,調

37、入適量玉米粉糊,使粥成稀糊狀,稍煮片刻即可,供早、晚餐食用,適用于糖尿病性高脂血癥屬痰濕內盛者,有健脾祛濕、降脂健身之功效。玉米木耳粥:玉米100g,木耳10g,油、鹽、味精各適量。制法與用法:先洗凈木耳,泡發撕碎。煮玉米,待爛時加入木耳,同煮為粥,加油、鹽、味精調味??沙J秤?。適應于糖尿病性高脂血癥屬痰濁者,有祛瘀濁降血脂之功效。蘿卜粥:一般人群均適用進行調養,取白蘿卜適量加入大米煮粥服用。薏苡米粥:一般人群均適用進行調養,取苡米50g加入粳米煮粥服用。荷葉粳米粥:適用濕熱患者,取荷葉15g加入粳米煮粥服用。茯苓百合粥:適用脾腎不足患者,取茯苓15g、百合15g加入粳米煮粥服用。5.3.3其

38、他傳統物理療法其中所有針灸相關療法的用具、方法、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及處理等均應符合國家頒布的針灸技術操作規范。5.3.3.1針刺療法58-61操作程序與步驟:主穴:中脘、天樞、足三里、三陰交、豐隆、氣海、內庭、然骨、曲池、合谷等。配穴:氣虛痰濕證加脾俞、陰陵泉、關元;陰虛氣滯加照海、太溪、太沖、血海;濕(痰)熱蘊結加陰陵泉、太沖、胰俞。另有學者認為:血脂異常其根本原因在于氣虛、陽氣不運,病機為陽氣虛衰、痰濕偏盛,多因脾病及腎,所以當脾腎同治,用“通督溫陽法”以奏溫陽固本、行氣健脾、利水消脂之功,以背俞穴為主,取脾俞、腎俞穴,膈俞,肝俞、膽俞,大腸俞,采用溫針灸形式達到溫陽健脾,調暢氣機,

39、促進機體血脂恢復正常。操作要點:將針刺入腧穴后,其中不同部位腧穴采取不同針刺角度,得氣后留置20min30min左右,醫生可根據病情來確定留針時間,10min行針一次,平補平瀉,1次/天,根據病情選取治療時間及治療間隔時間。禁忌癥:饑餓、飽食、醉酒、大怒、大驚、過度疲勞、精神緊張者,不宜立即進行針刺;體質虛弱,氣血虧損者,其針感不宜過重,應盡量采取臥位行針。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或腫瘤部位慎用針刺。有凝血機制障礙者,應禁用針刺。不良反應觀察與處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針灸技術操作規范 第20部分:毫針基本刺法中“針刺異常情況及處理”進行不良

40、反應觀察與處理。5.3.3.2穴位貼敷療法62-63操作程序與步驟:中藥降脂貼組成:半夏、陳皮、竹茹、白術、茯苓、黃連、黃芩、丹參、炙甘草等藥物制外用貼敷劑。取穴:脾俞、胃俞、胰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豐隆、天樞、陽池等。并根據中醫辨證輔以配穴:濕熱郁結型,加陰陵泉;脾虛濕盛型,加脾俞;胃熱腑實型,加支溝、曲池;肝郁化火型,加太沖;脾腎兩虛型,加脾俞、腎俞。操作要點:應用穴位敷貼治療貼外敷上述穴位,24小時更換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使用2個療程。禁忌癥: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妊娠、哺乳期婦女慎用;已確診糖尿病患者慎用;貼敷部位有創傷、潰瘍者禁用;對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禁用。不良

41、反應觀察與處理:色素沉著、潮紅、微癢、燒灼感、疼痛、輕微紅腫、輕度出水泡屬于穴位貼敷的正常皮膚反應。對膠布過敏者,可選用低過敏膠布或用繃帶固定貼敷藥物;對于殘留在皮膚上的藥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質擦洗;貼敷后若出現范圍較大、程度較重的皮膚紅斑、水泡、瘙癢現象,應立即停藥,進行對癥處理。出現全身性皮膚過敏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5.3.3.3電針療法64-66電針療法操作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操作步驟與要求、適應證、注意事項、禁忌等均藥參照GB/T 21709.11-2009針灸技術操作規范 第11部分:電針進行電針技術操作。操作程序與步驟:取穴: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具體應符合GB/T 2170

42、9.20腧穴選擇的規定;針刺方法,按毫針進針和行針方法完成操作,具體應符合GB/T 21709.20針刺的要求。操作程序與步驟:豐隆、陰陵泉、內關、足三里。針刺采用常規指切進針、提插捻轉行針。操作要點:針刺得氣后加用電針儀,針刺深度15mm,電針選用連續波、頻率220次/分,刺激時間30分鐘,中等刺激強度以患者微有跳動感為宜;每天治療1次,治療療程根據病情由醫生決定。禁忌癥:參照電針儀使用說明書;皮膚破損處、腫瘤局部、心臟附近、安裝心臟起搏器者、頸動脈竇附近禁忌電針。不良反應觀察與處理:電針儀在首次使用前應仔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掌握電針儀的性能、參數、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禁忌癥等內容。電針治

43、療過程中病人出現暈針現象時,應立即停止電針治療,關閉電源,按毫針暈針的處理方法處理。5.3.3.4耳穴貼壓67-70操作程序和步驟:選脾、胃、肝、腎,內分泌、三焦、皮質下及交感中的68個穴位貼壓;操作要點:先用75%乙醇棉球將耳廓皮膚消毒,再用干棉球擦干耳廓皮膚。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止血鉗夾取貼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膠布大小約0.6cm0.6cm),對準穴位貼壓,然后用手指輕壓穴位2min,每次治療只貼單側耳穴,囑患者自行按壓,使耳廓充血、脹痛,每天按壓35次,三餐食后及晚睡前重點按壓,每次按5min,每35d換貼,兩耳交替,30d為一療程。禁忌癥: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妊娠、哺乳期婦女慎用;貼敷部位有創傷、潰瘍者禁用;對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禁用。不良反應觀察與處理:色素沉著、潮紅、微癢、燒灼感、疼痛、輕微紅腫、輕度出水泡屬于耳穴貼壓的正常皮膚反應。對膠布過敏者,可選用低過敏膠布或用繃帶固定貼敷藥物;對于殘留在皮膚上的藥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質擦洗;貼壓后若出現范圍較大、程度較重的皮膚紅斑、水泡、瘙癢現象,應立即停藥,進行對癥處理。出現全身性皮膚過敏癥狀者,應及時到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