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學案例_第1頁
赤壁賦教學案例_第2頁
赤壁賦教學案例_第3頁
赤壁賦教學案例_第4頁
赤壁賦教學案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赤壁賦教學案例尊敬的讀友您好:本文由網絡收集而來J分享到本網站是為了能夠幫助到大 家,大家如果閱讀之后是自己需要的文檔可以點擊下載本文檔,下載文檔是 收費的,所以請先閱讀再下載,謝謝各位讀友,本人在此祝各位讀友工作順 利,事事如意。赤壁賦教學案例溫州二十二中語文組千方田一、案例的背景與主題1、案例的背景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是我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因此學校對新 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 理念,也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這些 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轉變 教學方式,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 的位置,重新審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形 式,一直是我們教學中思考、實踐和反 思的話題。古代散

2、文教學是語文傳承古代文化 的主要載體,但是傳統的古文教學在教 師的教學方式、評價形式和學生的學習 方式都有很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地方。 因此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學是 我們在省級課題之下的一個子課題。如 何走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 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 古文教學之路?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考 慮,嘗試以宋代美文赤壁賦為載體, 通過研究性學習,利用自主、合作、探 究的學習方式,來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 古文學習園地。2、案例的主題蘇軾的赤壁賦兼具南北朝駢賦 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 理并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 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吊古人的方式來 完成,在主客觀的契

3、合間發出哲理的意 蘊。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 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姿態橫生”。它是高中語文新教材第四冊 第五單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 則是唐文李密的陳情表、韓愈的 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詩序c 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 則重在情感和理趣。但無論是意境、情 感或是理趣,都應該注重對語言的鑒賞, 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這 也就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 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 鑒賞”二字,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 要致力 于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 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 力和語感的培養鑒

4、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確立如下的 三個教學目標:(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 言特點;(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 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并以欣 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 體悟主 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為教學重點。教學中,第一課時應運用多媒體的 形式讓學生多聽、多看,同時讓學生有 感情的反復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 基礎上理清的思路;第二課時重在研究 性的討論學習,方法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課外搜集資料,寫好發言稿,課堂 上以交流、討論的形式將學生對課文的 理解引向更深的層面。二、案例的過程第一課時一、學生課前預習1、閱覽相關材料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 泥一一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 度收

5、集關于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相 關知識。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 并歸納的字詞。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 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 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 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后 的學習打下基礎。二、作者和解題:以蘇軾圖片導入,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教師明確: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 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僖州。 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 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 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 作品時恰當的運用 知人論世”的方法。2、解題:(1)赤壁的有關話題:

6、三國時的赤 壁和黃州的赤壁(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一大賦 一小賦一駢賦一律賦一文賦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 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信息的重要 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 趣。三、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提醒學生注意 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 變化。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四、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1、正音讀一識文字一通義訓一察語 氣一明文法一斷句讀一辨辭采一別文體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 據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 識,舉例:詞類活用一一使動用法:舞幽壑之 潛蛟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作動詞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 之上句式一一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 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 美。五、第三環節:理清的思路,(學生 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教師點撥:第一節一一月夜泛舟的 陶醉第二節一一悲涼簫聲的傷感第三節一一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節一一隨緣而安的態度第五節一一忘情塵世的灑脫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 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 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 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 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 教學目標。六、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 文,仔細體會的語言,探討景

8、、情、理 的關系(再細讀,小組討論)。學生按四 組展開討論:1、寫了怎樣的景?2、寫了怎樣的情?3、寫了怎樣的理?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么關系?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八、布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 話題:(1)搜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 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 水月” 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 子薛州出貓、卜算子 磺州定惠院寓居 作、念奴嬌阱壁懷古、記承天寺夜 游、后赤壁賦等。(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 答中的理性思想。(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 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第二課時一、評析文中的 水月”意象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

9、水月”意象,僅以 月”為例,有哪些?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進行 分析(以下為節選):?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夜閑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 流漓。(虞姜人)?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福州出貓)?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磺州定惠院寓居作)?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 嬌防壁懷古)?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 賦)?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 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游)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 學們搜集的有什么異同之處?(學生分 組討論)教師點撥:現實中的 水月”-柔 和之美一一欣賞風月(實)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一一 憑吊古人(

10、虛)哲理中的 水月”一-人生須臾一一 體悟人生(虛)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 展過程。討論明確: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 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 在景中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 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 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 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 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 靜”。冷清的 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 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 由宴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 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于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 自適,超脫放曠。說明:這一部分

11、重在提高學生研究 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 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并且通過提 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 知人論文”、 知人論世”的能力。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 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 他們對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 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 面,主一一作為道者的蘇軾一一達觀 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一一作為儒者的蘇軾 一一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 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 感的變化。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 游天姥吟

12、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 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 搜集好的材料,并結合相關分析,得出:陶淵明一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 淵一一是帶性使氣的(參考)李白一一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 不開心顏一一是深感痛苦的(參考)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 永生一一是灑脫曠達的(參考)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 加大課堂的容量,并且通過競爭激發了 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 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 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 奇。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 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 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 價

13、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 度。)學生討論出現的情況: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 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 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2、我不這么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 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 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 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 解脫,這很不簡單。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 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 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 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 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4、我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 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 不是意志

14、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 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 要立足于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 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5、在現代社會, 人毫而莫取”的觀 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 人吃”掉。6、你的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 話有前提茍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 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官,反腐 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 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 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 受的只限于清風、明月,所以不至于破 壞生態。小結:同學們不是只停留在讀懂字 詞句上,而是立足于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 學習

15、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 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 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余秋雨先生寫給蘇 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 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 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 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 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 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 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 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 了湖。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 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 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出現的精彩總結:(1)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

16、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 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 的優美、綿長的特色。(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 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 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 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 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 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 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 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 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 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 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于詩人痛苦的 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 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17、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 是對課堂的總結。五、布置作業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 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 評論800字以上。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 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提 供網址:http:/htmpage/39/3963/i亥網站 為詞集,沒有具體分析)三、教學反思本案例力圖體現 重在自主,重在發 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 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 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 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 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 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 較充分的鑒賞權、

18、思考權、發言權,這 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 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 性主體一一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 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 養。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 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搜集、篩選,對于改 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 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 學習非常輕松,并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 趣、更廣泛的知識。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 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 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 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 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 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 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 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 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 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通過研究學習的 形式,通過互相間的探討,通過閱讀他 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 活的話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