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微型電動車車身結構設計》_第1頁
開題報告微型電動車車身結構設計》_第2頁
開題報告微型電動車車身結構設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學生姓名學 號班級所屬 院系 專業指導教師1職稱所在 部門畢業設計 (論文)題 目題目類型工程設計(項目)論文類作品設計類口其他口、選題簡介、意義微型電動汽車作為一種短途代步工具,在城市交通擁擠、能源緊缺和環境污 染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本畢業設計要求對車身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即改進結構、 減少零部件數量、使部件薄壁化、中空化、小型化、復合化以及內飾、發動機及 底盤等所有車身零部件進行結構設計。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世界汽車生產和擁有量不斷上升。中國的汽車市 場也是前所未有的繁榮。中國汽車年產量占世界新車產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汽車 工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發展,但也對

2、日益稀缺的能源形勢和日益惡 化的環境條件產生了重大影響和壓力。環境污染和能源短缺越來越嚴重,已成為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兩大問題。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球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 要命題。研究表明,如果車輛質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油耗可 降低6% 10%。每減1 0公斤車輛重量,每1 0 0 公里可以節省0. 3-5 升 的燃料,輕量化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方式。由于客車車身質量占車輛總質量的三分 之一以上,在空載條件下,車身油耗約占7 0%,車身的輕量化對汽車車身的輕 量化尤為重要。整輛車。車身輕量化是在保證車身結構相關性能指標的前提下,在不增加車身制造成本的前提下,降低車身骨架的質量,提高

3、汽車產品的市場 競爭力。目前,車身輕量化技術的三大研究領域是輕量化設計技術、輕量化材料 技術和輕量化制造技術。這些方式是相輔相成的。車身輕量化不是一個簡單的材 料替代,而是一個過程中的重量減輕使用的綜合應用三種技術的前提下,滿足了身體的各種性能要求。為了緩解石油危機,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制定了千年級新 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純電動車也得到了國家的積極補貼。純電動汽車雖然前景 廣闊,但電池技術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 ,國內電池企業普遍選擇 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動力電池的發展方向。由于磷酸鐵鋰能量密度低,所生產的電池體積較大,重量較重,導致車輛質量過高,能耗增加,行駛距離受限。電池

4、技 術暫時無法突破技術瓶頸,因此人們將關注輕量級的車身結構。以比亞迪E6為例,其300公里范圍完全取決于63千瓦時的電池能量。然而,其超重的電池也 導致儲備質量接近2.3噸。對于目前國內主流電動車來說,車身結構往往采用與 傳統燃料車車身相同的水平,但攜帶動力電池后,重量增加約2 0 0 公斤,導 致產品范圍不能滿足其需求的多數,這也是許多電動車產品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也是制約電動車推廣的主要技術障礙。對于電動汽車來說,降低車身質量不僅可以降低能耗,還可以在質量相同的前提下安裝容量較大的電池 ,這兩者都可以 提高電動汽車的耐久性。此外,2015年正式實施的純純電動汽車管理條例規 定,純電動汽車的

5、最高時速應超過100千米,純電動汽車的行駛距離應超過100 千米在綜合條件下,不應小于100公里。2016-2020推廣和應用新能源汽車財 政支持政策公告也明確指出,只有純電動行駛里程大于1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 才能獲得補貼。在此背景下,應用輕質吸能材料實現輕量化車身,對于純電動汽 車滿足企業準入規定、提高產品競爭力至關重要。二、課題綜述(課題研究,主要研究的內容,要解決的問題,預期目標,研究步 驟、方法及措施等)以2015年廣東省應用科技研究與發展-輕量化吸能結構體關鍵技術及其在 電動汽車中的應用項目為基礎,以2015年廣東省應用科技研究與發展為基 礎,以廣東省應用科技研究與發展為基礎,以廣

6、東省應用科技研究與發展 為基礎,以為基礎開發了微型純電動汽車,進行了車身結構的概念設計,采用 現代方法設計了車身形狀,并以門為主要研究對象,應用PDCPD材料。通過多 目標優化設計,優化了模態、剛度和抗撞性,討論了新材料和新結構的可行性。電動迷你概念車的設計概述。分析了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定位,對電動汽車的輕量化進行了技術和經濟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純電動微型卡的發展理念。 在分析當前車身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純電動小型車車身結構,并 進行了概念設計。身體形狀的概念設計。研究了電動汽車的車身形態和形狀特征。 采用計算機輔助形狀設計方法,設計了研究中的微型純電動汽車。嘗試將體育風 格和

7、嶺南文化特色元素融入設計理念。建立尺度模型驗證其空間立體感。參考文獻1 最新汽車設計實用手冊,本手冊編委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2 2006國內電動車輛標準匯編,國家發改委, 2006年3 現代汽車新技術,崔心存編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4 汽車車身結構與設計,黃金陵,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9月 謝晨車身結構隱式參數化建模及其在輕量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4.張勝蘭,鄭冬黎,郝琪,李楚琳.基于Hyperworks的結構優化設計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7 K. Volz, B. Frodl, Optimiz ing Topology and Sha

8、pe for Crashworth in essin Vehicle Product Developme ntR.Berli nGerma ny. World AutoBody Expo, I nternatio nal Automotive Body Co ngress (IABC), 2007.8 湛璇.基于參數化方法的車身概念正碰模塊的正向設計與優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9 李楠,高衛民,戴軼.基于隱式參數化模型的車身結構優化設計J.汽車工程,2008,10:857-860.10 張浩錯.新能源汽車車身結構的概念設計開發D.華南理工大學,2013.11 邁利克等.汽車輕量化一一材料、設計與制造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12 郭營鋒.低速純電動汽車一次成型整體車身輕量化研究D.湖南大學,2014.13 陳承濤.全塑汽車車門一體化成型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14 周云郊.鋼鋁混合材料車身結構輕量化設計關鍵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