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語文全冊古詩詞鑒賞
一、《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1、字詞。塞下:邊地。風景異:指景物與江南一帶不同。無留意:不留戀。勒:亥人歸無
計:沒有回家的考慮。計:考慮,謀劃。羌管:羌笛。霜滿地:喻夜深寒重。
2、詞句鑒賞。
1)上闕: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①上闋中塞卜.風景“異”在哪里?詞的上片間接點明季節的詞語是雁去。
“異”在(1)秋天邊塞的大雁過早飛向衡陽,且亳無稍事逗留之意。實際上寫塞下極寒,
與家鄉吳地大不相同。(2)風吼馬嘶同不斷起伏的號角聲混雜,構成塞下特異的“邊聲”也
是中原所沒有的。(3)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當暮境生成、夕陽西下時,便緊閉城門,
和內地城市華燈初上時的景象迥然不同。一個“異”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總體特征。
②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異'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峻特點?天冷;聲雜;城孤。
③“千蟀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致?在詞中起到什么作用?
此句形象描繪了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城門的情景,突出塞
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同時點明了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
④請賞析“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妙處。(--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寫出了塞外的奇異(壯闊)風光:反映宋軍力量薄弱,軍情緊急;為下闋抒情作鋪墊。
⑤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時在腦海中出現的畫面。
西北邊塞荒蕪蕭索,邊地的悲涼之聲和著營地的號角從四面八方傳入耳中,重重疊疊的山嶂
里,長煙直上天空,落口斜照,孤城緊閉,舉目望去,一片凄涼。
2)下闕: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①請對“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作一簡要分析。
揭示了詞人和征夫們的心理:思鄉而不能回,尚未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②請揣摩“霜滿地”在表達上的作用:
借邊地夜景表達凄清悲涼之感;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表現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
的艱辛。
③“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此時此刻,駐守在邊關重鎮、滿懷鄉愁的將士們個個難以入睡,將軍整日操勞,白發染白了
雙鬢;久征在外的士兵們艱苦異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淚。抒發了將士們壯志難酬、思鄉憂
國的情懷和對于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3、綜合鑒賞:
①上闋側重于描寫邊塞秋色,下闋側重于抒情一思鄉之情。全詞表達了戍邊將士建功力業的
英雄氣概和濃濃的思鄉之情,側面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思想感情)
第1頁共15頁
②全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感情?a、慨嘆功業未立;b、思念家鄉。
4、寫作特點:①這首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是宋詞中
的精品。②意境開闊蒼涼,------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結合。
二、《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北宋)
1、字詞。狂:豪情。卷:席卷。會:定將,當。挽:拉。即弓:有彩繪的弓。
2、詩句賞析。
1)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①“老夫聊發少年狂”中一個“聊”字,則表現了作者欲為國盡力而不得的激憤之情。
(“卷,,"卷”字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
②用你自己的話,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場面。
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從平坦的山崗上席卷而過。
2)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①詞中的“傾城”的意思是什么?“為報傾城”體現了當地百姓對蘇軾態度是:
全城的人都出來了(形容隨觀者之眾);體現的態度:表面是跟隨太守,實質是對蘇軾的抑
戴、贊揚、敬佩(或:對蘇軾政績的肯定)。
②“親射虎,看孫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當年的孫權那樣挽弓馬前射虎,這突出地展現了作者
雖然年紀己經不小,但是仍有著少年狂氣。
3)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①詞中“鬢微霜,又何妨”表達了詞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達了詞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我仍能躍馬疆場,迎擊來犯之
故。
4)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①“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有什么含義?
運用典故(出自《史記》),這是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
免魏尚那樣起用自己呢?運用典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使表達委婉含蓄。
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請寫出“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蘊含的情感。
定將把弓拉得如圓月一樣去參加戰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達了作者企望為國御敵立功、
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和關懷國家命運的愛國精神。
②“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
的雄心壯志。
3、綜合鑒賞:
①“江城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密州出獵”是這首詞的題目。從詞風上看,本詞屬于豪放
派。詞中體現“蘇詞〃豪放風格的動詞有:擎卷挽射。全詞的點睛之筆是:會挽雕弓如滿
第2頁共15頁
月,西北望,射天狼。
貫穿全詞的"詞眼〃是什么?有什么好處?狂:突出自己要發少年狂的豪情壯志。
②本詞上片以敘述為主,貓寫了密州出獵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片以抒情(言志)為主,抒
寫了詞人渴望報效國家(或: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運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辭。
③主題:抒發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和愛國情感。
④詞的上片突出觀獵盛況的一個詞是“傾城”。
⑤這首詞用一個“狂”字貫穿始終,顯得胸襟磊落,壯懷激越,具有一種陽剛之美,實屬豪
放派詞篇的典范。上片表現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
抒發了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
⑥應該怎樣理解作者的“狂”?
作者的“狂”其實是報效國家,壯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殺敵衛國,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⑦作者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保家衛國,征戰沙場的英雄形象.
⑨從選文中加線的“狂、卷、挽”中任選一個,說說這個詞是怎樣體現豪放的?
“狂”:激情奔放,統領全詞,無不展現粗獷豪邁的風格:“卷”:體現打獵場景宏大,人
員眾多,氣勢壯闊,突現陽剛之美;“挽”:拉滿弓的姿態強勁,信心百倍,激情無比(三
個詞語均體現豪放之氣勢)。
⑨寫作特點。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風格豪放。善于用典。語言:氣勢奔放節奏明快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一瀉千里。
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南宋)
1、字詞:夢回:夢醒。八百里:指牛。麾下:部下。炙:切碎的熟肉。五十弦:這里泛指
樂器。翻:演奏。沙場:戰場。點兵:檢閱部隊。作:如。霹靂:響雷聲。這里喻指射箭時
的弓弦聲。了卻:了結,把事情做完。天下事:這里指恢復中原。可憐:可惜。
2、詩句鑒賞:
1)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①賞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首句形象地顯示出殺敵的壯志,詞人悲憤焦
灼的形象,渴望早日奔赴殺敵前方的心態便躍然紙上。
樹立了一位壯士懷才不遇的形象。以酒澆愁而酹,在醉眼朦朧中,也不忘將燈撥亮,不是撫
琴,不是唱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燈下仔細端詳心愛的寶劍。因為只有寶劍是自己曾經的戎
馬生涯的見證。
"醉"表達了詞人此時內心的愁悶,以酒澆愁而醉,在醉眼朦朧中,他仔細端詳心愛的寶劍,
可見他殺敵報國、馳騁疆場的愿望是多么強烈。
②詞人為什么要寫"醉里"和"夢回"的情景?通過寫“醉里〃和"夢回”的情景,表現作
者渴望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壯志和壯志難酬的無奈、悲憤。
第3頁共15頁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①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的壯觀場面。
兵士們歡欣鼓舞,飽餐將軍分給的烤牛肉,軍中奏起振奮人心的戰斗樂曲,將士們排著整齊
的隊伍,在這秋高氣爽的時節接受將軍的檢閱
②“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兩句詞,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借代手法)
③典故:①八百里一一指牛據《世說新語?汰侈》載:晉三愷有良牛,名“八百里聯”后世詩詞
多以“八百里”指牛
3)沙場秋點兵。
①賞析“沙場秋點兵”一句的表達效果(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的表達效果)
五個字緊湊有力,寫得席卷威嚴,展現出一位豪情滿懷、臨敵出征的將軍形象,渲染出戰爭
濃烈的氣氛。其中“秋”字,既點明了季節,也為將士出征增添了肅殺之氣。
4)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①“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比喻,形象
生動地描寫出驚險激烈的戰斗場面。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①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一收復中原,統一國家。)
充分地表達了作者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
名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②寫出了作者怎樣的理想?寫出作者收復失地、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贏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③請結合詞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閂發生!”來分析這首詞表達了作
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了為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兩句表現了詞人想要收復國土、
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可憐白發生”一句表現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6)可憐白發生!
①末句"可憐”變雄壯為悲)土,充滿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抑郁、憤慨。
②賞析“可憐白發生"
答:①凝聚著作者萬千感慨,詞意急轉直下,作品就在這力重千鈞的轉筆中收尾,有如重錘
猛擊在銅鐘之上,震蕩著讀者的心。其中“可憐”兩字極為沉痛,為壯志難酬表現出極大
的惆悵和憤慨。
結句感情從剛才的豪壯中陡然跌落,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心情。
3、綜合鑒賞:
①本詞上闋描寫軍旅生活,寫了看寶劍、聽號角、分麾下炙、聽塞外聲和沙場點兵等五個畫
面;下闋描寫了騎快馬、拉雕弓的戰斗場面。
②思想感情:抒發了作者抗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
第4頁共15頁
③請結合全詞,解釋“壯詞”的含義,并從中找出體現壯詞的語句。
壯詞:激昂奮發、豪邁壯烈的言詞語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此詞借酒后夢境表達殺孜報國的雄心壯志,也表現出壯志難酬的悲憤。
④讀了此詞,你心目中的辛棄疾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豪放詞代表人物;南宋愛國詞人;兼具文采和武略;懷有一腔報國之志卻壯志難酬等。
⑤辛棄疾說自己寫《破陣子》是賦壯詞,試結合作品加以解釋。
(1)從內容(題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
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極勇猛雄健;(2)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
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3)從語言風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4)從塑造的形象上看,塑
造了一位愛國失意的將軍形象。這詞首融夢幻與現實于一體,富于浪漫色彩。
寫作特點。描寫、記敘和議論融為一體。語言生動夸張,想象力極為豐富。氣勢豪放
四、《滿江紅(小住京華)》秋瑾
1、字詞:拭:擦。思浙:思念浙江故鄉。儂:我。蛾眉:借指女子。殊:很,甚。未屑:
不屑,輕視。莽紅塵;茫茫人世。
2、詩句鑒賞。
①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為籬卜?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展現的畫面。
天高氣爽,籬笆下菊花盛開,一地金黃;秋風拂來,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顏像擦拭過一般明
凈。
②請對“四面歌殘終破楚”一句作簡要賞析。
運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國家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表達r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③詞的上闋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詞人不愿過貴婦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縛、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④“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作者決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國濟世的思想感情。
⑤簡要貨析“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抒發了詞人走向
革命前夕的苦悶、知音難覓的悲傷、對自己前途的擔憂。
3、綜合鑒賞
①本詞呈現出怎樣的風格,主要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詞多豪放語,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氣概,屬于豪放風格作品。
表達了知音難遇的情懷,也充滿了沒能沖出家庭、走向杜會、參與革命斗爭的憂郁和感慨。
1.下列句子對本詩理解有誤的一句是()
A.《滿江紅》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婦女解放運動先驅秋瑾。
第5頁共15頁
B.“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本句運用短句,節奏明快,格調高昂,豪邁雄健,
將身不能為男兒,心卻不讓須眉的苦悶表達得淋漓盡致。
C.《滿江紅》是題目,作者是浙江紹興人,別號“易安居士”。
D.“為籬下,黃花開遍",是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和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詩句。以外在
自然景觀的清秀明麗反襯青春蹉鴕而又無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答案:C;分析:《滿江紅》是詞牌名。
2.下列對這首詞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是詞人中秋節的述懷之作,題目中的“京華〃指現在的北京。
B.“為籬下.黃花開遍〃中的"為籬口化用陶潛“采菊東籬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殘終破楚〃運用了對比手法,反映詞人對沖破家庭牢籠的渴望。
D.“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展現了詞人巾幗英雄的形象。
答案:C;分析:運用了類比手法。
五、《十五從軍征》
1、字詞;
2、詩句鑒賞
①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征”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征”相呼應,
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八十歲是虛寫,寫出從軍時間之長,兵役的繁重。
②“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凄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鉆進家畜
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梁上自以為安的情景;老兵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
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谷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
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孑然一
身,形影煢煢,盼望了六十五年可乂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
作者沒有直接抒寫渲染感情,作品卻收到比直接抒情更強烈的抒情效果。
③請從寫作手法的角度貨析“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通過老兵出門張望的動作描寫和老淚縱橫這一細節描寫,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
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④這首詩表達的主旨是什么?
這首詩反映了兵連禍接的社會現實,控訴了戰亂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六、《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唐)一一敘事詩送別詩
1、字詞:梨花:這里比喻雪花。瀚海:大沙漠。控:拉。著:穿。慘淡:昏暗。掣:牽引,
拉扯。去:離開
2、詩句鑒賞。
第6頁共15頁
①“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賞析。
以春花喻冬雪,聯想奇特美妙,比喻新穎貼切動人。一片銀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變幻成
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明麗春光,給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機。充
分展示了作者樂觀、開朗的情懷。“忽”字不僅顯出邊塞氣象變幻的神奇,而且傳出詩人賞
雪時非常驚喜的心聲。
②說說“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詩在結構或寫法上的妙處。
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手法上,運用對偶、夸張和寓情于景的寫
法,寫出J'天寒地凍、愁云滿天的景象,表達「對友人的擔憂之情。
句中“愁”字既寫出了詩人為友人的長途跋涉而產生的也憂之情,又為卜.文寫送別作鋪墊
③詩中“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兩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與李
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表達感情方面的相同之處是什么?試描述一下在
你腦海中出現的畫面。(,艮40字)
答:寫友人己去而詩人佇立遠望的情形,表現了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
二者都寫出了分于時轍望友人遠去的情景,表達了依依不舍之情。
畫面:山路盤旋曲折,已看不見友人離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馬蹄的足跡。
④賞析: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本句中臼雪和紅旗構成了色彩鮮明的畫面,象征戍邊將士不畏艱險的英武氣概。
⑤用互文寫出邊塞奇寒的詩句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盧鐵衣冷難著。
承上啟下,醞釀送別氣氛的句子是:翰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意境深遠,書寫悠悠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空”字,詩人的
依依惜別和尢限惆悵的心情俱在其中)。
3、綜合鑒賞。
①這首詩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敘事線索:開始寫胡天飛雪的圖景,接著寫中軍帳里的告別宴會,
最后寫輪臺東門送別的情形。詩中既著力描寫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乂表現了詩人因朋
友的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②第一部分(前十句),寫漫天大雪中邊地的壯麗景象。這部分緊扣詩題中“白雪歌”三字,
為送別作鋪墊,展示了一幅廣闊的飛雪圖,以透露詩人的豪放感情。與此同時,詩人乂借“愁
云慘淡”來寄托自己的離情別緒,以便自然地過渡到下文對送別場面的描寫。
第一層(前四句),寫大雪紛飛,遍地銀妝的圖景.
開頭兩句,突出了邊塞的氣候特征:北風掃蕩,草木摧折,八月飛雪。一個“即”字,表
明這里與內地相比,冬天來得格外早,不免使人驚異。寫風,以“卷地”和“白草折”形容
風勢之猛;其次寫雪,用一個“飛”字勾畫出雪花漫天飄舞的形象;最后寫詩人的聯想。
第二層(中間四句),寫雪天的奇寒,
先用“散入”一詞把讀者的視線從廣漠無垠的空中轉移到中軍將領們的住所上來,接著寫出
第7頁共15頁
一系列的細節使讀者具體地想像出邊地雪天的奇寒情形:“狐裘不暖”,“錦衾薄”,“角
弓不得控”,“鐵衣冷難著”,都生動地說明了這種嚴寒叫人難以忍受。
第三層(最后兩句),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圖景。
第二部分(后八句),寫送別武判官的情形。這部分緊扣詩題中“送武判官歸京”六個字,
一邊敘事,一邊抒情,按時間順序可分兩層:第一層(前四句)寫送別宴會。第二層(后四
句),寫輪臺東門送別時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本詩以“雪”為線索,“雪”共出現四次,依次組成四個畫面,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四幅
畫面的內容。①八月飛雪苦寒圖②軍營餞別奇寒圖③東門惜別惆悵圖④別后雪地思鄉圖
七、《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南宋)
1、字詞:
2、詩句鑒賞。
1)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①辛棄疾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翹首遙望江北金兵占領區,大有風景不再、山河變色之
感。其弦外之音之中原已非我有了。開篇這突如其來的呵天一問,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②“何處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中原地區"或"中原"或"中原大地"
2)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①“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世人們可知道,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多少朝代的興亡更
替?這一問一答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悠悠”兼指時間之漫長久遠,和詞
人思緒之無窮也。
②“不盡長江滾滾流”,借用杜甫《登高》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詞人那小盡愁思和感慨,又何嘗不似這長流不息的江水呢!
3)年少萬兜整,坐斷東南戰未休。
①作者在這里一是突出了孫權的年少有為,“年少”而敢于與雄才大略、兵多將廣的強敵曹
操較量,這就需要非凡的膽識和氣魄。二是突出了孫權的蓋世武功,他不斷征戰,不斷壯大。
而他之“坐斷東南”,形勢與南宋政權相似。顯然,作者熱情歌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堅決抵
抗,并戰而勝之,正是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懦怯茍安。
②“年少萬兜簽”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運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婺”代指士兵。“兜婺”,古代作戰時戴的頭盔,此處用“兜鰲”
代指士兵,這樣寫非常形象,帶著頭盔的士兵,整裝待發,英勇作戰,年少的孫權統批著這
些士兵,更顯其英姿颯爽,勇猛無敵,智勇雙全。
4)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①賞析本詞中“生子當如孫仲謀〃一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從千古興亡的故事中,舉出與京口有關的曹操、劉備,特別是標榜了孫權的英雄形象,期盼
當今能夠出現孫權式的英雄統率千軍萬馬抵抗侵略,光復神州。
第8頁共15頁
②作者說孫權是英雄的依據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述,答:年紀輕輕就做了上萬士兵的
統帥,不滿足占有東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劉備抗衡,連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贊嘆、佩
服他。
3、綜合檢測。
①賞析本詞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達效果。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遠,千古興亡之事已經逝去,唯有滾滾長江,不舍晝夜,短暫和永恒
形成對比;下片用典,表現了作者懷古傷今的感慨。
②作者贊頌孫權的用意是什么?
①借占諷今,抒發作者對大統治者茍且偷安、不求收復失地的投降路線的憤懣之情(若只“借
古諷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孫權那樣有才略的人又領導抗金斗爭,統一祖國(或:含
蓄地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愿望)。
③從全篇來看,詩人是運用何種方式來述志抒懷的?
“三問三答”,或“活用典故”,或“借古諷今”。
④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對南宋統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和昏
庸無能的諷刺,及強烈的愛國、衛國的思想感情。
⑤本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個統帥千軍萬馬,雄踞東南一方,奮發自強,戰斗不息的英雄孫權形象.或塑造了
一個年少有為,具有非凡膽識,蓋世武功的不斷征戰的英雄孫權形象。
⑥詞人借這一人物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詞人熱情歌頌孫權的不畏演敵,堅決抵抗,正是反襯當朝文武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
⑦這首詞融經鑄史、驅遣自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試舉一例加以說明。
譬如:“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作者借用三國梟雄曹操對劉備稱贊孫權的故事,慨嘆當
今南宋無大智大勇之人執掌乾坤,反襯當權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顯得十分貼切
自然。
⑧這首詞最大的特點是以問句的形式來抒懷。結合全詞對該特點做簡要分析。
開頭兩句“何處望神州”,以問開頭,將那種國土盡失而不能收復的悲痛心情表現出來;“千
古興亡多少事”,歷史滄桑變化,興亡更替,此乃人力無法挽回;“天下英雄誰敵手”,將
孫權與曹操劉備并稱,說明只要勵精圖治,定能治理好國家。通過這些問句,抒發了自己對
朝廷的不滿,借古諷今,表達了自己的愛國之情。
八、《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1、字詞。遭逢,遭受、蒙受。起一經,指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干戈,兵
器,這里指戰爭。本詩前兩句應當合起來理解,是詩人對平生遭遇的回顧。風飄絮:形容山
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飛散。雨打萍:比喻個人經歷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時起時沉。零丁:孤
獨無依的樣子。汗青:史冊。
第9頁共15頁
2、詩句鑒賞。
1)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①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兩件大事:因科舉而走入仕途和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①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
艱辛危苦。
②詩中第二聯運用比喻手法,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詩人以“風飄絮〃比喻
破碎的國家如風中飄散的柳絮,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
依,時起時沉。
③品味“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以對倡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國
家的破敗與個人的不幸聯結在一起,形象地展現了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
④、用你自己的話描述"山河破碎風飄紫,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國家和作者個人的境
遇:大宋的江山支離破碎,像那被風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
萍。
3)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①頸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
②詩中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既表明形勢惡劣,又說明作者境況危苦的句子是惶恐灘頭說
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③“惶恐〃和〃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說說有哪兩層含義?
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是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從抒情方式和思想內容上對"人生自占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作簡要分析。并舉
一個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他的舍身取義的民族氣節。
蘇武牧羊: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漢節牧羊十九年;鄧世昌勇撞日艦;朱自清
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劉胡蘭在敵人惻刀下慷慨就義、聞一多怒斥國民黨特務等等。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烏江》);“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僅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名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③結合我國歷代名人志士對待生死的價值觀,舉例談談你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的理解。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冊,映照千古,詩句表明了
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如:閏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
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慨。
第10頁共15頁
④本詩體現主旨的句子是哪兩句?簡述木詩的情感變化的線索
主旨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線索:前六句是反復渲染激憤悲苦的情調,
后兩句逼出激情慷慨的絕唱(答先激憤后激昂即可)。
3、綜合鑒賞。
①談談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通過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歷,表現詩人憂國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
②寫作特點。直抒胸臆,氣勢豪邁,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九、《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元)
一、字詞。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宮闕:宮殿。腳跋:
心里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山坡羊是曲牌名,演關懷古是曲題,
1、詩句賞析:
①“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聚”和“怒”寫得都很生動形象,請你就此說說你的理解。
“聚”“怒”二字把“峰巒”“波濤”的雄偉氣勢寫得極其生動形象。“聚”形容沛關在
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寫出潼關的險要。
一個“聚”字,既寫出了潼關被群山包圍的險要地勢,又賦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僅守衛
著潼關。(視覺)“波濤如怒”,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一個“怒”字,既寫出了黃
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淹關處于黃河之邊的險要。(聽覺)
②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豐富,字字珠磯你認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的哪一個詞用得最好?
示例一:我認為“聚〃字用得好。“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
因地勢險要,為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的,“聚”化靜為動,一個“聚”字表現了峰巒
的眾多和動感。
示例二:我認為“怒”字用得好,"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
命的,而“怒”則賦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個“怒〃字,寫出了波濤的洶涌澎湃。"怒〃字
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詩人吊古傷今而產生的滿腔悲憤之情。
③詩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好理解,為何“興”百姓也苦呢?
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一個朝代滅亡
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④你是怎樣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的?
表現了一個歷史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群眾依舊過著痛苦的
生活。表達了作者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⑤簡要賞析“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主題的句子)
作者對以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判: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
著痛苦的生活。作者以滿腔義憤揭示了封建社會對人民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語言剛正率直,
說理入木三分,表現了深刻的思想性。
第11頁共15頁
⑥作者是如何從“潼關路,聯想到朝代興亡的?潼關,地勢險要,扼守“西都”要道,為兵
家必爭之地,關系著關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興亡。因此,當詩人在“潼關路”上望“西
都”的時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興亡了。
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蘊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對封建統治者的批判;對百姓的同情。
3、綜合鑒賞:
①思想感情: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統治階級殘暴食欲的痛恨,對勞苦大眾苦難的
同情。
②曲子開頭描寫潼關的地勢,作用是什么?在潼關路上望西都,自然引發歷史興亡的感慨:
寫淹關之險,意在說明歷代王朝仍然難逃滅亡的命運,突出了主題。
③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此句妙在何處?
最后四句發出了沉痛的慨嘆,悲痛歷代勞動人民的深重苦難,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
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這是作者經過深思所徹悟的歷史真諦這個結尾也
開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t題,含意深逐豐富,具有較高的人民性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4、寫作特點: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九年級下冊古詩詞鑒賞
一、《行路難》李白(唐)
1、字詞。珍羞:名貴的菜肴。羞:美味的食品。直:“值”。
2、詩句鑒賞: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寫酒宴時的情緒。“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詩人內心
的苦悶抑郁和感情的激蕩變化。
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賞析: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方法,形象地表明了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自己的政
治出路被權貴堵塞,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
4)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①引用兩個典故有什么作用?乂借用引用姜太公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
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川,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
②“閑來垂釣碧溪上,忽愛乘舟夢日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對未來仍抱有希望。
5)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第12頁共15頁
“行路難”四個短句,又表現了進退兩難和繼續追求的心理。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①賞析: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
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突出表現了詩人堅定的信念,不屈的
精神,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
現在常用這雨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負和實現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②分析最后兩句詩中的“破”"掛"妙在何處。
"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③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詩人表達了什么感情,應該如何理解這種感情?
在經過前面感情的反復回旋之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
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豪邁氣
概和精神。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3、綜合鑒賞:
①《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詩士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
懷,這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②《行路難》全詩通過對世路艱難的描寫,表現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同時也表現了作者積
極追求,樂觀自信,頑強地堅持理想的高尚風格。展示出作者力圖擺脫困境,奮發圖強的偉
大精神力量。
③“行路難”比喻什么?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
仕途受阻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
滄海”,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
④在詩歌中詩人的思想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從懷才不遇和仕途不順的茫然變為而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堅信。
4、寫作特點:情感跌宕起伏,善于用典,夸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
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1、字詞。酬:答謝,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懷舊:懷念故友。翻似:倒好像。翻:
副詞,反而。
2、詩句賞析:
①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的首聯以傷感低沉的基調,寫出了巴楚之地的荒修和被貶時間之長,回顧了詩人的
貶謫生活。這兩句寫出了作者長期被貶的抑郁、憤慨心情。
②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典故“聞笛賦”的作用是:懷念故友(王叔文等被政治迫害的故人);典故“爛柯人”的作
用是:抒發對歲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嘆。
第13頁共15頁
頷聯借用典故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之情,同時又暗示了自己被貶時間之
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異常事件檢測算法-洞察及研究
-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2024年八上物理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辦公樓綜合服務與管理合同
- 2025版家電產品全球包銷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電子商務代理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園林景觀設計施工一體化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班組工程承包勞務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不銹鋼裝飾藝術品定制加工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綜合性商務樓宇物業維護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塑料包裝材料購銷合同范本
- 《產房秘密早知道》課件
- 句法 課件-初升高銜接英語課程
- 中國腫瘤藥物治療相關惡心嘔吐防治專家共識(2022年版)解讀
- 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武進區橫山橋高級中學申報四星級高中自評報告
- RB/T 228-2023食品微生物定量檢測的測量不確定度評估指南
- 常見輸血不良反應的診斷及處理精講課件
- JG-T 225-2020 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
- 2024年俄羅斯濕紙巾和濕巾行業應用與市場潛力評估
- 正規挖機安全協議責任書
- 全屋定制直播間話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