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02聲、光、物態變化的基本概念辨析與理解
目錄
oi易錯陷阱
易錯點一■.聲現象
易錯點二.物態變化
易錯點三.光現象
02舉一反三—易錯題型
題型一.聲的產生、傳播與接收
題型二.物態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題型三.光現象的原理辨析
03易錯題通關
易錯點一、聲現象
【鏈接知識】
知識點一、聲波與電磁波
.聲音是一種波,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光是電磁波,是電場磁場轉化過程中所
形成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而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
3.聲速(15°。空氣中)為340m/s,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為3*10'm/s
知識點二、樂音的特性及其影響因素
1.響度和①振幅②距離發聲體遠近③介質種類有關,音調和振動頻率有關,音色和發聲體種類及結構有
關
2.波形圖的“高低”代表的是振幅的大小,“胖瘦”代表的是頻率的快慢,形狀代表的是音色
【陷阱分析】①不能說振動停止,聲音消失。因為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的聲音還
在繼續向外傳播并存在
②聲音的“高”“低”可以代表響度、也可以代表音調。需要看具體情境。比如說“高音”中的“高”指
的就是音調高,而“不敢高聲語”中的“高”指的是響度大。辨別熟人和陌生人的聲音一般都是通過音
色,聲紋鎖也是利用的音色,而區分男女更多是通過音調
③不同樂器的比較
分類示例發聲體改變音調的方法改變響度的方法
打擊樂器鼓、鑼打擊部位發聲體越輕、繃得越緊,音調越高打擊的力度
弦樂器吉他弦弦越緊、越細、越短,音調越高拉、彈的力度
管樂器由、空氣柱空氣柱越短,音調越高吹奏的力度
易錯點二、物態變化
【鏈接知識】
知識點三、物態變化中的溫度、熱量與內能
升華(吸熱)
融化(吸熱)汽化(吸熱)
固產I’凝固(放熱)1液態,液化(放熱)氣’1
凝華(放熱)
溫度升高,不一定吸熱(還可以做功),但內能一定增大
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熔化、汽化過程),內能一定增大
內能變大,溫度不一定升高(熔化、汽化過程),不一定吸熱(可以做功)
知識點四、水蒸氣和白氣
水蒸氣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氣體,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
“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態,而并不是氣態
知識點五、水的沸騰實驗
1、沸騰時(A)和沸騰前(B)水的氣泡特點
2、沸騰時間過長可以考慮:①減少水的質量②增加水的初溫③燒杯上蓋一個紙板(開兩個孔,中間開孔
插入溫度計,旁邊開孔平衡氣壓)
【陷阱分析】①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而非高內能一低內能
②融化凝固圖像中,圖線斜率不同的原因是不同狀態下的比熱容不同
③水的沸騰實驗圖像中的斜率一般代表水的質量(加熱裝置相同情況下),斜率越大,水的質量越大
易錯點三、光現象
【鏈接知識】
知識點六、物體的顏色
1、色散現象(牛頓發現):一束白光通過三棱鏡偏折后照到白屏上,被分解成七種色光,在白屏上形成
一條彩色的光帶,顏色從上至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2、色光三原色為紅、綠、藍
3、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的,白色物體
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色光
知識點七、光的直線傳播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小孔成像成的是實像,像的形狀與物體的形狀有關,與孔的形狀無關,大孔成的是光斑,光斑形狀和
孔的形狀有關,和物體形狀無關
3、光線是一條帶箭頭的直線,是人為創造的模型,實際不存在
知識點八、平面鏡成像與光的反射
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鏡作用①改變光路②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
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下雨天走路,迎著月光走,地上發亮的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發暗的是水
【陷阱分析】①物體能被看到是因為反射了光線
②色散現象中要注意紫光偏折角度最大,要根據三棱鏡的擺放特點判斷紫光位置
③小孔成像照相機中,像被放得越大,同時也會變得更暗(可以認為是單位面積上的光線數目減少)
④光現象作圖不要混淆實線虛線,不要漏掉箭頭、垂直符號
⑤實像是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不能被光屏承接
兔Q
題型一.聲音的產生、傳播與接收
【例1】如圖所示,在8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
敲擊它們,發出聲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ARn
HMf
Uunul
A.音調B.響度C.音色D.音色和響度
【答案】A
【解答】用一根木棒敲擊它們,水越少越容易振動,則振動的頻率越快,則音調越高,因此發出聲音的
特性一定不同的是音調。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易錯點:發聲體問題。
敲擊水瓶時,發聲體為水和瓶子;向瓶口吹氣或往瓶子里倒水時,發聲體為內部空氣柱
【變式Mi下列關于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醫生用的聽診器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B.演奏小提琴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發出音色不同的聲音
C.音叉的木質共鳴箱可以改變音叉發出聲音的音調
D.古代士兵用“伏地聽聲”防范敵軍夜襲,“伏地”可以聽到敵軍馬蹄發出的次聲波
【答案】A
【解答】A.聽診器的前端面積遠遠大于末端面積,能夠收集更多的聲音,減小了聲音的分散,增大了
響度,故A正確;
B.演奏小提琴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故B錯誤;
C.音叉的木質共鳴箱的作用是增大聽到聲音的響度,故C錯誤;
D.古代士兵用“伏地聽聲”防范敵軍夜襲,是因為固體傳聲比空氣快,馬蹄發出的是聲波,不是次聲波,
人耳是聽不到次聲波的,故D錯誤。
故選Ao
題型二.物態變化中的能量轉化
【例2】物理學習小組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時,裝置如圖甲所示。
甲乙丙丁
(1)在水溫升高到85。(2后,每隔I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實驗中
水的溫度數據記錄在表中,第10分鐘時溫度為
時間/min012345678910
溫度/℃85868890929496989898
(2)由數據可知:當地大氣壓_____(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3)水溫降至85。(2以下后,學習小組成員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
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產生兩次實驗的圖像有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
同;
(4)評估:老師指出在燒杯頂部加蓋一個帶孔的紙板,可以縮短加熱時間,加蓋帶孔的紙板為了減少一
帶走的熱量,使水溫快速升高;
(5)進一步探究:在一個試管中裝入某種固體,用剛才實驗中的熱水進行加熱,如圖丙所示,溫度計
測出試管內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丁所示,可判定試管內物質是(填“晶體”或“非晶
體”)。圖像中的E點,物質的狀態是o
【答案】98□低于質量空氣對流和蒸發晶體固液共存
【解答】(1)[1]如圖所示,第10分鐘時水在沸騰,溫度為98口。
(2)[2]1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水的沸點是100口,實驗中水的沸點低于100口,說明當地大氣壓低于
1標準大氣壓。
(3)[3]由圖可知,兩次實驗水的初溫和沸點都相同,水沸騰所需的時間不同,第一次實驗水沸騰所需
的時間小于第二次實驗所需的時■間,所以原因可能是水的質量不同。
(4)[4]加蓋帶孔的紙板為了減少加熱過程中空氣對流和蒸發帶走的熱量,使水溫快速升高。
(5)[5][6]如圖丁所示,該固態物質在8c段吸熱,但溫度不變,說明有固定的熔點,可判定試管內物
質是晶體;圖像中的E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此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變式2-1]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溫度/℃D
3
2
1
0
10時間/min
-1
-2
-3
乙
(1)實驗中每隔Imin記錄一次物質的溫度及對應狀態,并記錄數據,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如圖乙所示。由圖象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變化規律為,該物質是(填“晶
體”或“非晶體”);
(2)圖乙中,物體在2點時具有的內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點時的內能;
(3)該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為。
【答案】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晶體小于2.1X103J/(kg.oC)
【解答】(1)口][2]由圖乙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內能增加,溫度保持不變,故該物
質是晶體。
(2)[3]物質從第2min到第6min處于熔化過程,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吸熱,內能增加,所以物體在8點
時具有的內能小于在C點時的內能。
(3)[4]由圖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0口,可知該物質是冰,該物質在段是固態,所以物質在48段
的比熱容為2.1X103J/(kg-℃)p
【變式2-2]如圖是小明、小紅兩名同學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現象”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的器材規格完
全相同。
丙2丁、
(1)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盛水的燒杯和測水溫的溫度計,應先調整_______的位置;
(2)圖乙是兩名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
為=使水沸騰,小明用的時間明顯比小紅用的時間要少許多,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
A.初溫比小紅的高B.氣壓比小紅周圍環境的低C.水的質量比小紅的小
(3)實驗計時第7min,發現有一位同學的裝置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如丙所示,這位同學是
(選填“小明”或“小紅
(4)用燒瓶燒水至沸騰,實驗完成后熄滅酒精燈,將燒瓶從鐵架臺上取下。拿橡皮塞塞緊瓶口,用冷
水噴燒瓶底(如圖丁),里面的水(選填"會”或“不會”)沸騰。
(5)同組的小華同學設計了圖戊的裝置,但是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
不會沸騰。此時試管內的水和燒杯中的水相等的物理量是(選填“溫度”、“內能”或“都相
同”)。由此說明水的沸騰需要o
【答案】燒杯98□AC小紅不會溫度繼續吸熱
【解答】(1)口]組裝實驗裝置時,對于盛水的燒杯和測水溫的溫度計,應先調整燒杯的位置,因為燒
杯的位置需要根據外焰的高度來確定。為了保證溫度計的液泡不碰到燒杯底部,溫度計的位置根據燒
杯的位置來確定。
(2)[2][3]由圖乙可知,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保持98口不變,所以98口是水的沸點;由圖象
知,小明水的初溫比小紅水的初溫高,所以水沸騰小明用的時間明顯比小紅用的時間要少,另外小明
水的質量較小,也是造成小明用的時間明顯比小紅用的時間要少的原因之一;氣壓的高低會影響沸點
的高低,由圖可知,沸點相同,因此實驗時,兩同學周圍環境氣壓相同,故選AC。
(3)[4]水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如圖丙所示情景,可知此時水還沒有沸騰,小明實驗時,5min時水開
始沸騰,小紅實驗時,llmin時水開始沸騰,因此實驗計時第7min,水沒有沸騰的是小紅的實驗。
(4)[5]用冷水噴灑瓶底,只會降低水的溫度,不能減小水面上方氣體的壓強,因此此時水的沸點不
變,而水的溫度降得更低,故水不會沸騰。
(5)[6]⑺當大燒杯中的水沸騰后,盡管不斷吸熱,但燒杯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
變,小試管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一樣,但是不能從
燒杯中繼續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此時試管內的水和燒杯中
的水相等的物理量是溫度,燒杯中比試管中的水多,燒杯中水的內能大。
題型三.光現象的原理辨析
【例3】小明看到國家大劇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個巨大的蛋殼,如圖甲所示。于是他找來一
些器材和同學一起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大小的關系”,所用的實驗器
材有:玻璃板、支架、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方格紙等。
甲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的位置。
(2)如圖乙,將玻璃板于水平桌面放置,將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小明拿未點燃的
蠟燭8在玻璃板后移動,按照圖中方式(填“①”或“②”)觀察,發現蠟燭3可以與蠟燭A的
像完全重合,確定并記錄物、像的位置A匚、B口,同時說明蠟燭/的像的大小與蠟燭A的大小是
的。
(3)改變蠟燭A的位置,再進行兩次實驗得到像和物體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他發現像和物體的連
線與鏡面MN垂直,像和物體到鏡面MN的距離,從而得出像與物體的位置關系。通過上
述探究過程,小明終于明白了“相映成趣”的原因是:像與物體關于鏡面是對稱的。
(4)在前面實驗的基礎上探究像的虛實,拿走蠟燭B,并在蠟燭B的位置放一個光屏,直接觀察光
屏,若,可說明蠟燭通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虛像。
【答案】像垂直①相等相等光屏上觀察不到蠟燭A的像
【解答】(1)口]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既能成像又便于透過玻璃板確定像的位置。
(2)⑵[3][4]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時,如圖乙所示,先將玻璃板垂直于水平面放置,點燃玻璃板前的
蠟燭A,將與蠟燭A相同的、但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至適當位置,在蠟燭A這側透過
玻璃板觀察,即按照圖中方式①,直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5]如圖所示,多次改變蠟燭A距玻璃板的距離,相應移動蠟燭B后總能與A的像完全重合,用
筆記錄物、像的位置,用刻度尺和筆將A、B所在的位置連接起來,發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
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相映成趣”的原因是:平面鏡成像中,物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
(4)[6]小明繼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他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光屏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
【變式3-1]在“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實驗中,小明選用了平面鏡、硬紙板、激光筆和鉛筆進行實驗。硬
紙板垂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繞與平面鏡垂直的接縫ON轉動,如圖所示。
(1)實驗中還需要的器材是。硬紙板在實驗中除了顯示光路,還可以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
線和法線;
(2)實驗時多次改變入射角的大小進行實驗,然后得出結論。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3)光在E紙板上沿/。方向入射,其反射光在尸紙板上沿。3方向射出。與鏡面的夾角為40°
時,其對應的反射角大小為;讓光沿80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ON方向射出,說明在反射
現象中;
(4)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光的徑跡,是由于光在紙板上發生了
(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答案】量角器使結論具有普遍性50。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
【解答】(1)[1]為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需要測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故需要用到量角器。
(2)[2]為了比較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多次改變入射角進行實驗的目的是從大量數據中尋找普遍規
律,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3)[3]NO與鏡面的夾角為40。,則入射角大小為
90°-40°=50°
由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對應的反射角大小為50。。
[4]讓光沿2。方向入射,發現反射光沿3方向射出,可知將反射光線改為入射光線,光路圖照樣成
立,這表明: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實驗時,從硬紙板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紙板上光的徑跡,是由于光在紙板上發生了漫反射的
緣故。
(說明:挑選京易系分的試題,10道左右即可)
1、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
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為固態,由甲到乙是汽化過程B.乙為液態,由丙到甲是升華過程
C.乙為氣態,由乙到丙是液化過程D.甲為固態,由甲到乙是熔化過程
【答案】A
【解答】由圖知:丙到甲吸熱,甲到乙吸熱,所以丙為固態,甲為液態,乙為氣態;甲到乙是汽化過
程,需要吸熱;乙到丙是凝華,會放出熱量;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收熱量,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夏天,小明從冰柜里面取出一支冰棒,發現硬邦邦的冰棒上附有一層白花花的“白粉”,把包裝紙剝
掉后,發現冰棒周圍冒出一圈“白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白氣”是空氣中水蒸氣汽化形成的B.“白粉”是空氣凝固形成的
C.“白粉”是空氣凝華形成的D.“白氣”空氣中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答案】D
【解答】“白粉”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小冰晶,“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
水滴聚合而成,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3、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的一端緊壓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分別輕撥與重撥鋼尺各一次,則兩
次鋼尺發出聲音的不同;顯著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與重撥時相同的力撥動
發生了變化(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答案】響度音調
【解答】[1]響度和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鋼尺伸出桌邊相同時,輕撥與重撥鋼尺各一次,
兩次鋼尺振幅不同,所以,兩次鋼尺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2]音調的高低和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尺伸出桌邊越短,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音
調越高。
4、學校鼓樂隊訓練時,要訓練敲鼓的力度和敲鼓的速度。一次訓練中,某同學第一次以較小的力敲
鼓,第二次以較大的力敲同一鼓的同一位置。如圖所示是將這兩個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
圖,第二次敲鼓發出的聲音波形圖是初學者可以選擇啞鼓練習器,鼓槌敲擊的是橡膠墊,這樣
可以在控制噪聲。
甲乙
【答案】甲聲源處
【解答】[1]第一次以較小的力敲鼓,第二次以較大的力敲同一鼓的同一位置,第二次敲鼓鼓面振幅較
大,聲音的響度較大;從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圖上看,波形圖的豎直高度越大表示振幅越大,聲音的
響度越大,所以第二次敲鼓發出的聲音波形圖是甲。
[2]初學者可以選擇啞鼓練習器,鼓槌敲擊的是橡膠墊,橡膠墊不容易振動,發出的聲音較小,這樣可
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5、如圖甲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活動中使用的實驗裝置。小麗同學負責的實驗小
組測量了水在加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并記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
時間/s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
溫度/□70768287919497.598989898
(1)如圖乙A、B所示,是小華同學在實驗中,用數碼相機拍攝的水沸騰前和沸騰時的兩張照片,其
中(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2)在本次實驗中,燒杯口有大量的“白氣”不斷冒出,這些“白氣”是(填“小水珠”或“水蒸
氣”),進一步通過表格可得到:水的沸點為一口,說明燒杯內大氣壓—(填“高于”或“低于”)一
個標準大氣壓;
(3)通過實驗可得:水在沸騰過程中,要不斷—(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
(4)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丙方格紙上作出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圖像—;
(5)將水燒開后,將裝有固態碘的玻璃小錘浸沒在水中(如丁圖),一段時間后發現有紫紅色氣體產
生,此時碘顆粒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用水浴法對碘錘加熱的原因是—。(提示:碘的升華溫度
是45口,碘的熔點是113口)
吸收不變
升華保證碘不會發生熔化,只會發生升華現象
【解答】(1)[1]如圖乙A、B所示,是小華同學在實驗中,用數碼相機拍攝的水沸騰前和沸騰時的兩
張照片,水沸騰前氣泡上升變小,水沸騰時氣泡上升變大,其中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2)⑵在本次實驗中,燒杯口有大量的“白氣”不斷冒出,這些“白氣”是能夠看得見的,一定不是水蒸
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進一步通過表格可得到水溫上升到98口后保持不變,則水的沸點為98D.
[4]水的沸點為98口,低于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口,說明燒杯內大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
(3)[5][6]實驗中水沸騰過程中需要不斷加熱,水溫保持不變,通過實驗可得:水在沸騰過程中,要不
斷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4)[7]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丙方格紙上時間和對應的溫度,描點連線,作出水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
圖像。
(5)[8]將水燒開后,將裝有固態碘的玻璃小錘浸沒在水中,一段時間后發現有紫紅色氣體產生,此時
碘顆粒由固態變為氣態,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升華。
[9]因為水的溫度達不到碘的熔點,碘不可能熔化,用水浴法對碘錘加熱的原因是,保證碘不會發生熔化,
只會發生升華現象。
6、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如圖所示。
被測者看到的是(選填“實”或“虛”)像,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m,如果被測
者靠近鏡子,鏡中視力表的像將0(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3m
視
平力
面表
鏡1
【答案】虛4.2不變
【解答】[1]由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所成的像,不是實際光線到達而成
的,因此被測者看到的是平面鏡成的虛像。
⑵視力表到平面鏡的距離是2.3m,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2.3m,該同學到平面鏡的距離是
/7=2.3m-0.4m=l.9m
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2=2.3m+l.9m=4.2m
[3]如果被測者離鏡子近一些,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與物大小相等,則鏡中視力表的像的大小將
不變。
7、作出N8在平面鏡中的像,夕
M
A
【解答】根據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先作出端點/、2在平面鏡中的像點A、B',再
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如圖所示:
8、正常灰鯨的發聲頻率范圍為15Hz~25Hz。生物學家發現變異灰鯨Alice,其發聲頻率為52Hz,導
致正常灰鯨“聽不見"Alice的聲音,如圖所示為海豚的發聲頻率和聽覺頻率范圍,灰鯨與海豚同屬海
洋哺乳動物。由此推理:正常灰鯨聽覺頻率范圍(黑色橫條)很可能是()
A.11ZL1?B.1-1?
152552頻率/Hz152552頻率/Hz
11
C.1L1D.1I
152552頻率/Hz152552頻率/Hz
【答案】C
【解答】根據海豚的聽覺頻率和發聲頻率范圍,其聽覺頻率范圍比發聲頻率范圍大,且聽覺頻率最高
值比發聲頻率最高值大;正常灰鯨的發聲頻率范圍為15Hz~25Hz,則正常灰鯨的聽覺頻率最高值會比
25Hz高,最低值比15Hz低,但是正常灰鯨“聽不見"Alice發出頻率為52Hz的聲音,則聽覺頻率最
高值會低于52Hz;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9、下列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是()
【答案】D
【解答】A.天邊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海市蜃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B不符合題意;
C.鉛筆“折斷”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倒立的實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0、如圖乙所示,是小安同學自制的潛望鏡,利用它能在隱蔽處觀察到外面的情況,則所觀察到的像
是()
F甲
A■B.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高一英語人教新版尖子生專題復習《固定搭配句型》
- 小學生知黨愛黨課件
- 休閑食品行業健康化轉型2025年市場拓展策略與渠道拓展策略研究報告
- 保薦機構人士管理辦法
- 人才項目申報管理辦法
- 中考體育考場管理辦法
- 云計算服務模式演變與家居智能化轉型的市場競爭研究報告
- 會計業務收費管理辦法
- 人員經費調整管理辦法
- 企業境外融資管理辦法
- 急性淋巴結炎的護理查房
- 2024屆上海市風華中學高一化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查房課件
- 昌平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
- 北京開放大學《現代管理專題》終結性考試復習題庫(附答案)
- (無線)門禁系統報價單
- 中廣核中山科研基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 實驗室上崗證樣本
- 動脈采血操作并發癥及處理
- 糖尿病并發癥篩查
- 基于PLC的恒壓供水系統設計(有梯形程序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