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2、3知識點考點提綱匯編_第1頁
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2、3知識點考點提綱匯編_第2頁
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2、3知識點考點提綱匯編_第3頁
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2、3知識點考點提綱匯編_第4頁
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2、3知識點考點提綱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2019)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選擇性必修1.

2、3知識點考點提綱匯編

>選擇性必修1

化學反應熱效應

一、焰變、熱化學方程式

1、反應熱(焰變)

(1)符號:△H單位:kJ?molT或kj/mol。

(2)表示方法,吸熱反應:AH>0;放熱反應:AH<0o

(3)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但不影響焰變的大小

2、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判斷

(1)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相對大小的角度分析

(2)從鍵能的角度分析

|吸收能量4|I吸熱反應I

一£,>E,AH>0I

反生2

舊化學鍵斷裂成

應物

新化學鍵形成

物Ei〈E2,kH0]

|放熱反應|

I放出能量&I

(3)反應歷程理解反應熱

意義a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b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c表示該反應的反應熱。

圖1:AH=(a-b)kJ?moP^-ckJ?mol-1,表示放熱反應

AH

圖2:AH=(a-b)kJ?mol-1=ckJ?mol-1,表示吸熱反應

(4)吸熱反應類型:

@NH4C1+Ba(OH)2=BaCl2+NH3t+2H20;(2)NaHC03(aq)+HC1(aq)=NaCl(aq)+H20+C02f;

第1頁共97頁

③大多數分解反應;④以壓、c、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燃燒除外);

⑤極少量的化合反應,如N2(g)+02(g)=2N0;⑥水解反應;

⑦電離過程;⑧某些物質的溶解,如銹鹽的溶解

(5)放熱反應類型:一句話概括,不屬于吸熱反應的,就是放熱反應。

①燃燒反應;②大多數化合反應;③酸堿中和反應;④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

⑤物質的緩慢氧化;⑥大多數化學反應;⑦大多數物質的溶解、稀釋。

二、中和熱、燃燒熱

1、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1)實驗裝置

一環形玻璃攪拌棒

溫度計-

雙孔泡沫

塑料板

反應液

碎泡沫塑料

(2)測定原理

(m馥+m減)?c,(t終一t始)

AH=-----:---------------------

n

c=4.18J,g-1,℃-1=4.18X103kJ,g-1,℃-1;

n為生成壓0的物質的量。

(3)酸堿中和反應測定實驗的注意事項

①為了保證0.50mol?I7】的鹽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mol?L^NaOH溶液,使堿稍稍過量,

因為過量的堿并不參加中和反應。(酸稍微過量也可以)

②先后測量酸、堿及混合液的溫度時,測定一種溶液后必須用水沖洗干凈并用濾紙擦干。溫度計的水

銀球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穩定一段時間再記下讀數。

③實驗中所用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卻至室溫,才能使用。

④操作時動作要快,盡量減少熱量的散失。

⑤實驗時亦可選用濃度體積都不相同的酸堿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但在計算時,應取二者中量少的

一種,因為過量的酸/堿并不參加中和反應。

⑥多次試驗求平均值時,若有某一組的實驗數據有明顯偏差,應直接舍去。

⑦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紙條)作隔熱層,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熱量損失。

⑧使用環形玻璃攪拌棒,不能使用金屬材質的攪拌棒。攪拌棒的作用是:加快反應速率,同時溫度

均勻

2、燃燒熱和中和熱的比較

第2頁共97頁

燃燒熱中和熱

能量變化放熱

相同點

AH及其單位△H<0,單位均為kJ,moF1

反應物的量1mol不一定為1mol

生成物的量不確定生成水的量為1mol

在稀溶液里,強酸與強堿發生

101kPa時,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

不同點反應熱的含義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且可

生成穩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

溶性鹽時所放出的熱量

強酸與強堿反應的中和熱

表示方法燃燒熱AH=-akJ?mol-1(a>0)

AH=-57.3kJ?moF1

【方法技巧】

(1)有關燃燒熱的判斷,一看是否以1mol可燃物為標準,二看是否生成穩定氧化物。

(2)有關中和熱的判斷,一看是否以生成1mol為標準,二看酸堿的強弱和濃度,應充分考慮弱

酸、弱堿,電離吸熱,濃的酸堿稀釋放熱等因素。

三、熱化學方程式

(1)意義:表明了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

-1

如:2H2(g)+02(g)=2H20(l)AH=-571.6kJ?mol

表示:2mol氫氣和1mol氧氣,完全反應生成2mol液態水時放出571.6kJ的熱量。(注意,可逆

反應問題)

(2)書寫要求

①注明反應的溫度和壓強(25℃、101kPa下進行的反應可不注明)。

②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固態(s)、液態(1)、水溶液(aq)、氣態(g)。

③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只表示物質的物質的量,而不表示分子個數(或原子個數),因

此可以寫成分數。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不用“t”和“J

⑤由于AH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有關,所以熱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必須與AH相對應,如果

化學計量數加倍,則AH也要加倍。當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時,其反應熱與正反應的反應熱數值相

等,符號相反。

四、反應熱大小的比較

(1)看AH的符號。比較反應熱大小時不要只比較AH數值的大小,還要考慮其符號。

(2)看化學計量數。當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狀態相同時,化學計量數越大,放熱反應的AH越小,吸熱反

第3頁共97頁

應AH越大

(3)看反應的程度。對于可逆反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量和狀態相同時,反應程度越大,熱量變化越

大。

五、蓋斯定律,加和法計算反應熱

(1)運用蓋斯定律的技巧一一“三調一加”

一調:根據目標熱化學方程式,調整已知熱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左右位置,改寫已知的

熱化學方程式。

二調:根據改寫的熱化學方程式調整相應AH的符號。

三調:調整中間物質的化學計量系數。

一加:將調整好的熱化學方程式及其AH相加。

(2)運用蓋斯定律的三個注意事項

①熱化學方程式乘以某一個數時,反應熱的數值必須也乘上該數。

②熱化學方程式相加減時,物質之間相加減,反應熱也必須相加減。

③將一個熱化學方程式顛倒時,AH的“+”“一”隨之改變,但數值不變。

(3)AH計算方法

①生成物總能量-反應物總能量;②生成物的標準摩爾生成焰-反應物的標準摩爾生成焰;

③反應物總鍵能和-生成物總鍵能和;④反應物總活化能-生成物總活化能;⑤利用蓋斯定律

化學反應速率

一、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計算

1、化學反應速率

欣薪應薪盤薪面贏蔽瓦懣加訪施置

所帝甬一革瓦荷有內反應新浪度謠跡戰一至施礪

建示方妙濃度的增加來表示

v=^->單位為mol?1/1?s-1或mol*L1?min1

一語反應施辜二版布串場i簟而禾藤二河如南喇

時速率,且無論用反應物還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而二花不贏「廟商豕祥禾甬示而麗袤水威應國

速率,其數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義相同

木話而窗在礪礪凝足凈贏窺孟「畝有而榜:

或純液體的濃度視為常數

2、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的關系:化學反應速率的數值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不管可逆反應是

否達到平衡,此等量關系成立。

第4頁共97頁

3、關系:參加反應的物質,物質的量變化之比=濃度變化之比=反應速率之比=計量系數之比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因:反應物本身的性質是主要因素。

(2)外因(只改變一個條件,其他條件不變)

增大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加快,反之減慢

尸」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X

-1-'I反之減慢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反之減慢

乙^^」使用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且正、逆反應

空!下速X率的改變程度蛔

廟矗葭一|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光輻射、放射線輻射、超聲

【特別提醒】

①改變固體或純液體的量對化學反應速率無影響。

②濃度、溫度、壓強發生變化或加入催化劑時,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或減小,如升高溫度,不論是放

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化學反應速率均加快。

2、反應體系條件改變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①恒溫恒容時:

a.充入氣體反應物一%總壓強增大-%濃度增大,吧反應速率增大。

b.充入“惰性氣體”空吧總壓強增大,但各氣體分壓不變一各物質的濃度不變一反應速率不變。

②恒溫恒壓時:充入“惰性氣體”一%體積增大]%各反應物濃度減小一%反應速率減小。

總之,壓強改變而對反應速率產生的影響是因為壓強改變會引起濃度變化,從而對反應速率產生影

響。

三、基元反應和有效碰撞理論

1、基元反應:大多數化學反應往往經過多個反應步驟才能實現,每一步反應都被稱為基元反應;先后進

行的基元反應反映了反應歷程,反應歷程又稱為反應機理。

(1)基元反應個數判斷:首先看過渡態個數;再分析化學吸附、脫附個數

(2)過渡態個數判斷:在能壘圖上標有“TS”的就是過渡態,或除反應物、生成物外,在“峰頂”的就

是過渡態

(3)中間產物個數判斷:在能壘圖上標有“IM”的就是中間體,或除反應物、生成物外,在“谷底”的

就是中間體

第5頁共97頁

2、有效碰撞

①基元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是反應物的分子必須發生碰撞。

②反應物分子的每一次碰撞并不是都能發生反應,能夠發生化學反應的碰撞叫作有效碰撞。發生有效

碰撞的兩個條件是反應物分子能量足夠和取向合適。

3、活化分子、活化能

①活化分子:能夠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圖

圖中:Ei為正反應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劑時的活化能為E3,反應熱為巳一艮。

4、活化分子、有效碰撞與反應速率的關系

|增大氣體壓強||增大化學反應速率||使用催化劑|

四、化學反應速率大小的比較方法

由于同一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用不同物質表示時數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較反應的快慢不能只看數值的

大小,而要進行一定的轉化。

(1)看單位是否統一,若不統一,換算成相同的單位。

(2)單位統一后,換算成同一物質表示的速率,再比較數值的大小。

(3)也可以直接比較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的比值,即對于一般反應aA+bB=cC+dD,

v(A),v(B)..,v(A)v(B)__________-

比較-----與一r一,例如------>—r—,則A表小的反應速率比B的大。

abab

五、速率一時間(v-t)圖像

已知反應為mA(g)+nB(g)==*pC(g)+qD(g)AH=QkJ?mol-1o

1、“漸變”類v-t圖像

圖像分析結論

第6頁共97頁

tl時V,正突然增大,V,逆逐漸增大;匕時其他條件不變,

/逆!

rv'正>/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增大反應物的濃度

]“t

tl時V,正突然減小,V,逆逐漸減小;tl時其他條件不變,

\VE

/W力44V,逆>丫'正,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減小反應物的濃度

0ht

V

tl時V,逆突然增大,V,E逐漸增大;tl時其他條件不變,

Q逆逆>/正,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的濃度

0“iV,

V

tl時V,逆突然減小,V,而逐漸減??;匕時其他條件不變,

-k?IE

G逆

逆正>/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減小生成物的濃度

0“tV,

2、“斷點”類v-t圖像

圖像分析結論

匕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

Vtl時V'匯、V,逆均突然增大,且

AVJL且m+n>p+q(正反應為體積減小的反應)

逆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

匕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且Q>0

0?1r進行

(吸熱反應)

tl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

V如時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

一且m+n<p+q(正反應為體積增大的反應)

V‘逆〉V,正;平衡向逆反應方向

心:匕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且Q<0

0~~h7進行

(放熱反應)

力時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反應體系的壓強

如時V‘正、V,逆均突然減小,且

、正且m+n<p+q(正反應為體積增大的反應)

,4V‘正〉V,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

心逆r如時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且Q<0(放熱

](11進行

反應)

匕時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反應體系的壓強且

tl時V‘逆、V,正均突然減小,且

、正m+n>p+q(正反應為體積減小的反應)

/逆H逆V‘逆〉V,正;平衡向逆反應方向

如時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且Q>0(吸熱

]h1進行

反應)

3、“平臺”類v-t圖像

圖像分析結論

ti時V‘正、V,逆均突然增大如時其他條件不變使用催化劑

第7頁共97頁

\廿正逆且V'i£=V逆,平衡不移動

匕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且

m+n=p+q(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無變化)

10Kh-1

\

ti時V,正、V,逆均突然減小力時其他條件不變,減小反應體系的壓強且m

,/71噓="迎

且v'm=v逆,平衡不移動+n=p+q(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無變化)

0h1

化學平衡

一、化學平衡狀態

1、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一一可逆反應

吟在相同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

跑手一:向蠣亶方向進行的質應一

/兩同卜:相扃家祥示;定反蒞:拓應應商舟正行

特點(――^^福蕊轉正;反應楊而菽楊而而薦茬;

七~不能月任一反應物的轉化率均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1_0_0%_______i,

一僻家藉我市面二三二裝木!

2、化學平衡狀態

(1)概念: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當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

的濃度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我們稱為“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

(2)建立過程:在一定條件下,把某一可逆反應的反應物加入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過程如下:

(3)化學平衡特征

圖一研究對象為可逆反應

④一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

⑥―?(正)三?(逆)

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或百分含量保持不變

逵)一條件改變,平衡狀態可能改變,新條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狀態

二、化學平衡常數

1、化學平衡常數: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累之積與反應物濃度累之

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用符號K表示。

2、表達式

(1)對于反應mA(g)+nB(g)-=pC(g)+qD(g),:簫(計算K利用的是物質的平衡濃度,而不

CWC9/

第8頁共97頁

是任意時刻濃度,也不能用物質的量。固體和純液體物質的濃度視為常數,通常不計入平衡常數表達式中)O

(2)化學平衡常數是指某一具體反應的平衡常數,化學反應方向改變或化學計量數改變,化學平衡常數均

發生改變。

化學方程式平衡常數關系式

2

C(NH3)

K1-3

N2(g)+3H2(g)2NH3(g)C(N2)?C(H2)

Kz—次

IZc(NII:O

13電一]Q

5N2(g)+-H2(g)r="NHs(g)

C-(N2)?C-(H2)1

Kf

c(N2)*c3(H2)

2NH(g)N(g)+3H(g)2

322?C(NH3)

3、注意事項

(DK值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高,正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溫度影響,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變化無關。

(3)催化劑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但對化學平衡常數無影響。

(4)某反應①,是前②③反應通過加和(相減)所得,那么①反應的K,②③K的乘積(相除)

4、應用

(1)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

K值大,說明反應進行的程度大,反應物轉化率高;K值小,說明反應進行的程度小,反應物轉化率低

K<10-510~5~105>105

反應程度很難進行反應可逆反應可接近完全

(2)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對于可逆反應aA(g)+bB(g)RcC(g)+dD(g),在一定溫度下的任意時刻,反應物與生成物濃

度有如下關系:

cc(C),cd(D)

Q=ca(A)?cb(B)>稱為濃度商。

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V正>丫逆

Q=K反應處于化學平衡狀態,V正=丫逆

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V正<v逆

(3)判斷可逆反應的熱效應

值增大一>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升局溫度)H

值減小一*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竟贏「pK值增大一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您誓LK值減小一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三、化學平衡移動

第9頁共97頁

1、化學平衡移動的過程

由上圖可推知:

(1)化學反應條件改變,使正、逆反應速率不再相等,化學平衡才會發生移動。

(2)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化學反應速率一定改變。

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的濃

度),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①由“化學平衡”可知:勒夏特列原理的適用對象是可逆過程。

②由“減弱”可知:只能減弱改變,而不能消除改變。

3、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落(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生成物濃度)

產(減小生成物濃度)減小反應物濃度)

utO't

B圖甲圖乙

【特別提醒】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主要看改變壓強能否引起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變化,只有引起物

質的濃度變化才會造成平衡移動,否則壓強對平衡無影響。

4、濃度的“決定性”作用

①恒溫、恒容條件

原平衡體系充"體體系總壓強增大一一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不變一一平衡不移動。

②恒溫、恒壓條件

原平衡體系充置好體容器容積增大-各反應氣體的分壓減小且小三體系中各組分的濃度同倍數減小「

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

平衡不移動

第頁共

10氣體體積可變的反應

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四、平衡常數和轉化率的相關計算

1、掌握四個公式

(1)反應物的轉化率=f"乂100%=+\乂100%。

n狂如c狂如

(2)生成物的產率:實際產量(指生成物)占理論產量的百分數。一般來講,轉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

產率越大。產率4X100%。

理牝/里

(3)平衡時混合物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時靠露總量X100%o

(4)某組分的體積分數=混盟牌囂量X100%o

2、平衡轉化率的分析與判斷方法

判斷反應物轉化率的變化時,不要把平衡正向移動與反應物轉化率提高等同起來,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常見有以下幾種情形:

反應類型條件的改變反應物轉化率的變化

恒容時只增加反

反應物A的轉化率減小,反應物B的轉化率增大

應物A的用量

恒溫恒壓條件下反應物轉化率不變

mA(g)+nB(g)—pC(g)+qD(g)

同等倍數地增大m+n>p+q反應物A和B的轉化率均增大

恒溫恒容

反應物A、B的量m+n<p+q反應物A和B的轉化率均減小

條件下

m+n=p+q反應物A和B的轉化率均不變

恒溫恒壓

反應物轉化率不變

條件下

增加反應物

mA(g)mB(g)+pC(g)m>n+p反應物A的轉化率增大

A的用量恒溫恒容

m<n+p反應物A的轉化率減小

條件下

m=n+p反應物A的轉化率不變

3、理解及運用計算技巧

第11頁共97頁

:'根據“三段式”法計算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

第一方

〔的量或物質的量濃度

第二至計算各氣體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或體積分數

0

根據分壓計算公式求出各氣體物質的分壓,某氣

第三比體的分壓二氣體總壓強x該氣體的體積分數(或

物質的量分數)

0

根據平衡常數計算公式代入計算。例如:N2(g)+

3H2(g)=^2NH3(g),壓強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事四步

P2(NH)

rp=3

*P(N2)-p3(H2)

五、化學圖像

1、含量-時間-溫度(壓強)圖像(其中C附旨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附旨反應物的百分含量)

表示不同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快慢、反應速率的快慢以及平衡混合物中某物質的百分含量的

關系。解題方法是“先拐先平,數值大”。即曲線先出現拐點的首先達到平衡,反應速率快,以此判斷溫度

或壓強的高低。再依據外界條件對平衡的影響分析判斷反應的熱效應及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的變化。

2、轉化率(或質量分數)與壓強-溫度圖像

(1)恒壓線圖像

(2)恒溫線圖像

第12頁共97頁

個減線

L

兩;量

外)含理

另逆(分方同

v上;

論>百)

的的

討)逆

,C線(

正v

量(或L>

v加。)

恒,正

增點(

為始v

量衡

設開

含平足

一應

分是滿

之反

)百都點

從E

強的點

4壓示A的以

圖、表,有所

度,溫所,

溫(升上量

量即線含

M,L分頁

變,,7

自)況)百:1ii]9

gg:;;

把(情(的;何共

DDA萬山

即響?。?/p>

中減))薪斯頁

q影q3

,++是等等軍藉

)的系;化1

法g)還)線飛律

(度g體應衡變

方(大;點應窺第

C溫C衡反)平度事

的;增勢終、關

pp平熱、溫而

受態是放趨線、事衡

”,驟點

.衡—時表量是化壓化欣耳平

(河^)二))步交斷斷

Ag平g強。鹿的還變等變瑞紊

((,、、判到

議)四環質和度親判

B為B壓應點爰/的達

一逆題由物向線濃的

后此(物反折詼好求

定nnv總走、溫如斷

。像熱前律衰要態

“+點+于<廢的的點等(判

)O))圖生體吸如化福規礪目狀

用gM〈g大線起(

(;H(正衡麻氣是變藁響孑題衡

像AA量(即即線法逆

采A平場后應((的原影極合%

點v助平=

般圖mm含應前反線量刀的符等

衡故足學點輔面學正

殊::分反③[看看兔衡出相

一,化應看看賽化%

特應平應百滿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