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學-蟲媒病毒_第1頁
醫學微生物學-蟲媒病毒_第2頁
醫學微生物學-蟲媒病毒_第3頁
醫學微生物學-蟲媒病毒_第4頁
醫學微生物學-蟲媒病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革病毒致病性:登革熱:由伊蚊傳播,因患者有發熱、肌肉關節劇痛等癥狀,故俗稱斷骨熱。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綜合征

:除上述癥狀外,病情發展迅速,出現皮膚紫癜和瘀斑、消化道等腔道出血、休克,多見于兒童,死亡率高。出血熱(hemorrhagicfever):是以出血和發熱為主要癥狀和體征的一類疾病。引起出血熱的病毒種類較多,我國已發現的有漢坦病毒、登革病毒和新疆出血熱病毒。本節僅介紹漢坦病毒。漢坦病毒主要引起腎綜合征出血熱和漢坦病毒肺綜合征。腎綜合征出血熱習慣稱為流行性出血熱在我國流行范圍廣、發病人數多、病死率較高。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簡稱乙腦病毒,是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的病原體。1935年日本學者首先從腦炎死亡患者的腦組織中分離到該病毒,亦稱日本腦炎病毒。乙腦病毒經蚊子叮咬傳播,多數為隱性感染。但乙型腦炎嚴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神經系統后遺癥。

(一)傳播途徑1.傳染源:主要是家畜、家禽,特別是新生的幼豬。2.傳播媒介:主要傳播媒介是三帶喙庫蚊。病毒通過蚊子在蚊→豬→蚊等動物中不斷循環,其間帶毒蚊子若叮咬人則可引起人體感染。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病毒經帶毒蚊子叮咬進入人體后,首先在皮下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淋巴結內增殖,隨后少量病毒進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癥。病毒隨血流播散至肝、脾等處,在單核吞噬細胞內繼續增殖后,大量病毒再次進入血流,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癥,引起發熱、寒戰及全身不適等癥狀。絕大多數感染者可自愈。(二)致病性與免疫性乙腦病毒抗原性穩定,病后免疫力穩定而持久,隱性感染也可獲得牢固的免疫力。其保護性免疫主要依賴中和抗體的體液免疫,但細胞免疫和完整的血腦屏障也有重要作用。

(三)防治原則對易感人群特別是6個月至10歲以下兒童接種乙腦疫苗,是預防乙腦流行的重要環節。因幼豬是乙腦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