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情防控_第1頁
鼠疫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情防控_第2頁
鼠疫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情防控_第3頁
鼠疫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情防控_第4頁
鼠疫流行病學調查及疫情防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鼠疫流行病學及防控主要內容一、定義二、鼠疫疫情概況三、鼠疫疫情處置一、定義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氏菌(Y.pestis)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原發于鼠疫自然疫源地中的嚙齒動物之間,通過媒介跳蚤可以傳播到人類,引起人間鼠疫

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是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國際衛生組織檢疫傳染病

鼠疫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一)傳染源

動物傳染源包括嚙齒動物(家棲鼠和野棲鼠);其他野生動物(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鳥類);家畜類(藏系綿羊、駱駝、家兔、貓、犬等)。

病人傳染源肺鼠疫、腺鼠疫、敗血癥、皮膚鼠疫、患者尸體。(二)傳播途徑經鼠蚤傳播、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經皮膚傳播(三)人群對鼠疫的易感性人群不分種族、性別、年齡對鼠疫普遍易感。人間鼠疫傳播方式

(1)人與人之間的空氣氣溶膠傳播(2)進入疫區后蚤叮咬的傳播(3)進入疫區獵捕旱獺,蚤叮咬或剝皮過程中經微傷口接觸(4)剝取染疫的食肉類動物皮張,蚤叮咬或剝皮過程中經微傷口接觸(5)剝取染疫的偶蹄類(藏系綿羊、藏原羚)等皮張,蚤叮咬或剝皮過程中經微傷口接觸。

巴西美國中國馬達加斯加南非2.2鼠疫流行廣泛分布于亞洲、美洲和非洲,介于北緯45°至南緯35°之間,包括荒漠、半荒漠,熱帶草原和亞高山地帶1950-2010年中國人間鼠疫流行趨勢控制人間鼠疫階段發病及病死率1999-2010年年份省區發病數死亡數病死率(%)1999云南、四川14535.712000云南、廣西、貴州、西藏、甘肅25420.792001云南、廣西、貴州、西藏、青海7978.862002云南、貴州、西藏7134.232003云南、貴州、青海1317.692004青海、甘肅、內蒙古231043.482005西藏、青海、云南156402006青海1002007甘肅21502008西藏221002009青海123252010甘肅西藏7228.57合計

493428.52我國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分布(截止到2009年)我國有12類鼠疫疫源地分布于19個省(區)296個縣(市、旗)疫源地面積1436573㎞2Ⅰ.達烏爾黃鼠Ⅱ.長爪沙鼠Ⅲ.喜馬拉旱獺Ⅳ.灰旱獺Ⅴ.長尾旱獺Ⅵ.阿拉善黃鼠Ⅶ.布氏田鼠Ⅷ.大絨鼠Ⅸ.蒙古旱獺Ⅹ.黃胸鼠Ⅺ.青海田鼠ⅩⅡ.大沙鼠ⅩⅡ國內鼠疫流行現狀疫源地分布廣、面積大、種類多、狀態異西部旱獺鼠疫源地動物鼠疫流行強度增加,時而波及人間長爪沙鼠疫源地動物鼠疫流行仍較活躍,并向城鎮蔓延西南家鼠疫源地人間鼠疫再度回升的危險因素依然存在,人-鼠-蚤接觸機會較多黃鼠疫源地等一些疫源地區從靜息轉入活躍新類型疫源地陸續發現,新的疫源縣不斷增加旅游、工程建設、軍事活動航空、鐵路,鼠疫遠距離傳播的危險性增大生物安全存在隱患人間傳播得到有效控制,但人間鼠疫病例仍時有發生三、鼠疫疫情處置疫區處理參與部門與人員(1)建立臨時疫情處理指揮部政府領導和多部門合作:成員應包括當地黨政的領導;衛生行政、疾控部門;財政、交通、公安、商業、民政等部門。(2)專業隊伍分工協作流行病學調查組、治療組、檢驗組、檢診檢疫組、消殺滅組、物質供應組、保衛組

(1)流行病學調查組:主要負責疫區及周圍地區人間和動物鼠疫的流行病學調查。包括患者感染的時間、地點、方式及途徑;傳染源的追蹤;接觸者的調查和確定。(2)治療組

負責建立臨時隔離病院和健康隔離所,對所有患者進行診斷、治療工作;對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消毒該范圍內的污染物。(3)檢驗組:對一切可檢材料進行細菌學和血清學檢驗。(4)檢診檢疫組主要負責大隔離圈和健康隔離圈內的檢診檢疫;對疫區內的鐵路、公路、港口和機場等實施衛生檢疫(5)消殺滅組:負責大、小隔離圈和警戒圈內的消毒、殺蟲和滅鼠工作(6)物質供應組:負責封鎖隔離圈內的各種必須物品的供應(7)保衛組:負責疫區的安全保衛工作專業人員現場調查詢問對象:病人家屬、醫務人員、基層干部等詢問內容:發病經過、癥狀、用藥情況發病前十天的活動情況,是否接觸過病人和病死動物?;颊呔幼》植记闆r,患者之間的傳染關系。當地近期和歷史上是否有病、死鼠(獺)或其他動物的大量死亡。了解是否有捕獵和食用野生動物的習俗,捕獵剝皮的方式、人員,有無昆蟲叮咬的情況等。近期患者所有接觸者的人員。核實診斷--疑似鼠疫病人的診斷(《鼠疫診斷標準》)流行病學:患者在發病前10天到過動物鼠疫疫區或接觸過鼠疫疫區內的疫源動物、動物制品及鼠疫病人,進入過鼠疫實驗室或接觸過鼠疫實驗用品。癥狀或體征:突然發病,高熱在未用抗菌藥物(或青霉素無效)情況下,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視為疑似鼠疫病例:急性淋巴結炎,腫脹,劇烈疼痛并出現強迫體位;出現重度毒血癥、休克癥候群而無明顯淋巴結腫脹;咳嗽、胸痛、咯痰帶血或咳血;重癥結膜炎并有嚴重的上下眼瞼水腫;血性腹瀉并有重癥腹痛、高熱及休克癥候群。皮膚出現劇痛性紅色丘疹,其后逐漸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邊呈灰黑色,基底堅硬,水泡破潰,創面也呈灰黑色;劇烈頭痛、昏睡、頸強直、瞻語妄動、腦壓高、腦脊液混濁

確診病例疑似鼠疫病例如具備下述兩項之一者可確定診斷:1、患者的淋巴結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體臟器或管狀骨骨骺取材標本中,分離到鼠疫菌。2、患者2次(間隔10天)采集血清。用IHA法檢測FI抗體呈現4倍以上增長。確定診斷后,應在6小時內發出疫情通報,逐級上報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病例定義的內容時間地點人群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測相關危險因素暴露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病例進行系統搜索:醫院、實驗室、學校、媒體、公眾病例、建立監測系統識別并計數病例,開展個案調查疫情分析三間分布時間空間人間1、隔離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1、隔離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隔離期1.健康隔離凡與鼠疫病人、尸體及被鼠疫菌污染的各種物品接觸的人須隔離9天;9天后無新發鼠疫病人及疑似鼠疫病人時,可解除隔離。如有新發鼠疫病人,其直接接觸者重新隔離留驗9天。2.凡確定為疑似鼠疫病人(或尸體)者,在未排除鼠疫之前,均按鼠疫病人處理并進行隔離。要求各自設立單獨病房和隔離室,禁止外出,每日早晚各檢診1次。3.肺鼠疫病人經治療體溫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明顯好轉,再治療3-5天,停止治療后,對其痰及咽喉分泌物連續檢查鼠疫菌3次(隔3天檢查1次)均為陰性時,可解除隔離。敗血型鼠疫可參照肺鼠疫執行。4.腺鼠疫病人經治療體溫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腫大淋巴結完全吸收或殘留小塊硬結,可解除隔離。其他型鼠疫病人可參照腺鼠疫執行。1、隔離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滅鼠滅蚤消毒: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生活用品、食物、垃圾滅蚤:病人的衣服、被褥全部進行、滅蚤處理。在滅鼠前或同時對大小隔離圈內徹底進行環境滅蚤(包括鼠洞滅蚤)滅鼠:范圍要擴大到隔離圈以外屬于動物鼠疫疫區范圍內的居民及鄰近地區。滅鼠標準為家屋鼠密度降至0.5%。搞好環境衛生:檢驗滅鼠滅蚤成效的重要指標切斷傳播途徑

1、隔離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控制措施保護易感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凡進入鼠疫疫源地內撲獵旱獺或從事其他活動的人員、肺鼠疫流行區內周圍人群應進行健康教育。解除隔離和封鎖—人間鼠疫疫區解除(1)疫區內確實達到滅鼠滅蚤及環境衛生標準和9天內再無繼發病人(2)病房、隔離室、污染物及污染場所進行終末消毒(3)鼠疫病人未痊愈者,只對病人及其病房封鎖隔離,大小隔離圈或隔離區域內可如期解除封鎖隔離。病人痊愈后,病房衣物等必須終末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鎖隔離。(4)經檢驗,排除人間鼠疫時,應立即解除封鎖隔離。程序:

指揮部可提出解除封鎖的報告,經縣以上政府批準后方可宣布解除封鎖,并上報國家衛生部備案??偨Y報告各級黨和政府部門的領導和組織工作,防疫人員工作情況;總結分析鼠疫疫情發生的原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流行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總結疫情發生、發展和消滅的過程;在搶救病人、治療用藥、消毒、滅鼠、滅蚤和搞好環境衛生等方面有哪些改進和新的體會;提出對疫情的估計和今后應采取的措施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尸體解剖查驗規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鼠疫有關法規全國鼠疫防治“十一五”規劃全國鼠疫監測方案國家級鼠疫監測點設置規劃鼠疫有關法規鼠疫診斷標準--WS-2007動物鼠疫監測標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