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常見蟲害及防治技術_第1頁
小麥常見蟲害及防治技術_第2頁
小麥常見蟲害及防治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3小麥常見蟲害及防治技術小麥常見蟲害及防治技術

1、小麥蚜蟲

麥蚜危害癥狀危害特征

為害小麥的蚜蟲有:麥長管蚜、麥二叉蚜、黍縊管蚜、無網長管蚜。

麥蚜前期主要集中在植株葉片正面為害,后期集中在穗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長緩慢,分蘗減少,千粒重下降;分泌的蜜露還可誘發煤污病的發生;同時,還可傳播多種病毒病,特別是小麥黃矮病危害最大。防治方法

①適時集中播種,冬小麥適當晚播,春小麥要適時早播。苗期每平方米有麥蚜30~60頭就要進行防治;孕穗期當有蚜株達到15%~20%或平均每株有蚜蟲10

頭左右就要進行防治。

②種子處理。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400g/100kg種子;40%毒死蜱乳油40~60ml+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400g/100kg種子;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400g/100kg種子;35%丁硫克百威種子處理劑以種子重量0.8%的藥劑拌種,還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蟲。③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劑6000-7500倍液;50%氟啶蟲胺腈水分散粒劑20000-30000倍液。2、小麥吸漿蟲

吸漿蟲為害小麥穗部癥狀危害特征

吸漿蟲主要有兩種,即麥紅吸漿蟲和麥黃吸漿蟲。麥紅吸漿蟲主要分布在平原

麥區;麥黃吸漿蟲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地區。

小麥吸漿蟲主要為害小麥花器并吸食正在灌漿的小麥籽粒的漿液,造成癟粒、空

粒。防治方法

①麥播期和蛹期土壤處理為主,穗期成蟲補治為輔,嚴把麥播期、孕穗期(蛹

期)和抽穂期(成蟲期)的防治。適時早播和種植晚熟品種,使抽穗期和成蟲羽

化高峰錯開;輪作倒茬,茬后深翻耕;種植抗性品種。

②在麥播前用2.5%辛硫磷顆粒劑3~4kg/畝,加10kg干細土,拌勻制成毒土,

撒施在地表。

③小麥孕穗期至抽穗前,可用5%毒死蜱顆粒1000~1500g/畝,加20~25kg細土,均勻撒在麥壟內,灌一次水,效果更好。

④抽穗后噴施4.5%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者用2.5%除蟲脲可濕性粉劑10~20g制成毒土撒施。3、小麥葉螨麥圓

葉爪螨麥巖螨(麥長腿蜘蛛)危害特征

小麥葉螨有:麥圓葉爪螨和麥巖螨。有些地區兩者混合發生、為害。

以成、若螨吸食麥葉汁液,受害葉上出現細小白點,后變黃,甚至枯死。麥株發育不良,植株矮小,嚴重的全株干枯。防治方法

①麥蜘蛛均具有假死性和在土縫中潛藏的習性,可結合灌越冬水防治。在兩種麥蜘蛛的潛伏期,于灌水前先用器具掃動麥株,使麥蜘蛛假死落地,隨即放水并在水口攪動流水,效果顯著。

②田間每33cm單行有麥蜘蛛200頭以下,上部葉10%以上葉面有被害斑點時,應及時開展藥劑防治,用15%噠螨靈1500~2000倍液;或4%聯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5%阿維菌素7500~15000倍液均勻噴霧,兼防蚜蟲。4、

小麥管薊馬小麥管薊馬小麥管薊馬危害癥狀危害特征

麥孕穗期,成蟲即從開縫處鉆入花器內為害,影響小麥揚花,嚴重時造成小麥白穗。麥粒灌漿乳熟期,成蟲和若蟲先后或同時躲藏在護穎與外穎內吸取麥粒的漿液,為害麥粒,致使結實不飽滿,麥粒空癟。同時還由于薊馬刮食破壞細胞組織,麥粒上出現褐色斑塊,降低了面粉質量,減少出粉率。防治方法

①實行合理的輪作倒茬,適時早播。秋季或麥收后及時進行深耕,清除麥場四周雜草,破壞其越冬場所,可降低越冬蟲口基數。

②小麥孕穗期,大量薊馬遷飛到麥穗上為害產卵,是防治成蟲的有利時期,及時噴灑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8%阿維菌素乳油、10%蟲螨腈乳油2000倍液。

③小麥揚花期是防治初孵若蟲的有利時期??蓢姙?2%毒死蜱·吡蟲啉乳油2500倍液。5、小麥黏蟲

小麥黏蟲幼蟲及成蟲危害特征

小麥黏蟲,間歇性猖獗的雜食性害蟲,常危害成災,大發生時可將作物葉片全部食光。

初孵幼蟲有群集性,1~2齡幼蟲多在麥株基部葉背或分蘗葉背光處為害,使葉片呈現白色斑點;3齡后食量大增,可蠶食葉片成缺刻;5~6齡進人暴食階段,食光葉片或將穗頭咬斷;老熟幼蟲在根際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成蟲產卵于葉尖或嫩葉、心葉皺縫間,常使葉片成縱卷。為害重時可將葉、莖吃光、咬斷穗部,造成嚴重減產。防治方法

①誘殺成蟲,在成蟲數量開始上升時,每畝地設2~3個楊樹枝把或谷草把,每兩天換一次,將草把燒毀;或每2~3畝地設一個糖醋誘殺盆,逐日誘殺成蟲,可顯著壓低田間卵和幼蟲的發生。

②最好消滅黏蟲于蟲卵階段,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蟲3齡前,及時噴灑下列藥劑:25%除蟲脲可濕性粉劑6~20g/畝;5%S-氰戊菊酯乳油15~22ml/畝;25%滅幼脲懸浮劑40ml/畝;2.5%氯氟氰菊酯乳油12~20ml/畝。

6、小麥葉蜂小麥葉蜂幼蟲小麥葉蜂成蟲危害特征

主要有小麥葉蜂、大麥葉蜂、黃麥葉蜂,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東北、甘肅、

安徽、江蘇等省。以幼蟲為害麥葉,從葉邊緣向內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將麥葉全部吃光。防治方法

①麥播前進行深耕,將尚未化蛹的休眠幼蟲翻到地面,使其不能正?;?,降低蟲源基數。如能采取水旱輪作,進行稻麥倒茬,可得到徹底根治。

②防治指標為大于50頭/m2,防治適期在麥葉蜂幼蟲3齡前,可選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8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5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用2.5%敵百蟲拌細土20~25kg順麥壟撒施。結合黏蟲、麥蚜進行防治。7、小麥黑斑潛葉蠅

小麥黑斑潛葉蠅為害

癥狀小麥黑斑潛葉蠅成蟲危害特征

小麥黑斑潛葉蠅主要在小麥越冬前和小麥返青后為害小麥的葉片。成蟲卵多產于麥苗第1~4片葉或返青后小麥葉片的尖端部,少數產于葉緣和葉基。小麥葉片被小麥黑潛葉蠅成蟲產卵器為害后,葉片上半部留下一行較均勻類似于條銹病的淡褐色針孔狀斑點,以后逐漸呈黃色小斑點狀。卵孵化后,幼蟲在苗葉片內上下表皮之間為害,潛食葉肉,僅剩透明的上下表皮,蟲道較寬,潛痕呈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