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型養老服務初探new課件_第1頁
康復型養老服務初探new課件_第2頁
康復型養老服務初探new課件_第3頁
康復型養老服務初探new課件_第4頁
康復型養老服務初探new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8月康復型養老服務模式初探目錄定義目標發展現狀服務對象開展形式綜合評估意義前景定義和目標1、定義:康復型養老服務是養老和康復醫學相互配合,維持和改善因傷病、衰老致殘或生活功能減退者的生理和心理整體功能2、目標:達到部分或全面康復,適應或重返社會的目的。恢復老年人的軀體、心理或者社會適應功能,減少對醫療、護理、社會的依賴。減少慢病加重、久病臥床和老年癡呆、老年精神障礙的機會。

減輕老年對家庭的負擔和對社會的壓力。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老年康復的幾種典型形式類型舉例特征康復醫院+老年公寓北京**醫療+養老雙資質,兩院一地,多在城區康復醫院+老年社區北京**醫療+養老雙資質,兩院一地,多在郊區康復醫院+老年護理院杭州**醫療+養老雙資質,多在近郊區康復醫院,同時為老年公寓、老年社區提供專業康復服務北京**醫院在核心區、輻射周邊養老公寓、社區加拿大康復型養老服務康復顧問社工,牧師,營養康復訓練OccupationalTherapyPhysicalTherapyPoolTherapyRecreationalPrograms(woodworking,baking,musicgroup,men'sgroup,etc.)BeautySalonBathing(arrangedwithHomeCare)FootCare(VON)康復指導supportandeducation康復型養老服務的對象

1.具有明確的殘疾老人2.雖無明確病殘,但有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礙:如腦中風、慢性心、肺疾患、骨傷、關節退行病變等。3.雖未患病,但有年邁體衰引起的耳目失聰、咀嚼困難、活動受限、平衡能力減退等康復型養老服務的組織形式

老年康復的決定因素還包括:經濟(收入、社會保護和工作)、衛生與社會服務(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醫療服務、照料和社區服務、精神衛生服務)、社會(和平、平等、社會支持和學習機會等)、個人(遺傳背景和心理因素)、行為(健康生活方式、自我保健)、環境因素(良好、安全的環境)。康復型養老服務的流程

入院談話(目的是了解病情,內容包括既往史、家庭情況、社會生活情況、職業情況等)→體檢(包括一般的體格檢查和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檢查)

→組成康復治療小組(康復治療小組由康復醫師作為組長來組織,根據需要選擇相關的人員,如康復護士、作業療法師、物理療法師、心理治療師等)→初期康復評定(內容主要是先了解問題點,確定康復治療目標,制定康復計劃)→針對性訓練→中期康復評定(總結前一階段治療的情況,定量、定性地分析原因,再重新制定目標和計劃)→訓練→末期康復評定(把整個康復治療過程進行總結,給患者提出出院后的建議)→出院或回歸社區、家庭繼續指導訓練。老年綜合評定及量表選擇

軀體功能評估

重點針對老年綜合征(跌倒、尿失禁、營養不良、聽力和視力減退等癥狀)的篩查。基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sicactivityofdailyliving,BADL):僅針對衰弱老人,

反映較粗大的運動功能,適用于較重的殘疾。單純評定BADL時宜首先選用Barthel指數;如除需了解BADL情況外尚需要了解認知功能時可選用FIM。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nstrumentalactivityofdailyliving,IADL):

反映較精細的功能,適用于較輕的殘疾,需單純了解IADL應首選FAQ高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vanceactivityofdailyliving,AADL)心理評估情緒評估: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15)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營養評估:NRS2002、MNI量表排尿障礙和尿失禁評估(IPSS)認知功能評估:鐘表繪畫試驗(clockdrawingtest,CDT)簡易智能狀態檢查量表(mimi-metalstatusexamination,MMSE)社會評估對老年人評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MOSSF-36量表、WHOQOL-100量表、諾丁漢健康調查量表、生活質量指數量表、社會支持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預防跌倒自評表、環境評估表等。康復型養老服務的意義

康復型養老服務是老齡化社會的迫切需求

康復醫學以研究解決功能障礙為核心,以提高傷、病、殘和老年人生存質量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其生活及社會參與能力為宗旨,具有獨特的醫療服務功能和完善的技術體系,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我國老年人群體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總數約為3300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9%;而且,根據我國現階段人均醫療資源比較匱乏的狀況,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老年傷病患者經短期臨床治療后伴隨著部分身心功能障礙進入養老機構或回歸家庭帶病養老,無疑將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壓力。

當前最突出的矛盾是,醫療機構承擔著十分繁重的疑難重癥的診療任務,不可能滿足老年人長期住院進行治療、康復和生活養護的要求;養老機構大多功能單一,條件簡陋,不具備后續醫療和康復服務能力;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以提供基本食宿及簡單生活照料為主要功能的單一養護機構和家庭養老模式構成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主體,而代表當今養老服務前沿理念、具備康復醫療和康復護理功能的醫療型老年康復養護機構尚屬空白。

康復型養老服務的意義

重點發展康復醫療服務是國家的戰略方針之一

2011年9月2日衛生部關于開展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老齡社會的到來,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需要“優化布局和結構、分層分級、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要求,統籌區域康復醫療資源,加強與區域內護理院、老年病院和慢性病院等延續性醫療機構的分工合作,逐步構建分層級、分階段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能力,完善功能,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康復醫療服務需求,減少殘疾發生,減輕殘疾程度,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促進社會和諧。康復型養老服務的意義

開展康復型養老服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當前,我國社會"看病難看病貴"的壓力有增無減,究其原因,我們認為部分原因在于我國的“醫療養老”占用了相當大部分醫療資源。一些老年慢性病人本應該去康復院、護理院、養老院接受進一步的康復護理,但現在并沒有這樣的出口,不得不長期壓床,有限的醫療資源無法流動起來,對于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間層——康復院、護理院的缺失,衛生部于今年3月18日印發的《護理院基本標準(2011版)》強調,應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將部分一級或二級醫院進行結構和功能調整,轉型為康復院、護理院,明確其為患者提供長期醫療護理等服務的功能和任務。

北京市衛生局、全國各地已經著手把一些醫院改制成康復醫院和社區護理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