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西路片七校2018屆高三第一次聯考語文試題第Ⅰ卷閱讀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習家池的修禊習俗
修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東漢應劭《風俗通義·祀典》說:“禊者,潔也。謹按《周禮》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歲時,以祓除釁浴。”但從《詩經·溱洧》來看,修禊由純祭祀活動逐步演變為帶有節日性的活動。三月桃花盛開,百花馥郁,河水蕩漾,水盈碧泛,陽光明媚的時候,鄭國的青年男女到溱洧兩水上沐浴,以潔身除穢邪之氣,臨別互贈花草。《韓詩》載:“鄭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這應該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兩漢,修禊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其神秘繁復的色彩減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處喝酒吟詩成主要內容,成為一種官民同樂的高雅有趣的節日活動。到了宋代其內容已經是根據喜好隨意增減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觴,臨河賦詩歌詠。一般民眾則游春踏青,賞覽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會是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謝安、孫綽等共41人在山陰(今紹興)蘭亭舉行的。賢士名流分列兩岸,參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賦詩,縱酒狂歡。王羲之作《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但影響巨大波及全國的修禊活動是清康乾年間揚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紅橋修禊”,主持者皆為名士,參加者近萬,規模空前,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盛舉。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隨水流羽杯,舉觴吃酒,吟詩作詞。
襄陽也是一個有修禊傳統的地方,而習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點。《湖廣通志·襄陽府》載:“縣東十里,有白馬泉,晉習鑿齒居焉,因名習家池。”宋祝穆撰《方輿勝覽·襄陽府》載:“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飲于此。”六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濱,為流杯曲水之飲,取黍曲菜汁和蜜為餌,以厭時氣。”
襄陽習家池修禊習俗極可能源于東漢。但是,從東漢到隋沒有文字記錄。發現最早的修禊詩文是孟浩然《襄陽公宅飲》詩:“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寫修禊之時,習家池風景無限。“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則寫禊飲者的神態和曲水流觴的場景。
記載比較詳盡的一次習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習家池改擴建及灌溉工程完成,應官民要求,太守周凱親自主持了這次慶祝落成暨修禊活動。是日,習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夾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賓、耆舊、士人、幕僚列坐池濱。曲水流觴,大家各賦詩一首。可惜這些詩今日未能目見。從周凱其它詩中我們約略可見,“盈盈水一泓,清淺鑒毛發”“勝事不可追,蘭亭久消歇”“烹泉坐池上,默默問殘碣”,便勾勒出當時的情景。這次修禊,成為襄陽歷史上傳為美談的盛事。
孟浩然詩曰:“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襄陽,勝跡如林,修禊之事為何獨情于習家池?習家池亦稱高陽池,乃東漢初襄陽侯習郁所修建,為中國私家園林鼻祖。此處藏氣聚風,名士輩出,為文人騷客垂青偏愛。高僧曾在此“彌天”,孟浩然有澗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漢水上;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皮日休十宿高陽忘卻回;白居易賦詩借良駒,歐陽修《醉翁亭記》續新詞。習家池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環境。他們的逸志閑情,往往在樂山愛水中,托酒而出。“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故習家池有“醉酒詩千篇”美譽也。
習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修禊最初是純祭祀活動,后來演變成帶有節日性質的活動。這從《風俗通義·祀典》中可以看出。
B.到了兩漢時期,修禊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其神秘繁復的色彩已經消除,祭祀只是象征性的。
C.蘭亭集會及“紅橋修禊”是中國歷史上兩大著名的修禊活動。這兩大修禊活動交相輝映,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脈相承、影響深遠的文化盛舉。
D.“修禊”源于古老的巫醫傳統,于每年三月的“上巳日”,也就是三月初三,配合春風和煦、陽氣布暢的時令,通過在河水中洗浴而將身上的疾病及不祥拂除干凈。。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可以說從習家池修建起來習家池便漸漸開始有了修禊習俗,清代襄陽太守周凱于道光五年親自主持的習家池修禊活動是文獻記載比較具體的一次修禊活動。
B.《湖廣通志·襄陽府》、《方輿勝覽·襄陽府》和《荊楚歲時記》中的記載表明,襄陽習家池修禊習俗極可能源于東漢。
C.唐代孟浩然的《襄陽公宅飲》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記錄了習家池修禊習俗的文獻,這對習家池修禊習俗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D.修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修禊的傳統在中國歷史悠久,有的修禊活動影響巨大,規模空前。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修禊活動產生后形式漸漸發生了變化,到了宋代,修禊活動的內容可以根據喜好隨意增減,曲水流觴、臨河賦詩、游春踏青、賞覽春光常常成為活動的主要的內容。
B.襄陽習家池為歷代文人騷客垂青偏愛是因為這里風景優美,并且修禊習俗活動的舉辦為他們提供了抒發性情的平臺。
C.文中多處引用典籍和詩作,旨在突出作品的文學性和文化底蘊,同時增加說理的真實性和權威性。二者相得益彰。
D.孟浩然、周凱處于不同的時代,地位也不同,但他們的詩都描寫了當時修禊的情景。修禊從事實上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參與空間。(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茂林阿城口渴死,恨不能咬近旁的樹皮吮。好林子,一架山森森的引眼。不想再走,情愿將自己栽在這里,也綠綠的活個痛快。林子不是野生,齊齊的極有章法。山也只是普通的山,卻因為樹而雍容非常。正想躺下去,忽然就有咳嗽聲,如折干枝而又有韌皮,響響的不斷。回身望去,林深處閃出一個老者,眼睛卻亮,遠遠的就有光過來。老者走近了,如空樹般笑,嘴里只有一顆牙裝飾著,問:“后生子,趕腳么?”我點一點頭,忽然問:“有水么?”老者定定地看著,似在打消他自己提出的疑問,說:“山有好樹,就有好水。”站起來,隨他沿齊齊的樹走。⑤并不上坡,走不久,有泥屋一幢,自然有雞的咕咕聲。早就防著有狗,走近了,果然有。半人高的畜牲,黃黃的竄出來,狺狺地屁股調來調去,眼睛卻緊盯著。老者不知從什么部位發一聲響,那狗就蹲伏下來,尾巴不停地搖,肚皮一縮一縮地喘。老者推開門,啞啞地朝里說:“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進去。灶間極干凈,不多的罐罐在暗處都映出方形的門亮。灶臺沒有一點污水的痕跡,鍋蓋洗得發白,略略高出灶臺一點。一只炊帚如新的一般吊在灶邊的墻上。里屋有輕輕的響動,簾搶在老者前掀開,現出一位婆婆。這婆婆老而不暗,極是清爽,那眼如一碗溫水,消一身乏渴。極恭敬地問了好,被讓到炕上坐。婆婆也不多說,轉身去沿墻一條小柜上提過一吊黑釉陶壺,又在炕桌上擺一個小陶碗,斜斜地斟滿了,偏著身子坐在炕沿上催著喝。心下暗暗贊嘆,不覺問他們是不是守山林的。老者蹲在地下,嗬嗬笑著,舉手比了一個八字。不覺問:“八年就長成這樣好林子?”婆婆寬寬一笑,說:“他有八十了。”老者臉上閃出些光,說:“這一輩子,就是給人守林呢。”于是透窗望去,再想看那些樹。不料目光再也不能遠,只定在窗上。好剪刀。原來窗紙上,反面貼了許多剪紙窗花:公雞、母雞、小兔、大狗、偷油的鼠、騎驢的媳婦子,又有一個吃煙的老漢,還有一個織布的女子。都剪得大氣,粗如屋檁,細若游絲。那雞那狗那兔那鼠,若憨若巧若癡若刁,鬧鬧嚷嚷,上上下下,一時竟看呆了。婆婆見不喝水,就說:“有甚好看?這東西家家都有的呢。”我點點頭說:“有是都有,可這些鉸得好,鉸得奇,不一樣哩!”老者站起來,走出去,磕一磕煙鍋,又進來,說:“好的都在柜里頭哩。”當然執意要看。婆婆竟有些靦腆,笑著從柜里取出一個紙包,打開,各色的紙都有。看那包的紙,是一張極早的《陜西日報》,黃了,只是不壞。婆婆將各色紙鋪開,一時我竟喜得啞住。只見各種人物極古極拙,怕是只有秦腔才吼得動,又有房屋竹樹,都奇詭異常,滿紙塞而不滯,通而不泄。婆婆說:“這是四舊哩!你是客,喜歡這些,又看了走路,不怕的。”忍不住,問:“婆婆可能為我鉸一個?”婆婆說:“呀!老了呢!”急忙說:“不怕的。會的不難,難的不會。”老者說:“這個同志喜歡,你就鉸,怕甚?”婆婆就在炕里摸出一柄剪刀,奇大無比,心下疑惑,只不言語,看她鉸。婆婆一臉欣喜,忽然消失掉,皺紋拙起來。并不馬上鉸,對著紙沉思半晌,才將剪上紙邊。之后竟再也看不出婆婆如何鉸,只覺得游剪如龍,落紙紛披。看看老者,眼溫溫地虛著。再看婆婆時,正將大剪放在盤著的腿上,扭身向亮處舉手照一照,動一動嘴,并不說什么。我待要看,婆婆已經遞過來。這是一只牛,肚上一朵大梅,如風火般轉。牛額上散星月般空白。眼睛一只巨睜著,令支開的四蹄如怒如奮,另一只則似偷窺,支開的四蹄反而是閃避不及的慌張。我說:“鉸的實在好。”老者說:“喝水,喝水。”婆婆說:“鉸了是為自家歡喜。”喝一口水,仔細將紙牛夾好,放進袋里,說:“不敢多要,這張是一定自己收好。”老者和婆婆一起看我,說:“也值得收藏?”卻是笑笑的。我說:“若婆婆有空閑,我倒還想要個人物的。”便用眼睛詢問著。口不再干,只懶懶的乏,便只靠了墻斜倚著。看婆婆鉸,聽老者蹲著咳,還聽狗狺狺的。雞大約是養出了蛋,緊著叫,便斜過眼,將感激寄托出去,在那林上。4.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小說描寫了老者夫婦的生活狀態,透露出興味盎然的人生逸趣,飽含了對普通民眾的生存方式的關心。B.“公雞、母雞、小兔、大狗……一時竟看呆了”此段描寫,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使形象活潑生動,襯托婆婆剪紙手藝的高超。C.這篇作品沒有冗長、雜蕪、糾纏、錯亂的語句,文中的句子短小、簡約、明白、省凈,文白雜糅,體現了極深的語言造詣。D.婆婆見“我”不喝水,只顧盯著剪紙窗花,看出“我”的喜歡,對于“我”的請求,便不加推辭,答應給“我”鉸一個,是想讓“我”做個留念。5.文中第五段的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6.阿城小說的表現主體往往是一群很平凡、很普通的人。但平凡普通的只是他們的外表,他們的內在都有一種超越凡俗的精神力量。請結合作品人物形象分析。(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材料一
“什么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講中的一句話一下子又成了網絡熱點話題。話說得有些極端,但放在演講的語境里,也并無不可,無非是勸說年輕人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要有膽量,不必唯學歷是舉。但輿論紛紛中,難免也有人把這番話進行歪解,有的甚至從而推演出了一個極端的結論:讀書無用。的確,這些年來,大學教育的日益普及讓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質上的成功,老實說,想通過讀書上大學來實現“掙大錢”的確沒那么簡單。同時,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也給普通人創造了很多機會,即使沒有大學學歷,只要敢闖敢干,一路堅持下來,也能有不小的斬獲。但這是否說明,我們就不需要讀書了?其實,廣義來說,讀書是一個人獲得知識、學會思考的長期持續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等同于換一個高等學歷。讀大學,不僅在于學習知識,作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儲備“資本”;而且還有其更高的價值:養成終生讀書的習慣,培養訓練自我學習、教育并進步的能力。與其說大學教育教給學生的是具體專業的學科知識,不如說是一種可以受益終生的技能。讀書的“有用”,就在于其豐富個人素質的“無用”之用。大學所帶來的宏闊視野、豐盈見識以及價值觀的塑造,其“回報”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錢來體現。讀了大學,不代表馬上就能實現“逆襲”,但不讀大學或許更難華麗轉身。它反饋于人的“好處”,未必能夠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馬上兌現,而常常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其中好處,需慢慢體會。當然,“讀書無用論”的回潮也值得社會反思:我們的社會,通過知識獲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變得更狹窄了?但無論如何,在這個越來越需要通過知識來創新發展的時代,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讀書喪失信心。
(選自《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材料二
1月3日晚上,兩位90后女主播在某平臺直播手撕郭敬明和沈煜倫的書,雙雙稱不讀書也能賺大錢開跑車。在當晚的直播視頻中,兩個90后網紅姑娘原本只是盤點近日收到的生日禮物,唯獨對其中的書本不屑一顧,最后演變成為撕書直播,并表示讀書沒用,自己從來不讀書,照樣做老板開跑車,給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學生。如今漸漸流傳開的“讀書無用論”,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讀書的年輕人,最后進入社會取得的經濟效益還不如不怎么讀書的人多;二是源于讀書多年,一朝進入社會,長大以后大部分知識內容都忘記了,讀書又有何用呢?對于這個問題,有個外國網友的回答很有意思,“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吃下了許多的食物,它們中的大多數對我來說已經消失并忘記了,但我確定其中有一部分變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閱讀也是一樣的事情。”讀書學知識,或許不能直接賺到錢,但是之所以還要學,不僅我們學,下一代還要學,是因為這些知識是正確的。所以,網紅們讀不讀書真的不重要,“你”讀不讀書才重要。(選自“紅網”2017年1月4日)材料三
讀書無用論在不少農村貧困地區大有市場。讓人驚詫的是,卻有極個別的農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學生,成為遠近聞名的“高考名村”,除了薛屯村,媒體還報道過河南林州的梨園村、河北邯鄲的王桃園村、山東平度的莊子村……那么引出了一個問題,就是讀書無用論在農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場?這些村子為何能夠如此重視教育?有何經驗可供其他地區借鑒?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無緣由地對教育“情有獨鐘”。有兩點需要引起注意:一是,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出過幾個大學生,他們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鮮活案例,促使后人爭相效仿;二是,就是盡管貧窮,但這些地區的村民并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過著簡單的生活,全力供應孩子讀書,并時常向他們灌輸“教育改變命運”的思想。要想徹底剔除讀書無用論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門在制度層面上,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分布,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長推介制、名校聯合招考等教育改革舉措中,向農村考生重點傾斜,從而疏通貧寒子弟向上層流動的通道。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經驗,也在警示我們,要重塑貧困階層對教育的信仰,既要樹立和宣傳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點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選自《中國青年報》2016年3月1日)7.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是(3分)A.某位名人說:“什么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其本意不是主張讀書無用論,而是告誡年輕人在創新創業過程中要有膽量,不必唯學歷是舉。B.材料二中外國網友對“讀書有何用”這一問題的回答十分巧妙,運用類比的方法說明雖然辛辛苦苦讀書的人,最后進入社會取得的經濟效益還不如不怎么讀書的人,但我們還是要多讀書。C.網紅們讀不讀書不重要,因為他們不需要讀書就可以成功;我們讀不讀書很重要,因為我們如果不讀書就沒有出路。D.盡管“讀書無用論”在農村貧困地區很有市場,但也有不少農村地區重視教育,成為“高考名村”,這些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成為“知識改變命運”的鮮活案例。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講中的話作為引子,引出話題“讀書無用論”,論述后指出,在這個時代需要讀書。B.材料二用兩個90后網紅姑娘在直播中撕書并表示讀書沒有用的事件引出話題,對她們的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批判。C.材料三以農村地區出現“高考名村”這一事件引出討論,認為這些地區對教育“情有獨鐘”,有豐富的經驗可供借鑒。D.三則材料來源不同,有專業報紙,有門戶網站,但都針對當前“讀書無用論”流行的現實進行報道,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E.三則材料關注的都是“讀書無用論”問題,都分析了“讀書無用論”出現的原因,并強調了讀書的有用性。9.根據上述材料,談談應如何解決“讀書無用論”的問題。(5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王肅字子雍。年十八,從宋忠①讀《太玄》,而更為之解。黃初中,為散騎黃門侍郎。太和四年,大司馬曹真征蜀,肅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此謂平涂之行軍者也。又況于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于是遂罷。帝嘗問曰:“漢桓帝時,白馬令李云上書言:‘帝者,諦也。是帝欲不諦。’當何得不死?”肅對曰:“但為言失逆順之節。原其本意,皆欲盡心,念存補國。且帝者之威,過于雷霆,殺一匹夫,無異螻蟻。寬而宥之,可以示容受切言,廣德宇于天下。故臣以為殺之未必為是也。”帝又問:“司馬遷以受刑之故,內懷隱切,著《史記》非貶孝武,令人切齒。”對曰:“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后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此為隱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遷也。”正始元年,出為廣平太守。公事征還,拜議郎。時大將軍曹爽專權,任用何晏、鄧飏等。肅論及時政,正色曰:“此輩即弘恭、石顯②之屬,復稱說邪!”爽聞之,戒何晏等曰:“當共慎之!公卿已比諸君前世惡人矣。”時有二魚長尺,集于武庫之屋,有司以為吉祥。肅曰:“魚生于淵而亢于屋,介鱗之物失其所也。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其后果有東關之敗。嘉平六年,白氣經天,大將軍司馬景王問肅其故,肅答曰:“此蚩尤之旗也,東南其有亂乎?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則天下樂安者歸德,唱亂者先亡矣。”明年春,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反,景王謂肅曰:“安國寧主,其術焉在?”肅曰:“昔關羽率荊州之眾,降于禁于漢濱,遂有北向爭天下之志。后孫權襲取其將士家屬,羽士眾一旦瓦解。今淮南將士父母妻子皆在內州,但急往御衛,使不得前,必有關羽土崩之勢矣。”景王與之,遂破儉、欽。甘露元年薨,追贈衛將軍,謚曰景侯。(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改)【注】①宋忠:東漢末年大儒。②弘恭、石顯:西漢奸臣。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又況于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B.又況于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C.又況于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D.又況于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眾逼而不展糧/縣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和四年”中“太和”是年號。文中的“黃初”“正始”都是年號。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年號紀年法是我國古代紀年法之一。B.“出為廣平太守”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調。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而“拜議郎”的“拜”表示授予官職。C.《史記》是紀傳體通史,《三國志》也是紀傳體史書。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是我國古代史書的常見體例。D.追贈,指加封死者官職、勛位或稱號;而“謚號”是古時帝王死后,據其生前事跡給予的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肅主張為政者修德以治國。他認為,對謀反的淮南將士的親屬應施以恩德,派軍隊守護。B.王肅不隨意附和皇帝的心意。皇帝認為李云應該被處死,但王肅認為李云忠心進諫,不宜被殺;針對漢武帝和司馬遷誰是誰非的問題,王肅也持有和皇帝不同的觀點。C.王肅為人正直,令奸臣畏懼。曹爽專權,任用何晏等人,王肅談及時政,認為何晏等人就是弘恭、石顯那一類的奸臣,這使曹爽告誡何晏等人要小心謹慎。D.王肅常有不同于他人的見解,且敢于直言。曹真征討蜀國時,王肅認為糧草難以為繼,不宜征討;魚出現在武庫的屋頂上,王肅認為是邊將有棄甲之變的兇兆。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前志有之,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此謂平涂之行軍者也。(5分)
(2)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則天下樂安者歸德,唱亂者先亡矣。(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4~15題。詠竹劉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恥染湘妃①淚,羞入上宮琴②。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注]①湘妃:傳說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淚灑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②上宮琴:宮廷一流琴師彈奏的琴。14.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惡劣的生長環境,也賦予了竹不圖安逸、不慕奢華的品性。B.“梢云”句運用夸張手法,描繪了竹梢高聳入云的情狀,為下文寫“高節”做鋪墊。C.“恥染”句表明竹子自感無法與湘妃相比,為不能像湘妃那樣癡情而感到羞愧。D.結尾兩句抒寫竹子希望能制成長笛高聲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獨特情懷。E.末句“吐龍吟”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渴望像龍飛沖天一樣,大展宏圖的遠大抱負。15.這首詠竹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請結合本詩談談你對這種手法的理解。(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5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詞人借歷史影射現實,說南宋的失敗、金人的南侵、國家的恥辱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地被人們淡忘的句子是:“
,
,
。”(2)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以“
,
”寫出了讓自己流連忘返的山間的春夏美景。第Ⅱ卷
表達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久居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的人們始終懷揣著一顆詩意棲居的心。煙花三月里,城里的人們相約奔向綠色的田野,興致勃勃地體驗起瓜田李下的田園生活。②前天,市民江某進超市購完物品后,發現自己放在存包柜里的東西不翼而飛。③水在流淌時是不擇道路的,樹在風中搖擺時是自在的,它們都懂得安之若素的道理,所以它們是快樂的。④足球比賽正在激烈進行著,只見一個防守隊員快步趕上,抱住對方進攻隊員的肩膀,從后面強行揪倒對方,而裁判卻對此熟視無睹。⑤他從上級領導手中正式接過任命文書時,不免惴惴不安。他在日記中曾這樣記述自己最初獲悉任命時的心情:“瞻念前途,實有綆短汲深之懼。”⑥余華的《活著》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讓人不忍卒讀。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然而,宇宙縱使毀滅了他,人卻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東西高貴得多。B.在農村公路建設投資上,河北省去年投資151億元,實現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里程超過1.9萬公里,農村群眾出行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C.藝術欣賞中的審美體驗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欣賞者要自己體悟,一經點破,那含蓄蘊藉的美感常常遭到破壞的危險。D.盡管我國文壇涌現了一批優秀的長篇小說,但令人無法回避的嚴峻現實是,多數獲獎作品并未進入當下多數國人的閱讀視野,因此難以成為傳承久遠的經典之作。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A.有位同學在8月7日上午拾得錢包一個,內有飯卡、手機充值卡、人民幣若干等,望失主前往學校政工處找李干事認領。B.張經理,非常感謝您抽出寶貴時間拜讀我的求職申請。C.咱倆一起長大,你給了我很多的幫助。我永遠感謝你,你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我也一定鼎力相助。D.您的信已收到,寄來的特產我就笑納了,看到這些家鄉特產,憶及您對我一貫的關心,我不勝感激。20.閱讀下面的材料,并在畫線處填上恰當的句子,使前后銜接。(6分)大約公元前4000年,尼泊爾人發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這些文字
①
,少許幾筆即可完成。泥版是尼泊爾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除此之外,
②
。但是,木板文書不易保存,所以現在
③
,即便有些存留下來,也是破損嚴重;堅固的石料在當地又極為稀少,幾乎成為神廟或皇室專用。相比之下,泥版成了最好的選擇。21.下面是某學生日常表現記錄摘抄。請根據這些內容,用第二人稱,為該同學寫一段評價性文字,語氣要委婉,有利于促進該同學的發展。要求:內容完整,語言得體、簡明、連貫,不超過60字。(5分)(1)10月20日:在校運會上創造一百米和跳高兩項校紀錄。(2)11月10日:上午第一節課遲到。下午課外活動報名參加學校演講比賽訓練。(3)12月3日:下午第二節生物課打瞌睡。下午第三節課,語文老師宣讀了他的一篇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上的演講作品。
(4)1月3日:在高三一診模擬考試中作弊。
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李小文是中國遙感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其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李小文辭世很多天后,媒體才發了一條短消息對其進行報道,然后便沒有了下文。與之相隔不久,年輕歌手姚貝娜辭世前很多媒體就大肆炒作、競相報道,隨后這一年輕生命便在一片喧囂聲里消逝。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與理由。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8屆西路片聯考高三語文參考答案
1.C(A應是“從《風俗通義·祀典》和《詩經》等資料中可以看出”B“已經消除”錯,原文第2自然段說“其神秘繁復的色彩減少了很多”。
D.改變了時間,應是“后改為陰歷三月初三”。)(
3分
)2.B(是表明“襄陽也是一個有修禊傳統的地方,而習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點”。)(
3分
)3.C(文中引用的典籍和詩作是論據,引用的目的是證明中心論點,增加說理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3分
)4.D(“不加推辭”“是想讓我做個留念”,理解有誤。)(
3分
)5.
①從描寫的內容看,這一段是具體場景的描寫,提到雞和狗,透露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交代人物的生活環境。(1分)
②從表現人物形象看,側面烘托出老者夫婦生活的寧靜平和。(2分)③從結構看,照應后文婆婆的剪紙和結尾處的描寫,使文章結構完整。(2分)(共5分)6.①作品中的老者夫婦平凡普通,但他們身上有著超越凡俗的精神力量。②他們為人淳樸、熱情、善良:在“我”極口渴之時,帶作為陌生人的“我”回家喝水③他們勤勞盡責、做事認真:林子守得齊齊有章法,綠綠森森,家里打掃得一塵不染④他們熱愛生活,有生活情趣:守林生活中,養家畜,剪紙⑤他們淡然無爭、自足自樂:一輩子守著茂林。(每點2分,答對3點給6分)7.A(B項,外國網友的回答是強調:雖然讀書多年,一朝進入社會,長大以后大部分知識內容都忘記了,但讀過的一些書會變成我們的一部分,滋養我們的靈魂。C項,“因為我們如果不讀書就沒有出路”錯誤,從材料二來看,之所以要讀書學知識,是因為這些知識是正確的;D項,材料三指的是“不少農村貧困地區大有市場。讓人驚詫的是,卻有極個別的農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學生”。)(3分)8.BE(B項,“對她們的行為進行了強烈的批判”錯誤,材料二開頭對這件事進行的是客觀敘述,只是結尾的“網紅們讀不讀書真的不重要”有輕微的否定色彩;E項,“都分析了讀書無用論出現的原因,并強調了讀書的有用性”錯誤,材料三并沒有分析原因,也沒有強調有用性。)(各2分,共4分)9.①宣傳“讀書有用論”,使人們正確認識讀書的價值,明確讀書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提升個人能力等。②拓寬通過知識獲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識者有施展才華、獲得收益的舞臺。③幫助人們養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不受外界不讀書風氣的影響。④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的分配。⑤重塑貧困階層對教育的信仰。(答“既要樹立和宣傳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點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可酌情給分。)(①②側重從材料一提煉,③側重從材料二提煉,④⑤側重從材料三提煉。每點1分,共5分)10.B11.D(“謚號”是古時帝王、諸侯、文臣、武將等人死后,據其生前事跡給予的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
12.A(“對謀反的淮南將士的親屬應施以恩德,派軍隊守護”錯,從原文王肅引用孫權、關羽一事可知,派軍隊守護是想用他們作人質,以瓦解淮南將士。)
13.(1)以前史書有這樣的記載,千里之外運送糧食,將士面有饑色,這說的是在平坦路途上的行軍情況。。(關鍵詞“志”、“涂”、“句式”各1分,大意2分)
(2)您如果提高自我修養來安撫百姓,那么天下喜歡安定生活的人都會歸附于德政,發動叛亂的人就會先滅亡了。(關鍵詞“修”“樂”“唱”各1分,大意2分)
14.CE(C項,詩句原意是“恥于染上湘妃的淚跡,羞于作上宮的宮琴”,這里的解釋完全弄反了;E項,末句未運用典故,“吐龍吟”意思是發出龍鳴般的聲音,寄寓了詩人堅守高潔的情操。)(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15、①本詩通過描寫竹子身居荒野、高聳向上、外直中空等特點,賦予竹子不慕奢華、不媚俗、高潔、堅貞、追求理想的品性,②表達自己要像竹子一樣堅貞高潔,追求夢想,愿為國家效力的高尚志趣。③托物言志,把竹子人格化,委婉、形象、深沉動人,極富藝術感染力。(每點2分,共6分)16(1)可堪回首
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2)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17、C(①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②“不翼而飛”多形容東西突然消失。使用正確。
③“安之若素”指處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樣,“隨遇而安”強調能適應任何環境。此處應用“隨遇而安”。④“熟視無睹”強調看的次數多,“視而不見”既可指看到的次數多,也可以是只看到過一兩次。此處應用“視而不見”。⑤綆短汲深: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里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謙辭,使用正確。⑥不忍卒讀: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符合語境。)(3分)18、D(A、語序不當,應“縱使宇宙毀滅了他”。B、缺賓語,應在“1.9萬公里”后加“的目標”之類的詞語。C、
句式雜糅,“遭到破壞”或者“有被破壞的危險”只能選一。)(3分)19、A(B“拜讀”使用錯誤C“鼎力相助”使用錯誤D“笑納”改為“接受”)20、①寫法簡單②木板和石料也曾充當過書寫材料③它們基本都已消蹤滅跡。(首先應瀏覽語段,把握主要內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和前后的照應。這段話主要是講“泥版”,第一處由后文“少許幾筆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肅省初三上冊數學試卷
- 肝病病人護理
- 二三級數學試卷
- 德威七年級數學試卷
- 肛門癌術后護理課件
- 二升四三數學試卷
- 肌理畫課件背景介紹
- 2025年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所屬天津市海河醫院招聘99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高血壓的并發癥及控制策略
- 給外國人做數學試卷
- GB/T 18391.3-2009信息技術元數據注冊系統(MDR)第3部分:注冊系統元模型與基本屬性
- GA/T 935-2011法庭科學槍彈痕跡檢驗鑒定文書編寫規范
- 濟源幼兒園等級及管理辦法
- 房地產開發全流程培訓講義課件
- 湖北省黃石市基層診所醫療機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信息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車賽場服務 基本要求-(高清現行)
- DB15T 933-2015 內蒙古地區極端高溫、低溫和降雨標準
- 圍堰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單詞打印版
- 《世界經濟史》課程教學大綱
- 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生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