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三章驗收Word版含解析_第1頁
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三章驗收Word版含解析_第2頁
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三章驗收Word版含解析_第3頁
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三章驗收Word版含解析_第4頁
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三章驗收Word版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_三章查收Word版含剖析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_三章查收Word版含剖析13/132019屆高考物理江蘇專版一輪復習階段檢測:(一)第一_三章查收Word版含剖析階段綜合檢測(一)第一三章查收(時間:100分鐘滿分:12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題3分,共21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切合題意)1(2018紹興期中)高速路上堵車,小東聽到導航儀提示“前面3公里擁堵,估計需要24分鐘經過”,依照導航儀提示,以下推斷合理的是()A汽車將勻速經過前面3公里B可以計算出此時車子的速度是0.125m/sC經過前

2、面這3公里的過程中,車子的平均速度大體為7.5km/hD若此時離目的地還有30公里,到達目的地必然需要240分鐘剖析:選C前面擁堵,汽車不可以能做勻速運動經過3公里,故A錯誤;依照題設條x件,汽車的瞬時速度無法求出,故B錯誤;依照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約為:vt324km/h7.5km/h,故C正確;經過擁堵路段后,汽車的速度其實不用然素來保持,故此60后的運動時間無法確定,故D錯誤。2.(2018綿陽模擬)甲、乙兩物體同時從同一地址出發,其v-t圖像以以下列圖。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甲、乙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B甲的位移不斷減小,乙的位移不斷增大C第1s末兩物體相遇D前2

3、s內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同剖析:選D在v-t圖像中,速度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錯誤;依照速度圖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甲、乙兩物體位移都不斷增大,故B錯誤。第1s末兩物體經過的位移不相等,而兩者又是從同一地址出發的,故不可以能相遇,故C錯誤;在v-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物體經過的位移,則知前2s內,兩個物體經過的位移相等,所用時間相等,故前2s內兩物體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確。3(2018南寧模擬)手拿一個錘頭敲在一塊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對于這一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錘頭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對錘頭的作用

4、力,因此玻璃才碎裂B錘頭碰到的力大于玻璃碰到的力,可是由于錘頭可以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沒有碎裂C錘頭和玻璃之間的作用力應該是等大的,可是由于錘頭可以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沒有碎裂D由于不清楚錘頭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況,因此無法判斷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剖析:選C錘頭敲玻璃的力與玻璃對錘頭的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因作用在不一樣樣的物體上,因物體的承受能力不一樣樣,產生不一樣樣的作用效果,故C正確,A、B、D均錯誤。4(2018吉林大學附中模擬)從t0時辰開始,甲沿圓滑水平面做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如圖甲;乙靜止于圓滑水平川面,從t0時辰開始碰到如圖乙所示的水平

5、拉力作用。則在04s的時間內()A甲物體所受合力不斷變化B甲物體的速度不斷減小C2s末乙物體改變運動方向D2s末乙物體速度達到最大剖析:選D由題圖甲所示可以知道:物體甲在02s內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在24s內做反向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整個過程加速度不變。由牛頓第二定律Fma可以知道,物體甲碰到的合力保持不變,故A錯誤。物體甲的速度先減小后反向增大,故B錯誤。由乙圖可以知道:乙所受的拉力先沿正向后沿負向。說明乙在02s內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24s內沿原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2s末運動方向沒有改變,且2s末乙物體速度達到最大,故C錯誤,D正確。5.(2018遼寧省實驗中學模擬)一皮帶傳達裝置

6、以以下列圖,輕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已知滑塊與皮帶之間存在摩擦。現將滑塊輕放在皮帶上,彈簧恰好處于自然長度且軸線水平。若在彈簧從自然長度到第一次達最長的過程中,滑塊素來未與皮帶達到共速,則在此過程中滑塊的速度和加速度變化情況是()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減小C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D速度先增大后減小,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剖析:選D滑塊輕放到皮帶上,碰到向左的摩擦力,開始摩擦力大于彈簧的彈力,向左做加速運動,在此過程中,彈簧的彈力逐漸增大,依照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逐漸減小,當彈簧的彈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時,速度達到最大,此后彈力大于摩擦力,加速度方

7、向與速度方向相反,滑塊做減速運動,彈簧彈力連續增大,依照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逐漸增大,速度逐漸減小。故D正確,A、B、C錯誤。6(2018盤錦模擬)在水平的足夠長的固定木板上,一小物塊以某一初速度開始滑動,經一段時間t后停止,現將該木板改置成傾角為45的斜面,讓小物塊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沿木板上滑,若小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則小物塊上滑到最高地址所需時間與t之比為()2B.A.12112D.C.22剖析:選A木板水平時,物塊的合力是滑動摩擦力。依照牛頓第二定律得出:小物塊的加速度a1g,v0設滑行初速度為v0,則滑行時間為t;木板改置成傾角為45的斜面后,對物塊進行受力剖析,以以下列圖

8、:小物塊的合力F合mgsin45fmgsin45mgcos45小物塊上滑的加速度a2mgsin45mgcos4512gm,2滑行時間tv02v0,a21gt因此t2,故A正確,B、C、D錯誤。17.以以下列圖,某豎直彈射裝置由兩根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以及質量不計的底盤組成,當質量為m的物體豎直射向空中時,底盤對物體的支持力為6mg(g為重力加速度),已知兩根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60,則此時每根彈簧的伸長量為()A.3mgB.4mgkkC.5mgD.6mgkk剖析:選D對物體m,受重力和支持力,依照牛頓第二定律,有:Nmgma其中:N6mg解得:a5g再對質量不計的底盤和物體m整體剖析,受兩個

9、拉力和重力,依照牛頓第二定律,有:豎直方向:2Fcos60mgma解得:F6mg依照胡克定律,有:xFk6mgk故D正確。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題4分,共20分。每題有多個選項切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8.以以下列圖,用恒力F將物體壓在粗糙豎直面上,當F從實線地址繞O點順時針轉至虛線地址,物體素來靜止,則在這個過程中,物體碰到的摩擦力Ff和墻壁對物體彈力的變化情況是()AFf方向可能素來豎直向上BFf可能先變小后變大CFN先變小后變大DFN先變小后變大再變小剖析:選AB若F在豎直方向的分力小于物體重力,則在F順時針旋轉過程中,Ff方向素來豎直

10、向上,Ff則素來減小,若F在豎直方向的分力大于物體重力,則Ff的方向可變為豎直向下,此過程中Ff先變小后變大,故A、B選項正確;因FN等于力F在水平方向分力的大小,故FN先增大后減小,C、D選項均錯誤。9.(2018皖南八校聯考)質量為0.2kg的物塊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6s末撤去水平推力F,如圖實線表示其運動的v-t圖像,其中經過點(4,0)的虛線是6s末v-t圖像的切線。g取10m/s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6s末物塊速度方向改變B06s內物塊平均速度比610s內物塊平均速度小C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D水平推力F的最大值為0.9N剖析:選BD6s末物塊速度

11、仍為正當,故速度方向沒改變,選項A錯誤;若06s內物塊做勻加速運動,則平均速度為3m/s,而由圖線可知,物塊在06s內的平均速度小于3m/s,而物塊在610s內的平均速度等于3m/s,故06s內物塊平均速度比610s內物塊平均速度小,選項B正確;撤去外力后的加速度v6m/s21.5m/s2,根at106據ag1.5m/s2可知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5,選項C錯誤;物塊的最大加速度為amv622Fmmgmam,解得Fm0.9N,tm/s3m/s,依照牛頓第二定律64選項D正確。10.(2018濰坊一模)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碰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F從20N開始逐漸增大到40N的過程

12、中,加速度a隨拉力F變化的圖像以以下列圖,由此可以計算出(g10m/s2)()A物體的質量B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C物體與水平面間的滑動摩擦力大小2D加速度為2m/s時物體的速度剖析:選ABC當F20N時,依照牛頓第二定律:FFfma,得amm則由數學知識知圖像的斜率km1由圖得k511,可得物體的質量為5kg。40205將F20N時a1m/s2,代入Ffma得:物體碰到的摩擦力f15N由fFNmg可得物體的動摩擦因數,故A、B、C正確。由于圖像只給出作用力與加速度的對應關系,且物體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加速運動,因沒有時間,故無法算得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時物體的速度,故D錯誤。11.(2

13、018百校締盟沖刺金卷)以以下列圖,物塊A、B疊放在一起,其中B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tan,A、B整體相對靜止以必然的初速度沿固定的足夠長的斜面上滑,則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上滑的過程A、B整體處于失重狀態B上滑到最高點后A、B整體將停止運動CA與B之間的摩擦力在上滑過程中大于下滑過程DA與B之間的摩擦力在上滑與下滑過程中大小相等剖析:選AD在上升和下滑的過程,整體都是只受三個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以向下為正方向,依照牛頓第二定律得向上運動的過程中:(mAmB)gsinf(mAmB)a,f(mAmB)gcos因此有:agsingcos,方向沿斜面向下,因此向上運動的過程中A、B組成的整

14、體處于失重狀態,故A正確。同理對整體進行受力剖析,向下運動的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AmB)gsinf(mAmB)a,得:agsingcos由于tan,因此a0因此上滑到最高點后A、B整體將向下運動,故B錯誤;以B為研究對象,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依照牛頓第二定律有:mBgsinfmBa,解得:fmBgcos;向下運動的過程中,依照牛頓第二定律有:mBgsinfmBa,解得:fmBgcos;因此ff,即A與B之間的摩擦力上滑與下滑過程中大小相等,故C錯誤,D正確。12.(2018儋州四校聯考)以以下列圖為少兒樂園里一項游樂活動的表示圖,金屬導軌傾斜固定,傾角為,導軌上開有一狹槽,內置一小球,

15、球可沿槽無摩擦滑動,繩子一端與球相連,另一端連接一抱枕,少兒可抱住抱枕與之一起下滑,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且保持不變。假設抱枕質量為m1,少兒質量為m2,小球、繩的質量及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剖析可知B少兒與抱枕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C少兒對抱枕的作用力平行導軌方向向下D繩子拉力與抱枕對少兒的作用力之比為(m1m2)m2剖析:選AD由于球沿斜槽無摩擦滑動,則少兒、抱枕和小球組成的系統擁有相同的加速度,且agsin,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間隔對少兒和抱枕剖析,加速度agsingsin,則,故A正確,B錯誤。對抱枕剖析,受重力、繩子拉力、少兒對抱枕的作用力,由于沿繩子方向合力為零,平

16、行導軌方向的合力為m1am1gsin,可知少兒對抱枕的作用力與繩子在同一條直線上,故C錯誤。對少兒和抱枕整體剖析,依照平行四邊形定則知,繩子的拉力T(m1m2,抱枕對少兒的作用力方向沿繩子方向向上,大小為2)gcosmgcos,則繩子拉力與抱枕對少兒的作用力之比為(m1m22,故D正確。)m三、實驗題(本題共2小題,共18分)13(6分)(2018武漢華中師大一附中模擬)在“研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中,測得紙帶上計數點的情況以以下列圖,A、B、C、D、E為選好的計數點,在相鄰的兩個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點未標出,圖中數據的單位是cm,實驗中使用的電源頻率為50Hz。由此可知:小車的加速度

17、a_m/s2;打點計時器打下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C_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剖析:每相鄰的兩計數點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因此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0.1s;CExAC依照xaT2,可得ax2;4T代入數據,解得17.478.058.052m/s20.34m/s2。a40.1210依照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辰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xBD12.593.862vC2T0.110m/s0.44m/s。2答案:0.340.4414(12分)(2018河北正定中學檢測)為了研究人們用繩子跨山谷過程中繩子拉力的變化規律,同學們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將不可以伸長輕繩的兩

18、端經過測力計(不計質量及長度)固定在相距為D的兩立柱上,固定點分別為M和N,M低于N,繩長為L(LD)。他們第一在輕繩上距離M點10cm處(標記為C)系上質量為m的重物(不滑動),由測力計讀出輕繩MC、NC的拉力大小TM和TN,隨后改變重物懸掛點的地址,每次將M到C點的距離增加10cm,并讀出測力計的示數,最后獲取TM、TN與輕繩MC長度之間的關系曲線以以下列圖,由實驗可知:曲線中拉力最大時,C與M點的距離為_cm,該曲線為_(選填:TM或TN)的曲線。若用一個圓滑的掛鉤將該重物掛于輕繩上,待牢固后,左端測力計上的示數為_N,MC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_(用正弦值表示)(第2問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

19、字)。剖析:(1)由題圖(b)可知,曲線中拉力最大時,C與M點的距離為100cm。采用C為研究的對象,受力如圖,水平方向:TMsinNsin,豎直方向:McosNG,由圖可得,當TTTcos時,兩輕繩上的拉力相等,該處離M比較近。C到M與N的距離相等時,受力如圖:水平方向依舊滿足:TMsinNsinT由圖可得,因此:TMTN,因此曲線是TM的曲線,曲線是TN的曲線。(2)若用一個圓滑的掛鉤將該重物掛于輕繩上,待牢固后,輕繩兩次的拉力相等,對應題圖(b)中兩曲線的交點,可讀出輕繩的拉力T04.3N。由(1)中剖析可知此時,則:2T0。由幾何關系可知,MC與水平方向的cosmg夾角為(90);由題

20、圖(b)可知,重物的重力為3.2N。則可知,MC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的正弦值為:sin(90cosmg3.20.37。)2T024.3答案:(1)100TN四、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61分)15(14分)(2018濰坊調研)在一次“模擬微重力環境”的實驗中,實驗人員乘坐實驗飛艇到達h16000m的高空,此后讓飛艇由靜止下落,下落過程中飛艇所受阻力為其重力的0.04倍。實驗人員可以在飛艇內進行微重力影響的實驗,當飛艇下落到距地面的高度h23000m時,開始做勻減速運動,以保證飛艇離地面的高度不低于h500m,取g10m/s2,求:(1)飛艇加速下落的時間t;F(2)減速運動過程中,實驗人員對座椅的

21、壓力F與其重力mg的比值mg的最小值。剖析:(1)設飛艇加速下落的加速度為a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Ma1解得a1Mgf9.6m/s2M加速下落的高度為h1h23000m,12依照位移時間關系公式,有:h1h22a1t,故加速下落的時間為2h1h223000s25s。ta19.6(2)飛艇開始做減速運動時的速度為va1t240m/s勻減速下落的最大高度為h2h3000m500m2500m要使飛艇在下降到離地面500m時速度為零,飛艇減速時的加速度a2最少應為v22a2240m/s211.52m/s22h225002h依照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gma2,依照牛頓第三定律可得FF,則:F2.15

22、2。mg答案:(1)25s(2)2.15216(15分)(2018遵義模擬)如圖,圓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2kg的木板B(足夠長),在F6N的水平向右外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t01s末將一質量為m1kg的煤塊A輕放在B的右端,A、B間動摩擦因數為0.3(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10m/s2),求:煤塊A剛放上時,A、B的加速度大小;煤塊A在B上劃過的印跡的長度。剖析:(1)依照題意,對物體進行受力剖析,對于A,水平方向上只碰到摩擦力,因此有:mgma解得:aAg3m/s2。對于B,放上A此后,B在水平方向上碰到兩個力的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gMaB解得:aB63m/s21.5m/

23、s2。2(2)當A、B的速度相同的時候,A在B大將不再產生印跡,設放上去A從前,B的速度為v0,經過t秒,它們達到共同速度,則aAtv0aBt沒有放上A從前的1秒鐘,B的加速度為3m/s2,因此放上A從前,B的速度v03m/s由以上可知:3t31.5t解得:t2s。Bv01B232m21.5m9mxt2at12xAaAt6m2因此劃痕長為xBxA9m6m3m。答案:(1)3m/s21.5m/s2(2)3m17(16分)(2018天津市五區縣期末)如圖甲所示,圓滑平臺右側與一長為L2.5m的水平木板相接,木板固定在地面上,現有一小滑塊以初速度v05m/s滑上木板,恰好滑到木板右端停止。現讓木板右端抬高,如圖乙所示,使木板與水平川面的夾角37,讓滑塊以相同的初速度滑上木板,不計滑塊滑上木板時的能量損失,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2)滑塊從滑上傾斜木板到滑回木板底端所用的時間t。剖析:(1)設滑塊質量為m,木板水平時滑塊加速度為a,則對滑塊有mgma滑塊恰好到木板右端停止22aL0v02v0解得2gL0.5。(2)當木板傾斜時,設滑塊上滑時的加速度為a1,最大距離為x,上滑的時間為t1,有mgcosmgsinma10v022a1x0v0a1t11解得t12s設滑塊下滑時的加速度為a2,下滑的時間為t2,有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