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優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_第1頁
2021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優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_第2頁
2021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優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_第3頁
2021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優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_第4頁
2021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優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優質公開課獲獎教案設計 在六年級語文課上六年級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每一篇六年級語文教案都是六年級語文老師的心血,你不妨與我們分享你的六年級語文教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2022-202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2022-202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

2、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教師應讓學生在富有層次的讀書活動中自己走進文本,以自己的心靈與文本展開有效對話;應努力創設與學生生活相近的情境,拉近文本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使學生在個性化的閱讀中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個性化的閱讀收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流資料 1、揭題板書,齊讀課題。 2、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桃花心木的資料,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有關圖片和文字,補充介紹。 3、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課文以“桃花心木”為題寫了些什么內容,就讓我們一讀為快吧! (設計意圖: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對桃花

3、心木這種樹知之甚少,師生共同搜集資料,把豐富、厚實的信息引進課堂,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桃花心木寫了哪些內容? 2、交流 (1)以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檢查指導生字新詞的朗讀。 (2)交流問題,小結:一種樹桃花心木,一個平凡但卻古怪的種樹人,蘊含著耐人尋味的道理。下面,就讓我們捧起課本細細品味吧! (設計意圖:帶著問題走入課文,初觀其貌,提綱挈領,與文本的初次對話為下面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品讀課文,質疑解疑 1、細讀,準備介紹文中的桃花心木和

4、種樹人。 2、啟發交流: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桃花心木這種樹,也結識了一位舉止奇怪的種樹人,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來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 3、種樹人奇怪的舉動使大家心中滿是疑惑,如果老師就是這位種樹人,就在你面前,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呢? 4、作者和你們一樣,也有一籮筐的問題想問種樹人,看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么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這么容易枯萎吧?” 引導學生讀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問。 5、同學們一定急于解開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這位種樹人,聽聽他是怎么回答

5、的。 6、自讀種樹人說的話,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7、同桌兩人分角色扮演作者與種樹人,通過對話解決剛才的問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學生由生疑而質疑,自質疑至解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自主活潑的學習活動中與文本進行近距離的二度對話,使學生的心與文中的種樹人貼得更近。) 四、潛心會文,領會主旨 1、種樹人樸素的話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讓我們受益匪淺,作者聽了種樹人的話,更是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體課件出示:“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

6、量,努力生長。” 2、默讀,啟發思考:同學們能理解嗎?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來體會句子的含義,有困難的地方可在小組里展開討論。 3、交流匯報 (由于學生閱歷尚淺,教師可通過課件簡單補充張海迪等人的事跡,以加深學生對此段話的理解。) 4、小結引讀:這段話,作者由樹的成長想到了人的成長,多么富有哲理啊!你們喜歡嗎?那就請你有感情地讀讀吧!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聯系個人生活實際或補充典型事例來與文本再度展開對話,使原來遠離學生的深刻道理變得鮮活生動,真實可及。) 五、回歸課文,深化感受 1、種樹人的一番話,給了作者,也給了我們不少啟

7、示。而當初僅及膝蓋的樹苗,如今又怎樣了呢,課件出示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么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長成大樹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說些什么?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感受:對種樹人說;對已枯萎的同伴說;對一起成長的伙伴說;對前來散步的人們說) 3、總結:同學們,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屋檐下的小鳥飛不上廣闊的藍天,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是成才的一條通路。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談出對文本的感悟,不僅充實、升華了文章主旨,也使課堂煥發出蓬勃的個性風采,閃現著靈動的智慧之光。) 2022-2

8、02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學會9個生字,掌握“枯萎”、“依賴”、“一旦”、“一番”、“鍛煉”、“優雅”等詞語。理解課文深刻的句子和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種樹人的用心,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見解。 情意目標 懂得人應該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能養成依賴心理。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蘊含意義深刻的句子,進而悟出課文是借種樹喻育人,體會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自學生字詞,掌握音、形、義。理清課文的層次,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過程略) 第二課時 一、 復習,用中積累。 1、 通過

9、上節課的學習,種樹的話都明白嗎?齊讀。 2、 情境,加深理解種樹人的一番話。現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們就是種樹人,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們,你們能給我滿意的答復嗎? A、 我說你這個種樹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時給樹苗澆水,又不澆一定量的水,瞧,樹苗都枯萎,后悔嗎?(不后悔。我之所以不按時給樹苗澆水,不澆一定量的水,是讓它們自己學會在土里找水源,才能長成百年大樹,自己不會找水源,枯萎了也沒什么后悔的。) B、 種樹人,我有個問題要向你請教。如果按時給樹苗澆水,澆一定量的水,結果會怎樣? 二、 主動探究,悟道理。 1、 種樹人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心中有數;似乎懶懶散散, 實則從從容容。種樹人的用心良苦沒有白

10、費,現在讀課文最后三節。 2、 探究:“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會枯萎?“我”從種樹的一番話中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3、 著重理解:“不止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1)“不確定”是指什么? (2)同學們知道哪些在艱苦環境中自主自強的人的事例嗎?或者生活在溫室里,經不起風雨的人的故事嗎?請你聯系知道的人、事、物,談一談。 (3)“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 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自己會找水源的樹苗,將來能長成參天大樹;從小能夠獨立自主的孩子,將來

11、必成棟梁之材。愿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一名自主自強,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4、 讀了這篇文章,聯系生活實際,你想到了什么? (1) 提示:A、從自己的求知和生活自立情況談; B、 從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談; C、 從家庭教育情況談; D、 從轉變觀念,教育改革方面談。 (2)要求:A、緊密結合自己學習本課懂得的道理談; B、開拓思路,從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達個人見解,怎么想就怎么說,不同意見可以討論。 三、 總結拓展 同學們列舉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呀,小小的種子深埋地下,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奮力向上,終于沐浴陽光雨露,長成參天大樹;身患重殘的張海迪大姐姐身殘志堅,在逆境中奮斗,

12、在困境中成長,她的人生收獲累累碩果這一個個生動鮮明的事例無不告訴我們:人要主動地接受生活的考驗和磨練、掌握生存和發展的本領,自立自強。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奮斗,去贏得生命的輝煌。 四、閱讀 推薦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閱讀后,試著寫感受。 五、 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 說說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喜歡,為什么? 2、 同桌互讀互背互評。 3、 班內背,教師給予鼓勵。 4、 課外練習,向父母談談這位種樹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講的道理,聽一聽父母的看法。 板書設計: (一)桃花心木 種樹:澆水不定時 不定量 長成百年大樹 人:在不確定中生

13、活能經得起考驗。 (借種樹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樹人 拼命扎根 自立自強 汲水生長 學會生存 經受風雨 經受磨練 2022-202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后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看表演時受到的啟示。 【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搜集勇于面對失敗的名言警句。 【設計意圖】 讓學生明確課堂的學習目的,能使他們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14、完成學習任務。帶著問題,通過默讀課文、小組討論、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弄清課文主要內容,寫作順序并悟出作者從這件事中受到的啟示,目的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并從中受到啟迪,享受到讀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明確學習任務 1、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這是我國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交流一下你對趙麗宏先生的了解。 2、認真看看課文前面的“連接語”,看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一是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二是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 【設計意圖】了解作者,明確學習目的。 二、默讀思考,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

15、表演? 1、 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表演。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少年的表演過程?(37) (2)自由朗讀37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批注,想一想: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很大;從觀眾看表演時的反應可以表現表演難度大;用了擬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可以結合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體會。 (4)有感情地朗讀。從少年兩次表演的失敗中,我們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確是一場難度非常大的雜技表演!帶著這樣的感受,朗讀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場充滿關愛和寬容的表演。 這可以從姑娘的動作,老者

16、的神態和動作及從少年前后表現的變化感受到。 句子: “一位姑娘走出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還是那一位姑娘,走出來掃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老者從后臺走到燈光下嘴里低聲說了一句什么。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鞠了一躬。”從姑娘和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可以體會到他們對少年的鼓勵和關愛。 (1)少年在第一次失敗后“沒有慌亂,而且不失風度”,可是第二次失敗后“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這位少年,面對兩次表演失敗會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對頂碗少年低聲說了什么? 體會有了姑娘兩次掃起碎瓷片,對

17、少年來的無聲的支持和老者的寬容和鼓勵,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們要學會在別人失敗的時候給予關愛和鼓勵。 (5)帶著這樣的感受,朗讀三個句子。 【設計意圖】 讓學生懂得這既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表演,也是一場充滿理解、關愛與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學會在別人失敗的時候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勵。 三、感悟寫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 1.引導寫話。 作者在開篇就說:生讀第一自然段。作者從這件事,從頂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樣的人生哲理?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寫話交流,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

18、“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能夠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結:這驚心動魄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讓我們獲得人生的啟示! 【設計意圖】 領會文章要表達的中心: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 四、摘錄詞語 1.詞語積累。課文中有很多值得積累的詞語。請同學們把你覺得值得積累的詞語抄寫下來。 2.詞語推薦。推薦一個詞語和大家分享。 3.結束語。相信同學們會把這些詞語記在腦海里,運用在我們的習作中。 【設計意圖】 引導積累詞語,學習運用。 2022-202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材分析: 位于四川松潘藏龍山上美麗神奇的五彩池絢麗斑斕,作者用生動

19、、明快、極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五彩池的數量、顏色、大小、深淺、形狀以及池水顯出神奇色彩的奧秘,使人讀后不禁陶醉于祖國的山水美景,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為了我們魂牽夢繞、心馳神往的地方。 學情分析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本課是六年級的語文課,由于六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課前讓學生收集五彩池的有關資料和圖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但他們自制能力差,好動,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夠強,學習靠興趣,因此教學時,巧妙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激發興趣,激發探究的欲望。 2、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六年級學生能讀通、讀懂課文,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表

20、達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學中,讓學生用讀讀、劃劃、說說、議議的方法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主動讀議探究,從而體會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語言文字更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14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點詞句感悟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及其成因,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4.感悟課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觀看五彩池圖片,整體感知五彩池。 2.緊抓“五彩池的神奇”,統領

21、全文,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當小導游,為五彩池寫一段廣告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五彩池這一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分析: l、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用讀、劃、說、議的方法自主學習,再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和媒體輔助給學生充分創設的語言情景,從而體會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五彩池顏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課前與科學老師協商讓學生做三棱鏡折射實驗,讓學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現象;課中引導學生回憶三棱鏡折射試驗,合作、探究池水顏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課

22、件、學生做“三棱鏡試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詞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五彩。引導學生說出由此想到的詞語,如色彩艷麗、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等。 2.揭示課題五彩池。 二、觀看美景,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初讀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讀起來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最后能達到讀正確、流利。 (2)思考:關于五彩池的傳說是怎樣的?出示閱讀要求 2.教師檢查初讀效果。 (1)出示詞語:藏龍山、熾熱、舀水、橄欖、檸檬、矗立、眼花繚亂、菜碟 (2)學生自由練讀,指名練讀。 (3)分節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復述關于五彩池的神話故事。 4.(過渡)瑤池只是人們的一種夢想,作

23、者看到了神奇、美麗的五彩池時,他感到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現實,現在就讓我們到五彩池去游覽一番。播放五彩池神奇、美麗的風光。出示課件 5.學生觀看后表達自己對五彩池的感受。 學生回答預設:五彩池是美麗的,神奇的。 三、品詞析句,深入感悟。 1.(過渡)五彩池的確神奇、美麗。作者筆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它到底神奇在哪?美麗在哪?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細細欣賞。 閱讀提示: (1)默讀第3、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最能體現五彩池神奇、美麗的詞語和句子。 (2)思考:它們為什么能體現它的神奇和美麗? 2.在小組里讀讀你劃的詞語和句子,并互相說說為什么能體現它的美麗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預設: 形狀各異

24、(1)引導學生根據讀課文再加上自己對這些形狀的理解及平時的生活經驗將五彩池畫下來。 (2)全班展示學生畫出的各種形狀的五彩池。 (3)看到這么多形狀的五彩池,學生談感受,然后將這些感受帶到文本中,教師指導朗讀、背誦。出示課件 顏色絢麗多彩 (1)觀看五彩池美麗的景象。出示課件 (2)我們來看看描寫顏色的詞語:咖啡色、天藍、檸檬黃、橄欖綠,這些描寫顏色的詞語既準確又生動,引導學生說出更多這樣的詞語。 (3)五彩池還會有怎樣斑斕的色彩呢?引導學生展開想像,仿照這一段說一說。 (4)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練讀、試讀、指名讀,讀出五彩池的美麗與神奇,并指導背誦。 數量多 (1)理解“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

25、的水池,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出示課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還有哪些詞也說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導學生回答: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把水池比作寶石?比作鮮花也挺美?由此體會作者比喻的準確形象,并能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中。 (4)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大小不一、深淺不同 (1)引導學生找出段落,回答:“不足”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不過”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出示課件 (2)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第二課時 一、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1.思考:五彩池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背誦課文

26、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組交流討論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介紹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組討論將每個原因用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來。 (3)討論結果由組長匯報。 2.全班交流談論結果。 3.全班觀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圖。出示課件 三、學習生字,練習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討論怎樣記住這個字。 2.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3.指導學生注意生字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如: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學生練習書寫。 四、拓展練習。 課后查閱有關五彩池更詳細的資料和圖片,用一句話或廣告語來介紹五彩池,為五彩池作廣告,或以小

27、導游的身份用一段話來介紹五彩池。 2022-2023部編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讀準并積累本課詞語:奇異、玲瓏多姿、凝結、細膩、呈現;理解詞語“玲瓏多姿”。 2、知道課文寫了五彩池的幾方面。 3、能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系的緊密性。 4、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 重點難點: 1、能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后聯系的緊密性。 2、通過圈詞劃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一)欣賞圖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異。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

28、五彩池的神奇。 (媒體音樂,出示:欣賞圖片) (二)揭示課題。 有一位作者在游覽之后,將這番美景化作文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17五彩池)齊讀課題 二、反饋預習,梳理文章的脈絡。 (一)反饋預習,了解1、4節的總起、總結作用。 1、反饋預習,交流寫出五彩池特點的詞語。 (出示預習要求)讀了文章后,五彩池留給你什么印象呢?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梳理文章結構,學習1、4節。 交流:(板書:奇異)對呀,這是五彩池留給我們的總體印象。作者在開頭總起介紹了五彩池的特點,最后又再次總結了它的特點。就讓我們拿起書來讀讀1、4節。 (二)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1、交流課

29、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中間兩個小節,作者又為我們介紹了五彩池的哪兩個方面? 2、交流并板書。(板書:池子、池水) 3、小結并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點課題“池”)池子及其中(點課題“五彩”)五彩的池水這兩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奇異的。我們讀這類寫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景物的。現在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看看作者是怎樣把五彩池奇異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學習第2小節,了解五彩池大小、形狀上的奇異,積累有關語段。 (一)了解本節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1、指名讀第2節,正音。 我們先來看看文中對池子的描寫。指名讀第2節。(媒體:“玲瓏、恰似、一畝、盛開”的拼音)正音。

30、2、默讀第2節,思考本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那這一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直線劃出句子。 3、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辨析本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交流:(板書: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引讀體會:這里滿山坡的五彩池卻多得數不清。這些五彩池大的小的呢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 (二)引導抓住句中關鍵詞,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情。 1、自讀第2節,初步感受作者是怎樣描寫五彩池的。 (出示:滿山池子的圖片)如果你是游客,此時你會做什么呀?如果不能用相機,要讓你用文字來描寫美景,該怎么寫呢?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吸引我們的。(出示:“這些五彩池大

31、大小小蓮花”)自己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2、出示句子,引導感受作者的描寫中流露出的驚訝之情。 (1)媒體:音樂;師范讀,學生想象。作者在文中說(出示: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到三米。)這大的池子在作者眼中是不是很大很大的呢? (2)交流。 點評: “一畝”相當于我們14個教室那么大!可能我們感覺很大。但同樣是池子,新疆的天池有7畝多大。而五彩池,大的并不大呀。一個“不足、不到”把作者的感受表達出來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讀兩句話,你們發現了什么?(池子大小差異很大) 3、小結:作者就是用了強烈的對比來讓我們感受到池子的奇異的。(板書:對比) (三)感受池子形狀各異,有感情朗讀有關語句 1、知道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 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