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根及根莖類中藥)課件_第1頁
中藥學(根及根莖類中藥)課件_第2頁
中藥學(根及根莖類中藥)課件_第3頁
中藥學(根及根莖類中藥)課件_第4頁
中藥學(根及根莖類中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項目3-根及根莖類中藥模塊1 直根類牛膝牛 膝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來源】 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產地】 主產河南。 牛膝【采收加工】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曬至干皺后,將頂端切齊,曬干。牛膝牛膝【性狀鑒別】呈細長圓柱形,挺直或稍彎曲,長1570cm,直徑041cm。 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細縱皺紋、排列稀疏的側根痕和橫長皮孔樣的突起。 質硬脆,易折斷,受潮后變軟, 斷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質樣而油潤,中心維管束木質部較大,黃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數黃白色點狀維管束,斷續排列成24

2、輪。 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牛膝【顯微鑒別】橫切面: 木栓層為數列扁平細胞,切向延伸。 栓內層較窄。外韌型維管束斷續排列成24輪,最外輪的維管束較小,有的僅1至數個導管,束間形成層幾連接成環,向內維管束較大; 木質部主要由導管及小的木纖維組成,根中心木質部集成23群。 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砂晶。牛膝川牛膝川 牛 膝 Radix Cyathulae【來源】 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井a地】 主產四川,云南、貴州等地也產。 川牛膝【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炕或曬至半干,堆放回潤,再炕干或曬干。川牛膝川牛膝川牛膝川牛膝【顯微鑒別

3、】商陸商陸Radix Phytolacca【來源】 商陸科植物商陸Phytolacca acinosa 或垂序商陸P. mericana 的干燥根。商陸【產地】商陸主產于河南,安徽,湖北;垂序商陸主產于山東,浙江,江西等地。商陸【性狀鑒別】縱切或橫切的不規則塊片, 外皮黃白色或淡棕色。橫切片為不規則圓形,彎曲不平,邊緣皺縮, 木部隆起形成多個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環狀層紋,俗稱“羅盤紋” 。商陸【顯微鑒別】商陸根橫切面(同心性異常維管束)木栓層為數列棕黃色細胞。皮層較窄。商陸【顯微鑒別】異常維管束斷續排列成數輪,外韌型。形成層成環。正常維管束位于中央,木質部細胞呈放射狀排列。 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

4、淀粉粒。銀柴胡銀柴胡Radix Stellariae【來源】 石竹科植物銀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1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 銀柴胡【產地】 主產寧夏、甘肅、陜西等地?!静墒占庸ぁ?春、夏間植株萌發或秋后莖葉枯萎時采挖;栽培品于種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沙,曬干。 銀柴胡銀柴胡銀柴胡銀柴胡【顯微鑒定】白 芍 Radix Paeonia Alba赤 芍Radix Paeonia Rubra白芍 赤芍 【來源】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白芍芍藥及川赤芍P.veitchii 的干燥根 赤芍 白芍 赤芍【

5、產地】 白芍- Paeonia lactiflora主產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均栽培)浙江產者,商品稱為杭白芍,品質最佳;安徽產者稱為亳白芍,產量最大;四川產者名川白芍。 赤芍-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野生種) 主產東北,華北及甘肅,陜西等地。川赤芍P.veitchii 主產四川、甘肅,云南、青海等地。 白芍 赤芍【采收加工】 白芍-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藥根,除去根莖及須根,洗凈,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之發軟,撈出曬干。分開大小,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赤芍-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莖、須根及泥沙,曬干。分開大小,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白 芍赤 芍白芍 赤芍

6、白芍表面赤芍表面白芍 赤芍白芍橫切片赤芍橫切片白芍 赤芍白芍 赤芍【性狀鑒別】 白芍 赤芍(芍藥)呈圓柱形 圓柱形,稍彎曲表面淺棕色或類白色, 表面暗棕色或紫棕色,粗糙, 光滑 外皮易脫落,或皮部與木部易分離質堅實,不易折斷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或微紅色,角 斷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紅色, 質樣,木部有放射狀紋理 木部射線明顯,有時具裂隙氣微,味微苦而酸 氣微香,味微苦澀 白芍 赤芍【顯微鑒別】白芍橫切面: 木栓層偶有殘存。 栓內層系切向延長的薄壁細胞, 常被刮去而殘缺。 韌皮部主要由薄壁細胞組成。 形成層環微波狀彎曲。白芍 赤芍【顯微鑒別】 木射線寬數十列細胞; 木質部束窄, 導管徑向排列

7、成13行, 并有多數導管間斷地相聚成群。初生木質部不明顯。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簇晶和糊化的淀粉粒團塊。白芍 赤芍【顯微鑒別】赤芍橫切面:白芍 赤芍【顯微鑒別】 白芍粉末 類白色。糊化淀粉團塊甚多。草酸鈣簇晶存在于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具緣紋孔及網紋導管常見。纖維長梭形,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圓形紋孔。白芍 赤芍【理化鑒別】(1) 取橫切片,加1%三氯化鐵試液顯藍色。專屬性特征。(2) 另取粉末5g,加乙醚50mL,加熱回流10min,濾過。取濾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L與硫酸45滴,先顯黃色,漸變成紅色、紫色,最后呈綠色。 (檢查芍藥苷)甘草甘 草Radix et Rhizoma G

8、lycyrrhizae【來源】為豆科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er、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根及根莖甘草【產地】甘草主產于內蒙古、甘肅、新疆等省區,以內蒙古伊盟的杭旗一帶、巴盟的橙口及甘肅、寧夏的阿拉善旗一帶所產,品質最優。脹果甘草和光果甘草主產新疆和甘肅。甘草【采收加工】春秋兩季均可采挖,以春季產者為佳。切去莖基、幼芽、支根及須根,再切成長段后曬干。將外面紅棕色栓皮刮去者,稱“粉甘草”。甘草【性狀鑒別】甘草 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外皮松緊不一,表

9、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有明顯的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有粉性和裂隙,具明顯的形成層環及放射狀紋理“菊花心”。 根莖表面有芽痕,斷面中央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甘草甘草菊花心甘草甘草脹果甘草根及根莖木質粗壯,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 質堅硬,木質纖維多,粉性小。 甘草光果甘草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 甘草【顯微鑒別】1根橫切面 (甘草) 木栓層為數列紅棕色細胞。韌皮部射線寬廣,稍彎曲,常現裂隙;韌皮部及木質部中均有纖維束,纖維束周圍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木質部導管直徑大,常單個或23個成束;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少數細胞含棕色塊。木栓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甘

10、草根橫切面 射線射線木栓層韌皮部導管木質部形成層韌皮纖維束草酸鈣方晶形成層甘草顯微特征 2粉末 淡棕黃色晶纖維細長,壁極厚, 微木化。含晶細胞壁增厚。木栓細胞棕紅色,壁薄,微木化。具緣紋孔導管較大; 淀粉粒,散在的草酸鈣方晶,射線細胞。 甘草粉末甘草甘草【成分】三萜類化合物: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系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的鉀、鈣鹽,為甘草的甜味成分。甘草酸水解后產生18-甘草次酸(18-glycyrrhetic acid)。黃酮類化合物:甘草苷(liquiritin)等。生物堿類:甲基喹啉類;中性多糖。甘草【理化鑒別】TLC 以甘草對照藥材和甘草酸銨

11、對照品對照。 HPLC測定含甘草酸2.0% 。 1 2 3 4 5 1.甘草 2.甘草 3.甘草 4.甘草(對照藥材) 5.甘草酸黃芪 黃 芪 Radix Astragali【來源】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 膜莢黃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產地】 主產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静墒占庸ぁ?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根頭,曬干。 黃芪黃芪【性狀鑒別】 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cm,直徑13.5cm。 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

12、齊的縱皺紋或縱溝。 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 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黃芪黃芪(個)黃芪黃芪(片)黃芪黃芪(縱切片)黃芪木栓層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皮層為23列切向延長細胞。韌皮部射線外側常彎曲,有裂隙;韌皮纖維成束;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導管周圍有木纖維束。射線中可見單個或成群的石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黃芪藥材黃芪橫切面 黃芪【成分】含皂苷類:主為黃芪甲苷,并含乙苷和丙苷等;黃酮類成分:芒柄花黃素等;黃芪多糖免疫促進作用;多

13、種氨基酸等。黃芪【理化鑒別】TLC以黃芪甲苷為對照品。HPLC測定黃芪甲苷不得少于0.040%。黃芪甲甙黃芪藥材黃芪藥材黃芪藥材人參人參屬中藥人參西洋參三七人參葉 生津,祛暑竹節三七(竹節參)滋補強壯,散淤止痛 珠子參(扣子七) 補肺養陰,活絡治人參人 參 Radix et Rhizoma Ginseng “人參味甘,大補元氣, 生精固脫,強心安神” 李時珍:“因根如人形而得名”。人參【來源】為五加科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 根及根莖?!井a地】主產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栽培品習稱“園參”。野生品習稱“山參”。人參【植物】莖單一、直立、無毛、掌狀復葉輪生?;ㄐ騻?/p>

14、形,單生莖頂,核果漿果狀,熟時紅色。一年生者(播種第二年) 一片三出復葉;三花子二年生者,一片五出復葉;巴掌三年生者,二片五出復葉;二夾子四年生者,三片五出復葉;燈臺子,五年生者、六年生者,四枇葉、五枇葉;七年生者 ,三片五出復葉(最多六片復葉)。人參人參【采收加工】園參,栽種56年后,于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土。新鮮人參稱“水子”或“水參”。水子加工的商品有:生曬參:直接曬干;不去支根,則稱“全須生曬參”。紅 參: 蒸后曬干或烘干,稱普通“紅參”;其中蘆長、體長(大于8.3CM)、帶有較長支根者,稱“邊條紅參”, 支根及須根,稱“參須”。人參白參(糖參):鮮參置沸水中燙37min,取出,用針

15、扎小孔,再浸于濃溏液中23次,每次1012h,取出干燥。真空冷凍干燥人參,可防止有效成分總皂苷的損失,提高產品質量。野山參加工成全須生曬參。人參人參【性狀鑒別】園參:一般分蘆、艼、體、腿、須等部。上部的根莖稱“蘆頭”,長1-4CM,直徑0.3-1.5CM; 蘆頭上凹窩狀莖痕,習稱“蘆碗”; 蘆頭上不定根,習稱“艼”,多為2一3支。主根稱體,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5CM,直徑1-2CM。支根為腿,3一5,腿生有須根,其上有小突起,習稱“珍珠點”。人參生曬參 主根紡錘形或圓柱形;表面灰黃色,上部有斷續環紋及明顯縱皺紋,體輕,質較硬,斷面淡黃白色,形成層環棕黃色,皮部有棕色點狀樹脂道和放射狀裂隙。

16、氣香而特異,味微苦、甘。人參紅參表面紅棕色、半透明、具縱向順紋,上部有斷續不明顯環紋。斷面平坦、角質,中間有顏色稍淺的圓心。糖參 表面黃白色,質較重,參體和參腿上常有糖樣結晶。味甜。人參生曬山參 蘆頭細長、與主根等長或更長,稱“雁脖蘆”;蘆分三節, “馬蹄蘆,對花蘆、圓蘆”。 艼中部飽滿形如棗核,習稱“棗核艼”。主根短,上端有緊密深陷的環紋,習稱“鐵線紋”。參腿2 3支,須根細長,清疏不亂,質韌,“珍珠點”明顯。氣香濃?!?蘆長碗密棗核艼,錦皮細紋珍珠須”人參“雁脖蘆”“棗核艼”“鐵線紋”“珍珠點”人參飲片 生曬參為橫切或縱切片,黃白色,斷面可見形成層環、菊花心; 紅參為斜切或縱切片, 紅棕色

17、,角質半透明; 有人參皂甙樣甘苦味。人參【顯微鑒別】主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栓內層窄;韌皮部有樹脂道散在,內含黃色分泌物,外側常有裂隙。韌皮射線寬35列細胞。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斷續排列成放射狀。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人參粉末,淡黃色(生曬參)或紅棕色(紅參)樹脂道碎片易見,內含黃色塊狀分泌物。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m,棱角銳尖。淀粉粒眾多,單粒類球形,直徑220m,臍點點狀、裂縫狀或星狀;復粒由26個分粒組成。(紅參中淀粉粒已糊化)導管多網紋或梯紋,直徑1056m。木栓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壁細波狀彎曲。人參 生曬參主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扁平細胞。韌皮部散有樹脂道

18、,樹脂道內含金黃色樹脂團塊,周圍有數個分泌細胞環繞。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射線寬廣,導管徑向斷續排列。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及多數細小淀粉粒。顯微特征 木栓層形成層韌皮部木質部韌皮部木質部樹脂道草酸鈣簇晶人參【成分】1. 人參皂苷(ginsenosides), 約4%,14種以上皂苷的混合物:四環三萜達瑪脂烷系皂苷,為主要活性成分,加酸水解產生人參二醇(panaxadiol),如人參皂苷Ra1、Ra2、R a3、Rb1、Rb2、Rb3、Rc、Rd、Rg3、Rh2、RS1、Rs2等;水解產生人參三醇(panaxatriol),如人參皂苷Re、Rf、Rg1、Rg2、Rh1等。五環三萜的齊墩果烷系皂苷,

19、苷元為齊墩果酸,如人參皂苷R0。人參【成分】2. 人參多糖及單糖、雙糖、三糖等。3. 揮發油:約含0.12%,油中有-欖香烯(-elemene)、人參炔醇(panaxynol)及多炔環氧物人參醇(panaxydol)等。人參【理化鑒別】1、TLC 以人參對照藥材和人參皂苷Rb1、Re、Rf、Rg1對照品為對照。2、HPLC測定, 人參皂苷Re+Rg10.30%,Rb10.20%。西洋參西洋參 Radix Paracis Quinquefolii五加科 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a L. 根補氣養陰,清火生津西洋參【產地】西洋參主產北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有栽培西洋參【加工】原皮參

20、 去蘆莖,連皮曬干去皮參 加谷殼于布帶內撞刷去皮,再用硫磺熏制。西洋參【不同部位人參皂苷含量】主根 6.49%蘆頭 11.62%側根 7.87%須根 8.80%西洋山參 11.94%西洋參【性狀鑒別】主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長312cm,直徑0.82cm。表面淺黃褐色,有橫向環紋及橫長皮孔狀突起、細縱皺紋。質堅實,斷面平坦, 皮部散有多數黃棕色點狀樹脂道, 形成層環紋棕黃色,木部略呈放射狀。氣微而特異,味微苦、甘。西洋參西洋參【成分】含人參皂苷:已分離出17種人參皂苷,如R0、Rb1、Rb2、Rb3、Rc、Rd、Re、Rf、Rg1、Rg2、Rh1、Rh2、Rd、RA0等,其中Rg1含量較微。西洋參皂苷 L1、R1, 擬人參皂苷F11、F3等。揮發油:15種倍半萜類化合物(7種與人參相同)。酯類、烷烴、酸和醇等,脂肪酸。氨基酸:16種以上的氨基酸,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多糖A、B、C、D、E、胡蘿卜苷及甾醇等,及微量元素,果膠、人參三糖等。西洋參【理化鑒別】(1)TLC以西洋參對照藥材和擬人參皂苷F11、人參皂苷Rb1、Re、Rg1對照品對照。西洋參F11RfRg1RdReRcRb2Rb1西洋參【理化鑒別】(2)HPLC測定 Rg1+Re+Rb1 2.0%(3)TLC 以人參對照藥材對照,檢人參。西洋參F11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