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宏觀環境發展狀況_第1頁
連云港市宏觀環境發展狀況_第2頁
連云港市宏觀環境發展狀況_第3頁
連云港市宏觀環境發展狀況_第4頁
連云港市宏觀環境發展狀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連云港市宏觀環境進展概況一、連云港市(一)、戰略定位:. 亞歐大陸橋的東頭堡連云港作為亞歐大陸橋的東頭堡,是這條連接東亞、歐洲以及中東地區的運輸大動脈上重要的國際運輸樞紐。連云港市同時也是隴海蘭新鐵路沿線1個省市自治區最近的出海口,將成為整個隴海經濟帶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東北亞經濟圈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的最南端的連云港,隨著海陸聯運樞紐港的地位日益顯現,經濟戰略地位也將進一步提高。連云港能夠利用世界范圍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展趨勢,重新調整自身定位,進一步提高在中國東部沿海都市中的地位。3渤海,長三角經濟圈,徐連經濟帶連云港在渤海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輻射帶

2、的交匯處,隨著經濟圈中心都市的迅猛進展,大量產業面臨著轉移擴散到蘇北地區的趨勢,連云港將憑借其大陸橋東頭堡的港口優勢,以徐連經濟帶為依托,成為整個蘇北經濟進展的發動中心。徐連經濟帶:包括徐州、連云港兩市及所轄9縣,土地面積和人口占全省的0左右。連云港港口作用的發揮制造業將成為港口進出物資的重要依托。4.連云港市進展目標:將徐連經濟帶建成經濟實力雄厚,產業結構優化,市場競爭力強與經濟發達地區,使該地區在隴蘭經濟中內聯外引的樞紐地位加強。徐州都市圈:包括徐州市,宿迂市及其所轄縣市,安徽、山東、河南部分市縣。徐州都市圈和徐連城鎮進展軸要加強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技術擴散和轉移;進展承東啟西、南

3、引北聯的區位優勢,加強各都市間優勢互補;為國家中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服務,充分發揮蘇北地區后發優勢。(二)、連云港概況1連云港區域概況 連云港市,江蘇省轄地級市。位于江蘇省東北部,東經118度24分-119度48分和北緯34度-35度07分之間,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郯城、臨沭、莒南、日照等縣市接壤;西與徐州新沂市、淮陰市沐陽縣毗鄰;南與淮陰市漣水、鹽都市響水縣相連,東西長19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土地總面積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9.平方公里。連云港市是一個帶狀都市,總體布局為“一市雙城”。新浦、海州地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工業的要緊聚攏地。連云區為港區

4、、風景旅游區和外貿工業區。錦屏鎮為重點工礦區。地形地貌連云港市位于魯中南丘陵與淮北平原的結合部,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平原、海洋、高山、河湖、丘陵、灘涂俱備。全市地貌差不多分布為中部平原、西部崗嶺、東部沿海三大部分。東西最大橫距1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2公里。氣候連云港屬濕潤的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年主導風向東南風。常年平均氣溫1攝氏度,最冷為正月,平均氣溫-0.2攝氏度,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26.8攝氏度,歷年平均降水量93毫米,集中降水期為夏季,常年無霜期220天。人口總人口48.81萬,其中都市人口65萬人口規模,依照連云港市都市總體規劃(203-0200)所預測的市區都市化水平,

5、201年市區人口將達到8.%,能夠初步估算出重點進展區人口將達到18萬。面積總面積74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79.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80平方公里民族這是個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包括漢,滿、回、錫伯、蒙古、朝鮮2歷史沿革連云港歷史連云港是一座古老而年輕的都市,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9個重點旅游都市和江蘇省3大旅游區之一,也是全國十大沿海港口都市,被國務院列為14個對外開放都市之一。據史籍記載那個地點那個地點1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也有4000700年前農業活動的遺址,連云港地區,夏商時期屬徐州,周時屬青州,春秋時歸郯子國,戰國時為楚地,秦以后隸于東海郡,東魏時始有海州之稱,辛亥

6、革命后州制廢除,分為東海、灌云二縣。全國解放前后,曾設立過東海行政區、新海連特區、新海連市等建制,1961年更名為連云港市,為省轄市,1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相傳公元前525年,孔子曾在那個地點的山峰上眺望東海,該山因此得名“孔望山”。秦始皇巡視天下的時候,曾三次途經此地,并在此修建了一座石門,即“秦東門”。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也在此地留下了動人的傳講故事。中國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曾兩次視察連云港,為連云港東港描繪了進展藍圖。吳承恩留戀花果山仙果神山寫出傳世名著西游記,李汝珍寓居灌云板浦老鎮寫出一代奇書鏡花緣。歷史與經濟地位在改革開放20年中,連云港建成了現代化的港口。連云港作為一個新興的海

7、港、工業和旅游都市正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然而近年來,連云港的都市進展較青島,大連等其他沿海都市相比進展顯平緩,與連云港的戰略地位明顯不相稱。3、行政區劃江蘇省與山東省的交界處,市區包括新浦、海州、連云、開發區四區,下轄贛榆、東海、灌云、灌南四縣,其中國家級開發區一個,省級開發區兩個。、連云港經濟今年上半年的經濟特征:連云港市經濟進展逐步進入歷史最好時期,要緊經濟指標增長較快,增幅全面超越去年同期,且在全省位次較為靠前。在崗職工人均工資、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幅在十三市中列第一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列第三、四位。經濟總量加快擴大,增速創2年來新高。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91億元,

8、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創2年來最高增幅,在全省十三個市中并列第九位。工業進一步提速,增長點效應明顯。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5966億元,同比增長245%。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農業生產穩步增長,農民收入提升較大。農民收入接著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上半年實現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9元,同比增長1.0。投資熱土效應顯現,國際海濱都市建設步伐加快;東部城區投資持續升溫,民間投資增長迅猛。財政收入增幅提升,各項稅種全面增長。上半年,全市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9億元,同口徑增長31.。港口運輸不斷攀升,陸橋集裝箱過境創紀錄。集裝箱運量

9、同比增長64.2,大大高于全國沿海規模以上港口2.4%的平均增幅,居全國各大港口第一。市民收入增長較快,各項消費平穩增長。上半年,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752元,同比增長33%;,工薪收入及養老金離退休金的增長是上升的要緊緣故。人均家庭總收入達087元,增長18%;上半年都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064元,同比增長1.%。單位從業人員增加,職工工資大幅增長。上半年,連云港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794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工業效益提升放慢,虧損面有所擴大。招商引資難度大,利用外資額減少都市經濟與產業首先,連云港將在以后年內實現以臨港工業群為特征的重化工業轉移。其次,利用地區區位、交通、資源、基

10、礎條件較好等比較優勢,進展臨港工業群,堅持”以工興港、以港興市、以市帶農”的策略方針,建設現代化港口、園區與物流業,推進臨港沿橋地帶的產業集聚和企業集群。再次:連云港市要抓住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開發建設的契機,差不多確立在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地位最后:港口與新亞歐大陸橋的連接也是連云港以后經濟和貿易增長的重要因素。 工業進展目前,連云港已吸引了來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美國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建立了一系列工業園,連云港差不多形成了涵蓋食品、化工、紡織、服裝、機械、電子、醫藥和建材等領域的工業體系,培育了100多家大型高科技企業,如連云港堿廠、恒瑞

11、制藥、杜鐘氨綸有限公司、康緣制藥有限公司、華為電子等。房地產經濟過去五年間,連云港地區的房地產行業進展迅猛。200年,房地產總投資為人民幣27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 比2003年上漲了8%。住宅面積年銷售量不斷上升,而住宅總空置率不斷減少。區域內的新住宅開發區要緊集中在新浦和連云區。 住戶組合市場調研的結果顯示,大部分的銷售住宅的面積屬于經濟戶型(70平方米)與標準戶型(10平米)單位。豪華戶型(140平米以上)的單位,銷售情況并不理想,甚至有積壓的情況。由于本項目基地位于以后連云區中央商務區,區內的住宅單位將以經濟與標準戶型的單位為主,豪華戶型單位所占的比例可不能超過0%。基于以上

12、的分析,以后全區居住用地將達到21公頃(占基地全部面積的3%),建筑面積達到248萬平方米。依照以上的數據,項目區內住宅用地的整體容積率(FR)將達到116。其中豪華型(小高層公寓豪華型連排/疊排不墅)所占的比例將從前期的少量單位增加至205年之后的0%的住宅單元比重。旅游經濟連云港地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包括多個天然海灘和國家級景點(包括4個AA級旅游景區和2個AA級景區)和度假區,差不多日漸進展成為受游客青睞的旅游度假圣地,特不是關于江蘇省南部游客,因其靠近南部區域,已進展成為南部游客選擇周末游的最佳目的地。2005年,連云港共接待超過700萬人次的國內游客,游客數量比00年增加了5。旅游

13、創收超過人民幣億元。可能200年全年,本地區接納的國內外游客將達到770萬人次。 港口經濟連云港差不多成為設施完備的國際貨運轉運中心。已同世界上1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個港口建立了航運和貿易聯系,每月有60多條往返于香港、日本、韓國和北美西海岸的集裝箱航線。優良的港口運輸,良好的配套條件,寬敞的經濟腹地為連云港港口的進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5交通條件連云港市以港口為中心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民航開通了到中國重要都市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的航班。鐵路客運和貨運列車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漢、寶雞等大中都市,并通過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等連接中國各地。連云港是中國五大交通樞紐之一

14、,公路對外交通已全部實現高速化,國家重點建設的同三、連霍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近兩年新修已通車的高速公路有連鹽高速,連徐高速,204國道,242省道和各縣、市、區之間都有快速交通干道,交通便捷、快速.。城區的道路網絡、架構比較完善,路況特不的平坦,寬敞。6人口與就業進展趨勢2004年連云港市域的人口達到469萬人,其中6萬人口居住于市區之內。整個連云港以及市區的都市化比例分不為6%與8%,市區的都市化水平顯著地高于其余縣市。連云港統計年鑒與易道經濟研究表明在過去五年間,連云港地區就業人口由原來的208萬人上升至目前的21萬人。非政府機構部門的從業人口比重迅速增加,其所占都市總就業人口的比重由

15、2000年的30%上升至005年的8。目前,連云港經濟更多的依靠于私營企業的進展,以后私營企業將進展成為最受青睞的企業。連云港經濟開發區進展迅猛,同期總就業人口由1.5萬人增加到2萬人。由于連云區靠近港口以及經濟開發區,越來越多的人們希望能夠在連云區安家置業。因此以后連云區所占的區域人口比重將不斷增加。 以后人口預測:依照連云港近期的人口與經濟增長的模式,易道經濟小組對連云港市與連云區206至0年的人口增長進行預測。這些數據將會被用作于對以后住宅單位需求的一個重要考慮基礎。依照人口預測,22年連云港市與連云區的人口將分不達到3萬與59萬余人。可能200年市區人口的35%將居住于連云區。在006

16、年到2020年之間,連云區每年的新住宅單位的需求將從3,000套增長至7,000套。旅游資源黃海孔望山摩崖造像藤花落龍山文化遺址竹島東西連島北崮山連云港區薔薇河后云臺山前云臺山8.人文人文底蘊 認識連云港,需要首先了解連云港豐富多彩的人文底蘊,連云港的魅力不僅來自于它漂亮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人文底蘊所散發的迷人光環深深的阻礙了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學創作。遠在1萬年前,古朐山(即現在的錦屏山地區)出現古人類活動。195年和178年在錦屏山南麓二澗和東海縣山左口鄉大賢莊,均發覺了迄今為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唯一的有明確地層關系的舊石器時代遣址,是中國原始農業最早開發區之一。“將軍崖巖畫”,197年在連云

17、港海州區被發覺。 “孔望山摩崖造像”,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我國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20年,屬國家一級愛護文物。“藤花落龍山文化遺址”,位于連云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15萬平方米。這是我國迄發覺的首例內外雙重城墻結構的史前城址。西游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講,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在書中所描繪的花果山正是取自于連云港的前云臺山(又名花果山)作為藍本。鏡花緣是我國古典文學花苑中的一朵奇葩,該書自嘉慶二十三年(181年)首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民間歡迎,古今中外一些聞名學者專家對此書評價頗高。9.自然資源 連云港自然資源豐富。基地東面的東海縣盛產高品質水晶,被

18、譽為中國的“水晶之鄉”。此外,本地區還有礦產資源共計0余種,要緊有磷礦、蛇紋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1.規劃進展布局規劃定位:國際性的海濱都市,現代化的港口工業都市,山海相擁的知名旅游都市布局:市域城鎮空間布局一、市域城鎮空間進展戰略中心聚攏、帶狀伸展,產業興城、核心帶動市域城鎮空間構架“一心四軸”的整體進展結構;連云港都市核心區,沿海城鎮進展軸;東隴海城鎮進展軸,寧連城鎮進展軸,新沂河、灌河城鎮進展軸市域城鎮職能結構一級中心都市:連云港市區;二級中心城鎮:東海、灌云、灌南;重點鎮:柘汪、白塔埠、板橋、燕尾港 SHAE * MRGFORAT 連云區連云區概況連云區作為連云港市東部港口海濱城區

19、,轄1個鄉鎮(街道)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人口0萬。連云區是連云港的精華所在。連云港最大的優勢是港口,港口位于連云區;連云港最大的特色是海濱都市,既靠大海又是城區的只有連云區;連云港最大的企業聚攏區是國家級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也位于連云轄區,連云區正在加速與開發區的協作與融合。所有這些都使連云區成為省市高度關注的專門區域。首先,連云區是一個交通優勢明顯的港口城區其次,連云區也是一個領先放開門戶的開放城區。第三,連云區依舊一個風景秀麗的旅游城區。第四,連云區更是一個山海資源豐富的海濱城區。連云區要緊區域墟溝街道辦事處。是連云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下轄2個行政村,1個直屬公司,1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7.3萬人,總面積1平方公里。3連云區經濟情況20年,連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億元,今年人均P突破2000美元。是連云港市經濟最活躍,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區域。連云港是國家首批14個沿海開放都市,位于連云港對外開放最前沿的連云區,有港口集團公司、連云港堿廠、江蘇核電有限公司等部、省屬企業單位及各地駐連機構近百家。區域性三大展覽中心之一的連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