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13.310CCSA 905117 四 川 省 ( 達 州 市 ) 地 方 標 準DB5117/T 582022教育機構反恐怖防范規范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caution a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2022 - 05 - 19 發布2022 - 05 - 25 實施達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 布 學兔兔 HYPERLINK / 標準下載DB5117/T 582022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 言II HYPERLINK l _bookmark1 1 范圍1 HYPERLINK l _bo
2、okmark2 2 規范性引用文件1 HYPERLINK l _bookmark3 3 術語和定義2 HYPERLINK l _bookmark4 4 縮 略語2 HYPERLINK l _bookmark5 5 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2 HYPERLINK l _bookmark6 6 管理要求3 HYPERLINK l _bookmark7 7 設計和施工要求6 HYPERLINK l _bookmark8 8 評審、檢驗、驗收和運行維護要求20 HYPERLINK l _bookmark9 9 監督和檢查20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附錄 A(資料性) 教育機構反恐怖
3、防范工作檢查實施21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參考文獻33I DB5117/T 5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與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規范、黨政機關反恐怖防范規范等系列標準共同構成達州市反恐怖防范標準體系。本文件是教育機構的反恐怖特殊要求,與反恐怖防范管理基本規范配套使用。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達州市公安局提出。 本文件由達州市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達州市反恐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四川省標準
4、化研究院、達州市教育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中電科電科院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達州分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達州分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達州分公司、北京至簡墨奇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紫光華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易簡云數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易利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森、葉春林、郭家彬、鄧剛、彭維、李根、汪震、畢嚴先、張瑞、吉祥、高啟龍、任忠剛、陶建、趙勝、楊萌、郭慶浪、劉文辛、趙洲、何清、劉洋、黃
5、軍勇、楊保國、曹曄。 本文件為首次發布。 II DB5117/T 582022教育機構反恐怖防范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教育機構反恐怖防范的術語和定義,縮略語,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管理要求,設計和施工要求,評審、檢驗、驗收和運行維護要求,監督和檢查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達州市教育機構反恐怖規劃設計和防范管理,已建教育機構和達州開放大學反恐怖防范可參照執行。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887 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
6、10409-2019 防盜保險柜(箱) GB 17565-2007 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GB 20815-2006 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40 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GB/T 25724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 GB/T 28181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 29315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 GB/T 30147 安防監控視頻實時智能分析設備技術要求GB/T 31068 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 GB 37300 公共安全
7、重點區域視頻圖像信息采集規范GB/T 39786 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密碼應用基本要求GB 50198-2011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 GB 50394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5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526 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GA 308 安全防范系統驗收規則 GA/T 367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 594 保安服務操作規程與質量控制GA/T 644 電子巡查系統技術要求 GA/T 669.1 城市監控報
8、警聯網系統 技術標準 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GA/T 751 視頻圖像文字標注規范 1 DB5117/T 582022GA/T 761 停車庫(場)安全管理系統技術要求GA 871 防爆罐 GA/T 992 停車庫(場)出入口控制設備技術要求GA/T 1093 出入口控制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 GA/T 1127-2013 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GA/T 1211 安全防范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GA/T 1217-2015 光纖振動入侵探測器技術要求GA/T 1279 保安員裝備配備與管理要求 GA/T 1343-2016 防暴升降式阻車路障DB5117/T 56-2022 反恐
9、怖防范管理基本規范 術語和定義DB5117/T 56-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教育機構educationaI institution具有辦學資質的全日制學校、幼兒園。 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 APP: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ARP: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FHD: 全高清(Full High Definition) IP: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 MAC:介質訪問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 TVL:電視線路水平分辨力(TeleVision Line
10、s) USB: 通 用 串 行 總 線 (Universal Serial Bus) VLAN:虛擬局域網(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PN:虛擬專用網(Virtual Private Network) 反恐怖防范重要部位高等院校重要部位應包括:主要出入口(大門、宿舍、食堂餐廳、教學樓、辦公大樓、實驗大樓)、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主要通道、廣播(電視)室、配電房、鍋爐房、燃氣設施、水池及水泵房、重大活動時的場館、危化物品儲藏室、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實驗室、檔案室、專用試卷保密室、網絡中心、校(院)長室、財務室、圖書館、停車場(庫)、宿舍、周界等。 中小學校重要部位
11、應包括:主要出入口、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主要通道、廣播(電視)室、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運動場館、危化物品儲藏室、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實驗室、檔案室、專用試卷保密室、校(院)長室、圖書館、網絡中心、財務室、停車場(庫)、宿舍、周界等。 2 DB5117/T 582022幼兒園重要部位應包括:主要出入口、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主要通道、廣播(電視)室、午休房、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操場、游泳池、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檔案室、校(園)長室、財務室、周界等。 管理要求人防設置原則 應結合面積、建筑分布、校園人數、重要部位情況等反恐怖防范工作實際需要,配備足夠的安保力量,明確常態安保力量人數。 注:教
12、育機構的安保力量包括保安員和經培訓的教職員工等。 人防組織應設置或確定承擔與反恐怖防范任務相適應的反恐怖防范工作機構,明確第一責任人、責任部門和聯絡員,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負責反恐怖防范的具體工作。 應明確反恐怖防范重要崗位。重要崗位應包括:機構負責人、反恐怖防范工作主管領導、班主任和輔導員、實驗室和危化物品管理人員、反恐工作聯絡員、食堂餐館負責人等相關崗位人員。 應組織開展反恐怖主義宣傳教育,提高反恐怖主義意識。 人防配置人防配置應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人防配置表序號項目配設要求設置要求高等院校中小學幼兒園1工作機構 健全組織、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應設 2責任領導 主要負責人為第一
13、責任人 應設 3責任部門 安保部門兼任或獨立設置 應設 4聯絡員 指定聯絡員1名 應設 5技防崗位 重要技防系統設施 應設6固定崗位 主要出入口、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 主要出入口、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 主要出入口、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 應設7巡查崗位 主要通道、宿舍、廣播(電視)室 主要通道、宿舍、廣播(電視)室 主要通道、廣播(電視)室、午休房 應設8配電房、鍋爐房、水池及水泵房、燃氣設施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應設9大型場館 運動場館 操場、游泳池 應設10危險物品儲藏室、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 危險物品儲藏室、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 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 應設3 DB5117
14、/T 582022表 1 (續) 序號項目配設要求設置要求高等院校中小學幼兒園11巡查崗位 實驗室、檔案室、專用試卷保密室、網絡中心、校(院)長室、財務室、圖書館 實驗室、檔案室、專用試卷保密室、校(院)長室、網絡中心、財務室 檔案室、校(園)長室、財務室 應設12停車場(庫)、周界 停車場(庫)、周界 周界 應設13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崗位 網絡安全維護 網絡安全維護 網絡安全維護 應設14機動崗位 備勤、周界 備勤、周界 備勤、周界 應設安保力量配備原則如下: 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在崗安保力量不少于 1 人,教育機構主要出入口在崗安保力量不少于 2人,實行雙人雙崗; 技防崗位、網絡與信息安全
15、管理崗位應配置在崗人員不少于 1 人; 上學放學高峰期間安保力量應相應增加; 在舉辦重大活動期間,應在出入口、主要通道、相關活動場館和周界增加巡查安保力量; 校園的安保力量可采用專(兼)職結合的方式。 人防管理 人防管理應符合 DB5117/T 56-2022 中 7.1.4 的要求。 應建立與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公安機關及教育機構主管部門的工作聯系和應急聯動機制,定期報告反恐怖防范措施落實情況,互通信息、完善措施。發現可疑人員、違禁和管制物品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保護現場。 應加強人防管理: 加強反恐怖防范教育宣傳,將恐怖活動預防、應急知識納入教育、教學、培訓的內容,開展全員應急技能
16、訓練和應急處突演練,提升人防技能; 對重要崗位人員開展背景審查,建立人員檔案,并向公安機關備案,確保用人安全; 加強門衛管理、開展巡查與安檢、技防系統的值守監看和運行維護,主要出入門口應 24 h 有人值守,其他出入口開啟時應有人值守,確保人防職責落實; 健全管理制度體系,提高管理效率,強化檢查督導,及時整改,消除隱患; 教育機構主要負責領導、責任部門負責人應簽訂反恐怖防范目標責任書,重要崗位的從業人員應簽訂相應的反恐怖防范承諾書。 應指定專職聯絡員,聯絡員應確保 24 h 通信暢通。聯絡員的配置和變更,應及時向教育機構主管部門、屬地公安機關和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的辦事機構備案。 安保力量要
17、求反恐怖防范安保力量應符合DB5117/T 56-2022中7.1.5的要求,并應符合以下要求: 在崗保安員應具備處置突發事件、履行日常安保職責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能,并應符合 GA/T 594 和 GA/T 1279 的相關要求; 4 DB5117/T 582022每半年至少應組織 1 次保安員反恐怖防范與應急知識教育培訓;保安員每周應開展不少于 1 h 的應急防護器材的技能訓練; 保安員的配備應符合以下要求: 師生員工人數少于 100 人的學校至少配 1 名保安員; 100 人以上 1000 人以下的學校至少配備 2 名保安員; 超過 1000 人的學校每增加 500 名學生增配 1 名保安
18、員; 寄宿制學校至少配備 2 名保安員,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每增加 300 名寄宿生增配 1 名保安員; 在滿足 c)的基礎上,應符合以下要求: 白天學生在校期間,每個門崗至少配備 2 名保安員值勤; 夜間無寄宿學生的教育機構至少配備 1 名保安員值勤,寄宿制教育機構夜間至少配備 2名保安員值勤; 上、放學重點時段,在“一門兩保安”的基礎上,宜增配 2 名以上保安員在校門口及周邊區域持械疊加值守; 非重點時段,配備不少于 2 名保安員巡邏守護,每天對重要部位的巡查不少于 1 次; 應加強重要部位巡查,寄宿制的每棟宿舍樓應至少配備 1 名專職或兼職宿舍管理員(女生宿舍樓宿舍管理員應為女性),每天應
19、開展不少于 2 次的夜間巡查; 宜組織教職工成立應急處置隊伍,落實各項防范與應急措施,定期培訓和演練; 安保人員應熟悉教育機構地理環境、消防通道、各類疏散途徑及安全管理、治安保衛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標準和規章制度,還應熟練掌握周邊治安特點及安全防范工作重點; 宜與社區、家長合作,在教育機構主管部門、公安機關等部門的指導下建立安全保衛志愿者隊伍,在上、放學等重點時段維護本機構及門口秩序; i)網絡安全維護人員應按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開展網絡安全防范工作; 專職聯絡人應確保 24 h 通信暢通,聯絡人的配置和變更,應及時向屬地公安機關、教育機構主管部門備案; 每個校區應設至少 1 名安全主任,負責安全防
20、范管理工作; 積極應對相關涉恐突發事件,在反恐怖主義工作領導機構及公安機關、教育機構主管部門指導下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制度防一般要求制度防應符合DB5117/T 56-2022中7.5的要求。 制度防組成制度防組成包括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和技術標準等標準化文件。 管理標準應按 DB5117/T 56-2022 中 配置相應管理標準,同時制定重要部位管理制度。 所有群體活動應置于可控區域和可控條件之下,避免不必要的群體聚集。 應制定實驗室管理制度和反恐防范門衛值守和巡邏制度。 制定反恐怖防范責任承諾制度,明確反恐怖防范目標責任書和反恐怖防范承諾書的簽訂要求。 5 DB5117/T 582022應建
21、立來訪登記、幼兒接送、機動車管理等制度,接送學生、幼兒應在校內安全區域,或從校內封閉轉送到其他安全區域實現家庭接送。 對來訪人員、車輛進行登記識別;對接幼兒人員應通過人像比對或者接送卡、打電話確認等方式核對身份信息后才可進入校內接送。 對進入校內的機動車輛應進行渠化隔離,人車分道。 建立重要崗位一崗雙責和校園師生意識形態反恐防范制度,編制反恐預案,每學期不定期演練。 建立應急能力和風險評估制度,定期組織評估,實時分析、研判校內、校外的安全威脅。 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定期組織排查,及時整改,記錄在案,保存備查。 工作標準制定保安崗位工作標準,對保安人員配置標準、資質條件、權限、現場操作規
22、范,以及出現問題的處理方式和責任追究等要求進行明確。 制定機構負責人、各部門負責人、重要部位相關工作人員崗位工作標準,明確反恐怖防范工作責任、應急疏散過程中的工作要求等。 技術標準對尚未有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技術事項,應制定相應的內控管理標準化文件。 設計和施工要求物防配置原則應納入工程建設總體規劃,新建或改建的應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使用的設備和設施應經法定機構檢驗或認證合格。 物防組成重點目標物防包括實體防護設施、個人應急防護裝備、公共應急防護裝備及設施等。 物防配置物防配置應符合表2要求。 表 2 物防配置表 序號 項目 安放區域或位置 設置要求 高等院校 中小學 幼兒園 1
23、 實體防護設施 機動車阻擋裝置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應設 2 防機動車沖撞或隔離設施 主要出入口、受機動車沖擊后容易受到重大傷害的重要部位 主要出入口、受機動車沖擊后容易受到重大傷害的重要部位 主要出入口、受機動車沖擊后容易受到重大傷害的重要部位 應設 6 DB5117/T 582022表 2 (續) 序號 項目 安放區域或位置 設置要求 高等院校 中小學 幼兒園 3 實體防護設施 防盜安全門、金屬防護門或防尾隨聯動互鎖安全門 安防監控中心、實驗室、危化物品儲藏室、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檔案室、專用試卷保密室、廣播( 電視)室、網絡中心、水池及水泵房、財務室 安防監控中心、實驗室
24、、危化物品儲藏室、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檔案室、專用試卷保密室、廣播( 電視)室、網絡中心、水池及水泵房、財務室 安防監控中心、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檔案室、廣播(電視)室、水池及水泵房、財務室 應設 4 防盜保險柜、防盜保險箱 財務室 財務室 財務室 應設 5 圍墻或其他實體屏障 周界 周界 周界 應設 6 人車分離通道 出入口 出入口 出入口 應設 7 鋼窗柵欄、實體墻 水電熱氣等設備間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應設 8 刀片刺網 周界圍墻 周界圍墻 周界圍墻 宜設 9 人行出入口通道閘 出入口 出入口 出入口 宜設 10 個人應急防護裝備 對講機、強光手電、防護棍棒、自衛
25、噴霧器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 應設 11 毛巾、口罩 危化物品儲藏室等重要部位 危化物品儲藏室等重要部位 門衛室 應設 12 防護面罩 危化物品儲藏室等重要部位 危化物品儲藏室等重要部位 門衛室 宜設 13 防暴盾牌、鋼叉 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門衛室 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門衛室 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門衛室 應設 14 防暴頭盔、防割(防刺) 手套、防刺服 危化物品儲藏室、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 危化物品儲藏室、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 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 應設 15 化學防護服 危化物品儲藏室、安防監
26、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 危化物品儲藏室、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 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 宜設 16 公共應急防護裝備及設施 防爆毯或防爆罐、防火服 門衛室、危化物品儲藏室、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等重要部位 門衛室、危化物品儲藏室、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等重要部位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或保安裝備存放處等重要部位 應設 17 應急警報器 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大門口 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大門口 安防監控中心、門衛室、大門口 應設 18 滅火器材 各工作區域 各工作區域 各工作區域 應設 注:阻擋裝置指出入口的桿或閘門,一般安裝在機動車出入口,主要是對出入行為實施放行、拒絕
27、、報警功能的設施;防機動車沖撞或隔離設施指能夠有效防范汽車沖撞等暴力侵害的硬質設施,如防沖撞金屬柱、水泥柱(墩)、翻板式路障機等高強度防汽車沖撞功能的設備。 物防要求防護設備設施要求7 DB5117/T 582022一般要求.1.1物防設施應符合 DB5117/T 56-2022 中 及相關標準的要求。 .1.2防爆罐應符合 GA 871 的要求。 實體防護設施實體防護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學生上學、放學出入口及校外學生集中放學區域應安裝防暴升降式阻車路障。防暴升降式阻車路障的技術要求應符合 GA/T 1343-2016 的要求,阻擋能力等級應不低于 GA/T 1343-2016 規定的 B1
28、; 移動式金屬伸縮防護門門體高度應不低于 1.4 m,伸縮導條(桿)設計應不易于踩踏、攀爬, 所選用的板材及材質、尺寸公差及配合間隙應不低于GB 17565-2007 規定的乙級防盜安全級別。移動式金屬伸縮防護門應平穩運行,不應有卡阻、竄動、搖晃等現象。控制系統應具有自動防碰控制功能,電氣安全要求應符合 GB 17565-2007 的相關規定; 實體圍墻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磚混結構、鋼柵欄等結構形式,高度不應低于 2.2 m; 采用磚石或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墻厚不小于 200 mm,磚混結構圍墻的強度應符合相應的國家現行工程建設標準; 采用鋼柵欄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單根直徑不小于 20
29、 mm,壁厚不小于 2 mm 的鋼管(或單根直徑不小于 16 mm 的鋼棒, 單根截面不小于 8 mm20 mm 的鋼板)組合制作; 用于窗的防護時,柵欄應安裝在窗內側; 單個柵欄空間最大面積應不大于 600 mm100 mm; 柵欄應采用直徑不小于 12 mm 的膨脹螺絲固定,安裝應牢固可靠; 用于實體周界封閉時,柵欄的豎桿間距不大于 150 mm,且不易攀爬,安裝應牢固可靠; 鋼柵欄的設置應符合消防的有關規定; 防機動車沖撞或隔離設施的立柱升降應平穩,立柱間距應不大于 0.8 m。立柱升起后高度應不低于 600 mm,立柱升起至最高位置的時間應不大于 5 s;立柱下降后阻擋裝置應不影響道路
30、的承載能力和通行能力。阻擋裝置升起后單根立柱的阻擋能力應能應能達到 GA/T 1343-2016 中B2 級的要求; 防機動車沖撞或隔離設施常態應處于升起狀態,應能電動操作和遙控操作,在電動操作故障時應能手動應急操作,并能接入其他安防系統的信號實現系統聯動; 防沖撞設施的設計、布防、施工、驗收及日常維護應符合相關要求。 防護設備設施設備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實驗室、危化物品儲藏室、專用試卷保密室、網絡中心應設有防盜門和網絡監控系統等安全防范設施。危化物品儲藏室實行雙人雙鎖管理; 防盜安全門的技術要求應符合 GB 17565 的規定, 防盜安全門的防護能力應不低于 GB 17565-2007 規
31、定的乙級防盜安全級別,金屬防護門的防護能力應不低于 GB 17565-2007 規定的乙級防盜安全級別; 防盜保險柜的技術要求應符合 GB 10409-2019 的規定,防盜保險柜的防護能力應不低于 GB 10409-2019 規定的 B30 類防盜安全級別。防盜保險柜安裝應牢固可靠。 8 DB5117/T 582022防護設備設施采購與維護防護設備設施采購或維護應符合DB5117/T 56-2022中的要求。 技防建設原則應納入工程建設總體規劃,新建或改建的應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使用的設備設施應經法定機構檢驗或認證合格。 技防組成技防包括電子防護系統、安防監控中心、公共廣播系統、
32、無線通信對講指揮調度系統、通訊顯示記錄系統等,其中電子防護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停車庫(場) 管理系統、電子巡查系統、安全檢查及探測系統等。 技防配置技防配置應符合表3要求。 表 3 技防配置表序號 項目 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 設置標準 高等院校 中小學 幼兒園 1 安防監控中心 視頻監控、入侵和緊急報警、電子巡查的終端設備,以及出入口控制、停車庫(場)管理系統的報警信號輸出終端 應設 2 視頻監控系統 攝像機 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應設 3 周界及內部主要通道、校園門外 周界及內部主要通道、校園門外附近 周界及內部主要通
33、道、校園門外附近 應設 4 宿舍出入口、宿舍樓通道 宿舍出入口、宿舍樓通道 宿舍出入口、宿舍樓通道 應設 5 食堂餐廳及其出入口、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 食堂餐廳及其出入口、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 食堂操作間和儲存間 應設 6 教學樓、各教室、活動室、功能室 教學樓、各教室 各教室、午休房 應設 7 辦公樓大廳、電梯等候區 應設 8 體育場館、廣場、會場、運動場 運動場館 操場、游泳池 應設 9 圖書館 圖書館 應設 10 安防監控中心、廣播(電視)室 安防監控中心、廣播(電視)室 安防監控中心、廣播(電視)室 應設 11 配電房、鍋爐房、水池及水泵房、燃氣設施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配電房、水池及水
34、泵房 應設 12 實驗室、危化物品儲藏室 實驗室、危化物品儲藏室 應設 9 DB5117/T 582022表 3 (續)序號 項目 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 設置標準 高等院校 中小學 幼兒園 13 視頻監控系統 攝像機 專用試卷保密室及其主要通道 專用試卷保密室及其主要通道 應設 14 檔案室、網絡中心 檔案室、網絡中心 檔案室 應設 15 財務與重要物品存放場所 財務室 財務室 應設 16 停車場(庫)在及其主要通道和出入口 停車場(庫)在及其主要通道和出入口 應設 17 100人(座)以上的會議廳(室、禮堂) 100人(座)以上的會議廳(室、禮堂) 應設 18 電梯轎廂、自動扶梯口 應設 19
35、 各樓梯口、主要通道 各樓梯口、主要通道 各樓梯口、主要通道 應設 20 門衛室 門衛室 門衛室 應設 21 人員密集區域 人員密集區域 人員密集區域 應設 22 視頻智能分析系統 安防監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 安防監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 安防監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 宜設 23 人臉識別系統 安防監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 安防監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 安防監控中心、圖像采集前端 應設 24 機動車號牌自動識別系統 停車庫(場) 停車庫(場) 宜設 25 控制、數據存儲、顯示裝置 安防監控中心 安防監控中心 安防監控中心 應設 26 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 入侵探測(報警)器周界 周界 周界 應設 27
36、配電房、鍋爐房、水池及水泵房、燃氣設施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應設 28 危化物品儲藏室 危化物品儲藏室 應設 29 檔案室 檔案室 檔案室 應設 30 財務室、貴重物品存放場所 財務室 財務室 應設 31 緊急報警裝置 (一鍵報警)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學生宿舍樓(區)值班室、校(院)長室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學生宿舍樓(區)值班室、校(院)長室 門衛室、安防監控中心、學生宿舍樓(區)值班室、校(園)長室 應設 32 報警控制器 安防監控中心及相關的獨立設防區域 安防監控中心及相關的獨立設防區域 安防監控中心 應設 33 終端圖形顯示裝置 安防監控中心 安防監控中心
37、 安防監控中心 宜設 10 DB5117/T 582022表 3(續)序號 項目 安裝區域或覆蓋范圍 設置標準 高等院校 中小學 幼兒園 34 出入口控制系統 門禁系統 主要出入口、安防監控中心 主要出入口、安防監控中心 主要出入口、安防監控中心 應設 35 配電房、鍋爐房、水池及水泵房、燃氣設施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配電房、水池及水泵房 應設 36 實驗室、危化物品儲藏室 實驗室、危化物品儲藏室 應設 37 人臉識別系統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應設 38 身份驗證系統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宜設 39 停車庫(場)管理系統 停車庫(場) 停車庫(場) 應設 40 電子巡查系
38、統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應設 41 周界 周界 周界 應設 42 電子巡查系統 重要部位和人員密集區域 重要部位和人員密集區域 重要部位和人員密集區域 應設 43 公共廣播系統 區域全覆蓋 區域全覆蓋 區域全覆蓋 應設 44 無線通信對講指揮調度系統 區域全覆蓋、安防監控中心 區域全覆蓋、安防監控中心 區域全覆蓋、安防監控中心 應設 45 安全檢查及探測系統 手持式金屬探測器 主要出入口或重要部位 主要出入口或重要部位 主要出入口或重要部位 應設 46 通訊顯示記錄系統 服務、咨詢電話、總機 服務、咨詢電話、總機 服務、咨詢電話、總機 宜設 47 安全管理平臺 宜設 技防要求技
39、防系統總體要求反恐怖防范技防系統總體應滿足以下要求: a)應符合 DB5117/T 56-2022 中 對技防要求; b)應滿足 GB 50348、GB/T 31068 和 GB/T 29315 中技防設備設施的相關規定。 視頻監控系統攝像機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出入口安裝的攝像機應固定焦距和方向,且朝向一致。院區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安裝的攝像機應一致向外; 攝像機監視區域應無遮擋,監視圖像應避免出現逆光現象; 11 DB5117/T 582022攝像機安裝支架應穩定、牢固,安裝位置應不易受外界干擾、破壞; 攝像機工作時,環境照度應能滿足攝像機獲取清晰有效圖像的要求,必要時應設置與攝像機指向一致
40、的輔助照明光源; 帶有云臺、變焦鏡頭控制的攝像機,在停止云臺、變焦操作 2 min0.5 min 后,應自動恢復至預置設定狀態; 電梯轎廂攝像機監控圖像應能覆蓋轎廂、避免逆光,系統應具有樓層顯示功能; 室外攝像機應采取有效防雷擊保護措施。 攝像機監視圖像基本要求應符合表 4 的規定。 表 4 攝像機監視圖像基本要求序號 監視范圍 監視要求 1 室外周邊 應能清晰顯示主出入口外 25 m 范圍內過往人員的往來情況、體貌特征和圍墻末端內 25 m 范圍過往人員的往來情況、體貌特征(存在環境遮擋情況的除外) 2 出入口 應能顯示全貌,并清晰顯示出入人員面部特征、活動情況,車輛出入口還應清晰顯示車輛牌
41、號 3 周界穿越 應能清晰顯示周界穿越人員的行為特征 4 走廊通道 應能清晰顯示過往人員的體貌特征,室外通道(含主干道)還應看清機動車輛顏色、車型、行駛等情況 5 區域范圍 應能清晰顯示過往人員的行為特征和機動車輛的行駛情況,以及以攝像機為基準5 m10 m 范圍監視區域內人員的面部特征和車輛牌號 6 樓梯口 應能顯示全貌,并清晰顯示人員的面部特征及活動情況 7 電梯廳 應能清晰顯示人員的體貌特征及活動情況 8 自動扶梯 應能清晰顯示上下人員面部特征、體貌特征及活動情況 9 電梯轎廂 應能清晰顯示電梯轎廂內全景 10 設備機房 應能清晰顯示出入人員體貌特征及活動情況 11 過程監控 應能清晰顯
42、示監視范圍內人員的體貌特征、活動情況及交接、操作的全過程 12 設備操作 應能清晰顯示工作人員對設備操作、維護的活動情況 13 業務辦理 應能清晰顯示客戶的體貌特征及相關業務辦理的全過程 攝像機的水平分辨力應不低于 700 TVL。在環境照度不低于 50 lx 的條件下,系統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應符合 GB 50198-2011 規定的評分等級 4 分的要求,相應的系統技術指標除符合 GA/T 1211 的規定外,還應符合表 5 的要求。 表 5 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主要技術指標圖像尺寸 系統水平分辨力 圖像畫面灰度 圖像幀率 網絡型系統延時 非網絡系統延時 視音頻記錄失步 GA/T 1127-2
43、013 中 4.1.2 的 B 類 600 TVL 10 級 25 幀/秒 400 ms 250 ms 1 s GA/T 1127-2013 中 4.1.2 的 C 類 800 TVL 視頻監視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視頻監控系統應采用數字系統; 重要部位所設的視頻監控系統,應做到全方位,無死角、實時監控; 12 DB5117/T 582022視頻監控的監視、回放圖像質量應滿足反恐怖防范工作實際需要,需要進行夜間監控的重要部位,應設置夜間照明燈; 視頻監控系統應具有日期、時間、攝像機位置等信息的字符疊加、記錄和調整功能,字符疊 加應不影響對圖像的監視和記錄回放效果。字符設置應符合 GA/T 75
44、1 和相關標準要求的規定, 字符時間與標準時間的誤差應在30 s 以內; 系統應配置統一時鐘源對所有系統設備進行自動校時和時鐘同步; 有人值守且具有 16 路以上多路視頻圖像的系統,系統圖像顯示終端在按單屏多畫面顯示配置的同時,還應按不小于攝像機總數 1/64(含)的比例另行配置,對其中重點圖像(如:出入口等)采用固定監視或切換監視;無人值守的,可配置單臺顯示終端對視頻圖像進行單屏多畫面或單畫面輪巡顯示,并應配置用于回放調閱的客戶端及顯示終端;切換監視或輪巡顯示同步時間應不大于 1 s,畫面停留時間應在 5 s30 s 之間;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應與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聯動,當觸發
45、報警時,安防監控中心的圖像顯示終端應能自動聯動切換出所對應或關聯部位、區域的視頻圖像,并根據聯動視頻圖像的數量,自動調整顯示窗口、顯示終端。觸發報警的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2 s,單個觸發報警聯動對應視頻圖像的能力應不小于 4 個; 視頻監控系統應具有對圖像信號的采集、傳輸、切換控制、顯示、分配、記錄和重放等基本功能,視頻監控系統應同時滿足 GB 50198-2011、GB 50395、GA/T 367、GA/T 669.1 的要求; 圖像信號的采集使用的攝像機應符合 GA/T 1127-2013 的要求,與外界相通的出入口配置的攝像機應滿足 C 類以上高清晰度,其他重要部位配置的攝像機應滿足 B
46、 類以上高清晰度; 宜支持 H.264、H.265 或 MPEG-4 視頻編碼格式和文件格式進行圖像存儲,宜支持 G.711、G.723.1、G.729 等音頻編解碼標準實現音頻同步存儲;新建、改建、擴建的視頻監控系統音視頻編解碼宜優先采用 GB/T 25724 規定的 SVAC 編碼方式; 圖像信號的傳輸、交換和控制應符合 GB/T 28181 的要求; 圖像信號的切換應具有手動和編程兩種模式; 圖像信號的顯示設備應采用 FHD(19201080)以上分辨率的大屏設備,當系統配備超高清攝像機(GA/T 1127-2013 的D 類)時,宜采用 4K(40962160)以上分辨率的大屏設備;
47、應配置數字錄像設備對系統所有圖像進行實時記錄。數字錄像設備應符合 GB 20815-2006 中II、III 類A 級的要求,圖像信息保存時間和系統運行、系統備電應同時符合以下要求: 存儲時間不小于 90 d; 外界相通的出入口的單路圖像應具有 1080P(19201080)或以上圖像分辨率; 非直接與外界相通的重要部位單路圖像應具有 720P(1280720)或以上圖像分辨率; 單路顯示基本幀率不小于 25 幀/秒; 系統應保持 24 h 開啟狀態; 系統應有備用電源,應能保證在斷電后系統供電時間不少于 4 h; 系統宜采用智能化視頻分析處理技術,實現運動目標檢測、遺留物檢測、物體移除檢測、
48、絆線檢測、入侵檢測、逆行檢測、徘徊檢測、流量統計、密度檢測、目標分類以及聲音檢測、報警聯動等一種或多種實時智能分析功能及應用,其技術要求應符合 GB/T 30147 的有關規定; 校(園)區出入口及主出入口外通道、學生宿舍樓出入口及周邊等攝像機應采用智能化視頻分析處理技術,實現對出入人員的人臉數據釆集、智能分析應用,提供聯網集中數據服務、與上級部門系統交互等功能; 13 DB5117/T 582022網絡型數字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應采用數據結構獨立的專用網絡(允許采用 VLAN 的獨立網段),應對系統中所有接入設備的網絡端口予以管理和綁定,單層設備之間的傳輸距離應不大于 75 m; 應具有視頻安
49、防監控數據導出防泄密功能,對數字錄像設備的 USB 端口采用可通過出入口控制系統授權刷卡認證的防泄密 USB 防插拔設備予以綁定管理,并應將 USB 插拔報警傳送至報警系統; 通過互聯網與其他應用實現實時聯網; 涉及公共區域的視頻圖像信息的采集要求應符合 GB 37300 的相關規定。 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應符合 GB 50394 的相關要求; 入侵探測裝置的選用和安裝應確保對非法入侵行為及時發出報警響應,探測范圍應有效覆蓋防護區域,但同時應避免或減少因防護區域以外正常活動而引起誤報的情況發生; 緊急報警裝置應安裝在隱蔽、便于操作的部位,并應設置為不可撤防模式
50、,并具有防誤觸發措施。觸發報警后應能立即發出緊急報警信號并自鎖,復位應采用人工操作方式; 系統的防區劃分、入侵探測裝置安裝位置的選擇,應有利于及時報警和準確定位。各防區的距離、區域應按產品技術要求設置; 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重要部位的入侵探測報警應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聯動; 入侵探測器、緊急報警裝置發出的報警信號應傳送至安防監控室,緊急報警裝置應與屬地接警中心聯網; 防盜報警控制器、報警區域控制設備及其聯網設備應安裝在便于日常維護、檢修的部位,并置于入侵探測裝置的防護范圍內; 防盜報警控制器、報警區域控制設備應能接收周界入侵探測裝置、入侵探測器和緊急報警裝置發出的報警及故障信號,并應具有布防和撤防
51、、不可撤防模式、外出與進入延遲的設置和編程,以及自檢、防破壞、聲光報警、報警記錄與儲存、打印輸出、密碼操作保護等功能, 能準確地識別報警區域,實時顯示發生報警的區域、日期、時間及報警類型等信息; 系統報警時,有人值守的安防控制室應有聲光告警信號,報警聲級應不小于 100 dB(A),有周界報警系統的應在模擬顯示屏、電子地圖上準確顯示報警的周界防區; 系統布防、撤防、報警、故障等信息的保存時間應不少于 180 d; 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應有備用電源,應能保證在斷電后系統供電時間不少于 24 h; 周界入侵探測裝置應設置為不可撤防模式。張力式電子圍欄前端的測控桿、承力桿、軸承桿 應具攀爬報警功能,并
52、能根據外界環境、氣候等變化自動調整警戒張力值;光纖振動傳感器 應與防護柵欄或防護實體緊固,周界未設置光纖振動入傳感器部位應具攀爬報警功能,光纖 振動入侵探測器氣候環境適應性能應不低于GA/T 1217-2015 中 5.6.1 室外設備 III 級,抗風干擾性能應不低于 GA/T 1217-2015 中 5.7.1 嚴酷等級 3 級,抗雨干擾性能應不低于 GA/T 1217-2015 中 5.7.2 嚴酷等級 3 級,光纖振動傳感器在防護區域內不應采用任何用電設備即能實現探測功能; 緊急報警裝置的系統報警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2 s,其他類型入侵探測裝置的系統報警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5 s; 14
53、DB5117/T 582022安防控制室應安裝與區域報警中心聯網的緊急報警裝置,安防控制室非 24 h 值守的,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應與區域報警中心聯網。使用公共電話網的,報警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20 s,且不應在通信線路上掛接其他通信設施;使用 IP 網絡方式的,報警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6 s。 出入口控制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統應符合 GB 50396 的相關要求; 門禁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安裝應安全、牢固,安裝高度應便于操作、識讀和識別; 出入口控制器、區域控制設備及其聯網設備應安裝在便于日常維護、檢修的部位,應設置在該出入口的對應受控區、同級別受控區或高級別受控區
54、內; 系統不應禁止由其他緊急系統(如火災等)授權自由出入的功能,應滿足緊急逃生時人員疏散的相關要求。當通向疏散通道方向為防護面時,應與火災報警及其他緊急疏散系統聯動;當發生火警或需緊急疏散時,人員不使用鑰匙應能迅速安全通過; 出入口控制系統重要部位的出入口應設置不同的出入權限,控制裝置應能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聯動; 各類識別裝置、執行機構應保證操作性和可靠性。系統應根據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按不同的通行對象及其準入級別進行控制與管理。對非法進入的行為或連續 3 次不正確的識讀,系統應發出報警信號。安防控制室的聲光報警應保持至人工操作復位; 系統應具有人員的出入時間、地點、順序等數據的設置,以及顯示
55、、記錄、查詢和打印等功能,并有防篡改、防銷毀等措施; 應具有系統自動校時功能,每天自動校時應不少于 1 次; 系統應有備用電源,應能保證在市電斷電后系統正常運行時間不小于 48 h。當供電不正常、斷電時,系統配置信息及記錄信息不得丟失; 人臉識別系統應具有臉部抓拍、人臉比對、自動認證等功能,應提供與上級平臺進行集中數據交互、應用等功能,其技術要求應滿足 GA/T 1093 的相關要求; 出入口控制事件記錄保存時間應不少于 180 d; 出入口控制系統宜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在事件查詢的同時,能回放與該出入口相關聯的視頻圖像; 出入口控制系統應滿足人員逃生時的相關要求,當需要緊急疏散時,各閉鎖通道
56、應開啟,保障人員迅速安全通過。 停車庫(場)管理系統停車庫(場)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車輛數據采集系統應能獲取所有進出車輛的時間、牌照、顏色、照片(含全景)等基本信息, 并提供聯網集中數據服務、與上級部門系統交互等功能; 停車庫(場)出入口控制設備的技術要求應符合 GA/T 992 的要求。停車庫(場)安全管理系統的其他要求應符合 GA/T 761 的相關規定。 電子巡查系統電子巡查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15 DB5117/T 582022應符合 GA/T 644 的相關要求; 電子巡查系統設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巡查鈕或讀卡器安裝應牢固、隱蔽,安裝高度宜離地 1400 mm100 mm; 采集
57、識讀裝置配置數量應滿足巡查人員、班次、路線的需要,且應不少于 2 個; 采集識讀裝置識讀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1 s,采集識讀裝置識讀信息傳輸到管理終端(含保安集成管理移動手持終端)響應時間應不大于 20 s; 巡查人員、班次、路線及其時間、周期應能根據管理需要進行設定和修改; 應能通過管理終端(含保安集成管理移動手持終端)查閱各巡查人員的到位時間,應具有對巡查時間、地點、人員和順序等數據設置,顯示、歸檔、查詢和打印等應用功能; 應具有巡查違規記錄提示; 電子巡查應采用在線式,對于地上無遮蓋場所宜采用 GPS 在線式巡查; 電子巡查系統應具備巡查路線偏離報警、規定時間無位移報警等功能; 電子巡查系
58、統可獨立設置,也可基于出入口控制系統組合設置; 巡查路線應能根據安全管理的需求進行調整,并覆蓋重要部位; 可使用出入口控制系統相關設備實現電子巡查功能。 公共廣播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應符合 GB 50526 相關要求; 當發生公共安全事件時,公共廣播系統應能根據應急預案中確定的處置流程,進行公共安全信息播報與發布,并能有效指引人員疏散; 廣播系統(含音頻和視頻)應常態化開展反恐怖防范安全教育。 通訊顯示記錄系統通訊顯示記錄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來電號碼顯示應清晰; 電話記錄回放時應清晰可辨; 通話記錄保存時間應不少于 180 d。 安防監控中心安防監控中心應符合以下要求: 應符合
59、 GB/T 2887、GB 50348 的相關要求; 視頻監控、入侵和緊急報警、電子巡查的終端設備,以及出入口控制、停車庫(場)管理系統的報警信號輸出終端均應設置在安防監控中心,應具有對各子系統的操作、記錄、顯示等功能; 應配備有線、無線專用通信工具; 應配備保安專用防護器械和消防專用設備、器材、裝備; 安防監控中心宜單獨設置,也可設置在符合規定的其他場所。安防監控中心面積宜不小于 20。安防監控中心設在門衛值班室內的,應安裝防盜安全門或金屬防護門,并與門衛值班室相隔離; 16 DB5117/T 582022安防監控中心內應配置送排風空調設施,室內主要工作區域照度應不低于 200 lx,溫度宜
60、為18 28 ,相對濕度宜為 3070。 應設置為禁區,應安裝攝像機并應有保證自身安全的防護措施和通訊設施; 報警系統宜與屬地公安機關 110 報警中心聯網; i)宜配置與報警同步的電子地圖,當報警發生時,以聲、光信號顯示報警的具體位置,且監控點圖像應自動切到監視器上顯示; 宜對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與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集中供電(調節入侵和視頻); 應設置專用配電箱,配電箱的配出回路應留有余量; 應配備備用電源,至少滿足攝像機及錄像設備正常工作 4 h 和入侵和緊急報警系統正常工作24 h 的需要。 系統檢驗與驗收系統應經過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后驗收。 運行維護及保養應制定技防系統管理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