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教案_第1頁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教案_第2頁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教案_第3頁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教案_第4頁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教案大連電子學校、大連女子職業中專 李宏偉 井緒偉【教學目標】1.著重理解音樂、繪畫與建筑之間的聯系。2.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和諧即美的文章主旨,并注意積累有關議論文的知識,學習作者巧用材料進行論證的方法。3.體會理解通感的用法。【教學重點】把握全文中心,理解作者的觀點。【教學難點】理解通感的意義,把握音樂、繪畫與建筑之間的聯系。【課時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1.從題目看,把“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這兩個矛盾的詞語放在一起,似乎難以理解,文章要寫什么?但只要看一看副標題就可知道,文章要談的是“音樂、繪畫、建筑之間的通感。那么,“音樂、繪畫、建筑之間的通感指的是

2、什么呢?這通感是否就是修辭格中的通感?認真閱讀文章,答案自在其中。2.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說起,引出設計者-中國現代建筑學家梁思成,然后簡介梁思成的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設置情境,感知文題通過PPT,讓學生了解?鱒魚?、?清明上河圖?及人民大會堂等繪畫、音樂、建筑作品的風貌,體會并探究“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在藝術作品中是怎樣表現的。三、學生朗讀,理清結構課文可分為三局部: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第7自然段:該局部主要說明藝術創作,尤其是具有持續性的作品,往往有一個重復與變化的問題。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層第1自然段提出論點,同時說明所謂“持續性的含義;第二層第23

3、自然段以音樂作品為例,一首歌曲或樂曲總有重復,音樂的主題和演奏也都是通過重復和變化取得統一的;第三層第4自然段以舞臺藝術為例,通過重復與變化突出某一種效果;第四層第57自然段以宋朝畫家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和李公麟的?放牧圖?為例,論證繪畫中也是在重復中突出某一效果,并以此取勝的。第二局部第8自然段15自然段:重復與變化的統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藝術效果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從四個方面分層論述,第一層第8自然段過渡段,作者由音樂、繪畫中的重復與變化轉到建筑中的重復與變化方面來;第二層第9自然段舉人民大會堂為例,以重復為主,只是“這一列和另一列在上下大小上略有不同;第三層第1014自然段以故宮為例

4、,論證成功的建筑都是重復與變化的高度統一;第四層第15自然段小結以上舉例內容,指出“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的統一在城市面貌上起著重要作用。第三局部第16自然段:簡評我國12年來的建筑情況,指出缺乏,提出論點-建筑設計要做到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和諧的統一。進一步說明中心論點。四、學生自讀,討論1.讀開頭段落,弄清題目中“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含義。明確:“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復,“千變萬化指的是變化。本段的意思是說,但凡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就既需要重復,又需要變化。只有重復而無變化,作品就必然單調枯燥;只有變化而無重復,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亂。“音樂、繪畫、建筑之間的通感指的就是這些藝術創作中的重復和變化。這

5、一段是全文的綱。2.自讀27自然段,概括這幾段的內容要點。明確:這幾段是說作為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音樂、舞蹈和繪畫都是重復和變化的統一。2、3兩段說音樂,第4段說舞蹈,5、6、7段說繪畫。音樂是一種時間持續的藝術,音樂的重復是指它的主題,變化是指它的變奏,作者舉了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為例加以說明。舞蹈多是時間與空間綜合持續的藝術,幾乎所有的舞蹈都在變化中有重復,這重復就是指動作的重復。繪畫中的“手卷多也是時空綜合持續的藝術,都有重復和變化的統一,作者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李公麟的“放牧圖為例來說明。明確:這幾段的意思是說作為一種空間持續的藝術,絕大多數建筑都是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有機統一。作

6、者列舉了人民大會堂、故宮、頤和園的諧趣園和長廊等建筑,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作者詳細解說了故宮和頤和園的長廊。故宮從中華門到天安門是一口氣排列下來的千步廊,從天安門到午門是一間間重復的朝房,進入午門后又是一座座大同小異的大殿。整個故宮的每一組群建筑,全都是統一規格、統一形式建造的,連彩畫、雕飾也是一樣的。千篇一律的重復表現出皇家氣象的大氣。但統一中又有變化,朝房到大殿就是變化,大殿的主體與兩側的廊、廡、樓、門的不同也是變化,變化又不使人感到單一。頤和園的長廊是千篇一律,全都是無盡的重復,但長廊前的臨湖回廊上的花窗就是一個變化,花窗的變化是長廊的前奏,重復和變化和諧統一。4.自讀最后一段,明確寫作

7、目的。結尾一段批評了我們有些住宅設計的弊端,要么變化得眼花繚亂,要么重復得讓孩子找不到家,即單一的千篇一律或千變萬化,沒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提醒建筑設計師們注意。五、隨堂練習:1.結合課文理解以下詞語,并試試用這些詞語造句。散漫雜亂層出不窮萬變不離其宗悠然自得千篇一律 大同小異 左睇右盼荒唐絕倫 欲揚先抑雜亂無章2.給以下紅色的字注音。左睇dì右盼 鱒zn魚 前瞻zhn后顧 廊廡w 散sn漫零亂 水波涓jun涓六、布置作業完成課后練習一第二課時一、提問導入“千篇一律和“千變萬化的含義。明確:“千篇一律指的是重復,“千變萬化指的是變化。本段的意思是說,但凡有持續性的藝術創作,就既需要重復

8、,又需要變化。只有重復而無變化,作品就必然單調枯燥;只有變化而無重復,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亂。“音樂、繪畫、建筑之間的通感指的就是這些藝術創作中的重復和變化。這一段是全文的綱。二、分組討論1.在談藝術創作中的重復和變化的時候,作者為什么要強調“持續性?“持續性的含義是什么?2.有人認為,雖然本文的副標題寫的是“音樂、繪畫、建筑,但文章重點是談建筑,談音樂和繪畫也是為了談建筑,你同意這樣的看法嗎?3.文章在談頤和園的長廊時來了個大膽的設想:“那八百米長廊的幾百根柱子,幾百根梁枋用了20個“一根。連用20個“一根的表達效果怎么樣?4.作者在講到建筑的重復和變化時說:“古今中外的無數建筑,除去極少數例外

9、,幾乎都以重復運用各種構件或其他構成局部作為取得藝術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后文還說:“翻開一部世界建筑史,但凡較優秀的個體建筑或者組群,一條街道或者一個廣場,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復與變化的統一而取勝。可是在舉例的時候,只列舉了中國的建筑實例,沒有舉外國的例子,這是否說明本文的材料有缺乏之嫌呢?三、討論明確:1.如果沒有持續性,就談不上重復和變化了。2.談音樂和繪畫確是為了談建筑,文章倒數第二段里寫到“每一條街都是一軸手卷、一首樂曲,如果沒有了前文的音樂和繪畫,那么“手卷和“樂曲的說法就失去了依托。3.20個“一根在語言上就給人以厭煩感,讓人無法接受。也就是說,長廊的柱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形

10、狀,千篇一律的圓柱才能給人以特殊的感受,長廊需要的是重復,不是變化。4.這一問題允許各抒己見,不必強求一致。四、教師小結1.全文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形象,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文章運用了口語,在表達準確嚴謹的同時,也顯得活潑有趣,是一篇典范的科技論文。如“就舉首都人民大會堂為例。“在繪畫的藝術處理上,有時也可以看到這一點。“有人會問:那么走到長廊以前,樂壽堂臨湖回廊墻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變萬化的嗎?還運用了文言詞語,如“萬變不離其宗、“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目之所及等,使得全文通俗易懂,富有情趣。2.文章在寫法上也有特點。從人們熟悉的事物引入正題,由淺入深,易于為人接受。運用通感,把音樂、舞蹈、繪畫與建筑聯系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條理清晰,結構嚴謹,論證充分,論點新穎明確。3.本文在論證過程中運用了舉例論證、比照論證的方法。文章在論述音樂中的重復與變化時,舉了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為例;在論述繪畫中的重復與變化時,舉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李公麟的?放牧圖?為例;在論證建筑中的重復與變化時,舉了成功的著名建筑,如人民大會堂、故宮、頤和園。通過舉例論證,給人具體形象的感覺,論證也很充實。在談到千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