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 第一章 緒論一、概念:1.中藥化學:結合中醫藥基本理論和臨床用藥閱歷,主要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及其它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等爭辯中藥化學成分的學科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 3.無效成分:沒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學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藥化學中,常將含有一種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組結構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別部分,稱為有效部位。如人參總皂苷、苦參總生物堿、銀杏葉總黃酮等。5. 一次代謝產物:也叫養分成分。指存在于生物體中的主要起養分作用的成分類型;如糖類、蛋白質、脂肪等。6.二次代謝產物:也叫次生成分。指由一次代謝產物代謝所生成的物質,次生代謝是植物特有的代
2、謝方式,次生成分是植物來源中藥的主要有效成分。 7.生物活性成分:與機體作用后能起各種效應的物質二、填空:1.中藥來自( 植物 )、( 動物 )和(礦物 )。2. 中藥化學的爭辯內容包括有效成分的( 化學結構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提取 )、( 分別 )和( 鑒定 )等學問。三、單選題1.不易溶于水的成分是( B )A生物堿鹽B苷元C鞣質D蛋白質E粘液質2.不易溶于醇的成分是( E )A 生物堿 B生物堿鹽 C 苷 D鞣質 E多糖3.與水不相混溶的極性有機溶劑是(C )A 乙醇 B 乙醚 C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4.與水混溶的有機溶劑是( A )A 乙醇 B 乙醚 C
3、 正丁醇 D 氯仿 E 乙酸乙酯5.能與水分層的溶劑是( B )A 乙醇 B 乙醚 C 丙酮 D 丙酮/甲醇(1:1)E 甲醇6.比水重的親脂性有機溶劑是( C )A 苯B 乙醚 C 氯仿D石油醚 E 正丁醇7.不屬于親脂性有機溶劑的是(D )A 苯B 乙醚 C 氯仿D丙酮 E 正丁醇8.極性最弱的溶劑是( A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9.親脂性最弱的溶劑是(C )A乙酸乙酯B 乙醇C 水D 甲醇E丙酮四、多選1.用水可提取出的成分有( ACDE )A 苷B苷元C 生物堿鹽D鞣質E皂甙2.接受乙醇沉淀法除去的是中藥水提取液中的( BCD )A樹脂B蛋白質C淀粉D 樹膠E鞣質3.
4、屬于水溶性成分又是醇溶性成分的是(ABC )A 苷類B生物堿鹽C鞣質D蛋白質 E揮發油4.從中藥水提取液中萃取親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劑是( ABE )A苯B氯仿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5.毒性較大的溶劑是(ABE )A氯仿B甲醇C水D乙醇E苯五、簡述1. 有效成分和無效成分的關系:二者的劃分是相對的。一方面,隨著科學的進展和人們對客觀世界生疏的提高,一些過去被認為是無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質和油脂類成分等,現已發覺它們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藥效。 另一方面,某些過去被認為是有效成分的化合物,經爭辯證明是無效的。如麝香的抗炎有效成分,近年來的試驗證明是其所含的多肽而不是過去認為的麝香酮等
5、。另外,依據臨床用途,有效成分也會就成無效成分,如大黃中的蒽醌苷具致瀉作用,鞣質具收斂作用。2. 簡述中藥化學在中醫藥現代化中的作用(1)闡明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探究中藥防治疾病的原理;(2)促進中藥藥效理論爭辯的深化;(3)闡明中藥復方配伍的原理;(4)闡明中藥炮制的原理。3簡述中藥化學在中醫藥產業化中的作用(1)建立和完善中藥的質量評價標準;(2)改進中藥制劑劑型,提高藥物質量和臨床療效;(3)爭辯開發新藥、擴大藥源;六、論述列表說明中藥化學成分的溶解性能水溶性成分水、醇共溶成分醇、脂共溶成分脂溶性成分單糖及低聚糖生物堿鹽游離生物堿油脂粘液質苷苷元、樹脂蠟氨基酸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蛋白質、
6、淀粉水溶性有機酸揮發油無機成分鞣質非水溶性有酸其次章 提取分別鑒定的方法與技術一、概念:1.提取:指用選擇的溶劑或適當的方法,將所要的成分盡可能完全地從自然藥物中提出而雜質盡可能少的被提出的過程。2.分別:選用適當的方法將其中各種成分逐一分開,并把所得單體加以精制純化的過程。3.親脂性有機溶劑 :與水不能相互混溶,如石油醚、苯、氯仿等。 4.親水性有機溶劑:極性較大且能與水相互混溶的有機溶劑。5.超臨界流體(SF):指處于臨界溫度(Tc)和臨界壓力(Pc)以上,介于氣體和液體之間的、以流淌形式存在的物質。6.超臨界狀態:是指當一種物質處于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以上的狀態下,形成既非液體又非氣體的單
7、一狀態,稱為“SF”。7.pH度萃取法:是分別酸性或堿性成分的常用方法。以pH成梯度的酸水溶液依次萃取以親脂性有機溶劑溶解的堿性成梯度的混合生物堿,或者以pH成梯度的堿水溶液依次萃取以親脂性有機溶劑溶解的酸性成梯度的混合酚、酸類成分,使后者分別的方法。8.結晶是指由非結晶狀態到形成結晶的操作過程。9.安排系數:某物質在肯定的溫度和壓力下,溶解在兩相互不相溶的溶劑中,當達到動態平衡時,依據安排定律,該物質在兩相溶劑中的濃度之比為一常數,稱。二、填空1接受溶劑法提取中藥有效成分要留意(溶劑的選擇),溶劑按(極性)可分為三類,即(水),(親脂性有機溶劑)和(親水性有機溶劑 )。2超臨界萃取法是一種集
8、(提取)和(分別 )于一體,又基本上不用(有機溶劑 )的新技術。3中藥化學成分中常見基團極性最大的是( 羧基 ),極性最小的是(烷基 )。4利用中藥成分混合物中各組成分在兩相溶劑中(安排系數)的不同,可接受(兩相溶劑萃取法)而達到分別。5利用中藥化學成分能與某些試劑(生成沉淀 ),或加入(某些試劑 )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特點,可接受(沉淀法)進行分別。6凝膠過濾色譜又稱排阻色譜、(分子篩色譜),其原理主要是(分子篩作用),依據凝膠的(孔徑)和被分別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達到分別目的。7離子交換色譜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行分別。離子交換劑有(離子交
9、換樹脂)、(離子交換纖維素)和(離子交換凝膠)三種。8大孔樹脂是一類沒有(可解離基團 ),具有(多孔結構 ),( 不溶于水 )的固體高分子物質,它可以通過( 物理吸附 )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達到分別的目的。三、單項選擇題1.屬于二次代謝產物的是(C)A 葉綠素 B 蛋白質C 黃酮類 D 脂類 E 核酸2.用石油醚用為溶劑,主要提取出的中藥化學成分是(D )。A 糖類 B 氨基酸 C苷類 D油脂 E蛋白質3.中藥成分最節省的提取方法是(C)A.回流法B.滲漉法C.連續回流法D.浸漬法4.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化學成分類型是( B )。A蠟B揮發油C氨基酸D苷類E生物堿鹽5.有效成分是
10、指( D )A需要提純的成分 B含量高的成分 C 一種單體化合物 D 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E 具有生物活性的提取物6.從中藥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極性成分應實行的溶劑極性挨次是(B )A 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B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C 石油醚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D水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E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乙醚水7.全部為親水性溶劑的是(A )A 甲醇、丙酮、乙醇 B 正丁醇、乙醚、乙醇 C正丁醇、甲醇、乙醚D乙酸乙酯、甲醇、乙醇 E 氯仿、乙酸乙酯、乙醚8.接受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等雜質,應使乙醇濃度達到( D )A 50%以上 B 60%以上 C 70%以上 D 80%以上 E 90
11、%以上9.在醇提取濃縮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 )A 樹膠 B 蛋白質C 樹脂 D 鞣質 E 黏液質10.從中藥中提取化學成分最常用的方法是( A )A 溶劑法B蒸餾法C升華法D分餾法E超臨界萃取法11.從中藥中提取對熱不穩定的成分宜用( B )A 回流法B滲漉法C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12.從中藥中提取揮發性成分宜用( C )A 回流法B滲漉法C水蒸氣蒸餾法D煎煮法E浸漬法13. 水蒸氣蒸餾法主要用于提取(E )A強心苷B 黃酮苷C 生物堿D 糖E揮發油14.煎煮法不易接受的容器是( B )A不銹鋼器B鐵器C瓷器D 陶器E砂器15.連續回流提取法與回流提取法相比,其優越性是( B )A 節省
12、時間且效率高B節省溶劑且效率高C受熱時間短D提取裝置簡潔E提取量較大16. 連續回流提取法所用的儀器是( D )A水蒸氣蒸餾器B旋轉薄膜蒸發器C液滴逆流安排器D索式提取器E水蒸氣發生器17.溶劑安排法的原理為( A )A依據物質在兩相溶劑中安排系數不同B依據物質的溶點不同C依據物質的溶點不同D依據物質的沸點不同E依據物質的顏色不同18.從中藥水提取液中萃取親水性成分宜選用的溶劑是( D )A乙醚B乙醇C甲醇D正丁醇E丙酮19.結晶法的原理是( B )A 相像相溶B溶解度差異C安排系數差異D溫度差異E極性差異四、多項選擇題1常用溶劑中不能與水完全混溶的溶劑是(B、C、D、E )A.乙醇B.丙酮C
13、.乙醚D.正丁醇E.氯仿2.下列中藥化學成分屬于一次代謝產物的有( B、C、E )A 生物堿B葉綠素C蛋白質D黃酮E 核酸3. 下列中藥化學成分屬于二次代謝產物的有( B、D、E )A葉綠素B生物堿C蛋白質D黃酮E皂苷4.煎煮法適宜使用的器皿是(A、B、C、E )A不銹鋼器B陶器C瓷器D 鐵器E砂器5. 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中藥化學成分,要求此類成分( C、D )A 能與水反應B 易溶于水C 具揮發性 D 熱穩定性好E 極性較大6安排色譜(ABE )。A有正相與反相色譜法之分 B 反相色譜法可分別非極性及中等極性的的各類分了型化合物 C 通過物理吸附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而達到分別 D基于混合物中
14、各成分解離度差異進行分別 E 反相安排色譜法常用的固定相有十八烷基硅烷五、簡述1. 溶劑安排法的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單體組分在兩相溶劑中的安排系數(K)不同而達到分別的方法。2中藥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法?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3.浸漬法提取方法也叫冷浸法。將藥材粗粉以適當溶劑在常溫下浸泡。多以水類或稀醇為溶劑。適于成分遇熱易破壞或含多糖較多的中藥的提取。缺點為浸出效果較差,水提取液易發霉,提取液體積大,浸出時間長。4.滲漉法提取方法將中藥粗粉裝于滲瀘筒中,不斷添加溶劑滲過藥粉,從滲瀘筒下端不斷流出滲瀘液。各類溶劑均可。此法由于溶液濃度差大,浸出效果好,且不破壞成分。但缺點為
15、溶液體積大,時間長。5.煎煮法為中藥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將中藥粗粉用水加熱煮沸,保持肯定時間,成分即可浸出。煎煮法必需以水為溶劑。此法提取效率高,但遇熱破壞成分要留意。且含多糖多的成分過濾困難。6.連續回流提取提取方法以索氏提取器(亦稱脂肪抽出器)回流提取。克服了回流法溶劑需要量大、需幾次提取的缺點。缺點為提取時間長,受熱破壞成分不能用此法。7.超聲提取法提取方法將藥材粉末置適宜容器,加入定量溶劑,密閉后置超聲提取器內,選擇適當超聲頻率提取一段時間 。8. 回流提取提取方法用于以有機溶劑加熱提取成分。優點為提取效率高,但受熱易破壞成分不宜用此法。缺點為溶劑消耗量大,需回流設備,需幾次提取方可提
16、取完全。9.常見基團極性大小的挨次酸酚醇胺醛酮酯醚烯烷。10.用結晶法分別自然藥物成分時,抱負的溶劑應當具備哪些條件1)不與結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2)對結晶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不同有顯著差異,熱時溶解度大,冷時溶解度小;3)對可能存在的雜質溶解度格外大或格外小;4)沸點適中;5)能給出很好的結晶。六論述試述薄層色譜法的操作步驟1.制板2.點樣3.開放4.顯色5.測定比移值 第三章 苷類一. 名詞解釋1.苷:是糖或糖的衍生物與另一類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連接而成的化合物。2. -構型:C1羥基與六碳糖C5上取代基在環的同一側為-構型。3.碳苷:糖基不通過苷鍵原子,直接以碳原子與苷元的碳原子相連
17、接的苷類。4. -構型:C1羥基與六碳糖C5上取代基在環的異側為-構型。5.原生苷:原存在于植物體內的苷。6.苷鍵:苷中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7.苷原子: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8.次生苷: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苷。9.酯苷:苷元的羧基和糖縮合而成的苷。10.硫苷:糖端基羥基與苷元上的巰基縮合而成的苷。11.氮苷:糖上端基碳與苷元上氮原子相連的苷。二、填空1糖的確定構型,在哈沃斯(Haworth)式中,只要看六碳吡喃糖的C5(五碳呋喃糖的C4)上取代基的取向,向上的為(D )型,向下的為( L )型。2端基碳原子的相對構型或是指C1羥基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取代基的相對關系,當C1羥基
18、與六碳糖C5(五碳糖C4)上取代基在環的( 同 )為構型,在環的( 異 )為構型。3苷類是( 糖 )與另一非糖物質通過(糖的端基碳原子 )連接而成的一類化合物,苷中的非糖部分稱為( 苷元 )。4苷中的苷元與糖之間的化學鍵稱為(苷鍵 ),苷元上形成苷鍵以連接糖的原子,稱為( 苷原子 )。5苷元通過氧原子和糖相連接而成的苷稱為( 氧苷 )。6苷類的溶解性與苷元和糖的結構均有關系。一般而言,苷元是(親脂性 )物質而糖是(親水性 )物質,所以,苷類分子的極性、親水性隨糖基數目的增加而(增加 )。7由于一般的苷鍵屬縮醛結構,對稀堿較穩定,不易被堿催化水解。但(酚)、(酸 )、(有羥基共軛的烯醇類 )和(
19、位有吸電子基 )的苷類易為堿催化水解。8麥芽糖酶只能使( -糖苷酶 )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 -苷鍵)。9能使-葡萄糖苷水解的酶稱( -糖苷酶 ),如(麥芽糖酶)。 10.能被苦杏仁酶水解的苷,其苷鍵是( )構型。 11.大多數苷為左旋,苷水解生成的糖多為(右旋)。12.依據形成苷鍵的苷鍵原子不同,又分為(氧苷 )、(硫苷 )、( 氮苷 )和(碳苷 )等。(三、單項選擇題1.下列最簡潔水解的是(B)A.2-氨基糖苷 B.2-去氧糖苷C.2-羥基糖苷D.6-去氧糖苷2.提取原生苷類成分,為抑制酶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適量(C)A.H2SO4 B.NaOH C.CaCO3 D.Na2CO3 3.下列
20、化合物屬于碳苷的是(B)A.蘆丁B.蘆薈苷C.芥子苷D.天麻苷4.爭辯苷中糖的種類宜接受哪種水解方法(A)A.猛烈酸水解B.Smith降解法C.乙酸解D.全甲基化甲醇解5.不同苷原子的苷水解速度由快到慢挨次是(C)A.S-苷>N-苷>C-苷>O-苷B.C-苷>S-苷>O-苷>N-苷 C.N-苷>O-苷>S-苷>C-苷D.O-苷>N-苷>C-苷>S-苷6.下列物質中水解產生糖與非糖兩部分的是(B)A.二萜B.黃酮苷C.雙糖D.二蒽酮7依據苷原子分類,屬于C-苷的是( D )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21、E.毛茛苷8依據苷原子分類,屬于醇-苷的是( E )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9依據苷原子分類,屬于N-苷的是(A )A巴豆苷 B.黑芥子苷 C. 山慈菇苷A D.蘆薈苷 E.毛茛苷10依據苷原子分類,屬于S-苷的是(B )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11依據苷原子分類,屬于酯苷的是(A山慈菇苷A )A山慈菇苷A B.黑芥子苷 C.巴豆苷 D.蘆薈苷 E.毛茛苷12.提取原生苷時,首先要設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為保持原生苷的完整性,常用的提取溶劑是(A) A 乙醇B 酸性乙醇C 水D酸水E堿水13.與Molisch反應呈陰的
22、化合物為(C)A氮苷B硫苷C碳苷D氰苷E酚苷14. Molisch反應的陽性特征是( C )A上層顯紅色,下層有綠色熒光B上層綠色熒光,下層顯紅色C 兩液層交界面呈紫色環D 有紅色沉淀產生15.有關苷類性質敘述錯誤的是( C )A 有肯定親水性 B 多呈左旋光性 C 多具還原性 D 可被酶酸水解 E 除酯苷、酚苷外,一般苷鍵對堿液是穩定的。16.蘆薈苷按苷的結構應屬于( A )A 碳苷 B 氮苷 C 酚苷 D硫苷 E 氧苷17.黑芥子苷按苷的結構應屬于( D )A 碳苷 B 氮苷 C 酚苷 D硫苷 E 氧苷18.依據苷原子分類,屬于氰苷的是( A)A苦杏仁苷 B紅景天苷 C 巴豆苷 D天麻苷
23、E 蘆薈苷19.最常見的苷是(E)A碳苷 B 氮苷 C 酯苷 D硫苷 E 氧苷20.苷原子是指(E)A 苷中的原子 B 苷元中的原子 C 單糖中的原子 D低聚糖中的原子 E 苷元與糖之間連接的原子四、多項選擇題(以下各題均有兩個以上答案)1.A苷類結構中的非糖部分稱為(AB)A 配基 B苷元 C 糖 D 苷鍵 E端基面原子2.堿水解可水解(BCDE)A 氧苷 B 酚苷 C酯苷 D 烯醇苷 E位有吸電子基的苷3.苷催化水解的機制是(ABCD)A 苷鍵原子質子化 B 苷鍵裂解 C 生成陽碳離子 D 溶劑化后失去質子 E失去糖分子4.酶水解(ABD)A 確定苷鍵構型 B 可保持苷元結構不變 C 獲知
24、糖的組成 D具有較高的專屬性 E不受PH的影響5.有關苷的說法,正確的是( BCDE )A Mlisch反應陽性 B 溶于醇類溶劑C 有、兩種苷鍵D結構是都含有糖E有端基碳原子五、簡答 1.寫出D-葡萄糖氧苷類Smith降解法反應的產物CH2OHCHOH + CHO +ROH CH2OH CH2OH2.簡述Molisch反應的原理于糖或苷的水解溶液中加入-萘酚乙醇溶液混合后,沿器壁滴加濃硫酸,使酸層集于下層。苷類、糖類在此條件下水解產生單糖,則于兩液層交界處呈現紫色環。六、論述1試述苦杏仁苷的鑒別方法1)取樣品少許,加水共研,則產生苯甲醛的特殊香味2)取樣品少許,搗碎,稱取約0.1克置試管中,
25、加水數滴使潮濕,試管中懸掛一條三硝基苯酚試紙 ,用軟木塞塞緊,置溫水浴中,10分鐘后,試紙顯磚紅色。2完成下列反應式1 OH -/H20 ( )+( ROH )2 苦杏仁酶( )+( glc-rha )第四章 醌類化合物 一、概念1醌類化合物:是具有共軛體系的環己二烯二酮類化合物。 2.大黃素型蒽醌:羥基分布在兩側的苯環上 3.茜草素型蒽醌:羥基分布在一側的苯環上 4.二蒽酮類:兩分子的蒽酮在C10C10上位或其它位脫去一分子氫而形成的化合物5.Feigl反應:醌類化合物在堿性條件下加熱,能快速被醛類還原,再與鄰二硝基苯反應,生成紫色化合物。二、填空1醌類化合物在中藥中主要分為(苯醌
26、)、(萘醌)、( 菲醌 )、( 蒽醌)四種類型。2中藥中苯醌類化合物主要分為(對苯醌 )和( 鄰苯醌 )兩大類。3萘醌類化合物分為(萘醌 )、(萘醌 )4中藥中具抗菌、抗癌及中樞神經冷靜作用的胡桃醌屬于(萘醌 )結構類型。5中藥紫草中的紫草素屬于(萘醌 )結構類型。6中藥丹參中得到的30多種醌類成分均屬于( 菲醌類 )化合物。7大黃中游離蒽醌類成分主要為(大黃酸 )、(大黃素 )、(大黃酚 )、(大黃素甲醚 )和(蘆薈大黃素 )。8新穎大黃含有(蒽酚 )和( 蒽酮 )較多,這些成分對粘膜有刺激作用,存放二年以上,使其氧化成為(蒽醌 )就可入藥。9依據羥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羥基蒽醌可分為(大
27、黃素型 )和(茜草素型 )兩種。10Bornträger反應主要用于檢查中藥中是否含(羥基蒽醌 )及其( 苷類 )化合物。11.自然藥物中的苯醌主要是(對苯醌 )。12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常用于檢查植物中是否含(蒽酮 )的專屬性反應。13游離蒽醌的分別常用(PH梯度萃取法 )和(液相色譜法 )兩種方法。14用色譜法分別游離羥基蒽醌衍生物時常用的吸附劑為(硅膠 )。15.游離醌類化合物一般具有(升華性 )。16.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具有(揮發性)。三、單選1. 胡桃醌結構類型屬于( C )A對苯醌B鄰苯醌C 萘醌 D 萘醌 E 蒽醌2.番瀉苷A中的2蒽醌母核的連接位置為( D )AC1
28、C1 B C4C4 C C6C6 D C10C103.大黃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羥基分布狀況是( D )A 在一個苯環的位 B 在兩個苯環的位 C 在一個苯環的位或位 D在兩個苯環的位或位4-OH蒽醌酸性強于-OH,其緣由是( A)A -OH與羰基形成分子內氫鍵 B -OH空間效應大于-OH C -OH間效應大于-OH D -OH與羰基形成分子內氫鍵 6.下列化合物均具有升華性,除了(A )A番瀉苷 B 大黃素 C茜草素 D 大黃酚 E 1,8二羥基蒽醌7.番瀉苷屬于( C )A 大黃素型蒽醌衍生物 B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 二蒽酮衍生物 D二蒽醌衍生物E蒽酮衍生物8.下列反應中用于鑒別羥基蒽醌類化
29、合物的是( B )A 無色亞甲藍反應 B 堿液呈色反應 C 活性次甲基試劑反應 D Molish反應 9.下列反應中用于鑒別蒽酮類化合物的是( E )A 無色亞甲藍反應 B 堿液呈色反應 C 活性次甲基試劑反應 D Molish反應 E 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10. 無色亞甲藍反應用于檢識( D )A 蒽醌 B 香豆素 C 黃酮類 D 萘醌 E生物堿11.下列化合物不溶于水和乙醇的是(B )A紅景天苷 B 蘆薈苷 C 苦杏仁苷 D 天麻苷 E 茜草素12.屬于二蒽酮苷的是( B )A 蘆薈苷 B 番瀉苷 C 紫草素 D 二氫丹參醌 E丹參素四、多選 1.可以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的成分是( AC )
30、A 紫草素 B單參新醌甲C異紫草素D番瀉苷 E茜草素2.下列化合物遇堿顯黃色,需經氧化后才顯紅色的是( BCD )A 羥基蒽醌 B蒽酚 C 蒽酮 D二蒽酮 E羥基蒽醌5.若用5%碳酸鈉從含游離蒽醌的乙醚溶液中萃取,萃取液中可能含有下列成分( ABD )A含兩個以上-OH蒽醌 B含一個-OH蒽醌 C含兩個以上-OH蒽醌 D 含羧基蒽醌 E含一個-OH蒽醌6. 無色亞甲藍反應用于檢識(D、E )A 蒽醌 B 香豆素 C 黃酮類 D 萘醌 E 苯醌7.番瀉苷A的結構特點是(BCDE )A 為二蒽醌類化合物 B為二蒽酮類化合物C有二個COOH D有二個glc E二蒽酮核為中位連接,即1010位連接8.
31、醌類化合物理化性質為(BCDE )A 無色結晶 B多為有色結晶 C游離醌類多有升華性 D 小分子苯醌和萘醌具有揮發性 E游離蒽醌能溶于醇、苯等有機溶劑,難溶于水。9.醌類化合物按結構分類有( ACDE )A 苯醌 B 查爾酮 C 萘醌 D菲醌 E蒽醌10.屬于蒽醌類化合物的是( CDE )A 紫草素B 丹參新醌甲C 大黃素 D 蘆薈大黃素 E茜草素五、簡述1.簡述蒽醌類化合物的生物活性(1)瀉下作用(2)抗菌作用(3)抗癌作用2.比較化合物3,6- 二羥基蒽醌、3-羥基蒽醌和1,2-二羥基蒽醌的酸性大小3,6- 二羥基蒽醌3-羥基蒽醌1,2-二羥基蒽醌的酸性大小3. 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32、 大黃酚 R1=H R2= CH3大黃素 R1= OH R2= CH3蘆薈大黃素 R1=H R2=CH2OH大黃酸 R1=H R2=COOH大黃素甲醚 R1=OCH3 R2= CH3A 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黃酚4. 比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 A B CCAB5.簡述醌類化合物的酸性挨次。-COOH2個以上-OH一個-OH兩個-OH一個-OH六、論述1.試述大黃中大黃酸和大黃素的提取分別工藝 大黃粉 20%H2SO4和苯(1:5)回流 苯溶液 水層 適當濃縮以25%NaHCO3萃取 NaHCO3溶液層 苯層 酸化 5% NaHCO3萃取黃色沉淀 吡啶重結晶 Na2CO3溶液 苯層
33、 大黃酸 酸化 黃色沉淀 吡啶重結晶 大黃素2從大黃中提取大黃素型蒽醌的如下,請說明主要步驟的原理及目的。大黃粗粉,用20%硫酸-氯仿(1:5)回流;原理:目的:氯仿液5%NaHCO3水溶液萃取;原理:目的:5%Na2CO3水溶液萃取;原理:目的:氯仿液0.5 %NaOH水溶液萃取。原理:第五章 苯丙素類化合物一、名詞解釋1.香豆素類化合物:2.木脂素類化合物: 二、填空題1.香豆素因具有內酯結構,可溶于堿液中,因此可以用(堿溶酸沉法)法提取。2.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 揮發性 ),可用水蒸汽蒸餾法提取。3.自然香豆素類化合物一般在(C7 )具有羥基,因此(7 羥基香豆素)可以認為是自然香豆素化
34、合物的母體。4.自然香豆素可分為(簡潔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異香豆素 )類、(呋喃香豆素 )類、(吡喃香豆素 )和(異香豆素 ) 。5.香豆素具有(內酯)結構,可以發生異羥肟酸鐵反應而顯(紅 )色。6.秦皮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七葉苷)和(七葉內酯),具有(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7.木脂素是一類由兩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自然化合物。三、選擇題1.可與異羥肟酸鐵反應生成紫紅色的是(C )。A 羥基蒽醌類 B 查耳酮類 C 香豆素類 D 二氫黃酮類 E 生物堿2.推斷香豆素6 位是否有取代基團可用的反應是( B )。A 異羥肟酸鐵反應 B Gibbs反應 C 三氯化鐵反應 D 鹽
35、酸- 鎂粉反應 E Labat反應3.組成木脂素的單體基本結構是( C )。A C5 C3 B C5 C4 C C6 C3 D C6 C4 E C6 C6 四、多選題1.檢識香豆素苷類化合物可用( BE )。A 碘化鉍鉀試 B Molish 反應 C 鹽酸 鎂粉反應 D Liebermann Burchard 反應 E 異羥肟酸鐵反應2.游離木脂素能溶于(B CDE )。A 水 B 乙醇 C 氯仿 D 乙醚 E 苯3.水飛薊素同時具有的結構類型是( AD )。A 木脂素 B 環烯醚萜 C 蒽醌 D 黃酮 E 強心苷五、簡答題:1.解釋異羥肟酸鐵反應。內酯環在鹽酸羥胺下生成異羥肟酸,再加三價鐵后
36、生成異羥肟酸鐵呈紅色。2.秦皮主要含有七葉內酯、七葉苷等香豆素,請設計一方法從秦皮中提取、分別二成分。第六章 黃酮類化合物一、名詞解釋:黃酮類化合物:泛指兩個苯環通過三碳鏈相互連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二、填空題:1目前黃酮類化合物是泛指兩個( 苯 )環,通過( C3 )鏈相連,具有(2 苯基色原酮)基本結構的一系列化合物。2因這一類化合物大都呈(黃色 )色,且具有(羰基 )基團,故稱黃酮。3黃酮類化合物在植物體內主要以(苷 )的形式存在,少數以(苷元 )的形式存在。4游離的黃酮類化合物多為(結晶 )性固體。5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分子結構中是否存在(交叉共軛體系 )有關。6色原酮本身(無)色,但
37、在2位上引入(苯 )基后就有顏色。7黃酮類化合物在4或7位引入( -OH )基團,使顏色加深。8假如(雙健)氫化,則( 交叉共軛體系)中斷,故二氫黃酮醇(無 )色。9異黃酮的共軛體系被(破壞 ),故呈(微黃 )色。10查耳酮分子中存在(交叉共軛體系)結構,故呈(黃 )色。11花色素的顏色隨( pH )轉變。一般(小與7)時顯紅色,(大與8.5 )時顯藍色,(等于8.5 )時顯紫色。12橙酮分子中存在(共軛體系 )結構,故呈(黃)色。13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難溶或不溶于(水)中,可溶于(乙醇 )、(正丁醇)及(氯仿 )中。14游離黃酮類化合物一般分子呈平面型,它在水中溶解的程度(小與)與非平面型
38、分子。15花色素因以(離子型)形式存在,具有(離子)的通性,故水溶性(強)。16黃酮苷元分子中引入羥基后,水溶性增(大 ),引入羥基越多,其水溶性越( 強 )。17黃酮苷一般溶于(水)、(丙酮)及(正丁醇)等中,而難溶或不溶于(氯仿 )、(乙醚 )等有機溶劑中。18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酚羥基)而顯酸性,其酸性強弱挨次為:(7-OH )( 3- OH)( 5 OH )。19黃酮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羰基 )而顯弱堿性。20( 7-、4-二OH )黃酮可溶于5%NaHCO3水溶液中。(7或4-一OH )黃酮可溶于5%Na2CO3水溶液中。(6 - OH )黃酮可溶于0.2%NaOH水溶液中。
39、(5- OH )黃酮酸性最弱,可溶于4%NaOH水溶液中。21黃酮(醇)、二氫黃酮(醇)類與HClMg粉反應呈(紅 )色。22具有( 3- OH)、( 5 OH )、(鄰二酚OH )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可與金屬鹽發生絡合反應。23二氯氧鋯枸椽酸反應黃色不褪的黃酮類化合物是( 3- OH),黃色褪去的黃酮類化合物是(5 OH )。因( 3- OH )形成的絡合物較( 5 OH)形成的絡合物穩定。24黃酮苷類以及極性較大的苷元,一般可用(熱水)、(乙醇)和(正丁醇)進行提取。25黃酮類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羥基 ),可被聚酰胺吸附。26蘆丁是(黃酮 )類化合物。在中草藥(槐米)中含量最高,常用(堿溶酸
40、沉)法提取。27黃酮類化合物用層析法分別時,用(聚酰胺 )為吸附劑效果最好。28影響聚酰胺吸附力強弱因素與黃酮化合物分子中形成(氫鍵 )基團數目有關,形成(氫鍵 )數目越(多 ),則吸附力越(強)。29芹菜苷屬(黃酮類)化合物,其苷元是(芹菜素)。30黃芩苷、漢黃芩苷是中藥( 黃芩 )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屬(黃酮 )化合物。31黃酮醇類化合物以(葉 )和(花 )最為常見。三、選擇題1黃酮類化合物的基本碳架是( C )。A C6 C6 C3 B C6 C6 C6 C C6 C3C6 D C6 C3 2與2 羥基查耳酮互為異構體的是(A )。A 二氫黃酮 B 花色素 C 黃酮醇 D 黃酮 3黃酮類化
41、合物呈黃色時結構的特點是( C )。A 具有助色團 B 具有色原酮 C具有2 苯基色原酮和助色團 D具有黃烷醇和助色團 4水溶性最大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 )。A 黃酮 B 花色素 C 二氫黃酮 D 查耳酮 5不屬于平面型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是( D )。A 黃酮醇 B 黃酮 C 花色素 D 二氫黃酮6酸性最強的黃酮類化合物是( B )。A 5 羥基黃酮 B 4 羥基黃酮 C 3 羥基黃酮D 3 羥基黃酮7酸性最弱的黃酮類化合物是( A )。A 5 羥基黃酮 B 7 羥基黃酮 C 4 羥基黃酮 D 3 羥基黃酮 8一般不發生鹽酸 鎂粉反應的是( D )。A 二氫黃酮 B二氫黃酮醇 C黃酮醇 D異黃
42、酮9如某樣品液不加鎂粉而僅加鹽酸顯紅色,則該樣品中含有( B )。A 二氫黃酮醇 B 花色素 C二氫黃酮 D 黃酮 10在堿液中能很快產生紅或紫紅色的黃酮類化合物是(B )。A 二氫黃酮 B查耳黃酮 C黃酮醇 D 黃酮11與硼酸反應生成亮黃色的黃酮是( C )。A 4 羥基黃酮 B 3 羥基黃酮 C 5 羥基黃酮 D 3 羥基黃酮12將總黃酮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可得到( D )。A 5,7 二羥基黃酮 B 5 羥基黃酮C 3,4 二羥基黃酮D 7,4 二羥基黃酮13能使游離黃酮和黃酮苷分別的溶劑是( D )。A 乙醇 B 甲醇 C 堿水 D 乙醚 14當藥材中含有較多粘液質、果膠時
43、,如用堿液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宜選用(D )。A 5%Na2CO3 B 1%NaOH C 5%NaOH D 飽和石灰水 15為愛護黃酮母核中的鄰二酚羥基,在提取時可加入( C )。A AlCl3 B Ca(OH)2 C H3BO3 D NaBH416在聚酰胺柱上洗脫力量最弱的溶劑是(A )。A 水B 30%乙醇 C 70%乙醇 D 尿素水溶液 17含3 羥基、5 羥基或鄰二酚羥基的黃酮不宜用下列哪種色譜法分別( C )。A 硅膠 B 聚酰胺 C 氧化鋁D 葡聚糖凝膠 18不同類型黃酮進行PC,以2% 6%乙酸水溶液開放時,幾乎停留在原點的是( A )。A 黃酮 B 二氫黃酮醇 C 二氫黃酮 D
44、異黃酮 19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時,常用堿溶酸沉法,加石灰乳調pH應調至( C )。A pH 6 7 B pH 7 8 C pH 8 9 D pH 10 12 20黃芩苷可溶于( D )。A 水B 乙醇 C 甲醇 D 熱乙醇21下列最難被水解的是( B )。A 大豆苷 B 葛根素 C 花色素 D 橙皮素 四、多選題1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類依據有( ABE )。A 三碳鏈是否成環 B 三碳鏈的氧化程度 C C3-位是否有羥基 D A環的連接位置 E B環的連接位置2在取代基相同的狀況下,互為異構體的化合物是(CD )。A 黃酮和黃酮醇 B二氫黃酮和二氫黃酮醇 C 二氫黃酮和2 羥基查耳酮 D 黃酮和異黃
45、酮 E 黃酮醇和黃烷醇3母核結構中無羰基的黃酮類化合物是(DE )。A 黃酮 B 二氫黃酮 C 查耳酮 D 花色素 E 黃烷醇4顯黃色至橙黃色的黃酮類化合物是(AC )。A 黃酮 B花色素 C 查耳酮 D二氫黃酮 E 黃烷醇5具有旋光性的黃酮苷元有(BDE )。A 黃酮醇 B 二氫黃酮 C 查耳酮 D 二氫黃酮醇 E 黃烷醇6引入7,4 二羥基可使黃酮類化合物( ABC )。A 顏色加深 B 酸性增加 C 水溶性增加 D 脂溶性增加 E 堿性增加7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的性質是( ABCE )。A NaBH4反應呈紅色 B 鹽酸 鎂粉反應呈紅色 C 水溶性大于黃酮 D 顯黃色 E 有旋光性8Gi
46、bbs反應呈陽性的是(ACDE )。A 5 羥基黃酮 B 5,8 二羥基黃酮 C 5,7 二羥基黃酮 D 8 羥基黃酮 E 7,8 二羥基黃酮9能與三氯化鋁生成絡合物的化合物是(ADE )。A 3,4 二羥基黃酮 B 6,8 二羥基黃酮 C 2,4 二羥基黃酮 D 5,7 二羥基黃酮 E 3,4 二羥基黃酮10提取黃酮苷類的方法有( BCD )。A 酸溶堿沉法 B 堿溶酸沉法 C 乙醇回流法 D 熱水提取法 E苯回流法11在含黃酮類化合物的乙醚液中,用5%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AC E )。A 7 羥基黃酮 B 5 羥基黃酮 C 7,4 二羥基黃酮 D 6,8 二羥基黃酮 E 4 羥基
47、黃酮12影響黃酮類化合物與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有(ABCDE )。A 化合物類型 B 酚羥基位置 C 酚羥基數目 D 芳香化程度 E 洗脫劑種類 13蘆丁經酸水解后可得到的單糖有( AB )。A 鼠李糖 B 葡萄糖 C 半乳糖 D 阿拉伯糖 E 果糖五、簡答題1試述黃酮類化合物的廣義概念及分類依據。2黃酮類化合物為什么有微弱的堿性?3應用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時,應留意哪些問題?4試述黃酮類化合物溶解性規律?5簡述在分別黃酮化合物時,影響聚酰胺吸附力強弱的因素?6槐米中提取分別蘆丁的流程如下,試述其原理及目的。1)槐米粗粉,加100倍量的水和硼砂適量。 原理:目的:2)在攪拌下加石灰乳調
48、pH89,微沸2030min。原理:目的:3)在6070下用濃鹽酸調pH5,攪勻,靜止,抽濾,60下干燥。原理:目的:7常見的黃酮類化合物結構類型有哪些?并各舉一例。8舉例說明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結構的關系。9為什么二氫黃酮、異黃酮、花色素的水溶性比黃酮大。10黃酮類化合物為什么顯酸性?不同羥基取代的黃酮其酸性強弱有何規律?為什么?12聚酰胺柱色譜分別黃酮類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影響其洗脫挨次的因素有哪些?13從槐米中提取蘆丁時為何加入石灰乳和硼砂?14、如何從槐米中提取、分別、檢識蘆丁?第七章 萜類和揮發油一、概念1.萜類:2.揮發油: 3.“腦”:二、填空1.由(甲戊二羥酸)衍生而成的化合物
49、均為萜類化合物,此類化合物結構種類雖然格外簡單,但其基本碳架多具有( 異戊二烯單位)結構特征。2揮發油由(單萜及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及(其它)四類成分組成,其中( 單萜及倍半萜 )所占比例最大。3揮發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相同之處為室溫下都是(液)體,與水均(不溶)。4揮發油與脂肪油在物理性狀上的不同之處為揮發油具(揮發性 ),可與(水)共蒸餾。5揮發油低溫冷藏析出的結晶稱為(腦),濾除析出結晶的揮發油稱(析腦油)。6常溫下揮發油多為(無)色或(淡黃色)色的(液體),具有較強的(刺激性 )氣味。三、選擇題1下列關于萜類化合物揮發性敘述錯誤的是( C )。A 全部非苷類單萜及倍半萜具有揮發性 B全部單萜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外籍人員用餐管理辦法
- 維修質量風險管理辦法
- 電廠燃料采購管理辦法
- 后勤職工培訓課件
- 肝膿腫護理課件下載
- 肝臟生理功能課件中醫
- 福州八上期中數學試卷
- 肝病用藥護理課件
- 肝病心理護理課件下載
- 高中學考往年數學試卷
- 2022年浙江紹興市新聞傳媒中心招聘工作人員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驗收表參考模板范本
- 煤礦門益門區益門
- 八年級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訓練
- 國際貿易出口業務一般流程
- 2023年物流公司介紹PPT
- 2023山西高考志愿填報指南(詳細)
- GB/T 8431-199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光致變色的檢驗和評定
- GB/T 19889.5-2006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第5部分:外墻構件和外墻空氣聲隔聲的現場測量
- GB/T 18391.1-2009信息技術元數據注冊系統(MDR)第1部分:框架
- GB/T 1048-2019管道元件公稱壓力的定義和選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