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范文_第1頁
調查報告范文_第2頁
調查報告范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調查報告范文2000 年 7 月 22 日至 7 月 27 日,我隨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社會實踐。 對于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 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 1550 畝,住戶面積 200 畝, 230 戶人家, 800 口人,其中黨員 19 名。村固定資產 120 萬,村每年平均收入 3800 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 74 年上任以來,為村里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里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里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2、進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 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 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別。 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 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況相當好。 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夸張的用了 "安居樂業 "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聽村里的領導介紹, 村里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業,其中 200 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 4000 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 10000 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 村里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 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 在村里投入生產,但不到 3 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

3、中消失, 而其后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人才、教育 "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學校并不算大, 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 與偏遠山區相比, 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學已有著天壤之別。 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并不能用一個 "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 5 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 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

4、學家, 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 但當我問他們以后回不回來的時候,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 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 "考大學,去大城市 "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人才、教育 "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回蕩著。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聽到這件事的時候, 我的內心是沉重的。 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 農村的孩子迫

5、于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 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 以此來擺脫落后的環境, 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里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后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 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 這本無可厚非, 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這種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 以至于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 而大部分都來源于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 老人告訴我

6、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 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 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 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 "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 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 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周家村之所以富裕, 關鍵在于和韓國合作的 200 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里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

7、里出勞力,出土地,收獲后,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 付給村里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種, 否則將受重罰。 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 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 !試想如果村里有這么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 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 村里將遠比現在要富裕!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 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 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 20 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訪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 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后, 我們支持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 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 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 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 我們作為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