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傳播學概論期末試卷_第1頁
大學傳播學概論期末試卷_第2頁
大學傳播學概論期末試卷_第3頁
大學傳播學概論期末試卷_第4頁
大學傳播學概論期末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85 高校期末聯合考試2016級傳播學概論期末考試試卷命題人:王陽一、單項選擇題。(10x2=20)1. 大眾傳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視的信息是 ( )A.新聞信息B.教育信息C.娛樂信息D.商業信息2. 下述成語中與選擇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 ( )A.愛屋及烏B.明察秋毫C.見仁見智D.見微知著3傳播可以分為若干層次,其中最基本的層次是 ( )A.人際傳播B.群體傳播C.組織傳播D.大眾傳播4“二級傳播理論”的創立者是 ( )A.拉斯韋爾B.盧因C.拉扎斯菲爾德D.霍夫蘭5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認為,真理只有在各種意見“自由而公正”的競爭中才 能產生和發展。這個觀點也被稱為 ( )A. “天賦人權

2、”B.“觀點的自由市場”C. “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6大眾傳播的信息傳向受眾有若干“關卡” ,其中“第一關”是 ( )A.選擇性記憶B選擇性注意C.選擇性理解D.選擇性暴露7. 有關“霧霾”和“薩德”的相關報道,體現了大眾傳播社會功能中的 ( )A. 社會動員 B. 社會規范 C. 環境監測 D. 社會協調8. “樸槿惠的緋聞事件”不脛而走,造成信息的誤傳和混亂,這說明了信息富于( )A. 傳遞性 B. 擴散性 C. 擴充性 D. 共享性9. 介乎人際傳播和組織傳播之間的信息交流層次是 ( )A. 網絡傳播 B. 跨文化傳播 C. 群體傳播 D. 大眾傳播10. " 沉默

3、的螺旋 "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強大影響發生在 ( )A.認知階段和判斷階段B.判斷意見階段和行動階段1/ 7二、簡答題。(6x5=30)1. 簡述:與其它人類傳播類型相比,大眾傳播有哪些特點?2. 簡述: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區別3. 舉例分析四種大眾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各有什么特性。4. 簡述:什么是輿論領袖?5. 簡述:拉斯韋爾提出的傳播學“五 W”6. 簡述:信息的特征與功能并舉例說明三、分析題。(5x2+10x2=30)(一)辨析題1.新聞媒體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性處理的特定原則來自于新聞工作者的主觀意 識。2.受眾即是商品(二)材料分析題當地時間5月16日,馬克菲特在自

4、己店鋪的倉庫中。馬克菲特的潮鞋店名為 StadiumGoods,位于紐約曼哈頓SOHO商業區,該店運動鞋和街頭服飾齊全同時面向收藏者服務。馬克菲特去年8月將店鋪入駐淘寶網天貓國際后,目前通過互聯網面向中國消費者的銷售額已達數百萬美元,他們每天通過天貓國際向中國發 貨數百雙。# / 7(中新網中新社記者廖攀)從經濟角度簡要分析傳播媒介的主要作用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 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 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

5、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 ”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微信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 信朋友圈。截至2013年11月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 6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截止 2016年12月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已達 8.89億。(節選自:百度百科)以傳播學視角分析微信傳播的特點。四、論述題。(20)國家的偉大,莫過于以改革和奮斗成就逐夢傳奇;記者的榮光,莫過于用筆墨和鏡頭記錄時代變遷。4 月底,“砥礪奮進的五年”

6、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先期開展,100多名中央媒體記者深入 100多個貧困村蹲點采5 / 7訪調研、聚焦精準扶貧,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作品在田 間地頭孕育成形,瓜熟蒂落。近日,開展“砥礪奮進的五年”重大主題宣傳,正是要全景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寫岀時代的篇章”。作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廣大新聞工作者尤需牢記職責使命,深入基層一線,聆聽大地心跳,為 人民抒寫,為時代放歌,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在黨心民意、國計民生的交 融輝映中展示經濟社會發

7、展新變化,用生動的筆觸、鮮活的鏡頭全方位呈現我們黨治國理政新氣象。“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落實“三貼近”、深化“走轉改”、做好“融新聞”,我們定能 寫好五年砥礪奮進的新華章,振奮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精氣神。節選自人民日報(2017年05月18日01版)運用傳播學所學知識,談一談面對輿論導向,新聞工作者如何寫好五年砥礪奮進 的新華章,振奮同心筑力中國夢的精氣神?# / 72016 級傳播學概論期末考試試卷答案ACACBBCBCD二、簡答題。 (6x5=30)1. ( 1)傳播者職業化、組織化(2)訊息復制化,其傳送是廣泛、快速、連續、公開的(3)媒介機械化、電子化、網絡化(4)受眾大眾化

8、,即人數眾多、成分復雜、分布廣泛、相對隱匿(5)反饋間接、零散、遲緩,具有積聚性。2. 研究對象不同:新聞學研究新聞及社團活動,傳播學研究人類傳播過程及過程; 研究方法不同:新聞學是經驗研究,傳播學是定量、定性的研究; 研究的取向不同;新聞學是實務導向,傳播學是本質、核心理論研究。3. ( 1)報紙:一,是視覺媒介(閱讀媒介) ;二,保存性強;三, (受眾的)選擇權強;四, 報紙適合傳達深度信息;五,時效性差。(2)廣播:一,是聽覺媒介;二,時效性強;三,影響面廣;四,保存性弱,選擇性弱。(3)電視:一,是視聽合一的媒介;二,適合再現形象、現場、過程;三,時效性強;四, 保存性弱,選擇性弱。(

9、4)網絡:一,是多媒體的媒介;二,時效性、保存性、選擇性都非常強;三,可控性較 差。4. 兩級傳播中的核心角色,他們是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較多接觸大眾傳媒信息,并將經過 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傳播給其他人的人。5. 誰(Who) t說什么(SaysWhat) 遜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刁寸誰(To whom)取得 什么效果 (Withwhat effects)其稱謂來自模式中五個要素同樣的首字母 "W" 。這五個要素又構成了后來傳播學研究五個基 本內容,即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研究。這五個要素各有其自身 的特點 :"誰&quo

10、t;就是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的任務。傳播者既可以是單 個的人,也可以是集體或專門的機構。"說什么 " 是指傳播的訊息內容, 它是由一組有意義的符號組成的信息組合。 符號包括語言符 號和非語言符號。"渠道",是信息傳遞所必須經過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質載體。它可以是諸如信件、電話等人際 之間的媒介,也可以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 寸誰 " ,就是受傳者或受眾。受眾是所有受傳者如讀者、聽眾、觀眾等的總稱,它是傳播的 最終寸象和目的地。"效果 ",是信息到達受眾后在其認知、情感、行為各層

11、面所引起的反應。它是檢驗傳播活動 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6. ( 1)客觀性和普遍性。 信息產生于事物的運動變化之中, 因為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客觀的, 所以信息同樣是客觀的。 只有當它進入了人的主觀世界之后, 才具有了主觀性。同樣, 事物 的運動變化是普遍的,所以信息也是普遍的。(2)表達性。信息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反映,因此具有了表達性。因此人類才可以通過信息 的接收和處理來認識世界。(3)流動性。正因為信息具有流動性,它才能夠為人類獲知和處理,扮演主客觀之間橋梁的角色。三、分析題。(5x2+10x2=30)(一)辨析題1答案:新聞框架是新聞媒體對新聞事實進行選擇性處理的特定原則(或準則),這些原則

12、來自于新聞媒體的立場、 編輯方針以及與新聞事件的利益關系,同時又受到新聞活動的特殊規律(如新聞價值規律)的制約,它們規定著一家媒體對新聞事件的基本態度和本質判斷。在新聞報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種必然。一般而言,新聞事件大都具有復雜的多種屬性,由 于時效性和新聞文本特性的要求,新聞記者不可能在一篇報道中事無巨細地羅列這些屬性, 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屬性,并把它納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謂打包,'。2答案:作為商品媒介,大眾傳媒的廣告收入是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大眾傳媒的廣告時段或版面價值是傳播產生的間接效果,他們不是廣播電視或者報紙媒介產生的真正商品。有針對性的投放廣告,為的是吸引目標受眾。(兩次售賣)(二)材料分析題1答: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傳播媒介的主要作用有兩個方面:(1) 傳播媒介以其傳播的大量經濟信息特別是廣告,構成社會化大生產中不可或缺的環節。(2)各種企業服務的傳播媒介本身也成為一種企業,從而創造出豐厚的利潤。2.( 1)微信使得人們的社交網絡,從原有的弱關系鏈接網”向基于手機通訊錄的 強關系鏈接網”轉變,從而實現了基于通訊錄的全新互動。(2)微信改變了傳統的通信方式。(3)微信是記錄和表達的平臺。(4)微信是一個交友的平臺。(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