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部編人教版--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共13頁)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部編人教版--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共13頁)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部編人教版--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共13頁)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部編人教版--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共13頁)_第4頁
八年級語文(上)部編人教版--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共13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1、消息二則主備人:高書平 第一課時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學習目標1把握消息的內容和結構特點。(重點)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感情。(重難點)學習方法 通過朗讀、批注方式來把握作品內容及作者的情感,并在交流中深化理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949年4月21日,中國發生了一件決定未來走向的大事。這節課,讓我們共同學習課文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了解那個重要時刻。二、教學新課1、整體感知,把握文體特點設問1:反復朗讀課文,勾畫出這則消息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明確:時間: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開始;地點:蕪湖、安慶之間;人物:三十萬人民解放軍;事件:渡過長江。設問

2、2:參看課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邊的人,你會怎樣說?如果你要把這一消息比較完整地告知身邊的人,你會怎么說?如果你要把這一消息具體地告知身邊的人,你會怎么說?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對應?明確:迅速告知: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具體地告知:(略)迅速告知對應消息標題;完整地告知對應消息導語。具體地告知對應消息主體。解讀:標題、導語、主體三者的關系明確:標題、導語、主體三者敘說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體程度上有不同。這種特點就是人們常說的消息文體的金字塔結構。這是消息的性質決定的:把最重要的內容最迅速地讓人們

3、了解。2、品讀語言,體會作者情感抽生朗讀,大家評議。明確:朗讀的基調應該高亢豪邁、充滿勝利的喜悅和對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的贊美。教師范讀。設問3:默讀勾畫,哪些詞語最能體現作者的感情傾向?明確:對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的歌頌:“英勇的、萬船齊放、直取、突破、占領、進擊、英雄式的、堅決地、不到二十四小時、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堅決地”直接贊美人民解放軍英勇無畏;“萬船齊放、直取、突破、占領、進擊”等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解放軍英勇善戰,行動果敢,進軍迅速,戰果輝煌;“不到二十四小時、即已”說明時間短,戰果大,從而表現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嘲諷:“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

4、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一正一反,對比鮮明,感情強烈。3、想像播音員會怎么讀,再讀課文。學生激情朗讀課文。板書設計我三十萬大軍 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勝利南渡長江 三十萬人渡過長江 英勇善戰 主體: 時間: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 進軍迅速 地點:蕪湖、安慶之間 人物:人民解放軍三十萬大軍 事件:渡過長江第二課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學習目標1把握新聞內容及結構特點。(重點)2學習課文語言準確精練、詳略得當、敘議結合的特點。(難點)3探究我軍勝利的原因,感悟正義戰爭的強大力量。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都是通過哪些方式來了解

5、世界的風云變幻、國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會的奇聞趣事的呢?(學生可能回答網絡、電視、報刊等,教師引出新聞。)新聞縮短了你、我、他之間的距離,讓我們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國內外時事,獲取各種信息。好的新聞是可以穿越時空,供人們品讀與回味的。這節課,讓我們來共同研讀另一篇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佳作,一起重溫那段蕩氣回腸的硝煙歲月。二、教學新課1、朗讀新聞,整體感知設問1:快速朗讀新聞,整體感知課文。然后理清新聞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余華里的長江戰線事件發生的原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解放全中

6、國而發起渡江戰役。經過:三路大軍橫渡長江。結果:突破長江防線,占領南岸廣大地區。2、比較閱讀 這則新聞與第一則新聞的異同點有哪些?(可以找幾個人演板)3、合作探究,研讀思考設問2:分組討論:主體部分為什么按“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的順序敘述?明確: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寫。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路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中、西兩路軍合寫在前,東路單寫在后。詳寫東路激戰,文勢也涌起高潮。設問3:三路大軍的渡江情況,哪路詳寫?哪路略寫?為什么要這樣安排?明確:中路軍寫得簡略,是因為新華社在此前已經有關于中路軍的詳細報道,此處簡略交代即可轉入下文。西路軍寫得稍詳,是因為渡江

7、正在進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過的“正向南擴展中”,預示了戰役的前景。東路軍寫得最詳,因為它所遇抵抗“較為頑強”,勝利來之不易,故作詳細報道。不僅較具體地寫了戰斗情況;而且更詳盡地寫了戰果。三個層次寫得有同有異,有詳有略,統一中有變化,避免了重復雷同。4、深入文本,品味語言請學生就語言的準確性,在課文中選例分析。可能的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明確:“突破”準確表現了戰斗過程(如用“越過”則不準確,因為“越過”的對象是靜態的,表現不出戰斗經過)。“渡至”準確表現了水戰進軍的特點(用“到達”則太泛)。“二

8、十四小時內即已”,時限明確,準確表現了神速的特點(如用“共”,則時限不明,一般化)。“至發電時止”,時間比“現在”更為確切。用“余部”這一軍事術語比用“剩下的”更為準確得體。可能的例句: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明確:用“殲滅”及“擊潰”而不是籠統地說“消滅”和“打垮”;對“要塞”用“控制”,說明江陰要塞已為我軍所用;對“長江”用“封鎖”,說明不準船只自由通航;對“鐵路線”用“切斷”,說明我軍堵住了敵人從鐵路逃跑的退路。詞語搭配準確有力,恰切表明我軍銳不可當的氣勢。教師:用詞準確還表現在對某些概念的適當限制上,如西路軍所遇之抵抗是“甚為微弱”,而東路

9、軍所遇之抵抗則“較為頑強”,這就非常恰切地表現了敵我雙方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貶抑敵人,用詞恰到好處。教師引導:就語言鮮明生動、富于感情色彩的特點,在課文中選例分析。“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充滿嘲諷蔑視的語氣,嘲諷湯恩伯過高估計東面防線的鞏固程度,過低估計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不料”一詞既可見敵人狼狽,又可見我軍神勇,感情色彩鮮明。“百萬大軍”“一千余華里”氣勢豪邁,排山倒海;“沖破”“橫渡”“突破”,勝利豪情,激動人心;我軍的“英勇善戰,銳不可當”與敵軍的“紛紛潰退,毫無斗志”,贊揚與藐視之情,對比鮮明。三、布置作業板書設計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路軍首戰告捷

10、敘(略) 銜接緊密西路軍所向披靡敘議結合(詳) 過渡自然東路軍遭遇抵抗較為頑強敘(詳) 結構嚴謹語言特點 1.準確、簡明、凝練、概括性強2.鮮明、生動、富于感情色彩可取之處不足之處2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 主備人:高書平學習目標1把握首屆諾貝爾獎頒發的內容,進一步掌握消息文體特點。2了解倫琴等人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體會諾貝爾寬廣的胸懷。教學方法通過默讀、品味、比較等多種方法,把握二則消息的主要內容和消息文體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態度。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2015年,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什么是諾貝爾獎?首屆諾貝爾獎得主都有誰?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首屆諾貝爾獎頒發這則消息。二、教

11、學新課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2、根據消息文體特點,勾畫出標題和導語并明確主體,思考:導語講了哪些內容?主體部分講了哪些內容?明確:導語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和諾貝爾的遺囑。主體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貢獻,諾貝爾獎頒發的機構、時間及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及評議權等消息背景。設問1:你認為這則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刪去嗎?明確: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諾貝爾獎資金的來源以及諾貝爾獎評議權歸屬,可以顯示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3、研讀課文,體會情感設問2:首屆諾貝爾獎得主都有哪些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做出了怎樣的貢獻?你認為他們配得上諾貝爾獎嗎?明確:前兩問參看課文第二自然段。第三問讓學生各抒

12、己見,最好能夠聯系生活實際來談。示例:我覺得他們完全配得上,比如倫琴,他發現了X射線,不僅在物理學上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在醫學上也有廣泛應用,促進了醫學的發展。至今醫院里的透視、拍片還在使用X射線。設問3:作者為什么要補充諾貝爾獎基金管理和評議權歸屬等內容?明確:作者這樣寫,意在表明諾貝爾獎評審的公平公正,表達作者對諾貝爾的敬意,期待諾貝爾獎在人類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三、布置作業板書設計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得主領域成就倫琴物理學X射線范托夫化學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透壓定律貝林生理學或醫學血清療法普呂多姆文學詩歌創作迪南和平紅十字會帕西和平各國議會聯盟科學進步和平可取之處不足之處3 “飛天”凌空跳水姑娘

13、呂偉奪魁記 主備人:高書平學習目標1.了解新聞特寫的文體特點。2把握呂偉表演“5136”的全過程,體會她跳水動作的“飛天”之美。3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學習方法 通過朗讀、品味、批注等多種方法來理解作品的內容及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在運動領域,美國有籃球夢之隊,中國有跳水“夢之隊”,中國姑娘呂偉從10米跳臺縱身一躍,瞬間驚艷了全世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聞特寫“飛天”凌空,感受中國姑娘那“飛天”之美。二、教學新課1、把握內容,體會寫法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指導學生做批注)明確:呂偉跳水之前的場面,呂偉跳水動作全過程,呂偉跳水后觀眾的反應和裁判

14、評分等情況。設問1:呂偉跳水動作連貫流暢,全程只有1.7秒,怎么就寫了那么多字呢? (先小組交流一下)明確:呂偉完成跳水動作只是瞬間的事,想要解說清楚十分困難,所以,作者采用了動作分解的寫作技巧,把完整連貫的跳水動作分解為起跳、騰空、入水三個步驟,逐一刻畫,猶如慢鏡頭回放,精彩地再現了跳水的全過程,讓讀者仿佛親眼看見一般。設問2:課文標題是“飛天”凌空,能不能只寫呂偉跳水這一部分內容,把其他內容刪去?明確:不能。跳水前的場景描寫,特別是對白云和飛鳥的描寫,是用白云和飛鳥的動來襯托呂偉的靜。跳水后觀眾的反應以及裁判的評分等,是側面表現呂偉跳水動作的完美。2、品讀課文,把握情感默讀并批注,體會呂偉

15、跳水動作的“飛天”之美。明確:可從選詞、修辭手法、寫法等角度進行品析感受。示例:“輕舒”“舉起”“一蹬”“飛去”四個動詞,把呂偉起跳的輕巧靈動生動具體地描繪出來。“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襯著藍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飛天。”這句話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呂偉比作凌空翔舞的“飛天”,生動形象地寫出呂偉形體優美、動作輕盈,宛如天仙凌虛蹈空。“如夢初醒的觀眾用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來向他們喜愛的運動員表達由衷的贊賞。”這里使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如夢初醒”寫出了觀眾被呂偉優美的跳水動作所陶醉,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寫出觀眾被呂偉的表演征服,用

16、鼓掌和歡呼表達由衷的贊賞。這樣的手法,把氣氛推向高潮,讓讀者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精神享受。三、拓展延伸,比較異同(多媒體顯示):中國運動員呂偉亞運會奪冠新華社新德里11月24日電11月24日,中國跳水姑娘呂偉在10米跳臺跳水比賽中,技壓群芳,一舉奪魁。新德里跳水運動館,10米跳臺跳水比賽進入白熱化狀態。八名各國選手按照次序登臺比賽。4輪比賽過后,中國姑娘呂偉以微弱優勢排在第一。第五輪比賽,選手們紛紛上了難度。呂偉這最后一輪選擇的動作是“5136”,這是跳水比賽中難度系數最高的動作。只見她登上高臺,靜靜站立。起跳,向前翻騰一周半,空中轉體三周,身體打開,筆直地入水,壓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現,裁判給了9

17、.5分的高分。憑借著這一跳,呂偉獲得第9屆亞運會10米跳臺跳水賽金牌。提問:請仔細閱讀上面的消息,說說這則消息和課文的異同,真正掌握消息和新聞特寫各自的文體特點。明確:同:這則消息和課文寫的都是同一事件呂偉奪冠,都具有真實、簡要、迅速的特點。異:這則消息側重呂偉奪冠的經過,表達方式主要是記敘,語言準確精練。而課文側重描寫呂偉最后一跳之美,表達方式主要是描寫,語言生動形象。由此可見,消息和特寫的共同點是:簡要而迅速地報道新聞事實;不同點是:消息往往則要地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而特寫主要抓住新聞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開。四、布置作業:學習課文的寫法,選擇發生在學校的一件事,寫一篇特寫。板書設計可取

18、之處不足之處4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主備人:高書平學習目標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過程及其意義。2品讀細節,感受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驚心動魄的氣勢。(重點)3尋讀課文,找出敘述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中穿插的其他內容,并體會其作用。學習方法 通過朗讀、默讀、品味、批注等多種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來理解作品的內涵及作者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提前下載視頻,播放2分鐘左右的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視頻短片)航母建設承載著國人百年強軍強國的夢想,而只有艦載戰斗機成功著艦起飛,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

19、寧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在跨越“著艦”“起飛”這兩道坎中,著艦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認的高風險難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全身心感受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二、教學新課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設問1: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有何意義?明確: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意義它承載著國人和海軍官兵的強軍夢想,破解了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標志著我國海軍真正進入航母時代。2、品讀細節,體味情感設問2:勾畫出描寫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情景的句子,感受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時驚心動魄的氣勢

20、。明確:“聲如千騎疾,氣卷萬山來。”運用對偶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文章氣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戰斗機著艦時的浩大聲勢,具有感染力。運用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戰斗機著艦的情形。如“震耳欲聾”“轟鳴”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巨大的聲音,“眨眼之間”“剎那間”“疾如閃電”等詞描繪出戰斗機著艦時的震撼場面。“牢牢地”“穩穩地”生動地寫出了我國艦載機著艦技術的成熟和飛行員操作技能的嫻熟。“定格了一個象征勝利的巨大V字”的特寫鏡頭,既是對當時情景的生動再現,更是表現了作者對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喜悅和自豪。3、尋讀課文,體會作用作者在敘述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過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內容。請找出來。明確:“渤海某海域,海風呼嘯,海浪澎湃。遼闊的海面上,我國第一艘航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