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與典型例題_第1頁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與典型例題_第2頁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與典型例題_第3頁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與典型例題_第4頁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與典型例題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 1_,2x y,3x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知識點復習第十六章分式考點一、分式定義: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 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 叫 做 分 式。B分式有意義的條件是分母不為零,分式值為零的條件分子為零且分母不為零 題型一:考查分式的定義 下 列 代 數(shù) 式 中5 x3 (x 1)2xy 2是分式的1有. a b x2 y2 x y .a b' x y ' x y題型二:考查分 式有意義的條件: 當x有何值時,下列分式有意義(1)MU題型三:考查分式的值為 0的條件:當x取何值時,下列分式的值為 0.(1) 口 (2) 丁x 3x2 42(3) x2 2x 3x 5x 6

2、答(1 )(2)題型四:考查分式的值為正、負的條件:(1 )當x為何值時分式 8 x為正;(2)當x為何值時,分式 為負;(3)當x為何值時,分式為非負數(shù).x -1 .練習:(1)已知分式的值是x 1零,那么x的值是()A. -1B. 0C. 1D. ± 1(2)當x 時,分式x 1沒有意義.考點二: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或除以一個不等于 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1 .分式的基本性質:A AMAMB BMBM2 .分式的變號法則:aaaabbbb題型一:化分數(shù)系數(shù)、小數(shù)系數(shù)為整數(shù)系數(shù)【例1】不改變分式的值,把分子、分母的系數(shù)化為整數(shù).12xy(1)2-11xy34(2)

3、0.2a 0.03b0.04a b題型二:分數(shù)的系數(shù)變號【例2】不改變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首項的符號變?yōu)?正號.(1)(2)(3)題型三:化簡求值題【例3】已知:轉化出1 1.x y【例4】已知:x12 ,求x2二 xx的值.【例 5】若 |x y 1| (2x 3)2 0,求的值.4x 2y考點三:分式的運算1 .確定最簡公分母的方法:最簡公分母的系數(shù),取各分母系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最簡公分母的字母因式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白最高次募.2 .確定最大公因式的方法最大公因式的系數(shù)取分子、分母系數(shù)的最大公約數(shù);取分子、分母相同的字母因式的最低次募.題型一:分式的混合運算1、 計算令口的結果是

4、a2 11a2x 3xy 2y 的值. x 2xy y提示:整體代入,x y 5xy ,222、計算上? I。3、計算口 x 1注息:分式的通分和約分:關鍵先是分解題型二:化簡求值題因式先化簡后求值分式的運算:分式乘法法則:分式(1)已知: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1 18(xx 4 4x(21)的值; x分母的積作為分母。(2 )已知:分式除法法則:分式xy 2 yz 3xz的值;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題型三:求待定字母的值分式乘方法則:分式【1】若關于x的分式方程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別乘方。有增根,求m的值.【2】若分式方程2x a1的解是分式的加減法

5、則: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異分正數(shù),求a的取值范圍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yōu)橥痔崾?母分式,然后再加減 混合運算:運算順序和以前一樣。能用 運算率簡算的可用運算率簡算。3x 4B-,試求 x 1 x 2A、任何一個不等于零的數(shù)的零次募等的值.于1,=1(al 芋 °);題型四:指數(shù)募運算正整數(shù)指數(shù)募運算性質(請同學們(1)下列各式中計算正確的是自己復習)也可以推廣到整數(shù)指數(shù)募.特別是一個整數(shù)的-n次募等于它 的n次募的倒數(shù),a na考點四: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 母中含未知數(shù)的方程一一分式方 程。解分式方程的過程,實質上是將方 程兩邊同乘以一個整式(最簡公

6、分 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時,方程兩邊同乘以最 簡公分母時,最簡公分母有可能為 0,這樣就產(chǎn)生了增根,因此分式 方程一定要驗根。解分式方程的步驟:(1)能化簡的先化簡(2)方程兩邊同 乘以最簡公分母,化為整式方程; (3)解整式方程;(4)驗根.增根應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其值應使最簡公分母為0,二是其值應是去 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分式方程檢驗方法:將整式方程的 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 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列方程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1)審(作題時不寫出);(2)設;(3)歹(4)解;(5)驗 (6)答.應

7、用題有幾種類型基本上有五種:行程問題:基本公式:路程 二速度X時間而行程問題中又分相遇問題、追及問題.(2)數(shù)字問題在數(shù)字問題中要掌握 十進制數(shù)的表示法.工程問題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時X工效.順水逆水問題v順水=v靜水+v水v逆水=v靜水-v水.(5)盈禾1J問題基本公式:利潤=(售價進價)X件數(shù)利潤率=票100%進價1、 解方程。1 x 33 x2、 某市今年1月1日起調整居民用水價格,每立方米水費上漲 25%,小 明家去年12月份的水費是18元,而 今年5月份的水費是36元.已知小明 家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比去年12月份 多6立方米,求該市今年居民用水的 價格.3、某一工程隊,在工程招標時,

8、接到 甲乙工程隊的投標書,每施工一天, 需付甲工程隊工程款1.5萬元,付乙 工程隊工程款1.1萬元,工程領導小 組根據(jù)甲乙兩隊的投標書預算,可有 二種施工方案:(1)甲隊單獨完成此項工程剛好如期 完工。(2)乙隊單獨完成此項工程要比規(guī)定工期多用5天。(3)若甲、乙兩隊合作4天,剩下的 工程由乙隊獨做也正好如期完工。問哪一種施工方案最省工程款?的目的地,出發(fā)后第 1小時內按原計 劃的速度行使,1小時后加速為原來速 度的1.5倍,并比原計劃提前40分至U 達目的地,求前1小時的平均行使速 度。考點五.科學記數(shù)法:把一個數(shù)表示成 a 10n的形式(其中a, n是整數(shù))的 記數(shù)方法叫做科學記數(shù)法.用科

9、學記數(shù)法表示絕又值大于 10的n位整數(shù) 時,其中10的指數(shù)是整數(shù)位數(shù)減1 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絕對值小于1的正小數(shù)時,其中10的負指數(shù)是第一個非0 數(shù)字前面0的個數(shù)(包括小數(shù)點前面的 一個0)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shù)1 .定義:形如y=k/x (k為常數(shù),k才0) 的函數(shù)稱為反比例函數(shù)。4、一輛汽車開往距離出發(fā)地 180千米3.性質: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2 .圖像: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屬于雙曲 線。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小;當kv 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4.|k|的幾何意義:表示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上的點向兩坐標軸所作

10、的垂線段與 兩坐標軸圍成的矩形的面積。考點一:反比例函數(shù)定義1、反比例函數(shù)的判定:下列函數(shù)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數(shù)的是Dx1A . y xB. y 3x 1C. y 2 D. y 3xx2、K值確定:已知點 A (-1 , 5)在反比例函數(shù)y k(k 0)的圖象上,則該函數(shù)的解 x析式為(C)125A : y -B: y 一c5C: y D : y 5x x一 3 .一一反比例函數(shù) y 中,比例系數(shù)5xk=一 2 c已知y (m 1)xm 2是反比例函數(shù),則m =-1.已知y2與x成反比例,當x=3時,y=1 ,則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為 已知y=y+y2,y1與x+1成正比例,y2與x+1成反比例

11、,當x=0時y=-5,當x=2 時,y=-7(1)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2)當x=-2時,求y的值考點二: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與性質一.一一 2 一一,.、(1)反比例函數(shù)y=3的圖象位于 x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3)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 y=2 的圖象的 x一支在第一象限。(1)圖象的另一支在哪個象限,常數(shù)m的取值是什么?(2)在這個函數(shù)圖象的某一支上任取考點四:反比例函數(shù)應用:點 A(a,b)和 B (a/,b/),如果 b> b/,練習:1、如圖是三個反比例函數(shù)在 x那么a與a/有怎么樣的大小關系?軸上方的圖象,、已知關于x的函數(shù)y k(x 1)

12、和 由此觀察得到ki, k2,k 3的大小關系為y k (k才0),它們在同一坐標系內 x比例2、已知P是反|y=的圖象大致是(5)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上x有兩點 A(x1; y1) > 3(*2,丫2)且x2 ,那.,k=k /x_ k 0xy=k/x圖象上一點作 pA垂直W車誕x a,若s.1題圖AOP=3,則這個反比例函數(shù)解析式為么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 y V2 B. y V2 C. y V2、若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位 x于第一、三象限內,正比例函數(shù)Dyi與y2之間的大小關系不能確定y=(2k-9)x過二、四象限,則 kEx: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有三個點的整數(shù)值為(xi,y i)(x

13、2,y 2)(x3,y 3)其中 Xi<X2<0<X3, 如圖是一次函數(shù)yi=kx+b和反比例試判定y1,y 2,y 3與0的大小關系。函數(shù)y2里在同一個坐標系 x考點三:反比例函數(shù)綜合下的圖象,觀察圖象寫出當1、如圖,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k的圖x象與一次函數(shù)y = ax + b的圖象交于mj)和 N ( 1, 4)兩點.(1)求這兩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2)求 MON勺面積;(3)第十八章基本內容:時x的取值范圍是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請判斷點P (4, 1)是否在這個角邊長分別為a, b,斜邊長為c,那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并說明理由.么 a2 b2c22 .勾股定理

14、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邊現(xiàn);殘花離根二尺遙,試問水深尺若長a,b,c滿足a2 b2 c2。,那么這個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 .經(jīng)過證明被確認正確的命題叫做定 理。我們把題設、結論正好相反的兩個命 題叫做互逆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叫 做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叫做它的逆命 題。(例:勾股定理與勾股定理逆定 理)考點分析:考點一:利用a2 b2 c2求未知邊。如在一直角三角形中有兩邊長分別是3、4,則其第三邊長為5Ma (注意分類討論);印度數(shù)學家拜斯迦羅(公元 1114 1185年)的著作中,有個有趣的“荷 花問題”,是以詩歌的形式出現(xiàn)的:湖靜浪平六月天,荷花半尺出水 面;忽來一陣狂風急,吹倒花兒水中

15、偃.湖面之上不復見,入秋漁翁始發(fā)干?問題:這是一道數(shù)學詩,你能讀 懂詩意,求出水深是多少尺嗎?分析:設水深為x尺,則荷花高 為(x+0.5)尺,如圖形成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列方程: x2 22 (x 0.5)2,解之:x=3.75 一棵大樹離地面9米高處折斷,樹 頂落在離樹根底部12米遠處,求大樹 折斷前的高度?答24米考點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問題1、已知:在 ABC中,/ A /B、 /C的對邊分別是a、b、c,滿足a2+b2+c2+338=10a+24b+26co 試判斷 ABC的形狀。分析:移項,配成三個完全平 方;三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0,則都為0; 已知a、b、c,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

16、理判斷三角形的形狀為直角三角形。2、已知:在 ABC中,/ A /B、 /C的對邊分別是a、b、c, a=n21,b=2n, c=n2+1 (n>1)求證:/ C=90° 。,aC+bC=aD+2cD+bD=aD+2ad- bd+bD分析:運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d+bd 2=aB判定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 一般步驟:先判斷那條邊最大。分別用代數(shù)方法計算出a2+b2和c2的值。判斷a2+b2和c2是否相等,若相 等,則是直角三角形;若不相等,則 不是直角三角形。要證/ C=90° ,只要證 ABC是 直角三角形,并且 c邊最大。根據(jù)勾 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證明a

17、2+b2=c2即練習:1、若 ABC的三邊a、b、c, 滿足(ab) (a2 + b2-c2) =0,則MBC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2、已知 ABC的三邊為a、b、c,且 a+b=4, ab=1, c= V14 ,試判定 ABC的形狀。n)考點三:互逆命題與互逆定理問題;1、說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這 些命題的逆命題成立嗎?D A同旁內角互補,兩條直線平行。CD 如果兩個實數(shù)的平方相等,那么兩個實數(shù)平方相等。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可。由于 a2+b2= (n2-1) 2+ (2=n4 + 2n2+ 1 , c2= ( n2+

18、 1) 2= n4+ 2n2+ 1,從而a2+b2=c2,故命題b獲證。3、已知:如圖,在 ABC中, 是AB邊上的高,且cD=ad- BQ求證: ABC是直角三角形。分析:aC=aD+cD, bC=cD+bD 點的距離相等。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積等于斜邊的一半。考點五:折疊問題分析:每個命題都有逆命題,說逆 命題時注意將題設和結論調換即可, 但要分清題設和結論,并注意語言的 運用。1、如圖,有一個直角三角形,兩條直角邊 AC=6cm,BC=8cmjS將直角邊AC沿直線AD折疊,使它落在斜邊AB上,且與AE重合,理順他們之間的關系,原命題有真 有假,逆命題也有真有假,可能

19、都真, 也可能一真一假,還可能都假。考點四:面積問題你能求出CD的長嗎?2.如圖,已知矩形'二BC鑿著直線BD折疊,使點 CCJ± CM, 、B第1Dg圖BC交 AD于 E, AD=8, AB=4,則 DE的1、已知:如圖,四邊形ABCD AD/ BG長為(AB=4 BC=q CD=5 AD=3OA. 3求:四邊形ABCD勺島第1 E C D. 6).B. 4C. 5分析:作DE/ AR連結BR則可以 考點六:無理數(shù)在數(shù)軸上表示問題證明4AB乎 EDB(ASA ;如圖所示:數(shù)軸上點A所表示的數(shù)為a,DE=AB=4 BE=AD=3 EC=EB=3則a的值是(B )在 DEC中,

20、3、4、5勾股數(shù),ADEC為直角三角形,DE! BC;利用梯形面積公式可解,或利用三角形的面積。2、若 ABC的三邊a、b、c滿足a2+b2+c2+50=6a+8b+10c,求 ABC的面C.考點七:應用(航海、側面展開圖、最值,是否受污染問題)例.為籌備迎新生晚會,同學們設計 了一個圓筒形燈罩,底色漆成白色,然后纏繞紅色油紙,如圖(1),已知 圓筒高108 cm,其截面周長為36 cm, 如果在表面纏繞油紙4圈,應裁剪多 長油紙.分析:此題的難點在于將圓柱展開后,紙帶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紙帶被相應剪斷為相等的4段,隨著圓柱而展成為4條線段,同學們可以用紙卷成一個筒幫助自己分析一下,將曲線變成

21、直線來解決問題.2.如圖,小明的爸爸在魚池邊開了一塊四邊形土地種了一些蔬菜,爸爸讓 小明計算一下土地的面積,以便計算一下產(chǎn)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測得AB=4米,BC=3來,CD=13來,DA=12米,又已知/B=90° 03、一只螞蟻如果沿長方體的表面從A點爬到B'點,那么沿哪條路最行號A'短的路程是多少?已知長方體的長2cmK寬為1cmK高為4即二D D4 .如圖6, 一圓柱體的"KBC=108 27 4 由 勾 股 定 理 得AC2 =AB2 +BC2=362+272,AC=45,故整個油紙的長為 45 X 4=180 (cm).說明:此題對空間想象能力

22、要求較高,一條曲線怎樣隨著圓柱的展開24cm,高AB為4cm, BC是直徑,一只螞蟻從A出發(fā)沿著圓柱體的表面爬到點C的最短路程大約是()(A) 6cm(B) 12cm(C) 13cm(D) 16cm.a C4km的A處牧,1 B的西8km圖 6.、,二二二二牙而二二二二二牧A節(jié)東 北7km處,他想把他的馬牽到小河邊 去飲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這件事情 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第十九章四邊形考點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以及判定 性質:1)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 行且相等.2)平行四邊形對角相等,鄰角互補.3)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4)平行四邊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判定方法:1)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 行

23、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 ) 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3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4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基礎訓練:1、能夠判斷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條件是()A 一對角相等 B、兩條對角線 互相平分階段 C、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D、一組鄰角互補2、判斷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條件是()A、AB/ CD AA BC B、/ A= / B,/C= / DC、AB= CR AD= BC D、AB= AD, CB=CD注意:其他還有一些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但都不能作為定理使用。如:“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它顯然是一個真命題,但不能

24、作為定理使用. 2.如圖,UABCB, AG BD為對 角線,BO6, BC邊上的高為4, 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A. 3 B . 6 C .12 D .24 3.在 ABC中,AB= BC, AB= 12cm,F是AB邊上的一點,過點 F作FE / BC交CA于點E,過點E作ED/ AB交于BC于點D (如圖),則四邊 形BDEFS勺周長是. 4.您賬乎DABC前,X堂線AC和 BDSEIa o,如果”=12BD=Eo 由及砒矛紇m的取管圍有第題) C 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 A、B、 C的坐標分別是 A(-2, 5), B(-3, 1), C(1, 1),在第一象限內找一點D,使四邊形

25、ABC虛平行四邊形,的 坐 標 是. 6.如圖,在一ABCD中,已知 AB=9 cm, AD=6cm, BE平分/ ABC DC邊于 點E,求DE的長.考點2.中心對稱圖形1)中心對稱圖形的定義以及常見的中 心對稱圖形2)經(jīng)過對稱中心的直線一定把中心對 稱圖形的面積二等分,對稱點的連線 段一定經(jīng)過對稱中心且被對稱中心平 分.在平面內,如果一個圖形繞一個定 點旋轉一定的角度后能與自身 重合,那么就稱這個圖形是旋轉 對稱圖形,轉動的這個角稱為這 個圖形的一個旋轉角。例如:正 方形繞著它的對角線的交點旋 轉90°后能與自身重合(如圖), 所以正方形是旋轉對稱圖形,它 有一個旋轉角為90&#

26、176;。(1)判斷下列命題的真假(在相應的括號內填上“真”或“假”)。等腰梯形是旋轉對稱圖形,它有一個旋轉角為180°。()矩形是旋轉對稱圖形,它有一個旋轉角為180° ()(3)寫出兩個多邊形,它們都是 旋轉對圖形,都有一個旋轉角為 72。,并且分別滿足下列條件: 是軸對稱圖形,但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請舉出一個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的例子考點3.三角形與梯形的中位線以及位線定理關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證明方法以及中位線定理的應用,這是重點.口 EC三角形中位線:過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性質: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且等于底邊的一半.梯形

27、的中位線:過對邊中點的線段: 性質: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且等于上底 與下底和的一半. 1、如圖,在 UABC前,BD為對角 線,E、F分別是AD. BD的中點, 連接EF.若EF= 3,則CD的長 為.C分別建1領)ABC的邊BC CA AB的中判定方法:1)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2 )有三個角 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3)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B點,在圖Q2)中,A、E2、G分別是 ABC個數(shù)共有 個.注意:現(xiàn)他還有一些判定矩形的方法,AiC作為定理彳I!用.(第2題) C定理: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3、在梯形 ABC前,AD/ BC, E、F1、矩形不

28、一定具有的特征是(分別是BD AC的中點,BD平分A、對角線相等B、四個角是直/ABC角C、對角線互相垂直D、對邊分第23. 6 cm,則對角線求證:(1) AE1BR(2 ) EF =1 八1(BC AB)24、求證:任意四邊形中點順次連接而成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考點4.矩形的性質以及判定性質:1)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質.2)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別相等2、如圖,矩形 ABC碑,A及8, BO6,將矩形沿AC折疊, 點D落在E處,且CE與AB交于F,那么AF的長是3、矩形的對角線 相交所成的鈍角 為120。,短邊為 長為.3)矩形的對角線相等4.用一把刻度尺來判定一個零件是矩形的

29、方法是5、如圖,直線MNS過線段AC的端點A,點B> D分別在 NAC和MAC的 角平分線AE、AF上,BD交AC于點O,如果O是BD的中點,試找A _ _D出當點o在ACirj邊形ABC星矩形,并說明理由.B "' C考點5.菱形的性質以及判定性質:1)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質.2)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3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4 )菱形的面積等于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如果一個四邊形的對角線互 相垂直,那么這個四邊形的面積等于 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判定方法:1)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 )四條邊都 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0、.注意:其他還有一些判定菱形的方法, 但都不能作為定理使用.1、若四邊形 ABCD是平行四邊形,請 補充條件(寫一個 即可),使四邊形ABCCg菱形.2 .已知菱形 ABCD勺邊長為6, /A= 60° ,如果點 P是菱形內一點,且 PB =PD = 2技那么 AP的長 為 .3 .若菱形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為 6和 8,則這個菱形的周長為4、如圖,以 ABC的三邊為邊在 BC的 同側分別作三個等邊三角形,即 ABD BCE AACIF請回答下列問題:(1)四邊形ADE思什么四邊形? 并說明理由 (2)當4ABC滿足什么條件時, 四邊形ADE晦菱形?(3)當4ABC滿足什么條件時, 以

31、A、D E、F為頂點的四邊形不存在. 5、如圖,ABC中,AC的垂口工分唉MNAB 于點D,交AC于點O,"(二- 乂工二丁 CE/AB交MNT E,連結AE CQ .倩訊(四邊 形ADCE勺形狀,'飛、.說明理由.J考點6.正方形的性質j及判定 性質:1)心隈有自雙叫矩 形、菱形所具有的一例性質.、b E 判定方法;1)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 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正 方形.2)矩形+有一組鄰邊相等3)菱形+有一個角是直角形ABCCrt,在只角線AC上有一注意:其他還有一些判定正方形的方 點P,使PD+PE勺和最小,則這個1、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質是法,但都不能

32、作為定理使用.最小值為6、如圖,菱形 ABCW, / B= 60° , AB= 2 cm, E、F分別是 BG CD的 中點,連結 AE ER AF,則4AEF的周長為A.對角線互相平分B.對角線互相垂直C .對角線相等D.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2、E是正方形ABCCrt一點,且 EAB7、如圖4,在正方 角線BD上一月 點,PE!BC, 垂足為E,PF±CD,垂足為F,求證:EF= AP*FB,P為對E C (7是等邊三角形則/ ADE的度數(shù)是A. 70° B .72. 5° C . 75°D.77. 5°3、如圖,邊長為點A逆時針旋轉

33、1的正方形ABCD45度后得到正方形(8題圖)8、在 4ABC 中,AB=AC,D 是 BC 的 中 點,DELAB,DF ±AC,垂足分 另|是E,F.試說明:DE=DF 只添加一個條件 正方形.,使四邊形EDFA是AB'C'D',邊B'C'與DC交于點O,則四 邊形AB'OD的周長是() A. 22 BD. 12 c'4、如圖呼 ABC星邊長為9的 正方濟紙片口包學 落在CD邊上的B處,點A用妝點為A 請你至少寫出兩種不同的添加方 法.(不另外添加輔助線,無需證明) 考點7.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 上的兩個底

34、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對角 線相等.(第3題);5、如圖,正方形 ABCD勺面積為2 ABE是等邊三角形點品方第4題)2)同一底等腰梯形的判定:1)定義邊上兩個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其證明的方法務必掌握)5、如圖,梯形 ABCB, AD/ BG DCIBC;將梯形沿對角線 BD折疊,點A恰好落在DC邊上的點A處,若/A' BC= 20° ,則/A'BD的度數(shù)為()A.15°B.20 ° C. 25 °D.30°A30°(7 .如圖,梯形ABCW, AD/ BC下 一曲(第3題)M是BC

35、的中點,且MAf MD 求證:四邊形 ABC星等腰梯形.8 .如圖,已知在梯形 ABC前,DC/AB, AD=BC BD 平分/ ABC; /%A=60° .(1)求/ ABD的度數(shù);A(2)若AD=Z求對角線BD的長.9 . 如圖,在梯形ABCD中,AD / BC, C 90°, E 為 CD 的中 點,EF / AB交BC于點F .(1)求證:BF AD CF ;(2)當 AD 1, BC 7 ,且 BE 平分ABC時,求EF的長.10、在梯形 ABCD中,AB/ CD BE! DG E是垂足,BE= 12, BD=15, AO 20.求:梯形ABCD勺面積。11、如圖

36、,在等腰梯形ABCB, AB/ CD 對角 線ACL BD于P點,點A 在y軸上,點C、D在x 軸上.I(1)若 BC=1Q A (0, 8),求點 D 的關注:梯形中常見的幾種輔助線的畫法.補充:梯形的中位線定理,尤其關注其證明方法.1 .如圖,在等腰梯形 ABCW, AD/ BC, AB=AD=CD)若 / ABB60° , BC=12,則梯形ABCD的周長 為.2 .如圖,直角梯形ABCD中,AD / BC, AB ± BC, AD 2 ,將腰CD以D為中心逆時針旋轉 90° 至 DE ,連接 AE、CE , AADE 敢)面積為D則BC的長為3/如圖,已至

37、梯形ABC而,AD/ BCBiC腦弱。,/ C=60。*AD4 A ab=373,則下底BC的長蜀2加4、如圖,在梯形 ABCD中,AB/DC, / D=9d, AD=DC=4 AB=1, F 為 AD 的中點,則點 F至J BC的距離是( )A.2B.4 C. 8 D.1坐標;(1)如圖1,求證:四邊形EFGK(2)若BC= 13v2 , AB+CD=34求過B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三條中線右于試,O X/F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A 寬和長雨比 B點的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考點8.中點四邊形及重心問題順次連接任意一個四邊形的四邊中點 得到的四邊形的判定:(看原四邊形的 對角線)任意四邊形ABCDP

38、 E,F,G,H分別 為AB,BC,CD,AD勺中點,則四邊形EFGH 的形狀為:1 .若原四邊形的對角線任意,則 得到的四邊形(EFGH)為平行四邊形.2 .若原四邊形的對角線相等,則得到的四邊形(EFGH)為菱形.3 . 若原四邊形 的對角線垂直, 則得到的四邊形(EFGH)為矩形.4 .若原四邊形的對角線相等且垂直,則得到的四邊形(EFGH)為正方 形.下列各圖中,E, F, G, H分別是AB,BC CD DA中點,(2)如圖2,當AC和BD滿足條件 時,四邊形EFGH矩形(不必證明)如圖3,當AC和BD滿足條件 時,四邊形EFGK菱形(不 必證明)(3)如圖4,當AC和BD滿足條件 時,四邊形EFGH正方形, (不必證明)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平行四 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是且(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2金矩形。典型例題:1、如圖,在平行四邊形 ABCD中,AE ±BC, AF± CD 點 E、F 為垂足,/ EAF=30 , AE=3cmr) AF=2cmr)求平行 四邊形ABCD勺周長.2、如圖,已知:兩條等寬的長紙條傾 斜地重疊著,求證重疊部分為菱形 .3、已知:如圖,四邊形 ABCD中,/ABCffi /ADC=90 , E、F分別是對角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