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西省 2019 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卷說明 :1. 全卷滿分120 分,考試時間150 分鐘。 2. 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否則不給分。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 每小題 2 分 , 共 10 分 )1. 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斑斕(1 cn)屏障不省人事(x mg)春寒料峭B.侍弄(s 1)誨暗前仆后繼(p u)血氣方剛C.抉擇(ju ) 簇新正襟危坐(j ing)紛至踏來D.祈禱(q i)搖曳拈輕怕重(ni由)雕梁畫棟答案A解析B侍弄sh 1晦暗C正襟危坐j in紛至沓來D祈禱q i雕梁畫棟2. 下列句子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項是( )A. 走進桃花源,看到朵朵
2、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緒低落的她不禁眉開眼笑 了。B. 一個人如果目空一切 ,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滯不前,甚至迷失方向。C. 相識猶如昨天,離別卻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 ,歷歷在目。D.這座古樸與現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將成為中國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貿中心。答案C解析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目空一切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極端驕傲自大。浮光掠影: 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飄忽不定,難以捉摸。相得益彰: 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3.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3、 一個人是否善良取決于他能用自己的愛心去包裹這個世界。B. 福樓拜家的客廳里常常回蕩著爽朗的笑聲和深情的眼神。C. 讀汪曾棋散文的時候, 就像是欣賞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D.無論是在二十四節氣中還是在人們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個詩意的存在。答案:D解析:A.兩面對一面,是否善良是兩個方面,而取決于用愛心包裹-切只有一個方面。B.搭配不當,回蕩不可與深情的眼神搭配C.缺少主語,可改為我在讀汪曾祺散文的時候,就像是欣賞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4 .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凡是普通的花草樹木,隨便地種在盒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鵑等等,只能稱為盆植。如果是盆載,那就要樹干蒼老,枝條經過
4、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態,方才合格。一般人對于種在盆子里的花草樹木,統稱為盆景,其實是有分別的。此外還有水石,以石為主體,或橫峰,或豎峰,用水盤盛了水來供著,也要點綴幾件小玩 意。至于盒景,那么除了將樹水作為主體外,還要配以拳石或石筍,和屋、亭、橋、船、塔與 人物等等。A. B. C.D.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邏輯梳理能力,難度中等。首先提出一般人對于盆景的歸類過于籠統這-現象,緊接著分別闡述了什么是盆植、盆栽和盆景,最后中另外介 紹了水石。5 .給空缺處選填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獲悉王同學入圍“詩詞大會”決賽,校長發去信息:“我謹代表學校及全體師生向你表示祝賀,望繼續努力,再創住績! ”王同
5、學回復:。A. “謝謝校長、老師和同學們 ! 土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我定加倍努力,不負眾望。” B. “謝謝校長、老師和同學們 !我定加倍努力,不負眾望,力爭”更上一層樓。”C. “謝謝校長及全體師生!我定加信努力,不負眾望,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D. “謝謝校長及全體師生!九萬里風鵬正舉,我定加倍努力,不負眾望。”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難度中等。王同學入圍“詩詞大會”,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成績,且王校長的信息中提到“繼續努力,再創佳績”,因此使用“更上一層樓”這句詩作為回復較為合適。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24 分 )( 一 )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第6-7題。( 每小題 2
6、 分,共 4 分 )乙 春盡宋 鄭解春盡行人未到家,春風應怪在天涯。夜來過嶺忽聞雨,今日滿溪俱是花。前樹未回疑路斷,后山才轉便云遮。野間絕少塵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甲 春盡唐 韓偃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見酒痕。細水浮花歸別澗,斷云含雨入孤村。人閑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6. 下列對兩首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項是( )A. 兩首詩都描繪了幕春時節落花流水、云雨變幻之景,流露出傷春之感與家國之悲。B.甲詩首聯寫詩人因借春而連8喝酒的行為和醉昏昏的狀態。C. 乙詩頸聯描繪了山回路轉、氣象萬千的景象。D.甲詩尾聯寫詩人愧對流鶯清晨到西園的厚意,乙詩尾聯寫詩人喜于山
7、間怡人之景。 答案 A 解析 兩詩確實都描繪了幕春時節落花流水、云雨變幻之景,但是乙詩并未流露出家國之悲,而是表達羈旅之愁和對污濁現實的憎惡。7. 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甲詩融敘事、寫景、抒情為- 體,情感沉摯動人: 乙詩重在寫景,情寓景中。8. 甲詩使用“細”“浮”“別”“斷”“孤”等詞語描寫景物,反襯詩人悲涼情緒。9. 乙詩“春風應怪在天涯”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含蓄風趣。D.甲詩“地迥難招自古魂”表達的心境與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所表達的心境有相通之處。答案B解析甲詩中絲田”、“浮”、“別”、“斷”、“孤”這類字眼,更增添了景物 的凄清色彩,烘托了詩人的悲涼情緒。不是
8、“反襯”。(三)古詩文積累。(8分)12.填補下列句子的空缺處。(每空1分)(1)樹木叢生, 。(2)煙籠寒水月籠沙, 。(3) ,悠然見南山。(4) ,在乎山水之間也。(5)是故學然后知不足,。(6)四面歌殘終破楚,。(7),芳草萋箕鸚鵡洲。(8)但愿人長久,。答案(1)百草豐茂(2)夜泊秦淮近酒家(3)采菊東籬下(4)醉翁之意不在酒(5)教然后知困(6) 八年風味徒思浙(7)晴川歷歷漢陽樹(8)千里共嬋娟(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8-11題。(12分)季布司馬遷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嫂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日:“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
9、后意,曰“然”。季布曰 :“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于今創痍未度”,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 不復議擊匈奴事。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 煲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 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 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 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 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良久曰 :“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節選自史記季布樂布列傳注嫂:侮辱。攜
10、(ch 3):(傷、病)痊愈。使酒將近:意思是,愛喝酒使性子,令 人難以親近。見罷:意思是,文帝見過就不理他了。股肽 :這里是“重要”的意思。8 .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A.單于/嘗為書饅呂后 B.欲/以為御史大夫C.上默/然慚D.故/特召君耳答案C 解析“上默然慚”這句話的主語是“上”,代指皇上,保持主謂斷開的原 則,節奏劃分應該是“上/默然慚”。9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3分)10 )是()(2) 賢()(3) 恐()11 案 這 (2)才能 (3)擔心,害怕12 .翻譯文中畫線詞句。(4分)(1)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答案(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 想要使天下動
11、蕩不安。解析“諛” 意為阿諛 逢迎0.5分,“欲”意為想要0.5分,“搖動” 意為動蕩不安0.5分,整體句意通順連貫 1分。共2分。(2)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答案陛下因為一個人的贊譽就召見我,又因為一一個人的毀謗而讓我離開。解析“夫”發語詞不譯,“以”意為因為,“譽”意為贊譽 0.5分,“毀”意為毀謗,“去” 宜為離開0.5分,整體句意通順連貫 1分。共2分。13 .概括選文所寫的兩件事,并說說季布的性格特點。(3分)匈奴單于寫信侮辱呂后,呂后大惱,面對著樊噲的“勇猛”想要橫掃匈奴,呂后欣慰至極,可是季布卻義正言辭擺事實講道理,勇敢指出樊噲的弊病。 季布擔任河東郡守時,受人
12、推薦面見漢文帝,后因流言,不被重用。季布因此向漢文帝進言,指出皇帝偏聽偏信,缺乏公正判斷力,會影響世人對皇帝的評判,皇帝慚愧解釋。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季布是一個不阿諛逢迎、不隨聲附合,不畏權貴亦能直言進諫的人。翻譯漢惠帝的時候,季布擔任中郎將。匈奴王單(ch cn,纏)于曾經寫信侮辱呂后,而且出言不遜,呂后大為惱火,召集眾位將領來商議這件事。上將軍樊噲說: “我愿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各位將領都迎合呂后的心意,齊聲說 : “好。”季布說 : “樊噲這個人真該斬首啊! 當年, 高皇帝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么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 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
13、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直到現在創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蕩不安。”在這個時候,殿上的將領都感到驚恐,呂后因此退朝,終于不再議論攻打匈奴的事了。季布做了河東郡守,漢文帝的時候,有人說他很有才能,漢文帝便召見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他很勇敢,但好發酒瘋,難以接近。季布來到京城長安,在客館居留了一個月,皇帝召見之后就讓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對皇上說: “ 我沒有什么功勞卻受到了您的恩寵,在河東郡任職。現在陛下無緣無故地召見我,這一定是有人妄譽我來欺騙陛下 : 現在我來到了京城,沒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罷,遣回原郡,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毀謗我。陛下因為一個人贊譽我就
14、召見,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要我回去,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了這件事,就窺探出您為人處事的深淺了。”皇上默然不作聲,覺得很難為情, 過了很久才說道: “河東對我來說是一一個最重要的郡, 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見你啊! ”三、現代文閱讀。(30 分 )馬吳伯簫也許是緣分,從孩提時候我就喜歡了馬。三四歲,話怕才咿呀會說,亦復剛剛記事,朦朧想著,仿佛家門前,老槐樹蔭下,站滿了大圈人,說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長工張五,從東院牽出馬來,鞍韉都已齊備,右手是長鞭,先就笑著嚷: 跟姑姑去吧?說著. 手攬上了鞍去, 我就高興著忸怩學唱:騎白馬,吭鈴吭鈴到娘人,說著就會慢慢兒長大的。坡里移來的小桃樹,在
15、菜園里都長滿了- 握。姐姐出閣了呢。那遠遠的山莊里,土財主。每次搬回來住娘家,母親和我們弟弟,總是于夕陽的輝照中, 在莊頭眺望的。遠遠聽見了鑾鈴聲響,隔著疏疏的楊柳,隱約望見了在馬上招手的客人,母親總禁不住先喜歡得落淚,我們也快活得像幾只鳥,叫著跑著迎上去。問著好,從伙計的手中接過馬轡來,姐姐總說: “又長高了。”車門口,也是彼此問著好 : 客人盡管是一-邊笑著,偷回首卻是滿手帕的淚。家鄉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閑, 衣裳正新,春聯的顏色與小孩的興致正濃。村里有馬的人家,都相將牽出了馬來。雪掩春田,正好馳驟競賽呢。嶄新的年衣,咳笑的亂語, 是同了那頭上亮著的一碧晴空比著光彩的。騎馬的人
16、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嘍。- . 鞭揚起,真像霹靂弦驚,颼颼的那耳邊風絲,恰應著一個滿心的矜持與歡快。馳騁往返,非到了馬放大汗不歇。畢剝的鞭炮聲中,馬打著響鼻,像是凱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試馬圖。那樣直到上元,總是有騎馬的親戚家人來人往,驢騾而外,代步的就是馬。那些日子,家里最熱鬧,年輕人也正蓬勃有生氣。姑娘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戲請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門遛幾趟馬。孟春雨霽,滑逵的道上,騎了馬看卷去的涼云,麥苗承著殘滴,草木吐著新翠,那一脈清鮮的泥上氣息,直會沁人心脾。殘虹拂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端陽, 正是初夏,天氣多少熱了起來。穿了單衣,戴著箬笠,騎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爾河邊停步,攀
17、著柳條,乘乘涼,順便也數數清流的游魚,聽三兩漁父,應著活浪活浪的水聲,哼著小調兒,這境界一品尚書是不換的,不然,遠道歸來,恰當日銜半山,殘照紅于榴花, 驅馬過三家村邊,酒旗飄處,斜睨著“聞香下馬”那么幾個斗方大字,你不饞得口流涎么?才怪! 鞭子垂在身邊,搖擺著, 狗咬也不怕。 “小妞 ! 吃飯啦, 還不給我回家!" ”你瞧,已是吃大家飯的黃昏時分了呢。把韁繩一提,我也趕我的路,到家掌燈了,最喜那滿天星斗。真是家鄉的日子是有趣的。當學生了,去家五里遙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總要過過馬癮的。東嶺, 西洼, 河埃,叢林,蹤跡I 殆遍殆遍。不是午飯都忘了吃么?直到父親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餓起來
18、。反正父親也喜歡騎馬的,呵叱只是一種擔心。啊,生著氣的那慈愛喜悅的心啊祖父也愛馬。除了像三國志那樣幾部老書。春天是好騎了馬到十里外的龍潭看梨花的。秋來也喜去看礦山的楓葉。馬夫,別人爭也無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來么,祖孫兩人,緩轡蹣跚于¥腸小道,或浴著朝歌,或披著晚霞,閱讀著,同鄉里交換問寒問暖的親熱的說話 : 右邊一只鳥飛了,左邊一只公雞喔喔在叫,在純樸自然的田野中,我們是陶醉著的。最記得一個冬天,滿坡白雪,沒有風,老人家忽而要騎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襲皮袍,暖暖的,系一條深紫的腰帶,同銀白的胡須對比的也戴了- 頂絳紫色的風帽,寬大幾乎當得斗篷,馬是棕色的那- 匹吧,跟班仍舊是我。出
19、發了呢?那情景永遠忘不了。雖沒去做韻事,尋梅花,當我們到嶺巔頭,系馬長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縷縷炊煙,領略那直到天邊的皓潔與荒曠的時候,卻是一個奇跡。說呢,孩子時候的夢比就風雨里的花朵,是一一招就落的,轉眼,沒想竟是大人了,家鄉既變得那樣蒼老,人事又總坎坷紛亂,閑暇少,時地復多乖離,躍馬長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 可是我還是喜歡馬呢: 不管它是銀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駿瘦,蹄輕鬣長,我都喜歡。我喜歡劉玄德躍馬過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歡“泥馬渡康王”的傳說, 即使荒誕不經吧,卻都是那樣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徐庶走馬薦諸葛,在這句話里,我看見了大野中那位熱腸的而又灑脫風雅的名士。騎馬倚長橋,滿樓紅
20、袖招,你看那于綠草垂楊臨風佇立的金陵年少,豐采又夠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車贏馬,顛頓于古道西風中,也會帶給人一種寂寞悵惘之感的,但是, 這種寂寞長憫,不是也正可于或種情景下令人留戀的么?- 前路茫茫,往哪里去?當你徘徊踟躕時就姑且信托一匹龍鐘的老馬,跟了它-東二冬的走吧。聽說它是認識路的。醬如那回憶中幸福的路。十萬火急的羽文,古時候有驛馬飛遞: 探馬報道,寥寥四個字里,活活繪出了一片馬蹄聲中那營帳里的忙亂與緊急,百萬軍中,出生入死,不也是憑了征馬戰馬才能斬將搴旗的么 ?飛將在時,陰山以里就沒有胡兒了。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噲, 怎么這樣壯呢! 膽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 那風馳電掣的閃了過去
21、又風馳電掣的閃了過來的,就是馬。 那就是我所喜歡的馬。一弟弟來信說, ”家里才買了一 - 匹年輕的馬,挺快的。“真是,說句兒 :女情長的話,我有點兒想家。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島( 選自現代文鑒賞辭典)注斬將搴(qi cn):殺死敵方將領,奪取敵方的旗幟。13.作者圍繞“家鄉的日子是有趣的”寫了哪些事情?請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圖表。(5分)二四歲時.三四叫參考答案姐姐省親,騎馬歸來年初三四, 春郊試馬春節期間, 騎馬串門孟春雨霽,騎馬觀景學生時代,騎馬過癮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文章情節概括,學生需要結合所給提示的格式以及所在位置,確定需要填寫的內容。14.作者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融合了描寫、抒情、議論
22、等多種表達方式。以文中“端陽訪友,騎馬賞景”這件事為例,簡要分析其中兩種表達方式的作用。(4分)參考答案作者在寫“端陽訪友,騎馬賞景”這件事中運用了描寫和抒情兩種表達方式, 作者細致刻畫了人們在端陽初夏時分自由在的生活狀態,字里行間都散發著過往生活的純樸,以此抒發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對逝去時光的眷念之情。解析此題考查表達方式的作用。初中常見五種表達方式:議論、描寫、抒情、說明、記敘。記敘一述說人物或事物運動、 發展、變化的過程。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的存在與變化的具體狀態作精細的描繪、摹寫,使讀者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歷其境。議論通過事實材料及邏輯推理來明辨是非,闡發道理
23、,表明自己的見解與主張。抒情一表達主觀感受,傾吐心中情感。說明一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 ,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 說清楚的表達方式。 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筑、 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表達方式 所起到的作用-般包括: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襯托什么怎么樣 或什么的什么。為下文作鋪墊。為后文的情節發展埋伏筆。對比 ,即“與下文寫的什 么樣的什么形成鮮明對比”。推動情節發展。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或揭示作品 的時代背景。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設置懸念。(11)反映人
24、物的性格或品質。 突出文章中心(主題)。深化作品主題。(14)莫定感情基調。起線索過渡作用。(16)有象征意 義。引出下文。15.文章的語言給人以節奏明快與典雅之感,你認為文章是如何達到這兩種效果的(4分)解析此題考查語言特色。語言特色的賞析答題方法有:1.本文語言生動、優美而又親切自然,充滿文雅的書卷氣,特別是多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 , 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的畫面,令人讀后久久沉浸于這種美的享受之中。2.本文句式靈活多變,運用了長句、短句、排比句、對偶句、反問句等,生動活潑,搖曳多姿,盡顯華彩,富 有很強的節奏感和表現力,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本文中的 ,抓住了 的特點,
25、運用幾個極富表現力的動詞,把 寫 得惟妙惟肖,給我們展現出一幅的圖畫,令人 讀后有身臨其境之感,所見之景如在目前。3.本文所表達的_感情,深沉雋永感人至深,讀者無不為那份真摯而濃烈的感情而動容,始知天 之情與共。4.本文語言極富夸張、諷刺的味道,特別是 幾句,把 的形態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進入對 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淺。本文語言極富哲理,特別是幾句,告訴我們 ,使我們讀后懂得了 的道理,并能啟發我們對進行更深 層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淺。16.文章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 ?文章表達的主旨與燈籠有什么相似之處? (4分)參考答案這篇文章感情基調是于歡快中夾雜著對家鄉對親人深沉懷念的無奈。
26、燈籠有文由點及面,由小時候喜歡的火、 光自然過渡到燈籠, 又由燈籠聯想起親人的關愛, 再又 想到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壯烈事跡。表達了作者對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而此文也是一樣,由小時候喜歡的馬、家鄉趣事,表達對故土對親人的懷念。解析此題考查文章情感以及文章主旨。談語百王力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們進行文學創作、新聞寫作和其他一切寫作的工具。我們既然愛好寫作,又想在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這個工具,而且要像木匠愛斧鋸、畫家愛顏料、戰士愛武器那樣愛我們賴以進行工作的工具。許多寫文章的人,從中學生到大學教授,從新聞記者到作家,拿起筆來總想我現在是寫文章,跟說話
27、不一樣,要把語言裝飾得“華麗”一點,把語句表達得“文雅”一點,把文章寫得“美妙”一點。于是總想造一些時髦的句子,東拐西纏多繞一些彎子。實際呢?弄巧成拙,適得其反。他們不懂得,文章脫離了口語,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有一篇描寫英雄到大海救人的報道說: “他冒著刺骨的寒風, 邁著凍僵的雙腳跳入了沸騰的大海。”這是一個很費解又不準確的句子,作者在說話時絕不會這么說,這叫“故作姿態”。還有篇報道,出現“他冒著七月流火在圩堤上東奔西走”這樣的句子。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指夏歷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動,并不指天氣炎熱。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氣炎熱就不對。我們平常說話從不這樣說,可能說
28、“冒著烈火”、“頂著烈日”,如果說“我冒著七月流火怎樣怎樣”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讀者歡迎,我自己就愛看他晚年的作品。這是什么原因呢?我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話怎么說,文章就怎么寫。他早年的作品語句過于修飾、做作, 讀起來很繞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樸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讀者歡迎。這對我們后人是一種啟發。是不是說口語與書面語沒有區別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組織的語言,在這一點上,也可以說文章和語言不一樣。我們平常說話的時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有時候語言不連貫,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邏輯,不合語法。有的同志在小組
29、會上發言頭頭是道,娓娓動聽,但是人家把他的話記錄下來,仔細看一下,卻又會發現毛病百出,缺乏邏輯性和科學性。所以,我不反對對口語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張口語要經過加工才能上升為書面語。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報刊上的語言往往要被讀者仿效,因而更應該強調準確性,規范化。否則,會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制造混亂。比如,我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過意見,認為“最好水平”這個說法在口語中運用勉強說得過去,而在報刊上運用就不對了。 “水平 , 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遠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沒有好壞之分。因此,說“最好水平”,是違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報刊還在使用“最好水平”這個詞。
30、又比如,有的報刊批評某些人對事情采取滿不在乎的態度時,習慣用“不以為然”這個詞。這也是不對的。“不以為然”是“不以為如此”或“不以為對”的意思,而不是“滿不在乎”的意思。從這里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隨便運用口語。但是在將口語上升到書面語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發點是什么,這就是要使讀者能讀懂。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要能夠被讀者領會、理解。否則,這種上升就失去了意義!有些話本不符合書面語的要求,不準確,也不規范,但由于說習慣了,改不過來,叫什么“約定俗成”。 誰“約定”的呢?恐怕總是從少數人說錯開始,一直不去糾正它,變成 “俗成”的吧 ! 所以,不要把“
31、約定俗成”拿來作語病的擋箭牌,該規范化的,能夠規范化的,還是要盡量規范化。語言應該是發展的,規范的標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可能一勞永逸。17. 通覽全文,作者談論了語言運用問題,重點闡述了哪兩個觀點? (4 分 ) 參考答案: 書面語加工時應當是口語的規范化書面語加工時要考慮口語進行大眾化 解析 : 此類題目不能照抄標題,全文圍繞書面語這個關鍵詞,提出兩個要求,書面語加工時應當是口語的規范化和大眾化18. 文章在論述兩個觀點時都運用了事實論據,試各選- 處分析其作用。 解析 : 一、 (1) 愛好寫作的人應該愛語言,掌握好語言。二、 (25) 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三、 (612) 書面語應當是
32、規范的。題目中所說的兩個觀點應該是二、三兩個分論點,于是應該選取在論證兩個分論點的時候所使用的事實論據,其中二分論點論據有: “故作姿態 " 、“七月流火”和朱自清晚年作品與早年作品的比較三例 ; 三分論點論據: “最好水平”、 “不以為然”。分別選取 - 例,事實論據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并且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再結合舉例論證通過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真實可信,增強說服力,通過舉反例來更加突出論點。 參考答案:(1) 運用了報道中使用“七月流火 " 的真實例子,一味盲目亂用書面語,甚至不顧“七月流火”并不是形容天氣炎熱, 來反面論證書面語不能脫離
33、口語,一旦盲目使用反而會鬧笑話,增強分論點的真實性和說服力,更加突出書面語絕不能脫離口語。(2) 運用了報刊使用“最好水平”這樣的反面典型事例, 表現了過于口語化的語言缺乏科學性和邏輯性,充分有代表性地突出書面語應當規范的分論點,真實可信。19、對于語言規范化問題,文章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解析 從上一題文章分析可知答案應該從612 段尋找答案其中:(6 、 7) 書面語應當要規范。(8 、 9) 舉例一些書面語不規范(10) 既要規范也要大眾(11) 不能用“約定俗成”反對規范化(12) 規范的標準不斷變化發展 參考答案: 從三個方面,一、 既要規范也要大眾二、不能用“約定俗成”反對規范
34、化三、 規范的標準不斷變化發展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56 分 )( 一 )綜合性學習(6 分 )21. 班級擬開展“走進名著, 與作者對話”綜合性學習活動, 請從下面“專題探究”中選擇一個專題,以“一位忠實的讀者”的名義, 給作者寫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數 200左右。 專題探究專題一 : 孫悟空的“不變”西游記 )專題二: 跟法布爾學觀察昆蟲記)專題三: 探討詩歌的意象艾青詩選 解析 本題考查名著閱讀和書信撰寫,相比較于常見的名著推薦語、情節填空、名著人物分析等題型來說,要更加具有綜合性。給出的三個專題,給出了有限的選擇,學生可根據對名著的了解情況( 主要人物、作者、部分內容) 進行選
35、擇。注意題目要求: 采用書信體,字數 200 字左右,收信方為名著作者,寫信方即落款名應為“一位忠實的讀者”。切忌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專題一 : 孫悟空的“不變”一永不言 敗的戰斗精神; 重情重義的個性等。孫悟空能在每次師徒陷入危難的時候助他們脫離險境,靠的不僅僅是七十二變的本領,更多的是他身上的那種敢于拼搏,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戰斗精神。( 舉出一些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專題二 : 跟法布爾學觀察一具有耐心細心的科研精神。法布爾觀察昆蟲的三件事:1. 趴著地上觀察螞蟻搬死蒼蠅,一連看了四個小時;2. 爬上果樹看螳螂而忘了時間;3. 趴在石頭上觀察昆蟲-整天 : 法布爾在普溫斯教書時,經常到附近一條沙路上觀察昆蟲。專題三 : 探討詩歌的意象一艾青詩歡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與太陽。土地對大地母親的熱愛,對勤勞的中國人民的贊揚,還凝聚著詩人對美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閾值空間技術結合懷舊實踐:膠片攝影的情感連接研究
- 邊緣計算控制-洞察闡釋
- 功能性藥膏消費者行為分析-洞察闡釋
- 運動防護用品品牌忠誠度構建-洞察闡釋
- 探索為人父母的核心職責與價值:一項重要的社會議題研究
- 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態與文化保護研究
- 技能型社會背景下職業啟蒙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研究
- 量子通信技術革新中的水下中繼器市場研究報告
- 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研究
- 假體周圍骨折個案護理
- 住院患者心理需要及護理
- 空調設備吊裝與安裝方案
- 2024年寧夏中考生物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公共體育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光纖通信系統(第3版) 課件 第1-3章 概述、光纖與光纜、光源和光發送機
- 貸款車電子合同模板
- 高空作業車外墻施工方案
- 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重點知識
- GB/T 150.3-2024壓力容器第3部分:設計
- 火龍罐綜合灸技術
- 拼多多店鋪代運營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