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某綜合樓高支模施工方案secret_第1頁
昆明某綜合樓高支模施工方案secret_第2頁
昆明某綜合樓高支模施工方案secret_第3頁
昆明某綜合樓高支模施工方案secret_第4頁
昆明某綜合樓高支模施工方案secre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云南*會議中心項目商務會議中心主體工程B區高大模板安拆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云南省*建筑工程公司二OO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1、工程總體概述32、結構簡介3三、模板支撐系統設計計算書41、800×1800預應力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42、現澆板部分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93、現澆板部分板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214、800*1800梁側模板計算書27四、支架參數選擇及搭設要求32五、施工準備331、材料準備332、機械準備343、技術準備34六、支架搭設341、腳手架及其附件材料要求342、腳手架搭設及構造要求353、模板高支架

2、搭設要求364、安全施工措施37七、模板安裝要求39八、模板安裝方法40九、模板拆除41十、砼澆筑方法43十一、預應力梁施工43十二、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機構43十三、搭設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44十四、應急措施45十五、附圖451、預應力梁模板支撐體系平面圖452、預應力梁模板支撐體系剖面圖453、支撐架體與框架柱連接大樣圖45一、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3、組合鋼模板技術規范(GB502142001);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

3、收規范(GB502042002)7、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8、公司綜合管理手冊。9、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10、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二、工程概況1、工程總體概述1.1建設單位:云南*投資有限公司;1.2工程名稱:云南*會議中心項目商務會議中主體工程1.3工程地點:昆明市*國家旅游度假區內1.4工程結構:框架結構;1.5建筑面積:73365.82;1.6建筑層數:四層。2、結構簡介2.1本工程為會務中心用樓,結構復雜,且層高高、跨度大,這些將給模板的安裝及支撐帶來了很大的施工難度。2.2報告廳舞臺口2-J軸預應力大梁截面:800×

4、1800,凈跨度28.4m,共五榀,兩邊無板。第一榀梁面標高:+12m,梁支撐支承在-7.6m標高的地下室底板上,第二榀梁面標高為+15.9m,第三榀梁面標高為+19.8m,第四榀梁面標高為+23m ,第五榀梁面標高為+26m。2.3 2-1至2-2軸與2-A至2-H軸的現澆板、2-23至2-24軸與2-A至2-H軸的現澆板(標高-4.8-+15.9m),2-2至2-4軸與2-A至2-H軸現澆板、2-21至2-23與2-A至2-H軸現澆板(標高0.0-+12.0m),2-1至2-5與2-J至2-M軸現澆板、2-18至2-22軸與2-J至2-M軸現澆板(標高2.6-+12m)為高支架。2.4 2

5、-5和2-20軸在2-J至2-M軸的梁,在+12m截面為700*2000mm,在+15.9m、+19.8m、+23m、+26m截面為600*2000mm。最大層高為10m,為高支架。為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針對本工程預應力梁和模板高支架體系進行設計驗算,并對方案進行專家論證。三、模板支撐系統設計計算書1、800×1800預應力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由于預應力梁在張拉前不能承受荷載,支架計算按兩榀梁荷載計算,施工第三榀梁前完成第一榀梁的張拉,張拉后能承擔自重和施工荷載。支架只承受兩榀梁的自重和一榀梁的施工荷載,上一榀梁的荷載在計算時按0.8*1.8*25/1.4=25.7KN/(

6、支承面積1.4)。高支撐計算采用中國建筑科學院PKPM軟件進行。 高支撐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21.7米, 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800mm×18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4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桿。 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 一、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支承在50厚枋上,梁底滿鋪50厚枋,面板可不計算。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800

7、×0.400=18.00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400×(2×1.800+0.800)/0.800=0.770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6.700+2.000)×0.800×0.400=9.184kN 均布荷載 q = 1.2×18.000+1.2×0.770=22.524kN/m 集中荷載 P = 1.4×9.184=12.858kN 二、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 (一)

8、梁底木方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4.000/0.400=35.000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35.00×0.40× 最大剪力 Q=0.6×0.400×35.000=8.400kN 最大支座力 N=1.1×0.400×35.000=15.400kN 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20.00×5.00×5.00/6 = 83.33cm3; I =

9、 20.00×5.00×5.00×5.00/12 = 208.33cm4; (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560×106/83333.3=6.72N/mm2 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2)木方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8400/(2×200×50)=1.26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3)木

10、方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29.167×400.04/(100×9500.00×2083333.4)=0.255mm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400.0/250,滿足要求! 三、梁底支撐鋼管計算 (一)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 最大變形 vmax=0.324mm 最大支座力 Qmax=15.837kN 抗彎計算強度 f=0.487×

11、;106/5080.0=95.87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無需要計算。 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5.84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采用雙扣件或頂托!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

12、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5.84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9×21.700=3.630kN N = 15.837+3.630=19.467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

13、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05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201.97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68.55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14、!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74;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97.8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表1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163 1.167 1.185 1.243 表2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15、30 35 40 h+2a或u1h(m)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

16、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

17、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2、現澆板部分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現澆板部分支撐高架,10m高支架,最大梁截面為700*2000; 20.7m高支架,最大梁截面為:600*1000mm,板最厚:120,按最不利因素計算。600*10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 高支撐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8、130-2001)。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19.7米, 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600mm×10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5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 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 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計算中考慮梁兩側部分樓板混凝土荷載以集中力方式向下傳遞。 集中力大小為 F = 1.2×25.000×0.120×0.500×0.500=0.900kN。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 一、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

19、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000×0.500=12.50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500×(2×1.000+0.600)/0.600=0.758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1.000+2.000)×0.600×0.500=0.900kN 均布荷載 q = 1.2×12.500+1.2×

20、0.758=15.910kN/m 集中荷載 P = 1.4×0.900=1.260kN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0×1.50×1.50/6 = 18.75cm3; I = 50.00×1.50×1.50×1.50/12 = 14.06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178kN N2=4.225kN N3=4.225kN N4=1.178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0

21、.2mm (1)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82×1000×1000/18750=4.373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 f,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221.0/(2×500.000×15.000)=0.444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 T,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50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0/250

22、,滿足要求! 二、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 (一)梁底木方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4.225/0.500=8.449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8.45×0.50× 最大剪力 Q=0.6×0.500×8.449=2.535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8.449=4.647kN 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20.00×5.00×5.00/6

23、 = 83.33cm3; I = 20.00×5.00×5.00×5.00/12 = 208.33cm4; (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211×106/83333.3=2.54N/mm2 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 (2)木方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535/(2×200×50)=0.38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60N/mm2 木方的

24、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3)木方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7.041×500.04/(100×9500.00×2083333.4)=0.151mm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250,滿足要求! 三、梁底支撐鋼管計算 (一)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 最大變形 vmax=0.241mm 最大支座力 Qmax=10.778kN 抗彎計算

25、強度 f=0.547×106/5080.0=107.71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無需要計算。 四、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78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采用雙扣件!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

26、-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0.78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19.700=3.052kN N = 10.778+3.052=13.830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27、;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05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43.4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28、公式(2)的計算結果: = 48.7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56;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67.6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表1 模板支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1 步距 h(m) h0.9 0.9<h1.2 1.2<h1.5 1.5<h2.1 k1 1.163 1.167 1.185 1.243 表2 模板支

29、架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k2 H(m)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h+2a或u1h(m) 1.35 1.0 1.014 1.026 1.039 1.042 1.054 1.061 1.081 1.092 1.113 1.137 1.155 1.173 1.44 1.0 1.012 1.022 1.031 1.039 1.047 1.056 1.064 1.072 1.092 1.111 1.129 1.149 1.53 1.0 1.007 1.015 1.024 1.031 1.039 1.047 1.055 1.062 1.079 1.097 1.1

30、14 1.132 1.62 1.0 1.007 1.014 1.021 1.029 1.036 1.043 1.051 1.056 1.074 1.090 1.106 1.123 1.80 1.0 1.007 1.014 1.020 1.026 1.033 1.040 1.046 1.052 1.067 1.081 1.096 1.111 1.92 1.0 1.007 1.012 1.018 1.024 1.030 1.035 1.042 1.048 1.062 1.076 1.090 1.104 2.04 1.0 1.007 1.012 1.018 1.022 1.029 1.035 1.0

31、39 1.044 1.060 1.073 1.087 1.101 2.25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7 1.070 1.081 1.094 2.70 1.0 1.007 1.010 1.016 1.020 1.027 1.032 1.037 1.042 1.053 1.066 1.078 1.091 700*2000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 高支撐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10.0米, 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700mm

32、×20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5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桿。 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 一、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 1.荷載的計算: (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6.000×2.000×0.500=26.000kN/m (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500×(2×2.000+

33、0.700)/0.700=1.175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1.000+2.000)×0.700×0.500=1.050kN 均布荷載 q = 1.2×26.000+1.2×1.175=32.610kN/m 集中荷載 P = 1.4×1.050=1.470kN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0×1.50×1.50/6 = 18.75cm3; I = 50.00

34、15;1.50×1.50×1.50/12 = 14.06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2.933kN N2=9.215kN N3=9.215kN N4=2.933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0.7mm (1)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203×1000×1000/18750=10.827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 f,滿足要求! (2)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

35、計算值 T=3×4675.0/(2×500.000×15.000)=0.935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 T,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6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33.3/250,滿足要求! 二、梁底支撐木方的計算 (一)梁底木方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9.215/0.500=18.430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18.43×0.50&

36、#215; 最大剪力 Q=0.6×0.500×18.430=5.529kN 最大支座力 N=1.1×0.500×18.430=10.137kN 木方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20.00×5.00×5.00/6 = 83.33cm3; I = 20.00×5.00×5.00×5.00/12 = 208.33cm4; (1)木方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461×106/83333.3=5.53N/mm2 木方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

37、,滿足要求! (2)木方抗剪計算 可以不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5529/(2×200×50)=0.829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 (3)木方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15.359×500.04/(100×9500.00×2083333.4)=0.328mm 木方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250,滿足要求! 三、梁底支撐鋼管計算 (一) 梁

38、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木方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 最大變形 vmax=0.033mm 最大支座力 Qmax=10.823kN 抗彎計算強度 f=0.334×106/5080.0=65.84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3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只起構造作用,無需要計算。 四、扣件抗

39、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82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采用雙扣件!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0.82kN (已經

40、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10.000=1.549kN N = 10.823+1.549=12.372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41、(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8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5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28.3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90.22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16;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127.14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