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規幾個重概念_第1頁
安規幾個重概念_第2頁
安規幾個重概念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幾個重要概念國際標準(ISO):國際標準是指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和國際電信聯盟(ITU ) 制定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國際標準在世界范圍內統一使用。目前被國標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國際海關組織(WCO )、國際衛生組織(WHO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WIPO )、世界氣象組織(WMO )國家標準(GB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且在 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標準。國家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編制計劃,協調項目分工,組織制定(含

2、修訂),統一審批、編號、發布。法律對國家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的 規定執行。國家標準的年限一般為5年,過了年限后,國家標準就要被修訂或重新制定。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需要制定新的標準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因此,標準是種動態信息。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國標(GB )和推薦性國標(GB/T )。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國家標準的代號、國家標準發布的順序號和國家標準發布的年號(采用發布年份的后兩位數字)構成。強制性國標是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 安全的標準和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推薦性國標是指生產、檢驗、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 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愿采用的國家標準。但推薦性國標一經

3、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經濟合同中,就 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具有法律上的約束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我國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DB)、企業標準(QB)四級。截至2003年底,我國共有國家標準 20906項(不 包括工程建設 標準)。我國的國家標準主要由 中國標準出版社 出版。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的發布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標準的制定和類型按使用范圍劃分有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專業標準、企業標準.國際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理事會審查,ISO理事會接納國際標準并由中央秘書處頒布;國家標準在中國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行業

4、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 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并報有關部門備案。可以確定的是,國家標準是我國企業和地方制定標準的基礎和參考。SGS: SGS是Societe Gen erale de Surveilla nee S.A.的簡稱,譯為 通用公證行”其總部在瑞士的日內瓦,中國分支機構叫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SGS全名瑞士通用公證行,創建于187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 資格最老的民間第三方從事 產品質量控制 和技術鑒定的跨國公司。其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在世界各地設有1250多家分支機構 和專業實驗室和 64000多名員工

5、(包括科研人員,工程師,博士,化學家,審核員和檢驗 員等),在全球143個國家開展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服務。TUV:TuV類似中國的技術質量監督局,在成立初期各州都有獨立的TuV機構,但是不同點各州的 TuV都是獨立的第三方機構而不是政府機構,但是承擔了很多國家授權的任務。而隨著兼并,合并,到2008年止,在德國最大的就是TuV南德意志集團(T uV SuD)(以前在中國叫TuVPS),2009年的營業收入16億歐元,第二大的是 TuV Rheinland萊茵,2008年的營業收入11億。UL: UL是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簡寫。UL

6、安全試驗所是美國最有權威的,也是世界上從事安全試驗和鑒定的較大的民間機構。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的、為公共安全做試驗的專業機構。它采用科學的測試方法來研究確定各種材料、裝置、產品、設備、建筑等對生命、財產有無危害和危害的 程度;確定、編寫、發行相應的標準和有助于減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財產受到損失的資料,同時開展實情調研業 務。CSA: 加拿大 標準協會(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簡稱是 CSA它成立于1919年,是加拿大首家專為制定工業標準的非盈利性機構。CCC:CCC認證即是中國強制認證”其英文名稱為 "China Compulsory Certi

7、fication,縮寫為"CCC。CCC認證的標志為 “CCC,是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根據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5號)制定的。CCC認證是我國 政府為兌現入世承諾,于2001年12月3日對外發布了強制性 產品認證 制度,從2002年5月 1日起,國家認監委開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強制性產品目錄的19大類132種產品的認證申請。它是我國政府按照 世貿組織 有關協議和國際通行規則,為保護廣大消費者人身和動植物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保護國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制度。主要特點是:國家公布統一目錄,確定統一適用的國家標準、技術規則和

8、實施程序,制定統一的標志標識,規定統一的收費 標準。凡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產品,必須經國家指定的認證機構認證合格,取得相關證書并加施認證標志后,方能出廠、進口、銷售和在經營服務場所使用。CQC:中國質量認證 中心(英文縮寫CQC)是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專業認證機構。CQC及其設在國內外的 分支機構 是中國開展認證工作較早的 權威認證機構,幾十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認證工作經驗,各項業務均成果 卓著。目前,CQC在國內外共設有45個分支機構和200多家簽約檢測實驗室,并與22個國外認證 機構簽署了認證合作協議,擁有7300多名各專業的專職、兼職審核員、檢查員和技術專家,同時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

9、。完善的服務網絡,能夠為客戶提供及時、周到、高質量的服務。CQC是代表中國加入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合格測試與認證組織(IECEE)多邊互認(CB)體系的國家認證機構(NCB ),是加入國際認證聯盟(IQNet)和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 )的國家認證機構,CQC與國外諸多知名認證機構間的國際互認業務,以及廣泛的國際交流,使CQC贏得了良好的國際形象。GS 認2證:GS的含義是德語"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已認證),也有"Germany Safety"(德國安全)的 意思。GS認證以德國產品安全法(GPGS )為依據,按照

10、歐盟統一標準 EN或德國工業標準 DIN進行檢測的 一種自愿性認證,是歐洲市場公認的德國安全認證標志。.GS標志,是德國勞工部授權 TUV,VDE等機構頒發的安全認證標志。GS標志是被歐洲廣大顧客接受的安全標志。通常GS認證產品銷售單價更高而且更加暢銷。歐共體CE規定,1997.1.1.起管制 低電壓指令(LVD) ”。GS已經 包含了 低電壓指令(LVD) ”的全部要求。所以, 獲得GS標志后,TUV會例外免費頒發該產品 LVD的CE證明(COC), TUV南德意志集團,TUV Rheinland 97 年后 的證書則在 GS證書中包含了 LVD證書。廠商申請 GS的同時獲得了 LVD證明。

11、GS與LVD的關系:歐共體CE規定,1997.1.1.起管制"低電壓指令(LVD)"。GS已經包含了 低電壓指令(LVD)"的全部要求。所以,獲得GS標志后,TUV會例外免費頒發該產品 LVD的CE證明(COC), TUV南德意 志集團,TUV Rhe in la nd 97年后的證書則在 GS證書中包含了 LVD證書。廠商申請 GS的同時獲得了 LVD證明。GS 認證-作用:GS標志表示該產品的使用安全性已經通過公信力的獨立機構的測試。GS標志,雖然不是法律強制要求,但是它確實能在產品發生故障而造成意外事故時,使制造商受到嚴格的德國(歐洲)產品安全法的約束。所以

12、 GS標志是強有力的市場工具,能增強顧客的信心及購買欲望。雖然GS是德國標準,但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認同。而且滿足GS認證的同時,產品也會滿足歐共體的CE標志的要求。和 CE不一樣,GS標志并無法律強制要求,但由于安全意識已深入普通消費者,一個有GS標志的電器在市場可能會較一般產品有更大的競爭力。VDE: VDE測試機構和認證協會是德國電器工程師協會的下屬機構,它成立于1920年,作為一個國際認可的電子電器及其零部件安全測試及出證機構,在歐洲乃至國際上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前世界各地客戶對 VDE認證的需求呈不斷上升之趨勢。VDE測試機構和認證協會根據現行歐洲及國際標準,每年大約為2200個德

13、國客戶及大約2700個國外客戶進行18000次的測試。時至今日,全世界已有超過200000種產品擁有VDE安全認證 證 書。FCC:全稱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Robert F.CIeveland USA 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負責授權和管理除聯邦政府使用之外的射頻傳輸裝置和設備。FCC于1934年建立的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FCC通過控制無線電廣播、電視、電信、衛星和電纜來協調國內和國際的通信。許多無線電應用產品、通訊產品和數字產品要進入美國市場,都要求FCC的認可一一FCC認證。FCC委員會調查和研究產品安全性的各

14、個階段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同時FCC也包括無線電裝置、航空器的檢測等等。FCC 認證:FCC( Federal Commu ni catio ns Commissi on,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直接對國會負責。FCC的工程技術部負責委員會的技術支持,及設備認可方面的事務。根據美國聯邦通訊法規(CFR 47部分)規定,凡進入美國的電子類產品都需要進行電磁兼容認證(一些有關條款特別規定的產品除外),稱為FCC認證。FCC 認證的主要目的:FCC制訂法規的目的是減少電磁干擾, 管理和控制無線電頻率范圍, 保護電信網絡、 電器產品的正常工作。電磁干擾分為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

15、。傳導干擾通過電源線傳播,頻率為30MHz以下,主要干擾音頻頻段。如果電器產品有金屬外殼作屏蔽,則主要影響為傳導干擾。傳導干擾的大小是衡量很多電器(如計算機電源)品質的重要標準。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在微機開機時,其附近的電器如電視、音響等不能正常使用,這是傳導干擾產生的影響。輻射干擾的一個例子是,手機在使用時,附近的電腦屏 幕會出現明顯的抖動,電話機里可以聽到雜音 信號聲。LVD :低電壓指令 LVDLow V oltage Dictate 低電壓指令覆蓋了所有標稱供電交流電壓(標稱電壓通常指的是開路輸出電壓,也就是不接任何負載,沒有電流輸出的電壓值。因此也可以認為這是該電源的輸

16、出電壓上限。 標稱電壓是表示或識別一種電池的適當的電壓近似值,也稱為額定電壓,可用來鑒別電池類型。例如鉛酸蓄電 池的開路電壓接近2.1V,標稱電壓為2.0V。鋅錳干電池標稱電壓為1.5V,鎘鎳電池、鎳氫電池標稱電壓為1.2V) 為501000V和所有標稱直流電壓為 751500V的電氣產品,要求其符合一定的電器安全要求LVD認證檢測項目:1.工作電壓2.故障試驗3.撞擊實驗4.震動實驗5.沖擊試驗6.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7.插頭實驗8.保護連接導體電阻9.外部導線接線端子 10.電源線應力消除試驗11.電氣連接和固定試驗 12.漏電試驗13.可接觸性試驗 14.能量危險檢查15.限

17、制電源試驗16.安全連鎖裝置試驗17.印刷電路板試驗 18.電源保護套19.封裝和密封零件檢驗 20.抗外力試驗21.建筑內(上)電氣設備 22.電擊試驗23.介電強度試驗 24.標簽檢查和試驗25.輻射試驗26.發熱試27.SELV 測試 28.TNV 測試29.限流電路試驗30.過載試驗31.手動裝置試驗 32.電池防爆試33溢出試驗34.可燃實驗35.防火試驗36.黏合劑試驗37維卡試驗38.防水試驗電磁兼容: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對電磁兼容的定義是:系統或設備在所處的電磁環境 中能正常工作,同時不對其他系統和設備造成干擾。)兩部份,所謂EMI電磁干EMS乃指機器在執行應有EMC包括E

18、MI(電磁干擾)及EMS(電磁耐受性 擾,乃為機器本身在執行應有功能的過程中所產生不利于其它系統的電磁噪聲;而功能的過程中不受周圍電磁環境影響的能力。所謂電磁干擾是指任何能使設備或系統性能降級的電磁現象。而所謂電磁敏感性是指因電磁干擾而引起的設備 或系統的性能下降。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ee),簡稱EMI,有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兩種。傳導干擾主要是電子設備產 生的干擾信號 通過導電介質或公共電源線互相產生干擾;輻射干擾是指電子設備產生的干擾信號通過空間耦合把干擾信號傳給另一個電網絡或電子設備。系統要發生電磁兼容性問題,必須存在三個因素,即電磁騷擾源、耦合途徑、敏感設備。所以,在遇到電磁兼容問題時,要從這三個因素入手,對癥下藥,消除其中某一個因素,就能解決電磁兼容問題。ETSI所公告的文件中有關電磁兼容的一般規定為EN301489 一 1,內容除電磁干擾的規定外,還有電磁耐受的規定,主要是檢測產品在各種電磁干擾環境下能否正常工作。測試內容包括:輻射耐受性測試(RadioFrequency El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