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村橋、碰村橋、清湖彎頭橋勘察綱要-_第1頁
蒙村橋、碰村橋、清湖彎頭橋勘察綱要-_第2頁
蒙村橋、碰村橋、清湖彎頭橋勘察綱要-_第3頁
蒙村橋、碰村橋、清湖彎頭橋勘察綱要-_第4頁
蒙村橋、碰村橋、清湖彎頭橋勘察綱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林市陸川縣四良橋、陂面橋、蒙村橋、彎頭橋巖土工程勘察綱要廣西力誠勘察設計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0日玉林市陸川縣烏石四良橋、陂面橋、烏石蒙村橋、清湖彎頭橋巖土工程勘察綱要勘察階段:勘察綱要勘察起止時間:2015年12月26日2016年1月25日提交單位、資質等級:廣西力誠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乙級法定代表人:劉桂鵬單位技術負責人:樊軍偉審 定 人:李文慶審 核 人:張鵬蓮項目負責人:朱艷峰報告編寫人:李 明提交日期:2015年12月20日一、工程地質勘察方案1.1 工程概況擬建玉林市陸川縣烏石蒙村橋、溫泉四良橋、清湖彎頭橋、烏石陂面橋項目位于陸川縣境內,陸川烏石蒙村橋位于陸川縣烏石鎮,為新建橋

2、梁,橋全長約38.0米,2孔跨徑為15.75米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橋面寬約7.5米,屬中橋。橋臺、橋墩擬采用樁基礎,樁徑待定。陸川縣溫泉四良橋位于陸川縣溫泉鎮四良村,為改新建橋梁,橋全長約38.0米,2孔跨徑為15.75米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橋面寬約7.5米,屬中橋。橋臺、橋墩擬采用樁基礎,樁徑待定。陸川縣清湖彎頭橋位于陸川縣清湖鎮,為改新建橋梁,橋全長約38.0米,2孔跨徑為15.75米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橋面寬約7.5米,屬中橋。橋臺、橋墩擬采用樁基礎,樁徑待定。陸川烏石陂面橋位于陸川縣烏石鎮,為新建橋梁,橋全長約38.0米,2孔跨徑為15.75米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橋面寬約7.5米,屬中

3、橋。橋臺、橋墩擬采用樁基礎,樁徑待定。1.2 區域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區域地質及鄰近場地巖土工程勘察資料,隨后進行現場踏勘,了解場地的周邊環境及現場施工條件,了解現有建筑物的分布、地下管線及空中高壓線路及其它線路的分布。場地地形地貌較簡單,土層性質變化較大,基巖面起伏變化不大,依據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劃分標準,工程地質條件屬較復雜。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根據對已有地質資料的綜合分析,在預計勘察深度內,按成因年代可劃分為第四紀沖洪積層黏性土、中粗砂層、下覆的白堊紀花崗巖?,F簡要分述如下: 表層為第四紀人工素填土層,黃褐色,稍濕飽和,松散狀,為欠固結土;素填

4、土下為中粗砂,按其狀態可分為:松散狀及鞘膜狀;中粗砂土層下為花崗巖,按其狀態可分為:強風化、中風化。根據水文地質資料,擬建建筑場地地下水類型主要為上層滯水和潛水。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表層填土孔隙中,水量?。粷撍x存于中粗砂層中,水量小-中等,地下水位受季節影響較大,水位年變化幅度約13米,其主要補給途徑為大氣降水及側向徑流補給。1.3 勘察綱要編制的依據及原則 1.3.1 勘察綱要編制依據 (1) 建設方提供的橋梁鉆孔平面圖布置; (2) 搜集臨近場地的工程地質資料;(3) 現場踏勘所了解的場地情況及場地環境; (4) 現行國家有關勘察技術規范、規程和標準,見表1:表1 本工程應執行的勘察技術規

5、范、規程和標準規范類別規 范 名 稱規 范 編 號相 關 規 范 標 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抗震設計規程(GB50011-2010)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02版)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200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08)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國家計委建 設 部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計價格(2002)10號工程勘察收費標準

6、(2002修訂本)1.3.2 勘察綱要編制原則 (1) 勘察方法應在預期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的基礎上,滿足本工程地基基礎設計與施工、基坑圍護與降水設計、抗震設計等方面的要求; (2) 根據附近地區工程勘察資料及有關建筑經驗,針對本工程擬建建筑物性質及設計要求,對地基基礎、樁基持力層等進行詳細的預分析評價,按上述規范、規程和標準合理布置勘察工作量; (3) 本著“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采用鉆探、取樣、標準貫入試驗、等多種勘測技術手段進行綜合勘察,獲得各種有效的地質參數和完整的勘察資料,經過綜合分析后提供完整、準確的勘察成果,以滿足擬建工程設計及施工的要求。 二、勘察目的和需解決的主要技

7、術問題2.1 勘察目的 按照詳細勘察階段的技術要求進行勘察工作,具體勘察目的如下:1. 查明有無影響擬建場地整體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分析地基土的工程性質,提供基礎工程影響范圍內的地層結構、沉積年代、成因類型、分布規律和基礎設計所需的有關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 2. 查明擬建場區地下水的水位標高、類型,分析其對建筑物基礎設計和基礎施工的影響,并評價地下水對主要基礎結構材料的腐蝕性; 3. 通過技術資料分析,評價擬建場地的建筑場地類別,判別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提供建筑抗震設計的基本條件;4. 根據本次勘察的成果,提出在安全前提下合理的地基方案及在設計、施工方面的技術建議和設計參數。2.2 具體應解

8、決的主要工程技術問題 1. 根據工程性質,對擬采用的基礎設計方案進行分析評價,推薦適宜的基礎持力層、計算參數,在進行技術經濟比選的基礎上,提供推薦意見;2. 根據抗震設計的有關要求,提供場地類別及評價地基土是否存在液化可能性,若液化則需提供液化指數及液化強度比;3. 調查場地及其鄰近區域有無地下水污染源,在擬建場地內取地下水樣作水質分析,查明地下水對混凝土及鋼筋有無腐蝕性。三、勘察工作量布置與勘察質量保證措施3.1 勘察工作量布置3.1.1 勘察工作量布置的原則(1) 勘探點間距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1.15規定:詳細勘階段、地基復雜程度中等復雜,按建

9、橋梁墩位布置。結合場地巖土工程條件與水文地質條件、擬建物性質,勘探點平面布置以均勻控制建筑場地,確定出的勘探點布置詳細位置見附圖鉆孔平面布置圖。(2) 勘探孔深度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4.1.7規定:詳細勘階段、工程重要性等級二級(一般工程),鉆孔均為技術孔,探孔孔深10m,且應進入強風化花崗巖不少于5.0m。(3) 勘探點類型a. 一般性勘探點:為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層性質,滿足地基(包括樁基)承載力評價等一般常規性問題的要求而布設的勘探點。b. 控制性勘探點:為控制場地地層結構,滿足場地、地基基礎和基坑工程的穩定性、變形評價的要求而布設的勘探點。(4) 取

10、樣及試樣要求采取試樣和進行原位測試的勘探點數量,應按地基復雜程度確定,不應小于總孔數的1/2。3.1.2 具體勘察工作量布置勘探孔按擬建橋梁墩位安排,具體工作量布置見下表2所示:表2 勘探點工作量布置橋梁名稱項 目孔深(m)工作量(個)合計 備注蒙村橋控制性孔10626陂面橋控制性106四良橋控制性106彎頭橋控制性108標貫試驗根據土層情況每隔2.0m做一次,并要求標貫試驗第一點離孔泥面不得大于1m?,F場鉆探時取樣拍照,并采原狀土樣和巖樣做室內試驗,取樣數量不少于6件;做標貫實驗場地每一主要受力層不少于6次; 并且提取場地地下水水樣做水質分析判斷其腐蝕性。3.2 勘察質量保證措施 “堅持科學

11、管理,信守合同承諾,追求卓越創新,贏得顧客滿意”是我們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挑戰中取勝的根本,在本工程中我們將依靠科技先導、體系保證、標準作業、程序控制等手段,緊緊圍繞創優規劃,大力實施精品工程戰略,開展創優活動,保證工程勘察質量創優。3.2.1 項目質量目標 本項目整體目標為:在滿足技術規范、設計及審圖要求的前提下,確保優良。   3.2.2 質量保證措施 (1) 質量管理機構:由公司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負責審定技術成果,高級工程師為工程負責人,對整個工程全面負責;建立工地的技術組、鉆探班、室內試驗組,CAD制圖組的技術負責人組成技術質量管理機構。 (2) 質量管

12、理要求:嚴格按照ISO9002質量管理辦法進行質量控制,把好每道工序的質量關,每個勘探點的勘探工作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由本工程的技術負責人負責驗收;工程負責人進行質量抽查,工程審定人執行事先指導,中間檢查,成品校審的三個環節管理辦法進行技術把關,確??辈熨|量優良。 (3) 安全生產措施:工地設置專職與兼職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宣傳管理與監督,貫徹安全法規,確保安全生產與工作進度。 (4) 關鍵點:鉆孔深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四、現場勘察基于勘察目的與要求,結合區域地質資料,本次現場勘察擬采用鉆探取樣、標準貫入試驗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勘察和評價。4.1 鉆探4.1.1 鉆探目的查清土層和基巖的構成、分

13、布和埋深,測定地下水,取樣并作為原位點測試加以利用。4.1.2 鉆探要求(1) 提供地質鉆孔平面布置圖,繪制工程地質剖面圖,重點對軟土進行描述和分析,并查清持力層下軟弱夾層、斷裂帶,鉆進深度內全部巖土要拍照,有代表性的巖土要保存; (2) 按土層情況確定各孔取樣的豎向間距,各土層需按規范規定取樣及標貫,每孔土(巖)芯均應照相,提供土的含水量、濕容重、孔隙比、塑性指數、液性指數、顆粒分析成果、有機質含量、壓縮系數、壓縮模量、滲透系數、固結系數、直(固)快c、等物理力學數據;(3) 各機組的鉆探班報表必須按建筑工程地質鉆探技術標準(JGJ87-92)的有關規定記錄,做到及時、準確、清晰,土(巖)芯

14、不倒置,并放置進尺票,嚴禁事后追記;(4) 鉆進過程中應記錄初見水位,并按規范要求停鉆一定時間觀測穩定水位。工程結束時統一測量各孔的穩定水位;(5) 各鉆孔深度應滿足國家標準中有關條款的要求。4.1.3 使用設備和鉆探方法鉆孔采用GY-1型工程鉆機,水位以上采用干法鉆進,重錘少擊法取土,當遇地下水時采用泥漿護壁、回轉鉆進并取土,采用單動雙管全斷面取樣器。遇到局部承壓水孔段的時候,每次進尺應較巖芯管長度小0.1 m以上,防止發生燒鉆、埋鉆事故,鉆進中要配備專用高壓注水泵,保證停鉆不停泵。要經常用注水泵,正循環鉆進必須大于孔內水壓的壓力向孔內注水,嚴防孔底無水打干眼。若鉆進過程中出現孔壁坍塌或縮徑

15、等必須采用跟管鉆進。鉆探回次進尺2.00m,巖芯采取率:粘土80%,巖石90%。4.2 取樣4.2.1 取樣目的 為室內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提供原狀土樣,巖樣和水樣。4.2.2 取樣要求 (1) 取原狀土試樣前應清除孔底殘土,不使用刃口磨損了的取土器,孔底殘土厚度不應大于取土器廢土段長度;(2) 取樣深度應精確量測;(3) 建筑物基礎地面標高附近為重點取樣區,其取樣間距為1m,非重點取樣區每1.5m取土樣做土工試驗,取樣組數應該滿足有關規范的要求(其中場地每一主要土層不少于6件);(4) 當遇地下水時,應停鉆取水,取水前不得向孔內注入循環液。4.2.3 取原狀土樣機具采用固定活塞式取土器取原狀土試

16、樣。4.3 標準貫入試驗4.3.1 標準貫入試驗目的按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的規定,詳細確定粘土的承載力,判斷地基土的液化趨勢;根據經驗確定基礎底下粘土的物理力學指標,判斷沉樁的可能性,確定樁側土層摩擦力及樁端土層承載力。4.3.2 標準貫入試驗要求(1) 標準貫入試驗孔采用泥漿護壁回轉鉆進,并保持孔內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鉆至試驗標高以上15cm處,應清除孔底殘土后再進行試驗,并防止涌砂或塌孔;(2) 試驗深度、貫入量應精確量測;(3) 各鉆孔均要求現場鑒別、描述,每孔均要求作現場N63.5標貫試驗(淤泥除外),并根據土層情況每隔1.5m作標貫試驗一次,并

17、要求標貫試驗第一點離孔泥面不得大于1m,現場鉆探時取樣拍照。對軟弱土層還應作靜力觸探及十字板剪切試驗,通過試驗對軟弱土層加固和計算邊坡穩定提供抗剪強度指標。采取供鑒別和室內做物理性試驗的擾動樣。4.3.3 標準貫入試驗設備規格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標準貫入試驗設備規格符合如下表3要求:表3 標準貫入設備要求落 錘錘的質量(kg)63.5落 距(cm)76貫 入 器對 開 管長 度(mm)>500外 徑(mm)51內 徑(mm)35管 靴長 度(mm)5076刃口角度(º)1820刃口單刃厚度(mm)2.5鉆 桿直 徑(mm)50相對彎曲<1/1

18、000五、 室內試驗5.1 物理性質試驗本次勘察為提供天然狀態下的各土層的物性指標,全部取原狀樣進行常規項目試驗,室內土工試驗均按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50123-1999)進行試驗。試驗項目主要為含水量、密度、比重、液限、塑限、壓縮試驗。為進行分類定名及評價顆粒級配情況,砂土、碎石類土及全部粉土樣均進行了篩分法顆分試驗,為評價地基土的液化狀況,標貫孔10.0m以內粉土樣增做粘粒含量試驗。5.2 力學性質試驗5.2.1 剪切試驗為基坑支護提供可靠的計算參數,選擇10.0m以上部分代表性土樣進行快剪試驗,測定其cu、u并提供試驗曲線。5.2.2 固結試驗為評價地基土的壓密狀態和實際受力工作狀

19、態下的壓縮變形指標,地基各土層原狀樣均進行固結試驗并選擇代表性土樣進行高壓固結回彈試驗。固結試驗壓力如下表4所示:表4 固結壓力深度范圍0.0-5.0m5.1-20.0m20.1-40.0m固結試驗壓力200kPa800kPa1000kPa5.3 水質、土質分析遵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查明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對所取水樣進行水的腐蝕性分析,選擇代表性水樣、土樣增做腐蝕性分析。六、 施工力量安排和工期進度6.1 勘察設備根據勘察工作量與工期要求,現場勘察每項工程計劃投入以下設備: GY-1型工程鉆機1臺,詳見表5:表5 勘察設備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

20、規格數量1工程鉆機GY-136.2 工作人員組成本工程工作人員組成詳見下頁表6:表6 本工程工作人員組成序號崗位人數(人)職稱1工程技術校審1高級工程師;2工程負責人1高級工程師3測量人員1工程師或助理4鉆探班組3(1組)技師5鉆探班長1技師6記錄員1助工或技術員7CAD成圖1技術員共計96.3 施工組織根據擬建建筑物的特點及周圍環境為保證勘察工作順利進行,工程開工前將成立由項目負責人及項目技術負責人為骨干的項目管理部,負責精心組織、合理安排現場勘察工作,協調工程各工序的銜接。我們將運用科學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和GB/T:19001-2000-ISO9001:2000質量體系標準,確保每道工序質

21、量受控,創建業主滿意工程。具體流程如下:1. 接受任務后,由我院技術處組織院總工、專業副總工程師、各專業主任工程師、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質檢員、各施工、測試、試驗負責人進行質量策劃活動,策劃結果形成產品實現策劃記錄及巖土工程勘察綱要;2. 現場施工前,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向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其結果形成技術安全交底記錄;3. 各勘探點的平面位置將由我院測量處按各點的坐標放線,其結果形成測量放線及復核記錄;4. 為確?,F場鉆探質量,技術人員、質量檢查人員將跟班作業,隨時對勘察綱要的實施進行監督和檢查。嚴格遵守交接班及單孔驗收制度,原始記錄必須由記錄員、班組長、質量檢查人員及工程技術負責人驗收簽名后,才可移交下道工序;5. 現場工作結束時由主任工程師負責驗收,合格后填寫驗收單,全體工作人員方可撤離施工現場;6. 在現場勘察和室內資料整理期間,總工程師、專業副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將隨時進行檢查指導,并解決工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7. 報告書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