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聯讀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聯讀教學設計
一、任務情境
本單元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體裁的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并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借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通過本單元作品的學習,認識古詩詞的當代價值,提高思想修養和文化品位,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增強文化自信。通過誦讀涵泳,發揮聯想和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獨立欣賞詩歌獨特的藝術魅力。學習本單元不同時期、不同體式的經典詩歌作品,借助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等方法把握詩歌內涵,體察詩人對社會與人生的思考,理解詩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綜合審美鑒賞力。第8課我選取了2首唐詩,分別是盛唐時期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唐時期杜甫的《登高》。這二首詩中,李白浪漫主義風格恣肆汪洋、不拘一格,杜甫現實主義風格沉郁頓挫、感時傷世。這一課段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體會詩體形式對詩人情感的影響,從而理解詩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
二、素養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熟讀《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合注釋疏通文意,把握文中關鍵詞句的含義;品味鑒賞《登高》語言,領會杜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的特點;
2.思維發展與提升:結合文本,緣景明情,理解“詩仙"藝術的浪漫和人生的理想;挖掘和把握《登高》的主要意象;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3.審美鑒賞與創造:鑒賞“夢游”意境,體會李白浪漫主義風格;在理解《登高》的基礎上,體會中國古典詩歌之美,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4.文化傳承與理解:品味詩人情感,學習李白不慕榮利、追求自由的偉大人格;學習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置身詩境,緣景明情,比較鑒賞并理解李白、杜甫內心復雜深沉的情感;了解詩歌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
2.深入理解李白看似消極的人生感慨里深藏的蔑視權貴、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理解詩歌主旨及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感受杜甫悲涼的內心世界,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四、教學方法
誦讀品悟法、合作探究法、引導點撥法、自主學習法。
五、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唐詩是文學領域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其中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詩人李白和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就是璀璨星河里熠熠生輝的兩顆明珠,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精典的作品,每一首都堪稱絕唱,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任務一:預習自測,知人論世
古詩詞中常常寄寓著詩人對社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閱讀本單元詩作,可以采用知人論世的方法,通過了解詩人的生平、創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處的時代,有助于理解《登高》中憂國傷時、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
我們賞析唐詩,知人論世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解讀、欣賞方法。這種詩歌解讀、欣賞方法,貴在聯系詩人、聯系全篇,建立豐富的讀解背景系統,然后以此觀照讀解某個作品,讀出詩人原意。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要注意結合詩人當時的時代特征(時代風貌、文化思潮、審美趣味等)來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要注意結合詩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經歷等來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要善于調動對詩人生平已有的認知來幫助理解具體詩作。
學習任務二:誦讀品悟,吟詠詩韻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誦讀是解讀文本的一把鑰匙。通過反復閱讀,我們對詩歌內容的了解逐漸加深,對詩歌獨特韻味的體悟也會隨之加深,深刻體會李白和杜甫不同詩人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詩歌的不同風格。
(一)誦讀品悟《夢游天姥吟留別》
1.播放范讀,用心聽讀。(要求聽清字音,聽明節奏,聽出感情基調)
誦讀指導:《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形式錯落,屈伸自如,語言富有自然節奏感,朗讀時應注意語感流動,把握語言的節奏、音調、情態和詩人感情的巧妙配合,讀出抑揚頓挫、一唱三嘆的味道來。舉例示范:
2.放聲學讀,吟詠詩韻。
3.推薦朗讀,展示成果。推薦學生朗讀,其余學生靜聽,讀后評價,老師點撥。
(二)誦讀品悟《登高》
聽、看多媒體配樂吟誦視頻,集體學習吟誦,學生個人展示。
提示:根據詩意,吟讀出感彩。首句要讀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讀得回環婉轉;第二聯的“無邊落木"和“不盡長江”,要做延長音(木、江);第三聯的“悲"?!薄安?獨”等字,要重讀,以示沉重;尾聯宜慢讀,并讀出自憐自嘲的況味。
學習活動表一:
結合教學目標,利用工具書,完成下面表格,以此了解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常識及作者選取的理由與抒發情感有關。
學習任務三:賞析品味,緣景明情
“緣景明情"是指在閱讀詩歌時,根據詩歌中意象自身的特點、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間的關系,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感情。
1.品讀.《夢游天姥吟留別》:神境仙界,迷離惝恍。
【設問】弗洛依德認為“夢是心理的真實,是潛意識的體現。”李白筆下夢境的璀璨主要來源于李白心中的波瀾,貼近作者,結合時代,細讀文本,思考:作者為何會在離別之際,書寫這樣一場夢境?
(設計意圖:以虛構“夢"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藝術構思背后的匠心,深刻領悟本詩關于生命與人格的深刻思考。)
(引導1)人生如夢,繁華如煙:“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如此"的“此”當指詩中所寫游山和訪仙之樂。“古來萬事東流水"則是感慨浮生若夢。“世間行樂”一如這游山和訪仙,樂哉其中時,便獲得極大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滿足,然而短暫的歡愉后,快樂也瞬息即散。為什么會這樣呢?詩人給出了他的哲學思考,因為“古來萬事東流水"——浮生若夢是逃不過的必然的人生體悟,所以,快樂的存在不過是暫時的一種狀態。
李白寫此詩時,是賜金放還后第二年。詩人由山東南游吳越,寫下此詩與朋友留別。結合寫作背景,我們不難看出,如夢似幻、瞬息即散的除了“快樂”應當還有過往在長安的繁華生活及一度看似絢麗的仕途。因此,詩人由夢境引出對生命存在的理性反思和哲學命題,是其藝術構思的匠心所在。
(引導2)理想幻滅,人生困窘:“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傳說中神仙、隱士多騎白鹿。在對繁花如煙、人生如夢有了萬古皆如此的深刻認知之后,“騎白鹿”“訪名山"這種游山訪仙式的“快樂”,便不僅僅是快樂的情感體驗了,而是面對理想幻滅、人生困窘的所選擇的一種突圍方式。這種方式的實質是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為了擺脫精神困境,詩人們常常將視角轉向自然。如,屈原在“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后“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陶淵明認識到“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后“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至于那些懷有類似于“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鄉"攜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的對“長生仙去"看似無比熱衷的詩人,大多也是“坎壈詠懷,非列仙之趣也"——雖有游仙之名,實則是借遺世之志發泄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因此,可以說,本詩中的夢中仙境既象征了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也體現了詩人卓絕的人格風度。
(引導3)不附權幸,人格高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詩人卓絕的人格風度,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得到了充分體現。這二句是以強烈的反問語氣,否定了在現實生活中“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人生選擇和態度,體現了對獨立自由和人格尊嚴的捍衛。李白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中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和個性:“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洞鹜跏躬氉糜袘选芬灿小耙簧涟犊嗖恢C,恩疏媒勞志多乖”。李白詩文中體現出來的傲岸人格,源于他不肯附權幸的剛強個性。這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式的對人格獨立、人格尊嚴的追求影響著一代代后世文人。
從夢境幻滅后對人生的哲學思考,到對面坎廩而生發出對精神困境的突圍,再到對人格尊嚴的捍衛,本詩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的關于生命追求的思想內蘊,都是借助虛構夢境完成的。所以,詩人“夢”游仙境實則是借題發揮、有所寄托。若實寫天姥山之景,本詩的情感將主要落在對山水之美的“樂"享上,很難生出如此復雜且高蹈的生命體悟。
2.品讀《登高》:沉郁頓挫,蒼涼雄渾
【設問】呈現古今評價內容,如楊倫“杜集七言律詩第一”,思考交流:《登高》名垂千古,試談好在何處?
(引導1)內容上厚實,悲愁沉郁;
《登高》一詩,閱罷尤覺“悲愁"鋪天蓋地,無一景不如此,無一語不如此!
——王國維
明確:無論是描摹現實,還是勾勒歷史,杜詩都表現出厚實的思想內蘊和凝重的歷史意識。《登高》中的“艱難苦恨”四字,包含著郁積難抒的愛國情感和排遣不開的羈旅愁思。這不僅僅寫出了個人的漂泊孤苦、衰老多病,鬢發早衰、止酒停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人民的顛沛流離。
(引導2)情感上深沉蒼涼,不失悲壯;
《登高》雖是一首悲歌,卻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它給予我們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壯;不是消沉,而是激動;不是眼光狹小,而是心胸闊大。
——蕭滌非在《杜甫詩選注》
明確:杜甫的孤獨感來自于他無法與現實世界溝通。他關心民生、關心政治的赤誠之心與政治上的失意難以形成對話所產生的苦悶與失落,是一種被時代與社會所遺忘的孤獨。
但盡管這首詩所流露出來關于生命的理解和認識,充滿了悲涼的意味。但詩人那顆熾熱的愛國心,使他為蒼生大地投注了極大的關愛和同情,盡管現實失意、坎坷,他卻總有一股堅守的濟事之心牽掛著深愛的土地和人民,向他們投注最多的目光和筆墨。我們讀杜詩,雖感深沉悲慨,卻不低沉消極的原因了!
(引導3)格律上極致對仗,煉字精妙。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明確:全詩一韻到底,八句皆對,既是格律的變體,也是格律的極致。這樣的詩律,貌似板滯,其實是大膽逆行的嘗試,形成了“一意貫穿,一氣呵成"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氣勢,將前四句秋江之上天地蒼茫而傷感壓抑的氣勢,整個升華為后四句老病登高、苦恨潦倒卻悲壯執著的情懷。
綜上,可選擇性解讀與落實學生對杜甫詩風“沉郁頓挫”的理解。
【課堂探究】抓住關鍵,體會詩風
“飄然思不群"是杜甫對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概括?!秹粲翁炖岩髁魟e》是如何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
【明確】一是豐富的想象。詩人的想象有來源于民間傳說的,例如關于仙境的種種細節描寫;也有出于詩人個性和愛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這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一樣,是詩人把月看成最親密的朋友。
二是大膽的夸張。這種夸張不是簡單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合著詩人的美好感情,如詩的開頭寫天姥山橫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蘊含著詩人對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說李白“飄然思不群”,于此可見一斑。
學習任務四:撰寫文學短評,表達生命高雅詩意。
1.學習目標:通過本單元八首詩歌的學習,了解了不同價值觀下的價值追求,從而思索新時代的我們的價值追求。從古體詩與近體詩的詩歌形式的區別對作者情感抒發的影響到唐朝詩人的精神追求。從宋詞豪放派與婉約派的區別到詞人的人生態度。加之對意象、技巧、語言、思想感情的探討等,這些內容都會觸發我們的心靈,有感而發,抒發我們對詩歌的看法。
2.設計意圖:寫文學短評是本單元的任務,對高一學生來說,完成這個任務比較困難,因此教師要給出明確而清晰的概念與寫作角度,讓學生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抓住一個或多個角度寫短評。從引發學生梳理詩歌角度和內容,到思考文學短評的角度,到寫簡短的文學短評,到交流修改,最后形成較標準的文學短評范文,讓學生對這種文學樣式有個明確清晰的掌握。
課堂作業設計: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與杜甫給了后人無盡的精神滋養,請你結合學過的詩句,說說你心中的李白和杜甫。
【預設1】李白關鍵詞浪漫、傲岸、狂放、樂觀、自信、灑脫、豪放……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1.浪漫: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補充:浪漫主義的特色:
1、強烈的主觀色彩與浪漫主義情調
2、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抒寫情感
3、巧妙地運用修辭抒寫熾熱情感
4、語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
2.傲岸: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這句話的偉力在于:在人格尊嚴喑啞的漫漫歲月,他是一道宏麗的吶喊;在人格尊嚴幾乎全無的強權社會,他是偉岸矗立的燈塔。他沖開死寂,沖開沉積的“秩序”,灼然一道,刺破蒼穹,照亮黑沉的歷史!當我們的人格尊嚴受到輕慢時,吟誦李白,我們會感到氣為之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光學玻璃的殘余應力分析考核試卷
- 營養知識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貨運火車站物流設備維護保養與故障排除考核試卷
- 木材加工在建筑維護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與無機鹽生產考核試卷
- 連續搬運設備數字化設計與仿真考核試卷
- 圖書館綠色建筑設計考核試卷
- 肥料制造工藝改進與新農村建設研究考核試卷
- 醫院藥劑輔助人員藥品研發與知識產權運營合同
- 電商店鋪代運營及供應鏈管理服務協議
- 電網變電站一鍵順控改造技術規范
- 中小學學習《民法典》主題班會精品模板ppt
- 【地理】2011年高考真題-文綜地理福建卷解析版
- 企業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匯編
- 暖通空調設備安裝施工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案
- JT∕T 784-2022 組合結構橋梁用波形鋼腹板
- 地鐵盾構管片常見質量問題分析
- 南瓜種植PPT演示課件(PPT 46頁)
- 消防維護與保養(通用)ppt課件
- 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專家論證意見表
- T∕CADERM 3033-2020 創傷中心創傷復蘇單元內醫師 站位及分工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