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診斷_第1頁
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診斷_第2頁
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診斷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診斷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心臟病患者中最常見的疾病,也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臨床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增加。心律失常輕者可引起患者不適,嚴重者可使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導致心功能失代償,同時還能加重心肌缺血促使病情惡化造成嚴重后果。本文通過1754例患者的24h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對發現的各種心律失常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就心律失常與年齡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動態心電圖檢查技術能幫助發現常規心電圖檢查不易發現的短暫性心律失常,大大提高其檢出率,尤其在老齡社會日益臨近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臨床數據1.1一般數據1754例均為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門診或住院患者。老年組(≥60歲)1140例和非老年組(<60歲)614例。1.2患者一般不受限制采用GEMarsPC型12導動態心電分析系統,胸前安放10個電極,做連續24小時記錄。檢測中讓患者按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如散步、爬樓、休息、工作照常進行。經計算機處理回放,去除偽差和干擾,進行編輯分析。1.3動態心電圖心律失常的分類依照臨床心電圖學、動態心電圖及動態心電圖最新進展提供的心律失常的分類與診斷標準,對12導同步動態心電圖記錄的心律失常來進行分類分析。1.4統計處理比率比較采用EPI2000比率分析程序進行統計。2結果2.1各組老年組不同時點老年組見表124h動態心電圖1754例患者,其中老年組1140人,非老年組614人。絕大部分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早、室早、短陣房速、房顫、束支阻滯、短陣室速、房室傳導阻滯及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等。2.2房性早博弈、室性早合作、短陣室速、束支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發生率比較2000的比率分析程序統計動態心電圖心律失常結果見表2。用EPI2000的比率分析程序統計所得:老年組較非老年組易發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陣房速,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的短陣室速、束支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發生率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心房纖顫、竇房傳導阻滯因樣本量過低,無法進行比較。可見,心律失常中房早、室早、房速的發生率,老年組高于非老年組。3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年齡的關系心律失常是常見病、多發病,常見于器質性心臟病人,但在健康人或心臟正常的人亦不少見。本組結果顯示,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見,檢出率為78.1%,而老年組房早發生率更高。在老年人房早的檢出率比室早明顯增高,房性早搏多由于心肌缺血、心房肌纖維化、脂肪浸潤、心肌內電位不穩等原因產生,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現之一,因此房性早搏應積極治療。短陣房速、頻發房早常是房顫的先兆。房顫可能與老齡化心臟的解剖變化及心房順應性減低、炎癥、擴大、壓力增高等有關。房顫本身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顫時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惡化,產生明顯癥狀,尤其是使患者發生腦血管栓塞的危險。本組結果顯示心律失常中室早的發生率僅次于房早,不僅見于正常人,更多的見于器質性心臟病者。室早發生頻率和復雜性隨年齡增長而相應增加,可能與隱匿性冠心病、左室肥厚、擴張、血漿中兒茶酚胺濃度增高及Q-T間期相對延長有關。臨床上應重視伴Q-T間期延長或心肌缺血、壞死、低鉀血癥等情況下的室性早搏,即使不頻發,也可能是發生室速甚至室顫的先兆。偶發的單源性早搏多無重要意義,一般多在運動后減少或消失。頻繁的室早會使心搏出量顯著減少,產生心悸,頭暈等癥狀。若室早在運動后出現或增多、或呈多源性、或連續成對或成串常提示有器質性心臟病,極頻繁的多源性室早預示即將出現室顫。另外下列基礎病變情況下發生的室早可以肯定是器質性的,即使是偶發的,也有可能在短期內發展成為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應及時觀察并予以處理。①各種類型的心絞痛發作時出現的室性早搏;②急性心肌梗死72h內發生的室性早搏;③洋地黃中毒等藥物毒性作用出現的室早;④嚴重的電解質紊亂,特別是低鉀血癥時出現的室性早搏;⑤其他器質性心臟病,如患急性心肌炎和心肌病等病的同時出現的室早。另外,12導同步動態心電圖學認為正常竇性心率變化范圍應較大,睡眠時心率在40~60次/分,平均50次/分,但不應<40次/分。這可能是由于退行性病變侵犯心臟傳導系統使竇房結自律性低下,起搏細胞數目減少,功能減退及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的原因,表現為竇緩、竇停或慢快綜合征。隨著動態心電圖廣泛應用于臨床,發現一些老年人心率很慢,最慢心率大多發生在夜間睡眠時,如果心率<30次/min,應當引起臨床醫生注意。若竇性心率經常低于55次/min,伴有>3S的長間歇,則考慮竇房結自律功能不正常,動態心電圖監測對病竇的診斷有很大幫助。傳導阻滯在心律失常中較少見,它的出現可能與心肌褐色萎縮及淀粉樣變性逐漸加重、冠狀動脈硬化、束支傳導系統老化變性有關,也可能由于電解質紊亂、藥物作用等所致。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緩慢性心律失常雖比較少見,但老年人發病率相對較高,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的趨勢。這主要與心臟發生退行性變、淀粉樣變、缺血性心臟病等原因致使竇房結、房室結發生缺血、變性、纖維化、壞死等病理性改變有關。總之,心律失常的發生率有隨增齡而明顯增高的特點,而動態心電圖對各種心律失常的檢出率甚高,因此,對于有心悸、胸悶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