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凰鄉蘭查方解石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建設單位:廣西巴馬桂瑪礦業有限公司編制單位:廣西桂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編制時間:二〇二一年五月弄洛峒屯蘭查屯I其他未列明非金屬礦采選”。對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術導則》等法規和技術文件的要求,編制完成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主要針對二號、三號礦體進行。其中二號礦段礦區范圍由4個拐點坐標圈定,面積0.0514km2,開采標高+525m~+410m;三號礦段礦區范圍由4個拐點坐標圈定,面積0.0384km2,開采標高+575m~三、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影響 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國發〔2005〕40號)“第三章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①與《河池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相符性分析根據《河池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②與《巴馬瑤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相符性分析《巴馬瑤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批復稿)》中名列的禁止開劃》部署,結合巴馬縣自然保護區、旅游規劃等情況,補充劃定禁止開采區17個。巴表1巴馬縣內禁采區域一覽表序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類別面積(km2)1百東河水源林保護區所略鄉禁止開采區2盤陽河涵養水源林保護區巴馬鎮、甲篆鎮、那社鄉禁止開采區277.493賜福湖風景保護區巴馬鎮、那桃鄉禁止開采區4西山自然保護區西山鄉禁止開采區8.585水晶宮景區那社鄉禁止開采區V6弄莫巨猿洞所略鄉禁止開采區0.677交樂、弄中大天坑風景保護區所略鄉禁止開采區0.888龍田石林風景保護區燕洞鎮禁止開采區0.999韋拔群烈士犧牲地西山鄉禁止開采區0.57右江獨立師師部舊址西山鄉禁止開采區0.98弄索洞紅七軍21師師部舊址、右江蘇維埃人民政府舊址西山鄉禁止開采區0.6121師兵工廠,加么坳、弄撲坳戰斗遺址西山鄉禁止開采區0.78廷舊、巴馬縣土司盤、云盤山明代土司營盤那桃鄉禁止開采區0.47東山番瑤民族風情保護區西山鄉禁止開采區0.57鳳山巖溶國家地質公園那社鄉禁止開采區0.47所略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所略鄉、那社鄉禁止開采區29.78巴定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巴馬鎮、燕洞鎮禁止開采區③與《巴馬瑤族自治縣旅游規劃(2014-2025年)》相符性分析于該旅游區規劃范圍內,項目建設與巴馬瑤族自治縣旅游業發展規劃不沖突。④與《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6-2030)》相符性分析第十五條規定“河池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實施”。河池市人民政府組織、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及復旦大學聯合編制《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涉及5縣18個鄉鎮158個行政村。本項目位于巴馬縣所略石漠化敏感性較高。極敏感和高度敏感區域主要分布在VII鎮、中亭鄉、平樂鄉、江洲鄉,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那社鄉、西山鄉、巴馬鎮、甲篆鎮,表2景觀禁建區空間范圍及調控引導一覽表類別景觀禁建區范圍控制要求盤陽河干流沿岸100m陸域范圍①加強鄉村、集鎮等建筑、街巷整治,拆除有礙景觀品質,遮擋重要山脊天際線和視覺廊道的破舊建筑(符合規劃要求的公共基礎設施、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及已有居民在原址上依法拆建的除外);②定藍線和綠線范圍,制定并執行最嚴格的水環境保護措施,提高水景觀質量;③嚴禁毀林開山、圍墾、侵占河道、采石、采礦和其他改變地形地貌的活動;④不得新建、擴建建筑物(符合本規劃要求的公共基礎設施、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及已有民居在原址上依法拆建的除外);⑤嚴格控制放牧、狩獵、砍伐等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活動;⑥加強長壽養生山水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保護盤陽河重要支流沿岸80m陸域范圍高速公路道路紅線外50m范圍主干路道路紅線外20m范圍支路道路紅線外10m范圍城市建成區城市公園、廣場、其他綠地用地紅線范圍①推進鳳山縣濱江、烈士、巴雷三個綜合公園和松里、甘煙洞兩個郊野公園建設;②更新市民廣場、老城區廣場等廣場景觀設計,突出“地質鳳山,生態小城”特色風貌,培育景觀特色;③加強巴馬縣定金山公園、盤陽公園等綜合公園的建設及維護管理工作,推進社區公園規劃建設;④加強蘭木、武篆、泗孟綠地、廣場等項目規劃建設長壽旅游村落村莊建設用地紅線范圍①編制長壽村屯環境整治規劃。推動農村環境整治提升,建設村容村貌整潔、山水風光優美的新農村;②編制長壽旅游村景觀風貌規劃。統計分析歸類清理、整治、改造和拆除建筑類型,確定建筑風貌。將建筑屋頂、墻面、店面、陽臺、欄桿、窗等元素采取不同整治方式;③挖掘保護長壽民俗文化,重10點保護長壽歷史文化、民族傳統文化、文化古跡;④尊重本地區民族文化,弘揚尊老、愛老、敬老、助老優良傳統,營造人文和諧的社會氛圍景區景點景區規劃紅線范圍內①嚴禁興建破壞山體景觀或與山體景觀不協調的建、構筑物;②旅游設施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和設計,不得對溶洞環境造成破壞,協調周圍自然景觀風貌;③嚴禁在水晶宮、命河景區、百魔洞、百鳥巖、帝皇宮、三門海、萬壽谷等景區景點內內開山采石、挖掘石山樹根和吸水石用以出售、加、制作盆景或其它用途;④嚴禁破壞和盜竊洞內的石鐘乳、石筍等景觀資源,禁止亂涂亂畫、敲打石鐘乳等破壞行為;⑤依據景區旅游環境承載力,嚴格控制游人數量;⑥嚴格控制游覽設施規模,避免設置大體量人造景觀,保護好溶洞內地下河及其內生物;⑦統一規劃設計國道G243、323國道、百色至河池高速公路、賀州至巴馬高速公路、895、896縣道等重要旅游通道及各景區景點的景觀標識導向系統本項目位于巴馬縣鳳凰鄉蘭查屯,根據《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 );⑤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符合性分析至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鄉坡月村露出地表明流,經甲篆鄉至巴馬鎮那灣屯賜福湖入口持林區、水土流失易發區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濕地。”“第四十條巴馬盤陽河干流沿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層山脊以內或者沿岸平地五百米以內及其主要支流沿岸二百其他破壞植被、景觀的行為。”“第五十五條禁止在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范圍X項目建設符合該保護條例的要求。⑥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環產資源開發規劃與設計的規定:“禁止在依法劃定的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技術政策》⑦與《非金屬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要求相符性分析表3項目與《非金屬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的符合性一覽表《非金屬礦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本項目情況符合情況礦區環境礦區按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和生態區等功能分區,各功能區應符合GB50187的規定;生產、生活、管理等功能區應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結構,運行有序,管理規范。項目礦山分為生產區、辦公生活區和生態區,礦山設置相應管理制度,確保運行有序滿足要求礦區地面道路、供水、供電、衛生、環保等配套設施齊全,在生產區應設置操作提示牌,說明牌、線路示意圖等標識牌,標識牌符合GB/T13306的規定;在需警示安全的區域應設置安全標志,安全標志符合GB14161的規定。項目地面道路、供水、供電、衛生、環保等配套設施齊全,在相應位置設置安全標識滿足要求礦山應采用噴霧、灑水、濕式鑿巖、加設除塵裝置等措施處置采選、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容許濃度應符合GBZ2.1的規定。項目采區、廢石堆場定時灑水降塵,運輸車輛進出場地對輪胎進行清洗,加蓋篷布滿足要求礦山尾礦、廢石等固體廢棄物應有專用貯存、處置場所,其建設、運行和監督管理應符合GB18599的規定項目按規定設廢石堆場處理廢石等固體廢物滿足要求礦山應實施清污分流,污水排放應符合GB8978的規定礦山設礦井涌水沉淀池、堆場淋溶水沉淀池、化糞池對污水進行處理,確保清污分流滿足要求礦山應具備廢氣處理設施,氣體排放應符合GB3095和GB16297的規定項目開采產生的粉塵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要求,周邊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滿足要求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礦山應采取消聲、減震、隔震等措施降低采選、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廠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應符合GB12348的規定項目生產設備采取消聲、減振和隔振等措施,場界處噪聲值均能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區晝間標準限值滿足要求礦區綠化應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綠化植物搭配合理,礦區綠化覆蓋率應達到100%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植物進行場地綠化美化,設置垃圾收集點,統一收集處理,保持環境整潔滿足要求資源開發方式資源開發應與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城鄉建設相協調,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和破壞,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發方式。項目開發同時進行環境保護,合理利用資源滿足要求根據非金屬礦資源賦存狀況,生態環境特征等條件,因地制宜的選擇合理的開發順序、開采方式、開采方法。礦山應優先選擇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廣的資源利用率高、廢物產生量小、水重復利用率高,且對礦山生態破壞小的先進裝備、技術與工藝,充分實現資源分級利用,優質優用、綜合利用項目已編制開采設計方案,并通過評審,合理開發礦山。在開采設備選擇時優選先進設備滿足要求應徹底貫徹“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的原則,及時治理恢復礦山地質環境,復墾礦山壓占和損毀土地。礦山占用土地和損毀土地治理率和復墾率應達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要求項目已編制土地復墾方案,并按照其要求進行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滿足要求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安全技術應符合GB16423的規定礦山開采過程符合規范要求,安全生產滿足要求露天開采宜采用剝離-排土-開采-造地-復墾技術,露天礦邊坡工程的設計、勘察、穩定性評價、監測和治理應符合GB51016的規定。底下開采應根據礦石、圍巖等地質條件,結合礦山技術條件和經濟因素,選擇合理的可減輕地表沉陷的技術項目已編制開采設計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合理開發礦山。滿足要求涉及選礦工藝流程的礦山,應在選礦試驗基礎上制定選礦工藝,提高主礦產和共伴生礦回收率,推進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項目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石收集堆放于廢石堆場,每一礦段開采結束后回填采空區滿足要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指標應符和當地產業政策及行業準入條件等規定,部分礦種礦山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指標應達到國土資源部公告發布的“三率”最低指標要求,見附錄A項目已編制開采設計方案,資源開發利用指標符合相關規定滿足要求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方案,建立責任機制,將治理和復墾與生產建設活動統一部署、統籌實施,制定年度計劃,及時完成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具體要求如下:a)礦山表土堆場、露天采場、工業場地、沉陷區、污染場地等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應符合HJ651的規定。b)礦山土地復質量應符合TD/T1036的規定c)礦山恢復治理后的各類場地應安全穩定,對周邊環境不產生污染,與周邊自然環境和景觀相協調。礦山恢復土地應具備基本功能,因地制宜實現土地可持續利用,區域整體生態功能得到保護和恢復。項目已編制土地復墾方案,并按照其要求進行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滿足要求XII應建立環境監測機制,配備管理人員和監測人員。具體要求如下:a)礦山應對選礦廢水、尾礦、表土堆場、廢石堆場、粉塵、噪音等進行動態監測,并向社會公開數據,接受社會公眾監督。b)礦山開采中和開采后應建立、健全長效監測機制,對土地復盡區及礦區影響范圍地質環境穩定性與上壤質量進行動態監測項目已制定環境管理和監測計劃,并按要求執行要求資源綜合利用應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原則,綜合開發利用共伴生礦產資源,科學合理利用廢石、尾礦等固體廢棄物及選礦廢水等。項目采礦工藝和生產設備均不屬于淘汰類,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石收集堆放于廢石堆場,礦段開采結束后用于回填采空區,提高綜合資源利用率;項目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均不屬于淘汰,資源綜合利用率為滿足要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礦床實際,對共伴生資源進行綜合物查、綜合評價、綜合開發。達到可經濟利用價值的共伴生資源,應選用先進適用、經濟合理的技術工藝進行回收利用,并妥善處理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效益之間的關系礦山宜對廢石、尾礦等固體廢棄物開展回填、筑路、制作建筑材料等貨源綜合利用工作廢石、尾礦等固體廢棄物處置率應達100%節能減排礦山應建立生產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采取節能減排措施,控制并減少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減少污染物排放企業建設節能環保體系,項目開采技術和裝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項目開采工藝符合國家要求滿足要求建立生產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礦產資源開采能耗及產品綜合能耗等相關指標應符合礦山設計、當地產業政策及行業準入條件等規定礦山應利用高效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及時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藝和設備,宜合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礦山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粉塵、噪音、廢水、廢氣、廢石、尾礦等污染物的排放。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重視科技研發和科研隊伍建設,推進轉化科技成果,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產業綠色升級礦山引進先進生產與管理制度,推動產業數字化生產滿足要求建設數字化礦山,實現礦山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礦山應開展關健技術研究,在資源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改進工藝技術水平研發及技改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1.5%應建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保障安全生產宜推進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實現礦山開采機械化,選礦工藝自動化,關健生產工藝流程數控化率不低于70%建立數字化資源儲量模型與經濟模型,進行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管理和經濟評價,實現地質礦產資源儲量利用的精準化管理⑧與“三線一單”要求相符性分析),根據《意見》,在制定生態環境準入原則清單中,陸域重點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敏感區域項目位于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滇黔桂巖理區,根據《巴馬瑤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根據2019年巴馬瑤族自治縣環境質量狀況,項目所在區域屬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區內,評價期間補充監測的TSP日均濃度監測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及其修改單的限值要求;項目區域晝、夜監測值均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環境噪聲限值要求;本項目不屬于自然保護區及其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產業準入負面清單(試行)>的通知》,巴馬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對采礦業的管控要求為“禁止在旅游規劃區、水源保護區等重點區域進行土石砂開采”,項目為方解石礦開采,位于《巴馬瑤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批復稿)》中劃定的SCY008允許開采區范圍內,選址避開旅游“三線一單”要求相符性。XV風險影響,選址條件均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境影響不大。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只要切實做好環境保護“三同時”工作,不利影響程度降至最低限度,并為環境所接受,實現經濟、社I 1 1 6 7 11 192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21 21 21 22 26 27 43 493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59 59 64 764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77 77 795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103 103 104 114 1166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18 118 118 118 118 1207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計劃 121 121 123 128 130 131 135 135 135 136 138 140 140 141 141 1411););); );););); ); ););));););2);););(8)《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環發〔2012〕98);););););););););););););); ); 3);););(5)《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準);(6)《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試););););););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案(2018-2020年)的通知》(桂);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桂政););(16)《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18)《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廣西1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19)《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廣西第二批重點生態功能區);4););););(26)《關于印發<河池市環境保護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7年修訂)的(2)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辦公廳關于部署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5)《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功能區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2008);); ););5););););););););););););); ); ););(4)《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凰鄉蘭查方解石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報);6表1.2-1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矩陣表階段種類來源主要污染物排放位置污染程度污染特點施工期廢氣施工機械、場地建設TSP、CO、NO2礦山道路、廢石堆場等輕度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NH3-N、COD、SS生活辦公區輕度施工廢水礦山道路、廢石堆場等輕度施工機械、運輸車輛設備安裝調試等效連續A聲級礦區道路、廢石堆場等輕度固體廢生活垃圾廚余物、塑料、紙張生活區輕度連續性工程建設廢石廢石堆場輕度運營期廢氣井下開采、爆破粉塵、CO、NO2井下開采礦區輕度運輸揚塵TSP運輸道路輕度間歇性廢石場粉塵堆場輕度間歇性采礦設備等效連續A聲級井下開采礦區輕度運輸車輛等效連續A聲級礦石運輸路線輕度廢水礦井涌水主要為SS井下開采礦區輕度堆場淋溶水主要為SS廢石堆場輕度車輛沖洗廢水主要為SS洗車平臺輕度間歇性生活污水COD、SS、NH3-N生活辦公區輕度棄物生活垃圾廚余物、包裝物生活辦公區輕度連續性礦石開采廢石井下開采礦區輕度連續性機修車間廢機油危廢暫存間輕度間歇性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結果,結合周圍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本項目的開采工藝特7表1.2-2評價因子一覽表環境要素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因子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因子大氣環境O3、SO2、NO2、PM10、PM2.5、CO、TSPTSP地表水環境水溫、pH值、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類定性分析地下水環境pH值、總硬度、耗氧量、氨氮、總大腸菌群、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鉛、鋅、砷、鎘、汞、六價鉻定性分析聲環境等效連續A聲級Leq等效連續A聲級Leq土壤環境pH/固體廢物/剝離廢棄土石、沉淀泥渣、廢機油、生活垃圾生態環境植被類型、覆蓋狀況、水土流失景觀、物種多樣性、水土流失項目位于巴馬鳳凰鄉蘭查屯,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修改單中關于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的劃分,項目所在項目區域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7.3鄉村聲環境功能的確定”:村莊地下采場以及平硐口工業場地土壤環境執行《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8口工業場地范圍外的土壤環境執行《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表1.3-1項目所在區域環境功能屬性一覽表編號環境功能區名稱評價區域所屬類別1空氣環境區域大氣環境屬于二類環境空氣功能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2地表水環境區域地表水水質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質標準。3地下水環境區域地下水為Ⅲ類水質,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4聲環境區域敏感目標聲環境現狀按《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1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執行;項目礦區及礦區廠界按2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執行。5土壤環境《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及《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6基本生態控制線不涉及7飲用水源保護區不涉及8基本農田保護區不涉及9風景名勝區、其他特殊保護區不涉及是否屬于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屬滇黔桂巖溶石漠化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表1.3-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各污染物濃度限值(摘錄除CO單位為mg/m3)序號污染因子平均時間濃度限值(μg/m3)標準來源1SO2年平均60《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及其修改單二級標準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5002NO2年平均40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2003TSP年平均20024小時平均30094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5PM2.5年平均3524小時平均756O3日最大8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2007CO24小時平均41小時平均表1.3-3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摘錄)單位:mg/L,pH值無量綱序號項目Ⅲ類標準序號項目Ⅲ類標準1pH值6-95NH3-N≤2COD≤206SS*≤303BOD5≤47石油類≤0.054DO≥5*注:SS為參照《地表水資源質量標準》(SL63-94)。地下水環境質量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有關因表1.3-5地下水質量標準(摘錄)單位:mg/L,pH值無量綱項目Ⅲ類項目Ⅲ類pH值(無量綱)6.5~8.5砷≤0.01耗氧量≤3.0鎘≤0.005總硬度(以CaCO3計)≤450鉛≤0.01氨氮≤0.5鋅≤亞硝酸鹽氮≤汞≤0.001硝酸鹽氮≤20六價鉻≤0.05總大腸菌群(MPNb/100ml或CFUc/100ml)≤3--敏感點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區限值,項目礦區及礦區邊表1.3-6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噪聲限值(1類區限值)5545噪聲限值(2類區限值)6050土壤環境質量執行《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篩選值二類用地限值及《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表1.3-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摘述)序號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執行標準監控點濃度(mg/m3)1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點《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無組織監控濃度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具體見表1.3-8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等效聲級Leq[dB(A)]時段晝間夜間標準限值7055表1.3-9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時段晝間夜間備注標準限值60502類區限值①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5.3節工作等級的確定方模型中的AERSCREEN模式計算項目污染源的最大環境影響,然后按評價工作分級判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P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氣質量濃度占標率,%;c表1.4-1評價等級判別表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評價Pmax≧10%二級評價1%≦Pmax<10%三級評價Pmax<1%表1.4-2污染物評價標準污染物名稱功能區取值時間標準值(μg/m3)標準來源TSP二類限區小時平均300GB3095-2012注:TSP小時平均以日平均值3倍計。表1.4-3主要廢氣污染源參數一覽表(矩形面源)污染源名稱坐標海拔高度 /m矩形面源(m)污染物排放速率單位XY長度寬度有效高度二號礦段107.386924.21454502042505TSP0.028kg/h三號礦段107.386524.21025252145TSP0.028kg/h廢石堆場107.384124.213544550205TSP0.0016kg/h表1.4-4估算模型參數表參數取值城市農村/選項城市/農村農村人口數(城市人口數)/最高環境溫度37.3°C最低環境溫度土地利用類型闊葉林區域濕度條件潮濕是否考慮地形考慮地形是地形數據分辨率(m)90是否考慮海岸線熏煙考慮海岸線熏煙否海岸線距離/km/海岸線方向/o/ 本項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P表1.4-5Pmax和D10%預測和計算結果一覽表污染源名稱評價因子評價標準(μg/m3)Cmax(μg/m3)Pmax(%)D10%(m)二號礦段TSP3000.0133930.910三號礦段0.0164590廢石堆場0.0108620.440表1.4-6水污染影響型建設項目評價等級判定評價等級判定依據本項目情況排放方式廢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當量數W/(無量綱)一級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運至周邊林地灌溉,不外排二級直接排放其他三級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級B間接排放 表1.4-7項目地下水環境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判據劃分依據分級分級規定項目情況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分級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地,在建和規劃的水源地)準保護區;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國家或地方政府設定的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他保護區。礦區三號礦段西南側有一處分散式飲用水源分布,項目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為較敏感較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地,在建和規劃的水源地)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未劃定準保護區的集中水式飲用水水源,其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以外的分布區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級的環境敏感區。不敏感上述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注:a“環境敏感區”是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環境敏感區。表1.4-8評價工作等級分級表項目類別環境敏感程度Ⅲ類項目敏感一一二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項目屬于生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工業場地為表1.4-9生態影響型建設項目的土壤敏感程度分級表敏感程度判別依據鹽化酸化堿化敏感建設項目所在地干燥度a>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小于1.5m的地勢平坦區域;或土壤含鹽量>4g/kg的區域pH≤4.5pH≥9.0敏敏較感建設項目所在地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文平均埋深≥1.5m的,或1.8<干燥度≤2.5且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8m的地勢平坦區域;建設項目所在地干燥度>2.5或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1.5m的平原區;或2g/kg<土壤含鹽量≤4g/kg的區域4.5<pH≤5.58.5≤pH<9.0敏敏不感其他5.5<pH<8.5a是指采用E601觀測的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與降水量的比值,即蒸降比值。表1.4-10污染影響型敏感程度分級表敏感程度判別依據敏感建設項目周邊存在耕地、園地、牧草地、飲用水源地或居民區、學校、醫院、療養院、養老院等土壤環境敏感目標的較敏感建設項目周邊存在其他土壤環境敏感目標的不敏感其他情況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中評價工作級表1.4-11生態影響型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表項目類別項目類別評價工作等級敏感程度Ⅲ類敏感敏感一級二級三級較敏感二級二級三級不敏感二級三級-注:“-”表示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根據表1.4-11,項目為III類項目,土壤環境不敏感,將建設項目占地規模分為大型(≥50hm2)、中型(5~50hm2)、小型(≤5hm2表1.4-12污染影響型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表項目類別評價工作等級 敏感程度Ⅲ類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敏感一級一級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三級較敏感一級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三級-不敏感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三級--注:“-”表示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受礦山開采、加工活動影響,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在礦山開采可能導致態環境。因此本項目生態評價工作等級不調級,定為三級表1.4-13生態影響評價等級確定表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圍面積≥20km2或長度≥100km面積2km2~20km2或長度50km~100km面積≤2km2或長度≤50km特殊生態敏感區一級一級一級重要生態敏感區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區域二級三級三級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導則,建設項目環境風表1.4-14建設項目環境風險潛勢劃分環境敏感程度(E)危險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P)極高危害(P1)高度危害(P2)中度危害(P3)輕度危害(P4)環境高度敏感區(E1)ⅣⅢⅢ環境中度敏感區(E2)ⅣⅢⅢⅡ環境低度敏感區(E3)ⅢⅢⅡⅠ注:Ⅳ+為極高環境風險B確定危險物質的臨界量。定量分析危險物質數量與臨界量的比值(Q)和所屬行業及),):n——每種危險物質的最大存在總量,t;2n——每種危險物質的臨界量,t;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導則附錄B,項目涉及表1.4-15項目環境敏感程度E的分級情況環境風險潛勢ⅢⅡⅠ評價工作等級一二三簡單分析aa是相對于詳細評價工作內容而言,在描述危險物質、環境影響途徑、環境危害后果、風險防范措施等方面給出定性的說明。表1.4-16評價工作等級劃分匯總表環境要素依據本項目實際情況評價等級空氣環境根據HJ2.2-2018,污染物Pmax<10%。污染物主要為TSP,地面最大濃度占標率Pmax=1.09%<10%。二級地表水環境根據HJ2.3-2018,建設項目生產工藝中有廢水產生,但作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環境的,按三級B評價。項目無生產廢水產生,生活污水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澆灌。三級B地下水環境根據HJ610-2016,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項目類別,敏感程度等項目屬于Ⅲ類建設項目,且項目所在區域為較敏感區域,地下水評價等級為三級三級土壤環境根據HJ964-2018,建設項目屬于Ⅲ類,生態影響型項目的土壤敏感程度為不敏感III類項目,項目所在地土壤環境敏感程度為不敏感;小型項目,項目所在地土壤環境敏感程度為不敏感不評級聲環境根據HJ2.4-2009,建設項目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為GB3096規定的1類項目位于農村地區,區域聲環境屬1類功能區,項目建成后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增加<5dB,受本項目噪聲影響人口數量變化小二級生態環境依據HJ19-2011,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為一般區域,影響范圍小于2km2或長度小于50km。項目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為一般區域,采礦影響面積0.1588km2,占地面積<2km2。三級環境風險依據HJ169-2018,危險物質及工藝系統危險性,環境敏感程度等。本項目所涉危險物質與其臨界值比度敏感區。簡單分析評價區域不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環境敏感區域。礦區周邊地下水貧乏,居民飲用水主要表1.5-1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類別敏感目標坐標保護對象保護內容規模環境功能居民飲用水源相對位置(距離:m)XY二號礦體三號礦體大氣園門邊24.217258107.392001居住區人群28戶/108人二類區大氣降水、山泉水NE/260NE/720保上屯24.219017107.394704居住區人群20戶/85人二類區大氣降水NE/750NE/1200簡干屯24.219232107.401013居住區人群7戶/25人二類區大氣降水NE/1280NE/160024.216871107.400756居住區人群8戶/29人二類區大氣降水NE/1230NE/150024.207602107.402172居住區人群34戶/140人二類區大氣降水E/900E/800弄洛屯24.204554107.388825居住區人群24戶/96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930S/480蘭查屯24.208760107.381701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山泉水SW/700W/430德納村24.201250107.401443居住區人群28戶/109人二類區大氣降水納力屯24.199104107.400327居住區人群20戶/78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E/206024.200735107.385950居住區人群5戶/18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90024.197602107.395735居住區人群9戶/35人二類區大氣降水牛角屯24.192710107.400767居住區人群7戶/28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E/2400弄供屯24.190800107.395048居住區人群43戶/172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E/2140/拉林屯24.189588107.382656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S/2200巖竹屯24.189062107.381766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S/2220類別敏感目標坐標保護對象保護內容規模環境功能居民飲用水源相對位置(距離:m)XY二號礦體三號礦體大弄玉屯24.198246107.371016居住區人群58戶/235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W/2180小弄玉屯24.200499107.367432居住區人群28戶/112人二類區大氣降水SW/2300SW/2050板甲屯24.202001107.360244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弄洛峒屯24.210112107.375371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W/1000可牙屯24.213781107.378783居住區人群4戶/18人二類區大氣降水W/670W/730弄六屯24.215047107.366923居住區人群5戶/20人二類區大氣降水W/1820W/1830弄遠屯24.215696107.373381居住區人群5戶/20人二類區大氣降水W/1230NW/1340蘭么屯24.218041107.367845居住區人群4戶/15人二類區大氣降水NW1880NW/1960長和屯24.224070107.362958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長峒屯24.225846107.364053居住區人群32戶/120人二類區大氣降水//上弄豐24.232010107.375897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NW/2100/小弄口24.228029107.395633居住區人群3戶/10人二類區大氣降水N/1250N/1750大弄口24.227504107.396024居住區人群5戶/17人二類區大氣降水N/1510N/2010弄凡屯24.234193107.394367居住區人群二類區大氣降水N/2140/聲環境弄洛峒屯24.210112107.375371居住區人群/一類區///飲用水源可牙屯分散居民飲用水24.203246107.372518////地下水鳳凰鄉飲用水源保護區24.187689107.406678////地表水與陸域二級保護區邊界最近距離2建設項目工程分析2.1礦山勘查及開采簡史地質資料,初步了解礦區地質構造特征及礦體特征2.2采礦權設置情況該采礦權為新設礦權,礦權的設置符合《巴馬瑤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采過程有飲用水污染風險存在,故本工程暫不對一表2.2-1礦區范圍拐點坐標礦段編號拐點編號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YXY一12678313.8836436382.632678316.35736436497.02622678513.1136436382.632678515.58736436497.02632678520.8236436554.142678523.29736436668.53642678309.4836436554.142678311.95736436668.536礦區面積:0.0352km2,擬設計開采深度+540m~+490m二52679083.6536437518.572679086.12736437632.96662679346.4636437611.412679348.93736437725.80672679270.9636437791.92679273.43736437906.29682679021.4136437686.072679023.88736437800.466礦區面積:0.0514km2,擬設計開采深度+525m~+410m三92678720.6136437452.632678723.08736437567.0262678851.6736437585.2226788546162678693.236437749.362678695.67736437863.7562678589.8736437613.782678592.34736437728.176礦區面積:0.0384km2,擬設計開采深度+575m~+480m擬設礦區總面積:0.1250km2,擬設計開采深度:+575m~+410m。2.3礦區環境地質概況2.3.1礦區地質及構造特征2bf1),組(P3h);石炭系(C)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堯云領組、英塘組并層(C1y-yt)、都安組(C1-2d)、馬平組(C2pm)、南丹組(C2pn)、大埔組、黃龍組并層(C2d-h),詳見該方解石礦床屬低溫熱液裂隙充填型礦床,根據地表露頭和該礦床礦石類型屬粗晶型方解石礦,礦石為粗晶結構,塊狀構造,晶粒一般為2~5cm,硬度為3,呈灰白色~乳白色自形晶~半自形晶,近地表局帶淡紅色,礦石為油脂~珍珠光澤,透明~半透明,具完全解理;礦石平均體重為礦石礦物成分以方解石為主,含少量白云石及其他雜質,根據樣品基本分析結果,0.0002%,Hg:0.00007%~0.0001%,As:0.00008%~0.0001%,Cd:0.00006%~放射性比活度為20.1Bq/kg~20.9Bq/kg,0321-2018)表B.2礦石品級劃分標準,2.3.3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粉質粘土。該含水層滲透系數K在4×10-4cm/s~1.5×10-4cm/s之間,富水性弱。系都安組(C3)中~厚灰巖組成,地下水賦存運移于碳酸鹽巖的溶蝕裂隙、溶洞或地下通道,礦床屬巖溶裂隙充水礦床。該類地下水逕流模數為3~6L/s.km2,一般泉水流量大氣降雨是巖溶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大氣降水主要通過溶蝕裂隙等滲透補給地下和泉水點分布。礦體分布于半坡處,山體自然坡度為25°~45°。礦山設計開采最低標高礦山采用地下開采,設計開采最低標高為+410m,高于下潛水聯系小,礦山開采對區域地下水影響小礦區總體為一近北西走向單斜構造,巖層產狀213°~246°∠15°~45°。巖層傾向與確定該區屬地殼穩定區,區域穩定性較好。礦區及附近區域未有記載發生過4.2.4礦區資源儲量2.4.1提交保有資源儲量2.4.2設計利用的礦產資源儲量礦山剩余保有方解石礦資源量(333)為26.78萬噸-4.32萬噸=22.46萬噸(其中一號則扣除一號礦體設計可利用資源后,本次評價礦山設計可利用資源量總量為10.752.5項目工程概況表2.5-1礦區范圍內土地利用現狀統計表一級地類二級地類占總面積比例%土地權屬01耕地013旱地0.11330.91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凰鄉可牙村03林地032灌木林地12.394199.09合計12.50741002.5.2工程綜合技術指標表2.5-1礦山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綜合表序號項目名稱單位指標備注1礦山保有資源儲量(333)萬噸26.782(333)資源量利用系數0.73地表保護礦柱占用資源儲量萬噸4.324暫無法利用資源量萬噸4.975設計利用礦石儲量萬噸6設計生產能力萬噸/年5.07服務年限年2.5含開拓期0.4年8礦體厚度m二號礦段平均8.5三號礦段平均9采礦方法留礦采礦法開采回采率%礦石損失率%采場生產能力t/天主要原輔材料炸藥Kg/t0.75雷管發/t0.5總投資萬元350年生產成本萬元年總產值萬元450各種稅費萬元57.77投資回收期年2.22投資利潤率%44.9420年凈利潤萬元萬噸×0.85=9.14萬噸。按設計生產規模為5萬t/a計,礦山生產服務年限由以下公式計α——采礦回采率,85%;根據設計,項目礦區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區礦體賦存標高為:二號礦段向掘進約至礦體下盤界限,再沿10°方向沿礦體下盤邊界向前掘進至礦體邊界,巷道坡中每隔30m設置會車硐室;PD5巷道總掘進長度約61m,在巷道掘進結速后,往前掘體下盤邊界,再沿0°方向和180°方向分別沿礦體下盤向前掘進至礦體邊界,巷道坡度風化帶巖石破碎和節理裂隙發育地段可采用錨噴,鋼架等巷道掘進寬度B0=b1+b+b2+2T=600mm+1800mm+1000mm+160mm×2=28.8m至地表,形成本階段完整的通風系統,通風井地表的井口坐標為(2),三號礦段開拓施工順序+530m中段PD7平巷→+430m人行通風天井→階段回采結+530m中段人行通風天井開口位置位于PD7平巷距轉車場約4m處位置。按185°方位,傾角60°往上掘進,掘進長度約46.2m后再按傾角60°反方向(即按5°方位)向上掘進約9.5m貫通至地表。通風井地表井口坐標為(2000坐標):X=2678637.500,度,方位角為167°方位往上掘進約25),度,方位角為160°方位往上掘進約25), 統計。轉車場需滿足裝運車輛掉頭為準,不小于2倍車輛長度。尺寸10m×8m×2.5m,轉各建設工程內容開拓工程量見表2.5-3示。表2.5-3建設工程開拓工程量一覽表序號工程名稱斷面規格(m2)工程量備注L(m)V(m3)1+410m平硐(PD3)8.981068.622+440m平硐(PD4)8.98727.383+480m平硐(PD5)8.9861547.784+505m平硐(PD6)8.98942.905+530m平硐(PD7)8.9851457.986會車硐室(9個)5.0036180.007轉車場(掘進)5.5050275.00轉車場(擴幫)--725.005個,擴成10m×8m×2.5m8+410m人行通風天井4.0032126.40兼安全出口9+440m人行通風天井4.0029115.04兼安全出口+480m人行通風天井4.0026103.20兼安全出口+505m人行通風天井4.0026103.20兼安全出口+530m人行通風天井4.0056222.72兼安全出口+490m通風井PD2平硐8.98870.94兼通風、安全出口合計5208.18本次設計開采范圍為:二號礦段為+525m~+410m、三號礦段為+575m~+480m標表2.5-2二號礦段設計開采范圍拐點坐標拐點編號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YXYe2679272.9836437623.812679275.45736436547.166f2679252.0036437704.142679254.47736436620.076g2679075.9236437654.322679078.39736436620.096h2679093.9536437573.872679096.42736436548.946表2.5-3三號礦段設計開采范圍拐點坐標拐點編號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YXYi2678774.1836437550.262678776.65736437664.656j2678774.1836437627.192678776.65736437741.586k2678604.0636437627.192678606.53736437741.586l2678604.0636437596.302678606.53736437710.696m2678641.5436437550.092678643.98736437664.486PD5)進行開采。設計為兩個礦段基建期同時開工,運營期順序開采,項目首先),),間柱寬度為5m。礦房底部設底柱,底柱高一般為4m。沿運輸巷道每隔除通風天井挖通地表外,其余天井掘進至地表頂柱保護層界聯絡巷長3m。在礦房底部的采場運輸平巷靠近礦體一側每隔5m設一個漏斗(斷面為1.5m×1.5m),漏斗上掘2m后,在繼續上掘的同時,向四周擴幫,形成喇叭口和拉底表2.5-4采準工程量統計表序號工程名稱斷面規格(m2)工程量備注L(m)V(m3)1天井(21個)4.004521808.00另外5個天井為兼通風安全出口計入開拓工程2聯絡道(147個)4.004411764.00含人行通風天井兼采礦聯絡道3漏斗(72個)2.25324.00一號礦段31個,二號礦段22個,三號辟漏、擴幫--546.00擴幫7m3/漏斗4拉底平巷3.244211365.01拉底平巷6條=采場總長度5合計5807.01空間保持2m左右高度,以便在礦堆上鑿巖、處理松石等工作。礦塊開采要注意頂柱的入,經運輸平巷進入采場各工作面,采場污風經過人對間柱和底柱回采,頂柱和各采場間的支撐礦柱為永久根據礦體賦存特點、開采技術條件和開拓運輸系統的布局中段PD6平硐口和+530m中段PD7表2.5-5礦井總風量計算表二號礦段名稱工作面數(個)斷面(m2)排塵風速(m/s)漏風系數風量(m3/s)備注1250.4采切140.52.60掘進18.980.55.84井下設備運行9.33合計風量30.77三號礦段名稱工作面數(個)斷面(m2)排塵風速(m/s)漏風系數風量(m3/s)備注10.48.84采切140.52.60掘進18.980.55.84井下設備運行9.33合計風量26.61);礦段設置2個平硐,平硐口工業場地面積分別為40m2。設計的PD3硐口開窿標高為):礦段設置3個平硐口,平硐口工業場地面積分別為40m):地下采場采出的礦石采用地下運礦車(型號UK-3-A)運輸至平硐口臨時堆場臨時寬約為5m,道路設計等級為Ⅲ級,泥結碎石路面,設計采用回返式公路線路布置。設設計行車速度為15km/h:公路路基采用半填半挖路基形式,公路內側開挖排水溝,公采礦用水量已包括井下消防用水量,所有消防水都貯存在水池內,采用φ80×4mm無縫鋼管作主供水管,從水池接出,沿平巷敷設。分支用φ32×3mm無縫鋼管縫鋼管接各獨頭巷道掘進或礦房天井掘進時采用局扇壓入式通風方式。新鮮風流從主平硐口進負荷主扇風機用電,在平硐井口附近設置一臺100kW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當電量,加強坑內的通風排氣率,使采礦坑內及井口周邊的1#沉淀池設置于二號礦段PD3平硐口井口,總容積11m3(5.5m×2m×1m),主要收集二號礦段礦井涌水;2#沉淀池設置于三號礦段PD5平硐口井口,總容積10m3),表2.5-6沉淀池屬性一覽表名稱位置容積(m3)主要收集內容淋溶水沉淀池廢石堆場北面65堆場產生的淋溶水1#沉淀池PD3平硐口井口二號礦段礦井涌水2#沉淀池PD5平硐口井口三號礦段礦井涌水洗車廢水沉淀池礦山道路與縣道交接處5洗車廢水礦山開拓工程掘進平硐時要挖好水溝,并形成3‰坡度,巷平巷從標高較低處平硐口自流排出峒口,進入沉淀池。設置垃圾收集箱,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運至表2.5-7項目工程組成情況表序號工程組成各項工程內容、規模及主要工藝1主體工程二號礦段設計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設置2個平硐,硐口工業場地面積分別為40m2;設計的PD3硐口開窿標高為+410m,井口方位為310°; 設計的PD4硐口開窿標高為+440m,井口方位為310°三號礦段設計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設置3個平硐,硐口工業場地面積分別為40m2;設計的PD5硐口開窿標高為+480m,井口方位為180°; PD6硐口開窿標高為+505m,井口方位為92°;PD7硐口開窿標高為+530m,井口方位為98°2儲運工程廢石堆場廢石堆場位于三號礦段西北面地勢平緩處,占地面積1000m2,設計平均堆高8.0m臨時堆礦場設于礦山平硐口,礦山采出的礦石臨時堆放在各平硐口工業場地運輸方案礦石運輸采用小型自卸式汽車裝運,礦石運輸至平硐口臨時堆礦場堆放或直接運至加工廠進行加工廢石運輸綜合利用后剩余廢石部分運至廢石堆場堆放,后期用于礦區采空區對外運輸配置12t型自卸式汽車外運至加工廠3輔助工程辦公生活區租用蘭查屯民房作為辦公場地,占地面積120m2,為三層磚房結構高位水池分別設置于二號礦段內中部礦山公路旁、三號礦段內中部礦山公路旁,總容量120m3柴油儲罐區礦山設置1座柴油儲罐,設于礦山平硐口,隨開采礦山開采順序,儲存位置依次為PD3、PD54公用工程供水系統生活用水來源于水柜沉淀水,與蘭查屯居民生活用水來源一致;礦山各礦段設置生產水池,總容量為120m3,生產用水抽取于各礦段水池排水系統礦山采用平硐開拓,礦井涌水經平巷水溝自流至平硐口沉淀池,經沉淀處理后供生產循環使用;堆場淋溶水經收集至淋溶水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于堆場降塵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施肥通風系統項目通風系統采用機械通風。人行通風井斷面尺寸為2m×2m,掘進斷面面積為4.0m2。而本方案設計人行天井、通風天井為共用,斷面按人行天井斷面設計供電系統礦山電源從礦區東面蘭查屯附近的電網引接輸電線路,各礦段配有2臺KS11-300/10型變壓器,供地面生活及井下生產用電5環廢氣井下廢氣井下采礦鉆孔、鑿巖、爆破、鏟裝加強灑水、噴霧,提高礦體含水量,加強坑內的通風排氣率保工程處理地面防塵廢石堆場設置灑水裝置,定期灑水降塵廢水處理截排水溝于廢石堆場四周設置截排水溝,長度合為175m;沿各平硐口場地四周設截排水溝,底寬0.6m,深0.4m,邊墻寬0.3m;礦山開拓工程掘進平硐時要挖好水溝,并形成3‰坡度淋溶水沉淀池設于廢石堆場東北面,容積65m3,用于收集堆場產生的淋溶水1#沉淀池設置于二號礦段PD3平硐口井口,總容積11m3,主要收集二號礦段礦井涌水2#沉淀池設置于三號礦段PD5平硐口井口,總容積10m3,主要收集三號礦段礦井涌水洗車廢水沉淀池項目于礦山公路與縣道交接處設置洗車廢水沉淀池,容積5m3,洗車廢水經沉淀池后循環回用廢物廢石收集于廢石堆場,后期用于礦區采空區回填廢機油原包裝桶密閉存儲,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設置垃圾箱,定期運至鳳凰鄉垃圾集中處理點集中處理2.5.7項目生產規模及產品方案2.5.8項目礦山主要生產設備表2.5-8礦山生產設備表序號名稱單位型號數量備注1變壓器臺KS9-300/1062主扇臺K40型№13#(75kw)33局扇臺JK56(2.2KW)34空壓機臺VF-9/775鑿巖機臺YSP-456YT-2466柴油發電機組臺100KW(R6105AZLD)17水泵臺D12-25×7(15KW)48地下運礦車輛UK-3-A自卸29地表運輸車輛輛2裝載機臺ZL10A51租用2.5.9主要原輔材料用量表2.5-9礦山原輔材料、燃料消耗表序號原輔材料名稱單耗量年耗量備注1乳化炸藥0.75kg/t37.5t/a全部由有資質的爆破公司完成,場內不設置炸藥倉庫2非電導爆管雷管0.005枚/t-產品250枚3柴油2.5t/(萬t-石料)12.5t/a設置1座柴油儲罐,容量為8t2.5.10生產制度及勞動定員表2.5-10礦山主要人員配備一覽表序號人員職務人數1礦長12技術員13專職安全員14鑿巖工65井下運輸司機26裝載車司機17汽車司機28機修工、電工、抽風機工19材料員、后勤1合計礦山基建期主要修建礦山公路通至設計的PD3~PD7平硐口,設計二號、三號礦段2.6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分析2.6.1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分析圖2.6-1施工流程及產污節點圖2.6.2運營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2.6-2地下開采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圖(1)平硐開拓:平硐口、中段運輸巷道、通風井、人行平巷、人行通風天井、會PD4平巷→+440m中段人行通風天井→階段回采結束→+410m中段PD3平巷→+410m中段人行通風天井。三號礦段開拓施工順序+530m中段PD7平巷→+430m人行通風天井→階段回采結束→+505m中段PD6平巷→+505m人行通風天井→階段回采結束(3)爆破:委托爆破公司,采用YT-24型鑿巖機打斜向上采礦炮孔,采用平行(4)井下運輸:井下采用無軌運輸系統進行運輸,采用自卸運礦車運輸礦石,礦(5)礦石分選:圍巖(廢石)與礦石區別較明顯,在階段平臺上可采用人工分選(6)地面運輸:礦山地面運輸采用汽車運輸。礦石臨時堆放于臨時堆礦場,后運2.6.3土石方平衡、水平衡括方解石塊礦、開采廢石。本項目本次設計可利用儲量10.75萬t,其中,二號礦段為表2.6-1項目土石方平衡表單位:萬m3/服務期內項目組成挖方產出廢石礦石小計數量去向開采區0.73.384.08成品3.38外售廢石0.7礦區采空區回填總計0.73.384.08 - 4.08圖2.6-3項目土石方流向圖(單位:萬m3/服務期內)堆場降塵用水量按照0.001m3/m2·d計。二號礦段平硐口工業場地面積合計約為項目二號、三號礦段共用廢石堆場,總占地面積為1000m2,則堆場降塵用水量為項目礦山出入口設置有洗車過水平臺,運礦車輛洗車用水量約為2m3/d,項目營運期生活用水量為3.2m3/d,污水排放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產生量堆場降塵用水量按照0.001m3/m2·d計。三號礦段平硐口工業場地面積合計約為礦山道路路程長度300m(后與二號礦段礦山公路相接)。根據統計,項目公路灑水用水量為2.5m3/km,每天進行灑水4次,則一號礦段地面運輸道路降塵用水量約為項目礦山出入口設置有洗車過水平臺,運礦車輛洗車用水量約為2m3/d,項目營運期生活用水量為3.2m3/d,污水排放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產生量 表2.6-2二號礦段用排水平衡表序號用水項目用水標準用水數量新鮮用水量(m3/d)排水系數排水量(m3/d)循環水量(m3/d)備注1///00以蒸發形式耗散2工業場地降塵用水0.001m3/m2·d120m2/00以蒸發形式耗散3運輸道路除塵用水500m5.0/00以蒸發形式耗散4堆場降塵0.001m3/m2·d1000m2/00以蒸發形式耗散5車輛沖洗水//0.4/0損耗部分以蒸發形式耗散6生活用水200L/d·人60用于周邊林地澆灌圖2.6-4二號礦段用、排水平衡圖(單位:m3/d)表2.6-3三號礦段用排水平衡表序號用水項目用水標準用水數量新鮮用水量(m3/d)排水系數排水量(m3/d)循環水量(m3/d)備注1地下開采降塵用水///00以蒸發形式耗散2工業場地降塵用水0.001m3/m2·d120m2/00以蒸發形式耗散3運輸道路除塵用水300m3.0/00以蒸發形式耗散4堆場降塵用水0.001m3/m2·d1000m2/00以蒸發形式耗散5車輛沖洗水//0.4//損耗部分以蒸發形式耗散6生活用水60用于周邊林地灌溉圖2.6-5三號礦段用、排水平衡圖(單位:m3/d)2.7污染源源強核算2.7.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施工廢水、固體廢物和對植被的破壞等。由于施工量施工污水包括機械設備運轉冷卻水和車輛沖洗廢水等,主要污染物為SS及少量油污,一般排放量不大,經過場地簡易隔油沉淀處理后表2.7-1施工期生活污水產生及處理后的水質情況廢水量項目CODBOD5氨氮0.4m3/d產生濃度(mg/L)35020020030產生量(kg/d)0.080.080.012處理后污染物濃度(mg/L)20025處理后污染物量(kg/d)0.080.040.040.010處為70~90dB(A),這些噪聲均為間歇性非穩定聲源,對擬建項目的周表2.7-2項目施工機械噪聲聲源表序號施工設備源強1推土機902裝載機903挖掘機904載重汽車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剝離表土基建期二號、三號礦段的平硐口區域建設占地共0.07hm2;修建礦山道路總長為1270m,總占地面積約為0.67hm2;生產設施輔助用地占地面積約0.02hm2;堆場面積3本項目每天進場施工人數10人,生活垃圾0.5kg/人·d計,則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礦山服務期滿后采取綠化復墾,項目建設造成的生態2.7.2運營期污染源源強核算1989.12)中給出的鉆孔的逸散塵排放系數0.004kg/t(礦石),項目年開采方解石礦5萬噸,則采場鑿巖、鉆孔粉塵產生量為0.2t/a(0.083kg/h)。礦山采用的鑿巖機自帶干采取上訴措施后項目工作面鑿巖鉆孔粉塵炸藥爆炸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CO、NOx和粉塵。本礦山爆破粉塵排放量的計算分析》每噸炸藥爆炸時產生的粉塵量為5《工程爆破中的災害及其控制》一文,巖石炸藥爆炸廢氣產生量NOx:l4.6kg/t,CO:5.3kg/t。本項目炸藥年使用量約為37.5t,則本項目爆破廢氣產生量為:粉塵2.03t/a、表2.7-3炸藥爆炸廢氣產生量和排放量污染物粉塵NOxCO產生系數(kg/t炸藥)54.25.3產生量(t/a)2.030.550.21排放量(t/a)0.4060.550.21運礦車將礦石運至硐口卸料以及挖掘機將石料裝入自卸車通過在裝卸過程中降低落料高度、裝車前灑水使石料含水率為8%以上、裝車時灑場占地面積為1000m2。在大風干燥天氣條件下,堆場可能因風吹產生揚塵。本次評價草籽等措施可使揚塵減少80%以上,則廢石堆場揚塵排放量0.014t/a,排放速率為Qi=0.0079V.W0.85.P0.72Q=Qi);),);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碎石壓實路面以0.2kg/m2計,水泥硬化路面以經計算,碎石壓實路面的運輸道路揚塵產生量約為0.12kg/km·輛(空載)、0.39塵經估算得出,項目礦山內運輸道路揚塵排(s)燃油廢氣燃油廢氣污染物有NOx、CO和SO2,根據《環境統計手冊》,柴油載重汽車排污系數則項目柴油年使用量約10625L),經計算機械燃油廢氣污染物排放量為CO0.29t/a、NOx0.47t/a。Q=aHaF/1000淋溶水沉淀池容積。項目擬在廢石堆場下游設置淋溶水沉淀池,容積為65m3(6.5m×5m×2m)將淋溶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場內除塵,不外排。采區最低標高的地表水系,開采時不存在地Qs=2.74C.W.A其中:QS——礦井通過含水體地段的涌水);), 后,直接用于場內除塵,不外排。表2.7-4生活污水污染物產生及處理后的水質情況表項目CODCrBOD5氨氮污水量768m3/a產生濃度(mg/L)35020020030產生量(t/a)0.223處理后污染物濃度(mg/L)20025處理后污染物的量(t/a)0.160.080.080.019本項目車輛沖洗平臺擬設在礦區水泥硬化道路的起),表2.7-5主要噪聲源強一覽表單位dB(A)序號噪聲源源強排放特性位置防治措施治理后源強1挖掘機80~90持續開采區地下開采,同時選用低噪聲設備及日常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752裝載機80~90持續753鑿巖機4潛孔鉆90~955爆破作業地下開采6風扇70~80持續出風口安裝消聲器,保持設備潤滑657空壓機90~95空壓機房安裝隔振機座758運礦車輛70~80運輸道路沿線嚴禁超載超速,經過村莊減速慢行、禁止鳴笛70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廢石、生活垃圾以及礦山機械維修檢二號、三號礦段:項目二號、三號礦段開采過程產生的廢石量約6000m3,礦山公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HW08)。礦山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機油可部分回用于礦山機械設備潤滑,不能回用的使用原包裝桶密閉儲存,產生量約0.1t/a,暫存點位于危生量為16.0kg/d(折合4.8t/a)。設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定期運至鳳凰鄉垃圾集中處理表2.7-6項目固體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時期固廢名稱產生量屬性去向運營期廢石3300m3一般固廢收集暫存于廢石堆場,開采結束后用于礦區采空區廢機油危險廢物(HW08)廢機油可部分回用于礦山機械設備潤滑,不能回用的使用原包裝桶密閉儲存,暫存點位于危廢倉庫內,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生活垃圾4.8t/a一般固廢設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后定期運至鳳凰鄉垃圾集中處理點集中處理2.7.3污染物產生排放情況匯總表2.7-7開采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匯總類別污染物單位產生量排放量排放去向廢氣二號礦段TSPt/a4.1610.998排入大氣環境中CO0.500.50NOX三號礦段TSP3.4890.797CO0.500.50NOX廢水礦井涌水設置礦井涌水沉淀池,礦井涌水經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場內除塵,不外排堆場淋溶水設置堆場淋溶水,淋溶水經收集沉淀后回用于場內降塵,不外排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周邊林地灌溉車輛沖洗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循環回用固體廢物廢石m370000采空區回填廢機油t/a0.10有資質單位處理生活垃圾t/a4.80/ 3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一級公路、宜柳高速和桂海高速公路聯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區設備供應管理辦法
- 腸梗阻說課課件
- 豐縣教招數學試卷
- 二上西師數學試卷
- 建筑領域培訓課件
- 高二懷化市統考數學試卷
- 肝中醫講解課件
- 福建小學畢業班數學試卷
- 肉癭的護理課件
- 肝病的診斷和治療技術進展
- 廣西華盾報廢車船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拆解10000輛汽車項目環評報告
- 影視視聽視聽語言課件
- 2023電力建設工程監理月報范本
- 活性污泥法PPT參考課件
- 語文六年級下冊口語交際辯論20張
- (全)變電站全壽命周期管理建議
- 2022年福建華僑大學研究生院招聘行政人員筆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以貴州百靈為例-畢業論文
- 熱烈歡迎領導蒞臨指導ppt模板
- VTS中雷達和AIS的技術應用與進展
- 芬頓試劑投加量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