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隔離室管理制度(18篇)隔離室管理制度(1)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相關工作制度。
一、校醫為學校的疫情報告人員,負責本校常見病的診治,就診的病人必需登記在門診登記簿上,傳染病還要登記在傳染病登記本上,并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在規定時限內報告當地疾控機構。
二、在校全部教職工、同學都是義務疫情報告員,發覺的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大事要報告學校的專兼職疫情報告人員。
三、落實晨檢制度,每日早晨上班前對每位教職員工、同學進行相關健康狀況及衛生狀況檢查,并留有具體記錄。
四、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每位教職員工、同學發覺傳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時,均有權利和義務向在校疫情報告人員報告,疫情報告人員向當地的疾病預防掌握機構報告。
五、幫助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對傳染病人及疑似傳染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對親密接觸者進行醫學觀看。
六、強化健康教育,定期開設健康教育課。
隔離室管理制度(2)
疫情期間宿舍通風、消毒管理制度為有效預防和防控新型肺炎,在原施工現場員工宿舍的管理制度之上,特此增設疫情期間宿舍管理制度:
1、宿舍標準要求:
(1)各專業分包按房間進行劃分,所屬的勞務班組實行“單元化”管理,每個單元班組不宜超過6人,固定宿舍房間。削減各單元班組人員之間的接觸。此外在施工目標安排時,按單體或部位將單元班組人員固定,便于突發疫情時的人員統計與隔離。
(2)每日對宿舍、走道等重點區域進行不少于兩次的預防性消毒,消毒方法參照市疾病預防掌握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預防性消毒指引》落實。
(3)宿舍必需要保持室內環境清潔,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由班組負責人檢查,防疫領導小組監督抽查。宿舍室內高度不低于2.5m,通道寬度不小于0.9m,人均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5㎡,每間宿舍居住人員不得超過6人。
(4)床鋪布設要求。宿舍內嚴禁使用通鋪,床鋪高度不得低于0.3米,面積不小于1.9m×0.9m,床鋪間距不得小于0.3m,搭設不得超過2層。
(5)衛生取暖要求。宿舍內應設置生活用品專柜、垃圾桶等生活設施,環境衛生應保持良好。冬季應采納空調或電暖器進行采暖,嚴禁使用煤爐等明火設備取暖。
2、宿舍安排管理要求:
(1)疫情防控小組依據生活區劃分好的集中觀看區、正常生活區和應急隔離區,對勞務人員進場批次、進場時間、來源地進行宿舍安排。
(2)對生活區宿舍居住人員進行分級管理,分時分區域支配居住,滾動隔離,并實時動態調整,削減新老人員入場交叉帶來的風險。
3、各區域宿舍管理要求:
依據劃分好的集中觀看區、正常生活區和應急隔離區,實行封閉管理、分級別采用防控措施,嚴禁串區域居住和人員往來。各個區域做好標識,懸掛在區域門口處。
(1)集中觀看區宿舍:
1)宿舍必需要保持室內環境清潔,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由班組負責人檢查,防疫領導小組監督抽查。
2)全部人必需按疫情防控要求協作進行每天兩次的體溫檢測。
3)宿舍內由班組長或自行制定衛生清理值班表,每天打掃兩次,上下午各一次,保持地面干凈,被褥床鋪、生活用品等擺放干凈、無雜物,并由專職衛生員檢查。
4)宿舍內防疫消毒:每天兩次,上下午打掃完衛生后各一次,由專職衛生員采納84消毒液將地面、墻壁、門把手及手部簡單接觸的部位及隔離觀看區公共部位等部位進行消毒。
5)觀看區內人員在觀看期間內必需佩戴口罩,違者將進行嚴厲?處理或按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6)宿舍之間嚴禁人員相互私自更換,嚴禁相互串宿舍攀談,嚴禁離開集中觀看區,違者將進行嚴厲?處理或按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2)正常生活區宿舍:
1)宿舍必需要保持室內環境清潔,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由班組負責人檢查,防疫領導小組監督抽查。
2)全部人必需按疫情防控要求協作進行每天兩次的體溫檢測。
3)宿舍內由班組長或自行制定衛生清理值班表,每天打掃,保持地面干凈,被褥床鋪、生活用品等擺放干凈、無雜物,并由專職衛生員檢查。
4)宿舍內防疫消毒:每天打掃完衛生后各一次,由專職衛生員采納84消毒液宿舍內及手部簡單接觸的部位及隔離觀看區公共部位等部位進行消毒。
5)觀看區內人員在觀看期間內必需佩戴口罩,違者將進行嚴厲?處理或按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6)宿舍之間嚴禁人員相互私自更換,嚴禁進入集中觀看區、隔離區及與觀看區、隔離區人員進行接觸,違者將進行嚴厲?處理或按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7)正常生活區人員嚴禁私自離開或外出施工現場。
(3)隔離區宿舍管理:
1)隔離區衛生由專職衛生員進行打掃,消毒工作由專職衛生員嚴格依據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進行。
2)隔離區內嚴禁任何非防疫人員及專職衛生員進入,違者按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3)隔離區有一般發熱人員在單獨居住的宿舍管理嚴格依據本制度觀看區相應條款落實,嚴禁離開宿舍。違者違者按疫情期間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隔離室管理制度(3)
1、兒童和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時應馬上隔離治療,所在班級要進行徹底消毒。如各種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濕物品要用日光曝曬,強化室內通風,必要時進行空氣紫外線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診治醫院開據疾病痊愈、解除隔離證明,在經幼兒園保健醫同意后方可回園。
2、各類醫療衛生用品要嚴格消毒,達到無菌效果。
3、對患兒(傳染病)所在班級和與患兒接觸過的幼兒要進行檢疫。隔離和觀看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幼兒不許串班、不混班,檢疫期滿后方可解除隔離。
4、對緣由不明的高熱、腹瀉的幼兒,在家長不能準時接走之前不讓幼兒回本班,在隔離室或醫務室內等待家長來接。
5、離園兩個月以上或外出(離開本市)返回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史及傳染病接觸史,經醫務人員重新體檢后方可回班。
6、幼兒及工作人員家中嬰幼兒或家屬發生傳染病時,應準時報告園領導和醫務室,以便采用必要的隔離和防護措施。
隔離室管理制度(4)
為切實預防工地傳染病發生與流行,把傳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特制定本制度。
一、對隔離室實施嚴格管理,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保健老師為直接責任人。
二、隔離室為臨時隔離有發熱癥狀的師生員工專用房間,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
三、隔離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臨時挪作他用。
四、工作人員進出隔離室前必需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不得穿便服出入隔離室。
五、隔離室設施、設備與物品必需由專人負責保管,每日做好登記驗收。
六、隔離室每天必需按規定進行消毒,醫療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必需按有害垃圾正確處理,不得隨便丟棄。
七、工作人員在下班前必需檢查各項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門窗是否關鎖好。
八、對隔離室的使用和管理狀況,準時記載、留檔備查。
隔離室管理制度(5)
依據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為了強化新冠肺炎期間的隔離,降低傳染病的傳染率,以確保同學的健康而設立的臨時隔離同學專用房間,外人不得進入:
一、臨時隔離觀看區域的常規要求。
1、隔離觀看區域應相對單獨,采光和通風良好,配備洗手設備。
2、每天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3、臨時隔離區域每周紫外線消毒一次,照耀時間不少于30分鐘并做好記錄,
4、臨時隔離區,那要對地面桌椅,文件柜等物品進行消毒,留意保持日常清潔。每周消毒一次(25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5、建立同學患病同學登記表
6、隔離室負責人進入臨時隔離室觀看區域時要穿隔離服,佩戴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出事時脫下掛在規定出,并做好手部的消毒。
7、臨時觀看配備免洗手洗手液或者流淌水洗手液,拖布,一次性嘔吐包等物品,能夠準時清理同學的分泌物,嘔吐物和等突發狀況。隔離室內放置專用垃圾桶,口罩等污染物丟置垃圾桶內(全部污染物統一消毒后丟棄)
8、發熱或疑似人員進入隔離室后,學校要準時疏散急救通道,人員采用相應的隔離措施;隔離室由專人管理,無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
二、臨時隔離觀看區域內有患病同學時要做到。
患病同學進入臨時隔離區域,先用體溫進行排查,詢問認識同學發病有關狀況,如發病時間、親密留意同學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以供疾控機構調查時參考。
1、臨時隔離觀看室內的用品,用后徹底消毒。
2、同學患病應馬上隔離,并做好患病同學登記,隔離期間不得。隔離期間不得開窗通風。隔離室負責人馬上通知同學家長,帶患病同學準時就醫,并將就醫診斷狀況上報學校,校醫做好記錄
三、患病同學離開臨時隔離觀看區域的要求;
1、開窗通風卻保證空氣的流通和室內空氣的新奇。
2、用含氯消毒劑,有效擦拭患病患病同學接觸的物品以及地面進行消毒作用30分鐘后,用清水擦拭干凈
3、如消失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須在專業部門指導下,對臨時隔離觀看室進行消毒處理,使用的個人物品按新冠肺炎預防方案進行終末消毒,患者的垃圾按醫療垃圾處理。
隔離室管理制度(6)
1.隔離室位置應相對遠離人員密集的'地方,通風、采光、保暖設施齊全。
2.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3.對隔離室的空氣、環境物體表面實施常規的毀滅菌工作,并做好消毒記錄。
4.建立《隔離登記冊》并做好記錄。
5.室內不能同時隔離兩個以上病種的患病或疑似人員。
6.隔高室物品專用,醫務人員負責對隔離室進行消毒、保潔,做到物品擺放整齊,無雜物、無污染、無平安隱患。
7.隔離室消毒藥物由醫務人員負責管理。
8.防控應急隔離小組成員進入隔離室前必需做好個人防護,不能穿便服進入隔離室,離開時脫下防護衣物,在隔離室門口封存,并做好衣物和手部的消毒。
9.用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液消毒地面和墻壁擦拭床、桌椅和患病者接觸親密的物件。
10.臨時隔離觀看患者在患病期間必需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隔離治愈后,須有醫院證明,方可解除隔離。
隔離室管理制度(7)
1、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馬上隔離治療,所在班級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后方可回園。
2、采用早預防、早發覺、早隔離、早治療等綜合措施。
3、掌握傳染源
(1)、依據傳染病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和試驗室檢查對病人及早作出正確診斷和準時治療,采用有效措施隔離病人,準時登記上報。病源攜帶者亦應準時隔離并治療。
(2)、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看及適當管理,在觀看期內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轉園。
4、切斷傳播途徑
隔離室管理制度(8)
—、對隔離室實施嚴格管理,公司董事長為第—責任人,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
二、隔離室為臨時隔離有發熱癥狀的員工專用房間,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
三、隔離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臨時挪作他用。
四、每天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五、工作人員進出隔離室前必需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不得穿便服出入隔離室。
六、隔離室設施、設備與物品必需由專人負責保管每日做好登記驗收。
七、隔離室每天必需按規定進行消毒,醫療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必需按有害垃圾正確處理,不得隨便丟棄。
八、工作人員在下班前必需檢查各項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門窗是否鎖好。
九、對隔離室使用和管理狀況準時登記、留檔備查。
隔離室管理制度(9)
增加XX幼兒園疾病預防與掌握カ度,提升師生(幼兒)防病意識,保障師生(幼兒)身體健康,防止各類傳染病的發生,做到早發覺、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規定,按傳染病防控エ作要求,結合當前防疫形勢及幼兒園的實際狀況,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設施、設備平安檔案資料,對全部設施、設備必需登記,注明購買時間、設備名稱、設備價格,并做好修理記錄。記錄規范,不錯記漏記、隨便涂改。
2.隔離室按疫情防控配備要求:觀看床、桌椅、防護衣、防護手套、嘔吐物處置箱、量板、消毒燈、消毒液等物品,并由保健老師負責管理。
3.定期組織人員對設施、設備仔細普查,發覺問題準時處理,日常思想要重視,以防患于未然,確保使用時的平安。
4.每周對隔離室的桌椅、床圍欄、玩具用1:200的消毒劑消毒。不能浸泡的玩具、圖書需放在陽光下暴曬3-4小時。
5.隔離室內專用隔離床和被褥,日常不得任憑挪用。做到物品擺放整齊,無汚染,無平安隱患。
6.注意日常管理、修理、保養工作,以延長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
7.未經同意,任何人不準私_取用隔離室全部設施設備。
8.各種設施設備屬于固定財產,實行保健人員負責制,如有變動,必需辦理移交手續,發覺非正常損壞或丟失,照價賠償。
隔離室管理制度(10)
1、學校設立特地的發熱隔離室,
2、本室只接待發熱患者,其余患者及健康同學一律不得入內。
3、對前來就診的發熱病人,由校醫用特地的發熱門診日志登記簿進行登記。
4、接待發熱患者必需戴口罩進行診治,診治結束立即洗手消毒。
5、發熱隔離室每日中午和晚上必需進行紫外線照耀和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消毒.
6、發覺或疑似傳染病患者,馬上用電話報告值班領導。
7、發熱患者及伴隨人員不得離開隔離室,待家長接回或120人員來進行處置。
8、發熱隔離室必需保持通風良好。
9、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和其他一次性用品要準時按規定消毒處理。
隔離室管理制度(11)
幼兒隔離室是為了強化傳染病的隔離,降低傳染病的傳染率,以確保兒童的健康而設置的臨時隔離患兒專用設施,有衛生保健老師負責,外人不得擅入。
1、隔離室的常規要求:
(1)隔離室位置應相對遠離健康班,通風、采光、保暖設施齊全,有獨自的通向園內的出口。
(2)每周對隔離室內的桌椅、床圍欄、玩具用1:200的'洗消靈消毒一次,不能浸泡的玩具、圖書需放在陽光下曝曬3—4小時。
(3)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流通。
(4)隔離室每周紫外線消毒一次,照耀時間不少于30分鐘,并準時記錄。
(5)建立患兒登記本。
(6)一室內不能同時隔離兩個以上病種的患兒。
(7)保健醫生或老師進入隔離室時必需穿隔離衣,出室時脫下掛在規定處,并做好手部的消毒。
(8)隔離室物品專用,保健醫生負責對隔離室進行消毒、保潔,做到物品,擺放整齊無雜物、無污染、無平安隱患。
(9)隔離室消毒藥物由保健醫生負責保管,對全部非處方藥物進行登記管理,嚴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藥品。
2、隔離室內有患兒時要做到:
(1)隔離室內的用品專用,用后徹底消毒,進入隔離室必需穿好隔離衣。
(2)兒童患傳染病應馬上隔離,并遵醫囑進行預防給藥。
(3)隔離期間不要使患兒有孤獨感,在室內供應一些玩具,圖書及開展嬉戲,使患兒在歡樂的'氛圍中等待家長接患兒離園。
3、患兒離開隔離室的要求:
(1)開窗通風,保證空氣的流通和室內空氣的新奇。
(2)用1:200的洗消靈擦拭床圍欄、小桌椅和患兒接觸親密的物件,不能浸泡的玩具、圖書放在陽光下曝曬3—4小時。
(3)用1:200的洗消靈消毒地面,并用紫外線照耀30分鐘。
(4)將患兒的嘔吐物、排泄物按胃腸道傳染病(包括各類肝炎)的消毒方法處理。
隔離室管理制度(12)
為強化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掌握和消退傳染病在幼兒園內的發生與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一、為嚴防傳染病疫情在園內傳播流行,園長為學校傳染病疫情情報人。
二、學校一旦發覺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依據以下要求向發病地疾病預防掌握機構報告。
1、在發覺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6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報告。
2、在發覺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于12小時內報告。
3、在發覺丙類傳染病病人時,在24小時內報告。
三、幼兒園疫情報告人發覺傳染病病人或傳染病疑似病人時,不得隱瞞、謊報或緩報,不得越級上報。
幼兒園應仔細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成立幼兒園傳染病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幼兒園傳染病預防掌握方案和方案,落實園長負責制及各部門相應職責,規范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工作,確保傳染病防治措施在校內實施。
1、規定幼兒園傳染病疫情報告程序,保證傳染病發病信息獲得渠道通暢、準時。
2、幼兒園班主任老師擔當疫情責任報告人,主要負責幼兒園傳染病疫情收集、核實、登記、報告和分析工作。
3、幼兒園發生的各類傳染病應準時填寫報告,在法定傳染病報告時限內上報靖安鄉中心學校、甘州區疾病預防掌握中心和區教育局。
4、建立幼兒園傳染病登記專冊,做好傳染病病例的登記工作。
5、禁止瞞報、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
隔離室管理制度(13)
為強化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管理,預防、掌握和消退傳染病在園內的發生與流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衛生工作制度》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對于因病缺課的同學,應當準時認識同學患病缺課的狀況和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人的早發覺,并要準時報告給園內疫情報告員。疫情報告員接到報告后,應準時登記并上報相關部門。
二、各班班主任每天負責對各班因病缺課人數進行統計與登記,并做好與因病缺課同學的聯系工作,要將聯系缺課同學狀況報告給學校負責人。
三、各班班主任要告知家長:如幼兒因病缺課時要向班主任請假,并說明病因。同時病治愈回園時,須持康復證明方能入校。
四、在園期間如發覺有身體不適或體溫超過37.5度時班主任要準時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快速來校接孩子回家治療并做好記錄。每過四個小時應聯系家長認識同學狀況,做好登記,如有異樣應上報幼兒園疫情報告員。
五、幼兒園建立同學晨、午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各班主任要在每天的早7:30和下午1:00分別對同學進行兩次體溫測試,如發覺幼兒有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狀況時,應準時報告給園內疫情防控員。
隔離室管理制度(14)
1、幼兒園設立保健藥箱,兒童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應馬上隔離治療,所在班要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病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班。
2、對患者專人護理。認真觀看,按時服藥。
3、對患傳染病幼兒所在班以及與傳染病患者有接觸的幼兒都要進行檢疫、隔離、觀看。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園內兒童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無癥狀方可解除隔離。
4、幼兒離園一個月以上,或外出返園時,應向家長詢問有無傳染病接觸史。并要經醫務人員重新檢查,方可回班。未接觸傳染病的要觀看兩周、有傳染病接觸史的待檢疫期滿后方可回班。
5、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覺傳染病時應報告園領導,采用必要措施。
6、若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中毒事故,應馬上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并采用現場掌握,通風并疏散人員。
7、實行嚴格使用
(1)嚴格依據消毒劑配置程序進行配置、稀釋,在使用過程中做好必要的身體防護。
(2)不得將消毒劑隨便攜帶、私自使用。
(3)不得在有人狀況下使用消毒劑,更不得對著人進行噴灑。
(4)不得在食堂操作間、食品貯存室使用過氧乙酸,更不得對著食品、珍貴物品、金屬表面進行噴灑。
(5)嚴格依據消毒劑操作程序進行密封噴灑,作用30分鐘后開窗通風。
隔離室管理制度(15)
一、對隔離室實施嚴格管理,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校醫(或保健老師)為直接責任人。
二、隔離室為臨時隔離有發熱癥狀的師生員工專用房間,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
三、隔離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臨時挪作他用。
四、工作人員進出隔離室前必需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不得穿便服出入隔離室。
五、隔離室設施、設備與物品必需由專人負責保管,每日做好登記驗收。
六、隔離室每天必需按規定進行消毒,醫療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必需按有害垃圾正確處理,不得隨便丟棄。
七、工作人員在下班前必需檢查各項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門窗是否關鎖好。
八、對隔離室的使用和管理狀況,準時記載、留檔備查。
隔離室管理制度(16)
一、醫務人員工作期間應嚴格遵從標準預防的原則,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嚴格落實《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及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規范。
二、醫務人員必需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脈管系統,或有體液從中流過的物品或接觸人破損皮膚、破損黏膜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滅菌。接觸完整皮膚、完整粘膜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消毒。
三、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先清潔,再進行消毒或滅菌。其中被朊病毒、氣性壞疽及突發不明緣由的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與滅菌。全部醫療器械在檢修前應先經清潔消毒或滅菌處理。
四、滅菌物品應注明滅菌日期及失效日期,各科室、病區依據日期先后存放,遵從“先進先出”的原則使用,并做好標識。并按滅菌日期排放,有效期不超過7天,超過7天應重新滅菌方能使用。
五、化學滅菌或消毒,可依據不憐憫況分別選擇滅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化學消毒劑必需認識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時留意有效濃度,并按要求進行監測。
六、感染性疾病科門診依據《醫院隔離技術規范(2023版)》和《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管理方法》要求,與一般門診要做到掛號、候診、收費、取藥、檢驗、注射、廁所等分開。
七、醫院在實施標準預防的基礎上,依據不憐憫況,對感染病人采用相應的隔離措施并有明顯的隔離標志。黃色為空氣隔離標志,粉色為飛沫傳播隔離標志,藍色為接觸隔離標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裝置、霧化吸入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面罩、管路等要嚴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醫療廢物處置,復用的應一人一用,送供應室集中消毒。呼吸機螺旋管、濕化器、接頭、活瓣通氣閥等可拆除部分應定期更換消毒。濕化液應為無菌水,每日更換。
九、吸痰操作落實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醫垃圾袋;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換滅菌;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時,應先放入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緊急狀況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使用中的吸引瓶,應每班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進行終末消毒,干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體溫表先清洗再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鐘,撈出沖洗擦干備用,盛放體溫表的容器每日清潔,每周高壓滅菌兩次;含氯消毒劑現用現配,用時監測,每日更換。
十一、紫外線燈、空氣消毒機每日空氣消毒2—3次,有記錄;紫外線燈管有累計照耀時間、更換日期及強度監測記錄,使用中紫外線燈管低于70uw/cm2應更換燈管,燈管每周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記錄。發覺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準時擦拭;空氣消毒機過濾網每月清洗一次,有記錄。
十二、地面與物體表面應濕式清掃,保持清潔;地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納濕式清潔。當地面受到患者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三中考前沖刺數學試卷
- 2025年03月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中蒙醫院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11月公考時政常識積累(16日)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4月山東聊城市茌平區“茌平優才校園直引”衛生類事業單位人才引進34人筆試歷年專業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不銹鋼通信配件市場行業市場占有率及投資前景評估規劃報告
- 東北高三數學試卷
- 垃圾處理設施智能化發展考核試卷
- 都安六年級上冊數學試卷
- 府谷中學數學試卷
- 東北三省三模數學試卷
- 國家數據局《2024年“數據要素×”項目案例集》
- 2025年滌綸工業絲行業分析報告
- (2025)行政能力測試題庫與答案
- 實驗室安全培育體系建設
- 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
- CSCO 膽道惡性腫瘤指南更新2025
- WB/T 1139-2024國家物流樞紐統計分類
- 常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試題及答案
- 高中英語單詞資料-英譯漢
- 2025年保安員職業技能考試筆試試題(100題)附答案
- 社區急救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