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_第1頁
第六章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_第2頁
第六章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_第3頁
第六章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_第4頁
第六章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身醫學概述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神經癥心因性心律失常

第六章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心血管系統心身疾病包括功能性心身癥和器質性心身病兩類。心身癥是一類有心血管癥狀及體征,其發生和發展與情緒應激、遺傳素質和行為特征有密切聯系的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概述第一節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又叫特發性高血壓,簡稱高血壓,是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伴或不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征。高血壓的定義是指體循環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持續升高。高血壓的標準是根據臨床及流行病學資料界定的。血壓水平分類和定義

分類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正常血壓<120<80正常高值120-13980-90高血壓≥140≥90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90-99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100-1093級高血壓(高度)≥180≥11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140<90高血壓是世界性的常見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道,8%~10%成年人有高血壓。不同地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發病率有所不同。我國多數北方地區較南方地區高,東部比西部高,城市比農村高。高血壓具有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并發癥多的特點。心理社會病因1.社會文化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證明,高血壓發病城市高于農村,發達國家高于發展中國家,腦力勞動者高于體力勞動者。2.心理應激

社會心理應激因素是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原因。3.人格類型A型行為者以時間緊迫感和敵意為特征,經常以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來處理工作與生活,容易出現焦慮、急躁。精神緊張導致原發性高血壓壓力交感神經活動亢進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末梢血管阻力增加血壓上升CompanyLogo

外界、內在不良刺激(包括遺傳易感)

大腦皮層功能紊亂ATCH

血管舒縮中樞形成固定收縮興奮灶腎上腺皮質分泌

(鹽素—保鈉排鉀)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高

全身細小動脈痙攣、硬化

腎缺血血壓升高血容量鈉水潴留

攝鈉過多及遺傳腎素血管緊張素II醛固酮鈉敏感

長期精神不良刺激(包括遺傳易感)

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垂體ATCH

血管舒縮中樞形成固定收縮興奮灶腎上腺皮質分泌

(鹽素-保鈉排鉀)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兒茶酚胺分泌增高

全身細小動脈痙攣、硬化

腎缺血血壓升高血容量鈉水潴留

攝鈉過多及遺傳腎素血管緊張素II醛固酮鈉敏感心理生物學機制1.心理機制

心理因素、情緒障礙和個性因素構成高血壓的三大基本心理機制。2.神經生物學機制

被壓抑的敵意情緒可能是導致高血壓病的重要的心理原因。3.神經生化機制5-HT與個體的精神活動密切相關,5-HT能抑制多巴胺能神經系統,引起竇性心動過緩;5-HT受體拮抗劑可以引起低血壓。心理診斷與干預(一)心理診斷:病前有相應的易感人格特征,可選用A型行為量表進行心理評估。(二)心理干預:1.一般性心理治療,2.放松療法,3.生物反饋療法,4.體育鍛煉。(三)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對象為高血壓2級或以上患者;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經有心、腦、腎靶器官損害和并發癥患者;凡血壓持續升高6個月以上,改善生活行為后血壓仍未獲得有效控制的患者第二節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指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一起,統稱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現代社會中危害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的類型和臨床特點1.隱匿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心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心理社會病因1.行為方式和人格特征冠心病發病與A型行為呈正相關,A型行為者發病率是B型行為者的2倍。2.應激性生活事件3.不良行為習慣CompanyLogo冠心病的心理生物學機制一.冠心病的發病基礎脂肪代謝紊亂血液流變學異常動脈管壁病變二.心理社會因素對以上基礎的影響

1.A型行為:膽固醇、甘油三酯、去甲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容易增高。2.負性情緒:3.應激因素:

CompanyLogo冠心病心理生理學機制心理社會因素血壓冠狀動脈心率心律自主神經系統情緒(焦慮、憤怒、受挫等)猝死血小板血液凝固代謝因素心肌梗死心絞痛動脈粥樣硬化心理生物學機制在應激事件的刺激下,體內去甲腎上腺素(NE)的濃度明顯增加。過量的NE作用于細胞膜受體,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粘度及血小板粘性和聚集性增加,導致冠心病的發生。高濃度的NE還可使血栓素A(TXAz)與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失調,加速血栓形成和促進冠狀動脈痙孿。若致病因素持續存在可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癥狀。心理診斷與干預1.心理診斷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的情緒焦慮:80%、抑郁:58%、敵對20%、煩躁16%11-40%患者出現欣快、淡漠、多動或少動及興奮不安等嚴重精神癥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