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吳語_第1頁
《登岳陽樓》吳語_第2頁
《登岳陽樓》吳語_第3頁
《登岳陽樓》吳語_第4頁
《登岳陽樓》吳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岳陽樓》——

吳語【學海導航】1.品味詩歌意境,把握詩歌主題。2.體會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特點;分析所用的藝術手法。

【知識清單】一、簡要了解岳陽樓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后,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并記之于文,詠之于詩,形之于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岳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岳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復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登岳陽樓可瀏覽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于世。

【知識清單】二、背景介紹

大歷三年(768)冬,杜甫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到達岳陽,到達之時正是深冬。此詩為詩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

【學習內容】一、詩句賞析與評價1.首聯“昔聞”“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明確:昔聞:渴望向往已久。今上:如愿以償甚喜今昔心情作對照,強調登樓時的喜悅。

明確:“坼”字,詩人寫得有力,仿佛洞庭萬頃波濤、千層巨浪,把吳、楚兩地的廣袤區域沖開、分裂,寫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氣勢。而“浮”字,具有十分鮮明的動態感,在詩人的筆下,洞庭幾乎包容了整個天地萬物,并且主宰著它們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隨著湖水的波動而漂蕩起落,一派壯闊的圖景展現在讀者眼前。

2.賞析頷聯“坼”“浮”二字。

3.頷聯中景和情有什么關系?

明確:景:洞庭湖廣闊無垠,煙波浩淼。情:詩人有不滅的濟世的博大胸襟。詩人眼中不只是一個洞庭,而是整個吳楚乃至乾坤;詩人胸中不僅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這就使他的這兩句詩比起孟浩然的兩句詩更顯得氣勢不凡,驚天動地。4.頸聯敘寫了作者什么的感受?明確:頸聯轉而寫自己因登樓而引起的身世之感。親朋音信全無,自己一身病痛,唯有一條孤舟。空闊的境界,往往激發人們的飄零孤苦之感。

5.賞析尾聯,如何理解“涕泗流”?明確:寫詩人憑欄眺望北方,想到那長年不息的戰火和涂炭的生靈,又想到自己老邁,壯志未酬,以及自己孤苦伶仃,生活落敗的遭際,不禁涕淚縱橫,難以抑止。這是憂國憂民的體現。二、高考詩歌鑒賞答題模式:賞析形象型

1、詩歌中的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詩歌中所塑造的景象和物象,即意象。

2、人物形象:A.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

3、意象:詩人感情的載體,是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景象或物象。1.提問方式:詩中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2.提問變式:詩歌中的形象是如何通過詩句展現的?3.解答模式:公式:是什么(塑造了什么形象)+為什么(結合詩句加以賞析,看意象)+怎么樣(表達了什么情感)即:通過什么描寫(意象),塑造了什么形象,表達了什么情感(一般順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4.答題示例: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到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問: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答:由詩句中野徑、桑麻、籬邊菊、犬吠、日斜等具有田園生活意象的描寫,(為什么)可以看出陸鴻漸是一個是寄情山水,高潔不俗,不以塵世為念,瀟灑疏放的高人逸士形象。(是什么)表達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怎么樣)

【課后鞏固】(一)通過《登岳陽樓》的賞析,我們又一次學習運用了詩歌鑒賞方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下面請運用這種方法自主賞析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完成后面的幾個題目。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點擊】開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樓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1.頷聯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2.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答:第三聯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3.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什幺?抒發了詩人的什幺情感?答: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情感是歡樂喜悅,超脫豁達。4.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的兩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答:“詩眼”分別“引”“銜”“引”形象地寫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帶走的情境;“銜”形象地寫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二)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注]天經,姓葉,名天經;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請簡要概括詩中詩人的形象特點。答案:1、詩人形象:通過對以詩自娛,觀賞杏花,尋二子,綸巾鶴氅等的描寫,(為什么)2、塑造了一個情趣高雅、珍視友情、風流飄逸的形象,(是什么)3、表現了詩人的平淡閑適之情。(怎么樣)結束語:

詩歌鑒賞中最重要的莫過于通過對意象的把握、發揮想象,體會和品味詩歌特有的意境美,從而準確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這一堂課,我們進一步熟悉了賞析詩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只要同學們在學習中國古典詩歌時,重視反復誦讀,置身詩境,將作者所描繪的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