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三大柱式_第1頁
古希臘三大柱式_第2頁
古希臘三大柱式_第3頁
古希臘三大柱式_第4頁
古希臘三大柱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希臘三大柱式第1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希臘三大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第2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3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4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筑的三種柱式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公元前7世紀)。它源于古希臘。在希臘,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階座之上,特點是柱頭是個倒圓錐臺,沒有柱礎.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徑與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與柱直徑的比例是4或6:1。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第5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多立克第6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8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9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愛奧尼柱式源于古希臘,是希臘古典建筑的三種柱式之一.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又被稱為女性柱,愛奧尼柱由于其優雅高貴的氣質,廣泛出現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衛城的勝利女神神廟和俄瑞克忒翁神廟。愛奧尼柱式起源于前6世紀中葉的愛奧尼亞,小亞細亞西南海岸和島嶼,上面住著操愛奧尼亞方言的希臘人。愛奧尼柱式在前5世紀傳入希臘大陸。第一個愛奧尼風格的大神廟,是在被地震摧毀前僅僅存在10年,于前570年至前560年間建于薩摩斯島的赫拉神廟,建筑師為羅伊科斯。在這里,愛奧尼柱被用來裝點最偉大的女神:沒有別的更顯赫的地方能夠讓它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內展示自己了。以弗所的阿耳忒彌斯神廟是存在長達6個世紀的愛奧尼神廟,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同希臘多立克柱式不同,愛奧尼柱通常豎在一個基座上,將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腳座或平臺分開。愛奧尼柱的柱頭由一對標志性的渦形裝飾置于模塑的柱帽之上,或是從內綻放出。柱帽通常附以蛋與標,一種橢圓與箭頭交替排列的裝飾線條。最初渦形裝飾位于同一個平面上,后來在角落上它們被安排呈角度突出。愛奧尼柱式的這個特點使得它在前4世紀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為多變適用,同時在角落將它扭轉也使得不論在正面或側面觀察,它們都呈同樣的寬度。16世紀文藝復興建筑師和神學家斯卡默基設計了這種完美排列的四邊愛奧尼柱頭的一個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成為了當時的標準,而當希臘的愛奧尼柱式在18世紀希臘復興式風格中重新被介紹回來的時候,人們重新發現它是如此古樸和原始。在渦形裝飾之下,愛奧尼柱可以有一個寬的柱環或帶將柱頭從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開,或者由一個花和水果的垂花飾從渦紋的縫隙中,或從它們的“眼”中轉出。經過一些早期嘗試后,柱身上的凹槽數被固定在24個。這個標準化將刻槽同直徑的比例維持在一個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羅馬人在凹槽之間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臘人將它們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愛奧尼柱總是比多利克柱要纖細:愛奧尼柱為8或9個直徑高,在美國的改良格式中甚至更高。它們通常刻有凹槽。第10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愛奧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柱頭,它也是許多理論和實踐論述的主題,全賴維特魯威的一段簡短和晦澀的描述*。僅有的工具是一把直尺、直角器、線索(以量度半長)以及一個圓規。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第11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2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渦形裝飾之下,愛奧尼柱可以有一個寬的柱環或帶將柱頭從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開,或者由一個花和水果的垂花飾從渦紋的縫隙中,或從它們的“眼”中轉出。經過一些早期嘗試后,柱身上的凹槽數被固定在24個。這個標準化將刻槽同直徑的比例維持在一個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羅馬人在凹槽之間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臘人將它們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第13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4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柱上楣溝有三個部分:一個平直的柱頂過梁被分成兩或三條水平帶,上面支撐一個通常裝幀精美的雕帶,以及用齒飾組成的上楣柱(狀如緊密排列的工字鋼)。有一個冠狀及反曲線的線腳以支撐伸出的屋頂。雕帶上栩栩如生(通常為敘述性的)淺浮雕是愛奧尼柱式的一個標志性的特征,而多利克柱式在同樣的位置布置的是三聯淺槽飾。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實踐通過減少柱頂過梁的比例將楣溝的高度濃縮,使得雕帶更為顯著。第15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勝利女神廟第16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俄瑞克忒翁神廟第17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科林斯柱式是希臘古典建筑的第三個系統,公元前五世紀由建筑師卡利漫裘斯發明于科林斯,此亦為其名稱之由來。它實際上是受奧尼亞柱式的一個變體,兩者各個部位都很相似,只是柱頭以毛茛葉紋裝飾,而不用愛奧尼亞式的渦卷紋。毛茛葉層疊交錯環繞,并以卷須花蕾夾雜其間,看起來像是一個花枝招展的筐籃被置于圓柱頂端,其風格也由愛奧尼亞式的秀美轉為豪華富麗。其優點是,在華麗美觀之余還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頭圖案呈環繞狀,因而適應各種觀賞角度,從而在日后的希臘化時期和羅馬時期倍受歡迎,成為三大柱式之一。愛奧尼亞式柱頭原先只為正面設計,并沒有考慮要從任何方向來觀看;然而科林斯柱式卻以圍繞芼茛葉的方式來表現柱頭,使它能夠從各個方向被欣賞。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構造上之方便性,而是在于其裝飾性的效果。目前可以看到的科林斯式古希臘建筑,首推位于雅典的宙斯神廟。在希臘化時期,這座神廟是希臘本土最大的建筑物。與多利克柱式的質樸壯實和愛奧尼亞柱式的挺拔秀雅相比,科林斯柱式更富有裝飾性。不過它并不是一個獨自發展出來的系統。或許是因為科林斯柱式太過于虛飾,或許是因為希臘人太過于保守,以致于科林斯柱式在希臘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反而到了羅馬時期,被羅馬人加以大大的利用。羅馬人將希臘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為托斯坎那柱式,同時又采取愛奧尼亞柱式的渦卷與科林斯柱式的芼茛葉,結合而成為復合式柱式。第18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19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同希臘多立克柱式不同,愛奧尼柱通常豎在一個基座上,將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腳座或平臺分開。愛奧尼柱的柱頭由一對標志性的渦形裝飾置于模塑的柱帽之上,或是從內綻放出。柱帽通常附以蛋與標.一種橢圓與箭頭交替排列的裝飾線條。最初渦形裝飾位于同一個平面,后來在角落上它們被安排呈角度突出。愛奧尼柱式的這個特點使得它在前4世紀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為多變適用,同時在角落將它扭轉也使得不論在正面或側面觀察,它們都呈同樣的寬度。16世紀文藝復興建筑師和神學家斯卡默基設計了這種完美排列的四邊愛奧尼柱頭的一個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成為了當時的標準,而當希臘的愛奧尼柱式在18世紀希臘復興式風格中重新被介紹回來的時候,人們重新發現它是如此古樸和原始。第20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1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科林斯柱式是產生于古典文化末期的希臘科林斯,后來被羅馬人學習和繼承了去,并進行了發展變化。科林斯柱式的柱頭是倒鐘的形狀,并且倒鐘的四周有裝飾性的鋸齒狀葉片,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葉子,有時中間還有成對的卷渦。細長比和橫截面與愛奧尼柱式相同,但是看起來比愛奧尼柱式更加修長,裝飾更加豐富,所以也顯得更教高貴和奢華。第22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3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其優點是,在華麗美觀之余還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頭圖案呈環繞狀,因而適應各種觀賞角度,從而在日后的希臘化時期和羅馬時期倍受歡迎,成為三大柱式之一。愛奧尼亞式柱頭原先只為正面設計,并沒有考慮要從任何方向來觀看;然而科林斯柱式卻以圍繞芼茛葉的方式來表現柱頭,使它能夠從各個方向被欣賞。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構造上之方便性,而是在于其裝飾性的效果。第24頁,共2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25頁,共26頁,2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