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民核算賬戶第1頁/共50頁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有兩種:國民經濟賬戶體系,簡稱SNA(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主要由市場經濟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采用,也叫西方體系。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簡稱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主要由原來的計劃經濟國家采用,也叫東方體系。現在主要采用SNA。第2頁/共50頁2.1.1國民收入帳戶如果把一國經濟比喻為一輛汽車,國民收入帳戶就是汽車發動機的機械示意圖。雖然它沒有解釋發動機如何進行工作,但是標示了汽車關鍵部件的名稱,并且顯示了這些部件如何相互聯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裝發動機,必須首先讀懂發動機機械示意圖一樣,要想理解宏觀經濟運行,首先需要了解國民收入帳戶知識。第3頁/共50頁2.1.2國民收入帳戶:產生背景20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大危機,對經濟運行整體情況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時侯都更為迫切,國民經濟帳戶和GDP度量體系應運而生第4頁/共50頁二戰期間政府控制經濟需要上升,推動了有關統計體系進一步發展;后來由于政府,專家,企業界和公眾的合作和不斷努力,國民收入帳戶統計不斷改進和豐富。第5頁/共50頁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s:GDP)是國民收入帳戶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個季度或一年)內,經濟社會(一國或一個地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2.1.3國內生產總值概念第6頁/共50頁GDP概念理解:為了避免重復計算,GDP只計算最終產品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GDP是個市場價值概念。除少數例外,GDP僅僅是指為市場而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價值,非市場活動不包括在內。第7頁/共50頁GDP僅指一個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而不是一定時間內所售出的最終產品。(是個生產概念)GDP僅僅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價值,故包含時間因素,是個流量。GDP是指一個國家國土內所生產的產品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而不管這種生產的生產要素的歸屬關系。這就有了GNP與GDP的區別。第8頁/共50頁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
(Finalgoods&Intermediategoods)最終產品(final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購買的全部商品和勞務,中間產品(intermediategoods)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別種產品用的產品和勞務。
計算最終產品價值時用增值法(valueadded)或最終產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第9頁/共50頁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計算GDP的方法最終產品法:最終產品價值加總。價值增值法:計算在生產不同階段增加產值,即計算銷售產品收益與為生產該產品購買的中間產品費用之間差額。GDP作為流量,僅度量某一個時期(例如一年內)新生產產品價值,不計算以前時期產值。生產階段銷售階段增加值羊毛$100$100毛線$130$30毛衣$180$50顧客$180合計$410$180GDP=增加值=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第10頁/共50頁市場價值其中P是按當年的實際價格計算的,因此V=p×q是當年市場價值。實際價格意味著價格中可能含有通貨膨脹因素、也可能有通貨緊縮因素。注意:很多經濟活動無法計入GDP。第11頁/共50頁市場價值如果不是市場交易活動,不計入GDP。自給自足的生產、慈善機構的活動、在家中做飯和打掃衛生的活動等等,都不計入GDP。一般轉移支付、證券的買賣、舊貨的交易等等,不計入GDP。第12頁/共50頁2.1.4名義和實際GDPGDP變動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數量變動;二是價格變動。實際GDP=
名義GDP/GDP折算指數第13頁/共50頁2.2
支出法(1)產品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又稱最終產品法(finalproductapproach)。基本原則是從最終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支出加總,計算該年內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采用產品支出法計算GDP時,統計對象主要包含以下項目第14頁/共50頁支出法(2)1,消費(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2,總投資(GrossInvestment)固定投資(fixedinvestment)或:從投資主體分居民住房投資和企業固定投資,“固定”表示這類投資可以長期存在和使用。從量上分為重置投資(replacementinvestment)與凈投資。存貨投資(inventoryinvestment):它不代表產品和勞務實際支出,而是企業持有存貨數量變化,即產量超過實際銷售量的存貨積累。第15頁/共50頁3,政府購買(governmentpurchase):政府購買的產品與勞務總和。4,凈出口(netexports):出口減去進口得到的差額,表示本國最終產品有多少通過外國人支出而實現其市場價值。GDP=C+I+G+(X-M)第16頁/共50頁消費支出
(C-consumptionexpenditure)C包括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易耗品)服務(或勞務)第17頁/共50頁總投資(GrossInvestment)總投資I固定資產投資(assetsInvestment)機械設備廠房(非住宅類)、住宅類投資存貨投資(inventoryInvestment)意愿存貨投資非意愿存貨投資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存貨投資第18頁/共50頁經濟學上的投資是指實際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的支出,即購買實物資本用于擴大生產(而不是金融投資)。總投資與凈投資總投資=凈投資+折舊(或重置投資)I=NI+D(Depreciation)D=I-NI注意:設備不是中間產品,它們在生產中有損耗(折舊);如果是中間產品表示在生產中全部轉化成另一種產品。第19頁/共50頁投資與資本存量(投資額)投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新增加的資本存量當年底的資本存量=上年底的資本存量+當年的資本流量。即Kt=Kt-1+It,或It=Kt
-Kt-1第20頁/共50頁支出法統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居民購買住宅不計入消費支出,而列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下的住房投資中。在計算GDP時,所有產品和勞務都按銷售價格即購買者支付的價格計算的,其中自然包括了政府征收的營業稅、貨物稅等間接稅。公寓可以出租也可以自用,自用時理論上也是有房租可收。第21頁/共50頁存貨投資是指已經生產出來還未銷售的產品的存量的增量。經濟學中的投資是實際投資。如購買廠房設備等;但購買土地、房屋、股票、債券只不過是產權轉移,并未使社會資產有任何的增加。總投資=凈投資+重置投資(即折舊)政府的轉移支付(如退休金、養老金等)和公債利息支付不計入GDP。第22頁/共50頁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3)第23頁/共50頁2.2.2收入法收入法(incomeapproach),又稱要素支付法(factorpaymentapproach),即從要素收入(或企業生產成本)角度計算GDP。即把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資、利息、利潤、租金以及間接稅、折舊和公司未分配利潤等加總得到國民收入。第24頁/共50頁收入法包括:1工資、利息和租金等生產要素的報酬2非公司制企業主收入(獨立生產著,家庭農場)3公司稅前利潤(扣除1的銷售收入)4間接稅與企業轉移支付5資本折舊即,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第25頁/共50頁注意:上述公式可具體分解為工資收入、凈利息、租金收入、公司利潤收入、所有者收入、間接稅-補貼、企業轉移支付、折舊凈利息是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的差額。間接稅是消費者在購買物品和勞務時所支付的稅收,它是政府的收入,但補貼是政府的支出,因而計算時應是凈值,以免重復。企業轉移支付包括對非盈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賬。折舊包括在支出法計算的投資中,因而收入法也應加上折舊,這主要是起平衡的作用,否則,支出法與收入法的計算就會不一樣。如果不計算折舊,則是國內生產凈值(netdomesticproductatmarketpricesNDP)。收入法第26頁/共50頁收入法要素收入工資:W(wage)租金:R(rent)利息:I(interest,公債利息不計入)利潤:B(benefit包括:股息+所得稅+未分配利潤)業主的收入:B1(非公司制)間接稅:T(indirecttax)折舊:D(depreciation)GDP=W+R+I+B+B1+Ti+D,化簡后有:GDP=C+S+T+D第27頁/共50頁收入法(2)我國依據收入法統計GDP分四項:(1)勞動者報酬:包括貨幣工資、實物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等三部分。(2)生產稅凈額:生產稅費(因為從事生產活動使用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向政府繳納的各種稅金、附加費和規費)減去生產補貼后的差額。(3)固定資產折舊:為了彌補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的價值損耗而提取的價值。(4)營業盈余:經濟活動增加值在扣除了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之后的余額,主要指企業的營業利潤。第28頁/共50頁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3)第29頁/共50頁2.2.3部門法部門法(sectorapproach)又稱生產法(productionapproach)。依據提供產品與勞務各部門增加值計算GDP,從生產角度反映了GDP來源。政府部門勞務按其收入計算。我國現行統計制度,把國民經濟分為農業,采掘業,化學工業,金融保險業等17個部門進行生產或部門法統計。第30頁/共50頁國內生產總值:部門法(2)第31頁/共50頁2.3.1GDP與GNP(1)GDP從地域角度劃分的,考慮的是一國經濟領土內經濟產出總量;GNP從身份角度,統計利用一國國民(常住單位)擁有的勞動和資本等要素所提供的產出總量。GNP統計范圍為該國“永久居民”即:住在該國的具有該國國籍的公民住在該國具有永久居住權的外國移民居住在海外的該國國籍公民所生產的產品和勞務第32頁/共50頁GDP統計范圍為:住在該國的具有該國國籍的公民住在該國具有永久居住權的外國移民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公民在本國境內生產的產品和勞務例如,中國諾基亞公司歸芬蘭人所有,該公司在中國經營得到的利潤,雖是中國GDP一部分,但不被統計為中國GNP,而應歸入芬蘭GNP。中國海爾在美國工廠的利潤,應作為美國GDP一部分,但應被統計為中國的GNP。第33頁/共50頁2.3.1GDP與GNP(2)第34頁/共50頁2.3.2其他總量指標國內生產凈值(netdomesticproducts:NDP):它等于國民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國民生產凈值(netnationalproducts:NNP):它等于國民生產總值減去固定資產折舊。第35頁/共50頁由于固定資產折舊不是新創造的價值,而是以前創造價值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轉移,因而,從理論上講,與GDP或GNP相比,NDP和NNP是更為可取的反映一定時期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總量指標。然而,由于折舊占GDP或GNP比例一般來說是相對穩定,用GDP(GNP)與NDP(NNP)在表示經濟活動總量變動意義上差別不大,人們一般更為習慣采用GDP(GNP)概念。
第36頁/共50頁其它總量指標(2)國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廣義國民收入泛指GDP、GNP等經濟活動總量。宏觀經濟學中“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指廣義國民收入。狹義國民收入指一國一年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資、利潤、利息和租金的總和。國民收入要加上折舊、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等才形成GDP。第37頁/共50頁其它總量指標(3)個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從國民收入中減去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及社會保險稅(費),再加上政府給個人的轉移支付,才得到個人收入(PI)。個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disposableincome:PDI):個人可實際使用的全部收入,指個人收入中進行各項社會性扣除之后(如稅收,養老保險等)剩下的部分。第38頁/共50頁2.3.3國民收入核算中總量間關系的總結GNP=GDP+本國公民在國外所創造的價值-外國公民在本國領土上所創造的價值NDP=GDP-DNNP=GNP-DNI=NNP-T-企業轉移支付+政府對企業補助-誤差或NI=工資+租金+利息+公司稅前利潤+非公司制收入PI=NI-(未分配的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障費)+轉移支付(政府和企業)+個人利息和紅利收入DPI=PI-個人稅-非稅支付第39頁/共50頁NI、PI和DPIGNP折舊
NNP間接稅NIPI=NI-企業利潤-社會保險金+轉移支付+凈利息收入+紅利個人所得稅及非稅收性支付DPI
第40頁/共50頁2.4.1宏觀統計恒等式(1)用支出法統計GDP包含消費(C)、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I)、政府支出(G)、凈出口(NX或X-M)四項。即GDP≡總支出≡C+I+G+NX用收入法統計GDP包含工資收入、凈利息、公司利潤收入、所有收者入、租金收入、間接稅-補貼、折舊,把這些可以看作是家庭、企業和政府的收入,從最終用途上可以把家庭和企業收入分為消費和儲蓄(S)。這樣,從收入角度GDP≡C+S+T+D,為了簡化問題,一般把折舊舍去,則GDP≡C+S+T由此可得宏觀統計恒等式:
C+I+T+NX≡GDP≡C+S+T第41頁/共50頁2.4.1宏觀統計恒等式(2)兩部門經濟的恒等式:I≡S只有消費者和企業,沒有政府也就沒有企業間接稅。同時,為使問題簡化,不考慮折舊。在兩部門條件下:國民收入作為家庭收入的角度看,被分解為消費和儲蓄
NI=C+S國民收入作為企業最終產品角度看,被用于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總支出(Aggregateexpenditure)
AE=C+I從經濟統計的角度看:NI=AE=Y
因此I≡S 從國民收入會計角度看,事后的S和I總量相等的。第42頁/共50頁2.4.1宏觀統計恒等式(3)三部門經濟的恒等式:I+G≡S+T
即:I≡S+(T-G)政府收入TN=TX–TR
凈稅收=稅收–轉移支付政府支出G(購買)第43頁/共50頁2.4.1宏觀統計恒等式(4)從收入角度看,總收入除了用于消費和儲蓄,居民先要納稅,又會得到政府轉移支付,凈納稅為TN,
Y=NI=C+S+TN從支出的角度看,包括居民消費、企業投資和政府支出,
Y=AE=C+I+G當NI=AE,得S+TN
≡I+G或TN–G≡I–S 或I≡S+(TN–G)或I≡S+(T–G)投資與儲蓄(個人儲蓄+政府儲蓄)恒相等。第44頁/共50頁2.4.1宏觀統計恒等式(5)四部門經濟的恒等式:I+G+NX≡S+T+Kr即:I≡S+(T-G)+(M-X+Kr)因為:本國的國外部門 作為供給者,提供進口(M)進口是國民收入的漏出量(貨幣角度)作為消費者,提供出口(X) 出口是國民收入的注入量進行轉移支付:Kr代表轉移支付凈額
第45頁/共50頁2.4.1宏觀統計恒等式(6)四部門經濟中有四個漏出量:S、TN、M、Kr從收入角度看:Y=NI=C+S+TN+M+Kr四部門經濟中有三個注入量:I、G、X從支出角度看: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等保檢測機構管理辦法
- 葡萄酒消費稅管理辦法
- 宜賓小區管理辦法細則
- 規劃建設條件管理辦法
- 西安擔保借貸管理辦法
- 育人故事課件視頻
- 股癬護理課件視頻教學
- 壓瘡培訓課件5
- 培訓課件首頁布局
- 高質量高考數學試卷
- 倉儲物流部事故應急預案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政治試卷
- 社區專職考試題庫及答案
- 法院法警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電池箔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應急工器具培訓課件
- 中國食用油市場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6屆江蘇省名校新高三6月適應性調研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 浙江省考行測考試試題附答案
- JJF 2252-2025機動車檢測用渦流式金屬探傷儀校準規范
- 宣傳部密碼電報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