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炎培的周期律半個多世紀之前,黃炎培先生與毛澤東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談話,后人稱之為“窯洞對”。黃先生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周期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通過對中國歷史的深入觀察,筆者發現了這個大的周期律中的幾個小的規律。識者其賞之。規律一:最高統治者的權威逐漸喪失之規律大凡一朝一代初創,最高統治者(個人或集團)往往享有絕對的權威,政令通暢,蓋因“打天下坐天下”,天經地義也。待創業一代人故去(或自然老去,或新皇帝將其廢去),最高統治者的權威即面臨挑戰,也就是柏楊先生所稱的“瓶頸期”,最高統治者往往需要借助武力來度過這一階段,為重新確立權威,還需要作出一定的政績。歷朝歷代的盛世也往往發生在這一階段。然后,王朝進入了守成階段,統治者的繼承規則成了一個大問題,理論上應該傳位與賢者,也就是儒家所推崇的三代政治。但賢者的確定標準給實際的操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此又有“傳長不傳賢”、“正大光明”匾后遺囑等規則。這些規則都不能保證最高統治者權威的傳承。因此,我們就看到了一次次權威的喪失,或失與外戚、或失與內監、或失與權臣。最高統治者權威的喪失帶來了中央政府權威的喪失,于是引出又一個規律——中央與地方逐漸分離的規律。規律二:中央與地方逐漸分離之規律中央與地方逐漸分離的規律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中央政府控制力的逐漸弱化,在規律一中已作了闡述;其二,地方政府的獨立性逐漸增強。自秦漢以降,地方政府的官員由中央直接委派。但中國幅員廣大,中央委派官員對地方事務需要有一個熟悉了解的過程,其對地方的控制也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來執行。慢慢的,就形成了地方的利益集團。隨著中央政府控制力的減弱,地方勢力在逐漸增強。中央政府為保證對地方的控制,往往將地方的效忠作為第一位的考量,政績還在其次。還有,就是增加行政層級,擴大政府人員數量。架屋層構,以收互相牽制之效。這樣就引出了下一個決定性的規律——社會的兩極分化之規律。這一規律直接導致了王朝的滅亡。規律三:社會的兩極分化規律分化的兩極不是常說的貧富,而是“生之者”、“食之者”,所謂“生之者寡,食之者重”。對于任何社會而言,社會的管理者都是必需的,即美國人所言“必要的壞東西”。但我國歷朝政府都是一個回避外來監督的封閉的結構,當面臨強大的外來威脅時,還能保持正常有效運轉,一旦承平日久,則政懈人怠。吏治的問題一直是歷朝歷代的一大問題。當一個社會出現了一個地位優越又可以不勞而獲的群體,而且這個群體自身也有膨脹的趨向,自然的,人們就會趨之若鶩,從而,導致社會管理者階層的惡性膨脹,進而導致整個社會的整體貧困化的兩極分化。當這一分化到了極限,必然引起底層的劇烈反抗,進而全社會的動蕩,進而至王朝的崩潰。漢末黃巾,唐季黃巢,李闖洪楊,歷朝歷代,莫不如此。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黃氏周期律之于本朝本朝太祖對于黃氏周期律給出了正確的藥方——民主,無奈,照方抓藥卻抓錯了藥,民主被詮釋成開國后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以致全面內亂。重聽劉寶瑞先生開藥鋪的《假行家》,笑中帶淚。終于,本朝還是沒有走出黃氏的周期律。本朝最高統治者的繼承采用禪讓制,太祖始定劉公,猶如堯之與舜,然劉公秉政違太祖意,終遭廢黜。后又歷林、王,臨終不得以傳位于華公。華公秉國之日淺,難孚眾望,政權終歸鄧氏,是為二世。二氏也是開國元老,但威望遠遜于太祖,雖勵精圖治,開創本朝之盛世,但已不能似太祖般完全獨斷,所立之胡、趙二公,也先后被廢。不得已,傳位于江,是為三世。我觀三世,守成而已。四世胡公,乃二世欽定,養晦于三世之朝而終繼大統,所賴者,二世之余威也。若不能奮發有所為,欲效三世之守成亦難也!觀我朝繼承之法,無一定之規,此必為后世之患。本朝中央與地方之關系,太祖、二世在位時,由于有開國元勛之威,中央對地方能夠保持絕對的控制。三世時,由于威望不夠,始開腐敗之門,上行下效,愈演愈烈。政府機構也開始了劇烈的膨脹。政令之實行,往往要靠權錢交易來實現。如中央欲地方實行某事,地方如認為對己無利,則推諉不辦,而中央則需要通過其他對地方有利的事來補償。四世即位后,竟有“政令不出中南海”之嘆。本朝之兩極分化亦始于三世,現已名列世界前茅。四世開始關注此問題,但所開藥方——取消農業稅、發展農村等,不完全對癥,如不服“民主”良藥,勢難解決。關于禪讓制禪讓制,是我國歷朝歷代所推崇的理想政治,也是我朝開國五十余年來所實行的制度。關于這一制度,兩千多年前的一位先賢有精辟的論述: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于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于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曰:“敢問薦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態保護游戲機制創新-洞察及研究
- 價格策略優化研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隱私保護部署-洞察闡釋
- 高溫高壓下光氣催化反應的多相催化劑適用性研究-洞察闡釋
- 現代金融理論創新-洞察闡釋
- 跨模態條件式生成模型的并行化訓練與優化-洞察闡釋
- 面向未來的組織架構-洞察闡釋
- 知識圖譜視角下碳績效研究的熱點與發展趨勢探討
- 遠程護理技術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洞察闡釋
- 聚酯瓶生產過程中的綠色技術應用-洞察闡釋
-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驗收表參考模板范本
- 煤礦門益門區益門
- 八年級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訓練
- 國際貿易出口業務一般流程
- 2023年物流公司介紹PPT
- 2023山西高考志愿填報指南(詳細)
- GB/T 8431-199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光致變色的檢驗和評定
- GB/T 19889.5-2006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第5部分:外墻構件和外墻空氣聲隔聲的現場測量
- GB/T 18391.1-2009信息技術元數據注冊系統(MDR)第1部分:框架
- GB/T 1048-2019管道元件公稱壓力的定義和選用
- midas分析設計原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