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詳解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77頁。(優選)創傷與多發傷的急救護理當前2頁,總共77頁。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因車禍死亡者約為126萬人,受傷者1500萬人,即每2秒鐘有一人受傷,每50秒鐘有一人致死。我國每年因車禍死亡6萬~8萬人。2002年,我國道路交通傷害死亡11萬人,居世界之首。交通事故是人類死亡的第五大要因,僅次于心臟病、癌癥、突發病(卒中)和肺炎。交通事故占各種死亡總數的比重最大,約為50%。道路交通事故比航空交通事故等嚴重得多。從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來看,道路交通事故占93%

,鐵路占2%,航空占2%,水運占3%。按萬車死亡人數計算,1994年我國為24.26人,日本為1.6人,韓國為13.6人,法國為3.6人,意大利為1.8人。我國萬車死亡率是一些國家的幾倍甚至十幾倍。創傷與多發傷當前3頁,總共77頁。創傷與多發傷創傷是當今全球性的大問題。2000年全球500萬死亡美國1500人/每年住院我國多發傷的流行病學特點:①青壯年多,2/3;②已婚者多,2/3;③農業者及城鎮工人多;④文化程度低;⑤男性多;⑥夏季多,12—20點高發。當前4頁,總共77頁。創傷的概念創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創傷:指機體受到外界某種物理性、化學性(強酸強堿、腐蝕性毒劑)、生物性等致傷因素作用后引起人體結構與功能的破壞。狹義的創傷:指機械能量作用人體造成的機體結構完整性破壞。當前5頁,總共77頁。多發傷的概念

多發傷是指由一種致傷因素所造成的人體同時或相繼有兩個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臟器受到嚴重創傷稱為多發傷。

嚴重多發傷的特點是傷情變化快,各部分損傷互相影響。有報道,受傷2個、3個、4個、5個部位的死亡率為49%、60%、68%和71%,因此在急診科進行搶救工作是拯救嚴重多發傷患者生命的關鍵所在,而積極有效的護理對搶救工作的成功與否直觀重要。

當前6頁,總共77頁。其他創傷概念多處傷同一解剖部位或臟器有兩處以上的損傷稱為多處傷。如火器傷引起的肝破裂,脾破裂或小腸多處破裂與穿孔。復合傷兩種以上的致傷因素,同時或相繼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損傷。聯合傷創傷造成膈肌破裂,既有胸部傷又有腹部傷,又稱胸腹聯合傷。當前7頁,總共77頁。創傷分類(綜合病因)刺傷擠壓傷挫裂傷火器傷墜落傷燒傷凍傷蟄咬傷當前8頁,總共77頁。創傷的病情分類輕傷:指沒有生命危險,無需特殊處理的傷情重傷:指暫時沒有什么危險,病人生命體征穩定,需嚴密觀察,力爭在傷后12小時內處理危重傷:指有生命危險,需緊急處理的傷情。①收縮壓<90mmHg或脈搏>120/分和呼吸頻率>30次/分;②頭、胸和腹部或腹股溝貫通傷;③意識喪失或意識不清;④腕或踝以上創傷性離斷;⑤連枷胸;⑥兩處或兩處以上長骨骨折;⑦3米以上墜落傷。當前9頁,總共77頁。現代社會最常見創傷工傷交通意外當前10頁,總共77頁。當前11頁,總共77頁。何謂創傷危重癥?

創傷有可能或者已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或/和循環呼吸衰竭,隨時造成傷者死亡特點:

持續加重性:早期提高警惕、早期預警及合理正確的早期急救

黃金時間(傷后2-3小時)的正確及時診治后期多出現膿毒癥、MODS、肢體殘缺或器官功能障礙當前12頁,總共77頁。死亡的3個高峰時段

傷后即刻顱腦損傷、大出血傷后早期1~3天頑固性休克傷后中晚期膿毒癥/MODS

當前13頁,總共77頁。創傷死亡的三個峰值期

早期—院前急救環節主要歸因于嚴重的顱腦損傷及大血管的損傷。減少這一環節的死亡率是一個巨大的社會性的、復雜的、多學科的問題。嚴格控釋酒后駕車道路安全設施建設保險帶、安全頭盔、安全氣囊的應用社會生產安全設施防護、反恐等當前14頁,總共77頁。創傷死亡的三個峰值期

中期——到達醫院后的數分鐘至數小時主要歸因于顱腦、胸部、腹部的損傷。減少這一環節的死亡率的關鍵在于快速的轉運和迅速有效的復蘇。

這是創傷急救系統發揮作用的最重要的環節!當前15頁,總共77頁。創傷死亡的三個峰值期

后期——數天至數周,通常于ICU內在經歷了原發創傷、轉運、復蘇術等操作的患者在該階段發生死亡主要歸因于器官灌注不足所致的功能障礙。全身性的炎癥反應及多氣管功能衰竭需關注ICU醫療團隊的工作當前16頁,總共77頁。現代創傷的特點突發、來勢迅速、群體受傷、多發傷臨床表現復雜、病情隱匿,容易導致死亡致傷因子具有驚人的高能量,瞬間作用于人體可傷及多部位、多臟器,在局部損傷的同時可并發心、腦、肺、腎諸多臟器的損傷創傷應激和內毒素的釋放,免疫機制激惹,電解質、內分泌系統紊亂,細胞內外環境嚴重紊亂,重者可發生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SIRS)、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當前17頁,總共77頁。創傷臨床特點創傷部位多,傷情復雜

應激反應重,死亡率高容易漏診和誤診休克發生率高當前18頁,總共77頁。創傷臨床特點早期發生嚴重低氧血癥

感染發生率高易發生多器官功能障礙處理上的矛盾和困難當前19頁,總共77頁。輔助檢查

三大常規血:生化檢查、凝血功能、血氣分析ECG超聲X線片CT、MRI、DSA腹腔穿刺其他:腹腔鏡當前20頁,總共77頁。創傷急救創傷救治體系建設與模式選擇一體化創傷救治模式當前21頁,總共77頁。創傷急救當前22頁,總共77頁。院前急救原則立即撤離危險場地迅速評估傷情按照CRASHPLAN程序及時正確的現場復蘇與搶救

橈動脈搏動提示收縮壓80mmHg

股動脈70mmHg

頸動脈60mmHg

快速運輸中的監護當前23頁,總共77頁。CRASHPLAN程序Cardiac心臟Respiratory呼吸Abdomen腹部Spine脊髓Head頭顱Pelvis骨盆Limb四肢Arteries動脈Nerves神經當前24頁,總共77頁。院內急救原則液體復蘇再次傷情評估損傷部位的處理ICU/EICU監護治療急診處理流程當前25頁,總共77頁。VIPC急救程序

V(Ventilation)氣道的通暢I(Infusion)迅速建立靜脈通路P(Pulsation)心泵功能的監測C(Controlbleeding)控制出血當前26頁,總共77頁。診斷注意

時刻想到多發傷的存在注意并發證休克、截癱、感染、大血管及周圍神經損傷、多器官功能障礙后續性損傷當前27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和評估嚴重創傷基礎生命支持(BTLS)強化生命支持(ATLS)后續生命支持(PTLS)當前28頁,總共77頁。BTLSPTLSATLS現場評估、現場處理(止血、包扎、固定、輸液、吸氧)、CPR、轉運再評估、生命體征監測、給氧、液體復蘇、明確診斷、確定性治療、保護重要臟器功能、預防并發癥評估預后、治療并發癥、治療嚴重感染、恢復和盡量保留臟器肢體功能創傷的急救和評估當前29頁,總共77頁。顱腦外傷機制

直接暴力:對沖傷

間接暴力:易忽略當前30頁,總共77頁。常見顱腦損傷

開放性顱腦外傷腦挫裂傷顱內大出血及血腫彌漫性軸索損傷當前31頁,總共77頁。急救處理急救現場保護生命轉運保持側臥位;頭部制動;保持與醫院聯系手術治療開放性顱腦損傷、閉合性損傷伴顱內血腫或顱腦外傷引起的并發癥非手術治療生命支持和器官功能支持當前32頁,總共77頁。胸外傷

特點常見、緊急、危險

病理生理呼吸功能紊亂通氣功能、換氣功能循環功能障礙失血、心包壓增高、浮動胸壁和開放性氣胸、心臟損傷、呼吸功能紊亂當前33頁,總共77頁。常見胸外傷

胸部開放傷刀刺傷

心臟挫傷肺爆震傷創傷性窒息

創傷性濕肺(肺間質水腫)大血管破裂當前34頁,總共77頁。心臟損傷

類型穿透傷、心包傷、心肌挫傷、瓣膜損傷、間隔穿孔、心臟破裂

臨床表現心悸、氣促;一過性心絞痛;心力衰竭檢查心電圖異常、心肌酶學升高、肌鈣蛋白升高、心臟彩超當前35頁,總共77頁。心臟損傷急救處理原則恢復胸壁的正常形態和運動補充血容量與抗休克呼吸道管理與呼吸支持及時處理開放性和張力性氣胸及時處理心臟壓塞不要延誤搶救時機手術治療當前36頁,總共77頁。腹部外傷單純腹壁損傷—癥狀與臨床不相符實質性臟器損傷—失血表現空腔臟器損傷—腹膜炎、氣腹征當前37頁,總共77頁。腹部外傷

腹部開放性損傷腹內臟器破裂傷外傷性胰腺炎

大血管破裂或假性血管瘤腹膜后血腫當前38頁,總共77頁。實質性臟器損傷

肝破裂

出血征象、右肩放射痛、伴有膽管破裂(膽汁性腹膜炎)、常合并右下肋骨骨折

脾破裂

出血征象、腹痛較輕、左肩放射痛、常合并左下肋骨骨折

胰腺損傷

合并背痛及附近臟器損傷、常在動態觀察中診斷當前39頁,總共77頁。空腔臟器損傷

上消化道損傷

腹膜刺激征強烈、氣腹征、腹水征陽性

下消化道損傷

腹痛稍弱、感染中毒癥狀重、氣腹征、腹水征可不明顯當前40頁,總共77頁。急診處理

圍手術期處理手術治療腸道菌群的重建損傷控制性手術當前41頁,總共77頁。損傷控制性手術概念以暫時的或簡單的方式、不進一步增加過多損傷來控制腹部損傷,從而有利于復蘇和后期確定性手術的進行。目的救命、保全傷肢;控制出血;減輕污染;避免生理潛能進行性耗竭;為計劃確定性手術贏得時機。當前42頁,總共77頁。脊柱外傷分類

部分損傷:穩定型、不穩定型完全損傷損傷機制

直接暴力間接暴力肌肉拉力病理型骨折當前43頁,總共77頁。脊柱外傷臨床特征

一般癥狀神經癥狀其他癥狀影像學檢查

X線—骨折周圍及局部特征;CT—涉及椎管、特殊部位脊椎;MRI—脊髓損傷當前44頁,總共77頁。脊柱外傷處理治療原則

單純骨折:按一般原則多數需閉合方法復位和固定重度不穩定者需開放性手術脊髓損傷者,著重于脊髓功能恢復與重建預防及治療并發癥:肺、泌尿系感染、壓瘡、靜脈血栓積極康復治療當前45頁,總共77頁。骨關節損傷傷情評估

外傷史局部表現:特有表現(畸形、反常活動、骨擦感),注意與軟組織挫傷鑒別。輔助檢查傷情特點當前46頁,總共77頁。骨關節損傷現場處置

挽救生命創口處理妥善固定迅速轉運當前47頁,總共77頁。當前48頁,總共77頁。創傷護理要點現場救護

迅速脫離危險環境快速初步傷情評估保持呼吸道通暢建立有效靜脈通路處理活動性出血封閉開放性氣胸、開放性腹部損傷迅速轉運傷員當前49頁,總共77頁。當前50頁,總共77頁。創傷護理當前51頁,總共77頁。

急救護理

急救處理原則

迅速護理體檢建立有效靜脈通路特殊傷情處理:腸管脫出、刺入腹部的刀和其他物品當前52頁,總共77頁。急救措施第一步驟把握生命特征:檢查呼吸、血壓、心率、意識、瞳孔。脫去衣服,迅速估計傷情。第二步驟心肺復蘇,尤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

迅速開放兩條以上靜脈,同時配血。有明顯外傷者給予止血(可加壓包扎縫扎)必要時輸血。心電監護(監測生命體征)。當前53頁,總共77頁。急救措施第三步驟詳細詢問病史:分析受傷情況,詢問患者或護送人員、事故目擊者(病史詢問很重要),了解受傷機制,可以幫助發現一些隱蔽部位的創傷,如腹部、脊柱、骨盆損傷。仔細體格檢查。第四步驟施行各種診斷性穿刺,如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各項輔助檢查,如X線、B超、CT、各項化驗(一定要有專人護送,注意患者安全)。當前54頁,總共77頁。急救措施第五步驟

施行確定性治療,如各種手術、胸腔式引流、頸椎牽引、骨牽引及石膏固定等。當前55頁,總共77頁。創傷急救的新進展創傷急救原則:先救命,后治傷步驟:生命體征的監護(脈率、血壓、呼吸、瞳孔、神志)、CPR

止血、包扎、固定抗休克治療(輸液、輸血)、呼吸管理(通暢氣道、鼻導管或面罩給氧、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輔助性診斷(穿刺、抽血、影像學檢查)確定性治療如手術強調反復評估傷情、強調生命支持、強調全面整體觀念、強調各步驟無絕對界限當前56頁,總共77頁。創傷急救的新進展低血壓性液體復蘇理想目的是既補充了容量,改善了組織的氧供,又不因為升高血壓而增加出血量,目前這個理想的平衡點仍然沒有確定。創傷救治中大量輸血的并發癥。大量輸血也容易帶來與常規輸血許多不同的特殊問題,如出血傾向、低體溫、微聚物和肺微栓塞、免疫抑制、酸堿平衡紊亂等并發癥,甚至也是嚴重創傷患者發生MODS的原因之一創傷微創外科以最小的侵襲和最小的生理干擾達到最佳外科療效的一種新的外科技術,問題是由于設備和技術的缺陷,容易遺漏和無法處理復雜創傷當前57頁,總共77頁。護理要點

絕對臥床禁食禁飲完善術前準備早期使用抗生素慎用鎮痛劑嚴密監視病情密切觀察病情并記錄加強引流管的護理重視心理護理當前58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充分供氧

在開放氣道的基礎之上,保證傷員有充足的氧氣吸入,以改善氣體交換,必要時上呼吸機輔助通氣。吸除口腔異物。如病人呼吸頻率大于每分鐘30次,或有呼吸困難,應盡快行氣管內插管的準備。如氣管插管后呼吸困難仍不緩解,則可能有嚴重氣胸、血胸、或血氣胸,應做好胸腔穿刺的準備與配合。當前59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迅速止血

開放性出血傷口:無菌敷料敷蓋,加壓包扎,壓迫止血,變開放傷口為閉合傷口。骨盆骨折出血、軟組織廣泛出血,可使用抗休克方案,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提高血壓,提高全身血液供應。抬高傷肢,增加回心血量。體內臟器大出血,在抗休克的同時,做好術前準備。備好各種夾板,固定骨折,控制休克,防止繼發性損傷,如血管損傷。當前60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輸液、輸血擴充血容量及細胞外液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迅速建立2~3條靜脈通道,臨床上多采用16~18號靜脈套管針進行靜脈穿刺,操作簡單,穿刺速度快,容易固定,管徑粗,能迅速達到補充血容量的目的。(2)選擇液體:晶體液和膠體液兼補為宜。當前61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配血

護士在靜脈穿刺成功后,應立即常規采集血液標本,以便及時做交叉配血及生化、腎功能、紅血球壓積等化驗檢查。

當前62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尿管、胃管與胸腔引流管的留置

搶救中一般均需留置尿管,觀察尿液顏色、性質和量,目的是了解有效循環血量情況及有無泌尿系統損傷和損傷程度。疑有空腔臟器損傷需留置胃管做胃腸減壓,并觀察胃液顏色、性質和量。對合并氣胸傷員,應及時協助醫生行胸腔閉式引流術,減輕胸腔壓力,改善肺氣體交換功能,并嚴密觀察引流液顏色及量。安置后要妥善固定,確保通暢。

當前63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術前準備

在創傷急救中,一個關鍵的搶救階段,是在傷后1小時內對傷員實施手術。因此,在搶救中應同時進行術前準備如皮試、備血、備皮等,以贏得時間,減少并發癥及后遺癥的發生。

當前64頁,總共77頁。重要臟器的功能監測

循環系統的監測

傳統的循環動力學監測指標,如觀察意識、皮膚、觸摸周圍的動脈搏動,測量血壓及中心靜脈壓等,是估價心功能及循環動態的主要方法。

當前65頁,總共77頁。重要臟器的功能監測呼吸系統的監測

包括觀察呼吸的頻率、節律、幅度、口唇、末梢有無紫紺,連續監測血氧飽和度,定時做動脈血氣分析。

當前66頁,總共77頁。重要臟器的功能監測神經系統的監測合并顱腦損傷時,傷員意識由安靜轉入躁動,或由躁動轉入沉睡,結合瞳孔變化,多考慮有繼發顱內血腫、腦疝的可能。有條件者,可連續動態監測顱內壓(ICP)變化。當前67頁,總共77頁。重要臟器的功能監測腎功能監測

創傷后急性腎功能衰竭是繼發于休克之后發生的腎缺血、腎血管壞死的臨床綜合征。可通過嚴密觀察尿量及檢測尿比重來監測。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時尿量少于17ml,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0~1.020,經過補液試驗,則可進一步證實。當前68頁,總共77頁。創傷的急救護理心理護理主動關心,同情傷員,緊急處理做到穩、準、輕、快,沉著冷靜,讓傷員有安全感。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盡快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做好說服開導工作,解除其恐懼的心理。護士對傷員的焦躁行為應善于忍耐和克制,不計較傷員的過激言行,使傷員能配合各項急救治療措施,早日康復。當前69頁,總共77頁。創傷醫療組的人員配備急診科醫師創傷外科醫師急診/監護護士麻醉師信息記錄輔助人員放射技師可選:放射科醫師、CT技師、呼吸治療師、安保人員當前70頁,總共77頁。創傷醫療組的人員配備TL:組長A:麻醉師AA:麻醉輔助GS:創傷外科/普外科醫師OS:創傷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