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古詩詞人物形象賞(解析版)考穿【考向】古代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兩類,一類指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如杜甫《春望》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類詩歌往往用第一人稱的用法。另一類是作品刻畫的人物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詩中的漁翁就是一個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畫漁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這類詩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在偏重敘事的詩歌作品,詩人往往借助筆下塑造的人物或隱喻的人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對社會的看法、對人生的領悟,者寄托自己的理想。【解題思路】1.首先區分詩中的人物形象是詩塑造的形象還是抒情主人公。2.其次掌握詩歌中常見的塑造形的方法:(1)細節刻畫。人物形象多著重物的語言、動作等細節。如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起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利用“嗅青梅”這一細節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闖進來的少年這一動作,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在我們心中立起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帶有幾分矜持的少女的形象。(2)烘托。如柳宗元《江雪》為塑造老漁翁的不怕嚴寒、不怕孤獨的高傲品性而進行的環境氣氛的烘托。(3)背景氛圍的交代。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在描寫人物形象之前,先寫了赤壁的奇偉壯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最后概括于“江山如畫”四字中,正是在這樣雄壯美的氛圍色調中,英雄人物出場了。這里的背景描寫,顯然寄托著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4)鋪陳手法。多見于敘事詩。如杜甫的《兵車行》:“車攤鱗,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這里用鋪陳手法,直敘事,勾勒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3.學會知人論世,結合作者的處、風格、寫作背景等,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答題步驟】1.明確刻畫了什么樣的形象。2.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刻畫人物形運用的手法及創造的氛圍特點。3.概括形象的特征、蘊含的作者想感情或社會意義。【答題范式】本詩刻畫了…的象,是運用了……的手法來塑造的(結合詩句,運用術語),該形象具有特征,表現了詩.……的感情,具有…的社會意義。
典在【、年甘九級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竹枝詞二首(其一)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6.這首詩中的女主人公是一個樣的人物形象?【答案】6.主人公是一位情竇初開(情豐富或內心情感微妙復雜)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春日里,她聽到情郎的歌聲時內心波動。盡管早就情有所鐘,但所愛的人尚未明確表態,所以她心忽陰忽晴、時喜時憂,(意對即可)【解析】6.本題考查把握詩歌人物形象能力。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注意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等細節描寫對人物的刻畫;②注意環境描寫(時間、地點、天氣、周圍景物)對人物的烘托作用③注意前后的對比烘托。“聞郎江上唱歌聲”這一句是敘事,寫這位少女在聽到情郎的歌聲時起伏難平心潮,突出主人公心事重重,“楊柳青青江水平”寫出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自然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主人公內心是極其微妙的,突出了女主人公情竇初開,但所愛的人尚未明確表態,所以她的心忽陰忽晴時喜時憂的微妙情感。【、年江九級中詩歌賞析觀獵【唐】王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2.全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感情?【答案】2.塑造了一個意氣風發、武藝凡的狩獵將軍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志存高遠的感情【解析】2.本題考查描繪學生對人物形的分析和作者情感的把握。這首詩寫的雖是日常的狩獵活動,但“射雕處”贊美了將軍的臂力強,箭法高,突出他的驍勇英姿。表達出詩人渴望效命疆場,期盼建立業的愿望。【、年內古年學考】歌賞析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4.結合尾聯和杜甫的生平,談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答案】4.杜甫前期具有俯視一切的雄壯志;后期是一位關注民眾蒼生的愛國詩人。【解析】考查對詩人形象的分析。《望岳》創作背景:杜甫的青年時期,正處于盛唐時代,穩定、繁榮盛唐氣象使得杜甫早年過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馬輕狂的生活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到洛應進士,結果落第而歸,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杜甫前期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的浪漫與激情,具有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杜甫后期,安史之亂爆發后,杜甫的經歷可分為陷賊與為官漂泊西南兩個分期,這時杜甫落入叛軍手中,被押解到長安。后任左拾遺,又遭貶謫,終棄官入蜀,開了晚年漂泊的生活。安史之亂帶來了無數災難,也使得戰亂的生活題材進入了詩歌的視野中。杜甫將這戰亂帶來的大破壞、大災難通過對底層民眾的悲苦生活的描寫刻畫,廣泛而又全面地展現揭露出來。可杜甫后期是一位關注民眾蒼生的愛國詩人。【、年四九級中詩詞鑒賞。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2畫線的句子勾勒了怎樣的物形象?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勒了一個英武豪邁,氣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發了渴望立功報國的豪情壯志。【解析】分析詩歌的形象特征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明確形象的屬性,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緒,還分析人物的具體的行動、生活的環境等,一般為“在什么環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內心充滿什么情”。如此題“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如何”勾勒了一個英武豪邁、氣概非凡的英雄形象。而分析者的思想感情,要從具體的詩句入手,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抒發了詞人渴望立報國的豪情壯志。點睛:怎樣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主旨以及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緊盯詩歌的“眼睛”。題目詩歌的“眼睛”。透過這只眼睛我們常常能窺探出詩歌的類型、題材、描寫或詠嘆的對象乃至詩作主旨和作家表達的思想情感。因此,緊盯詩題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詩歌的鑰匙提了綱挈了領。直搗詩歌的心臟”。
詩貴含蓄,但無論如何含蓄委婉到頭來總要表情言志,總要把自己的感情態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所以自古以來詩人特別注重詩中最能顯現感情、詩旨的那些字眼或詩句,詩歌離不開意象。意象是詩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達意都要靠意象來建構。【、年黑江年期】詞賞析:詩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形象?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答案】示例:“我”是一個年老體弱、生活窘迫的老人。【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結合具體的描寫和事件來分析。分析:“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看出“我是一個年老體衰的人“卷我屋上三茅”看出“我”是一個經濟上比較窘迫的人來倚杖自嘆”的“嘆息”里面既包含對自己境遇的感嘆,同時也包含著對普通百姓生活的憐惜,看出“我”是一個心家國百姓的人。【、年海九級古詩詞閱讀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牽右蒼帽貂裘騎卷平岡報傾城隨太守射看孫郎。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10.“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抒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酒【答案】10.畫了一個英武豪近、氣概凡的英雄形象。抒發了詞人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業的豪情壯志。【解析】10.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的理解。在整體感知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具體的語句分人物的形象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詞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即指遼和西夏。作者用“挽”“望”“射”等詞語,形象的刻畫了一位英勇無畏、豪氣沖天的英雄形象,達了詩人渴望施展抱負、殺敵建功、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據此理解分析作答。名點古詩詞鑒賞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鑒賞古詩詞,分析古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基本方法有四種:一、聯系作者的個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1.抓作者的生平經歷,思想主張
中高考詩詞一般都注明作者,這些詩人或詞人絕大多數都在課本當中出現過,是考生比較熟悉,雖不是考查他們的代表作品,但是一般是接近主創風格的,這就為我們理解詩歌、把握人物形象供了條件。2.抓注解,把握詩詞內容,了解背景了解寫作背景對把握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命題者一般會在詩詞的注釋中交代或暗示寫作景。如:陸游的《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注釋“滄州”: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這條注釋就暗示此詞是陸游晚年閑居三山是所作。那么,此時的陸游是否能享這一份清閑?胡賊未滅,功業未成,滿懷報國熱情的陸游卻是請纓無路,有志難伸,怎能不感慨萬千?領會了注釋的提示作用,人物形象也就不難把握了。二、聯系詩詞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古詩詞中的意象大多有相對固定的意義,如柳枝表分別、子規表思鄉等,化用典故更是能表達者的情懷。如:杜甫的《江漢》:“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詩中所寫的意象有:“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典故有“老馬識途”。“片云”、“孤月”寫自己孤獨漂泊之苦,“落日”、“秋風”,則比自己雖已暮年,壯心不已。尾聯用“老馬識途”的典故,表明自己還可以為國家效力,也包含了對朝廷怨憤。總結: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漂泊異鄉、孤苦無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報效國家的儒士形象。三、抓住動作、外貌、神態、心理、語言描寫,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往往是通過其動作、外貌、神態、心理、語言表現出來的,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從這幾面入手。如: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魚驚不應人。”詩中有關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的詞語有:“蓬頭”、“側坐”、“遙招手”、“怕驚”。“蓬頭”的外貌、“側坐”的動作,表現了小孩的天真、可愛、機靈,“遙手”、“怕魚驚”的動作和心理體現出小孩的聰明。總結: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可愛機靈、學釣魚的山野孩子的形象。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時代,賦予不同的情感不同作者,不同時代,即使是相同的形象,寄寓的情感也不相同。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用了托物言志、擬人、襯托等表現手法,借飽受摧殘和打擊的梅花形象,為我們塑造了一位至死不會改變自己高貴品格和堅貞節操的詞人形象。而毛澤東的《卜算子梅》則借堅強不屈、斗志昂揚的梅形象,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具有鮮明性格和高尚品格,在艱危之中奮不顧身,在成功之后樂于奉獻的先者和公仆的形象。掌握這四種方法,會有助于我們在鑒賞古詩詞時準確分析詩詞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考通一、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小題。長安()旅懷[唐]白居易軒車歌吹喧都邑,終有一人向。
夜深月明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泣。風吹新綠草牙拆雨灑()柳條濕。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注釋)①向隅:對著墻角。②拆(同“坼”):草木發芽。(1在兩個空格處請分別填入字。(2請結合全詩內容說明你在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答案】(1)早
輕(2“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人向隅立。”京城里人來車往、歌舞升平,但這城市里卻有一人對著墻角而立。表現了詩人孤獨的形象。“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泣。”表現了詩人的思鄉之情。“風吹新綠草芽坼,雨灑輕黃柳條濕。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表現詩人感嘆時易逝、壯志難酬,內心苦悶、悲痛,但仍有遠大抱負。【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和重語句的理解。由“風吹新綠草牙拆”可知,本詩描寫的是早春景色,題目中應該填“早”。而后一句和本句構成一組對偶句,按照對偶句的要求思考,“()”“新綠”對仗,“新”修飾“綠”,體現了早春的特點,所填之字應該修飾“黃”,同樣體現早春景物征,故應該填“輕”。(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人物形的能力。解答此題時明確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結合詩句分析說明。解答本題,首先要讀懂全詩,然后結合詩句意思逐句分析詩人的形象。分析下:“軒車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偌大一個繁華熱鬧的都市,初進長安考中進士,身邊有親人、舊友,孤零零一人看到城市的喧鬧,不免傷感難過。表現了詩人的孤獨。“夜深明月卷簾愁,日暮青山望鄉泣。”“愁”表現孤獨,“泣”則是思鄉太厲害的緣故。按說大丈夫當胸懷天下,不能因為遠離親人而表現懦弱,但對于一個初進長安的有志者來說,這樣的寂與思念反倒顯得真實、可愛。“風吹新綠草芽坼,雨灑輕黃柳條濕。”“新綠”“輕黃”兩種顏色很好地交代出了早春的萬復蘇。早春萬物復蘇的景色引發了詩人對仕途前程的思考。“此生知負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欲三十”就是快三十歲。古人講究“三十而立”,了三十歲要能夠獨自地面對一切困難,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白居易當時已二十九歲,入長安剛中進士,于是不免對自己未來的方向有些焦慮。詩人感嘆時光易逝,想到自己年近三十而無法現遠大抱負,自感辜負韶光,內心苦悶、悲痛。但眼前充滿生機的景色又讓詩人對未來充滿期許和信心【點睛】譯文:京城里人來車往、歌舞升平,但這城市里卻有一個人對著墻角而立。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輪明月掛在天空,想出去走走,身邊卻連個卷簾的人都沒有。看著太陽從山落下,不禁望著家鄉哭泣。一陣風刮過,早春便來了,草木開始發綠;又一陣雨飄過,那剛剛吐出嫩黃的柳條變得愈發濕動人。沒有在年輕的時候有所成就,耽誤了大好青春,馬上就要三十了,想來不禁愁上眉頭。二、閱讀理解訴衷情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12.“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州”塑造了一種怎樣的人物形?【答案】12.英勇善戰,有志報國的英雄象13.胡未滅,鬢先秋淚流【解析】考查詩句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當年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程萬里,為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塑造了一個英勇善戰,有志報國英雄形象。三、詩歌鑒賞。劍門道中遇微雨陸游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注)宋孝宗乾道七年冬,詩人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寫下這首詩。15.詩歌一、二句塑造了一個怎的人物形象?請簡要概括。【答案】15.塑造了一個失意落魄、黯然傷的人物形象。【解析】本題考查賞析人物形象。前兩句詩意為:衣服上滿是灰塵和雜亂的酒漬,遠行游歷過的地方沒一處不讓人心神暗淡和感傷。聯系寫作背景可知,作者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復中,寫詩只是他抒寫懷抱的一種方式。然而報國無門,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陜西前線,過上一段鐵馬秋風軍旅生活,旋即又要去后方充任閑職,重做紙上談兵的詩人了。“消魂”一詞直接點出了作者的失意落魄黯然神傷。所以前兩句詩塑造了一個因報國無門,年華早逝而失意落魄、黯然神傷的愛國詩人形象。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憑闌人·金陵道
(元)喬吉瘦馬馱詩天一涯,倦呼村家。撲飛花,與人添鬢。【注釋】①憑闌人:曲牌名。金陵道中:曲題。②倦鳥:倦于飛行的歸鳥。③撲頭:迎面撲上。④鬢華:兩鬢的白發。19.從情感角度看,這首小令描的“詩人”和下列哪句詩中描寫的人物形象相似()A.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B.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C.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D.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后名。20.賞析詩句“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的妙處。【答案】19【解析】19.題考查學生古詩詞的積累理解。理解這首小令的內容,再分析四句詩詞的意思,辨析答。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最后一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信步漫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馬致遠的這一形與這首小令描繪的“詩人”形象極為相似。故。五、閱讀《木蘭詩》,完成下列小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22.對文中塑造的木蘭這一人物象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B.文章詳寫木蘭戰場上的英雄概,略寫木蘭女兒情懷,豐富了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C.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木蘭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木蘭的行為情態,神氣躍
然。D.木蘭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答案】22【解析】22.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理解與析B“略寫木蘭女兒情懷”表述錯誤。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后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一問一答出木蘭的心事二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市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表示對此事的極度重視,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夸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第三段,概寫木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夸張地描寫了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后寫木蘭功勞之大,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鄉。第五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木蘭一連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后情不自禁的喜。其中一,二,三,六段詳寫木蘭女兒情懷,四,五段略寫戰場上的英雄氣概。從內容上突出兒女情懷,富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感人。故選B六、詩歌閱讀《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甲】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天狼。《浣溪沙》蘇軾【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①,牛衣古②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注釋】①(āo)車:即繅絲車,抽繭出絲的器械。“繰”同“繅”。②衣:蓑衣之類的具,這里指穿牛衣的人。這首《浣溪沙》詞是蘇軾43歲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25.請分析兩首詞中刻畫的人物象有何不同?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分析。【答案】25.示例:【甲】詞刻畫了一個心勃勃,英武豪邁,保家衛國,征戰沙場的英雄形象。如上描繪的心態、舉止(狂;左牽黃,右蒼;親射虎,看孫),下闕刻畫的胸懷、氣(遣馮唐、射天狼等將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詞刻了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太守形象。從“敲門試問野人家”中“試問”
一詞看出了詞人既滿懷希望討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入心情,將一位太守與普通農民的關系寫得親切自然。【解析】詩歌賞析先要讀懂詩歌作品,這要求我們對一首詩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確的理。對于我們來說,古典詩歌或多或少的存在著語言障礙,對有些詩歌,我們必須依靠前人的注釋才夠讀懂。而且古典詩歌中經常會運用典故,正確地理解典故的含義,對于讀懂詩歌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懂詩歌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詩歌進行分析:一是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及寫作情況,要入分析詩歌作品,必須先了解作者。二是對作品自身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進行分析,對較短的作品,律詩、絕句等可以逐句分析。25.【甲】詩開篇“老夫聊發少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壯觀的出獵場面!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帝派馮唐持節赫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的侵擾。【乙】詩上片寫的是農村生產勞動的繁忙景象,下片轉入寫求雨途中行路的艱辛,突出作者的受和意識活動。“酒困路長惟欲睡”是對上片的補充。在結構上,這一句又是倒,它說明前三句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人體困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眼朦朧中來的片斷,并非是視覺構成的完整統一畫面。“日高人渴”兩句,雖然寫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農民家里水的意識活動,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了一村又一村,這時已是日高熱,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來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試問”一詞得十分講究既出了作者滿懷希望想討杯茶解的心情又擔心農忙季節農家無人自己不便貿然而的心情。信筆寫來,不事雕琢,但卻栩栩如生,刻畫出一位謙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將一位太守與普農民關系寫得親切自然。真在【、年湖省州中語】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問題。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0.詩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
【答案】詩歌在尾聯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對詩人的形象有一個具體的刻畫。“白頭搔更短,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戚景象,心焦慮至極,不覺于極無聊賴之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發。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長安數月,頭發更為稀疏,用手搔發,白發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可見其蒼老之,他因憂國傷時而過早衰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憂愁蒼老的詩人形象。【解析】此題考查對古代詩歌人物形象的鑒賞能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意思是“愁悶心煩只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詩人面對眼前一片慘戚景象,內心焦慮至極。再加上外在的境,不停的戰亂,使自己流離失所,以至于憂愁使自己的青絲變白發,又不斷脫落,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白發”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發了、疏了,從頭發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蒼老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的藝術形象。【點睛】譯文:國都淪陷只有山河依舊,春日的城區里荒草叢生。憂心傷感見花開卻流淚,別離家人鳥鳴令我心悸。戰火硝煙三月不曾停息,家人書信珍貴能值萬金。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年江省江】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6~8題。過李處士山居姚合①閑居晝掩扉,門柳蔭蔬畦。因病方收藥,尋僧始度溪。少逢人到戶,時有燕銜泥。蕭灑②身無事,名高孰與齊。【注】①姚合:唐代詩人,元和十一年進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②蕭灑:同“灑”。7.結合前三聯內容分析李處士的象特點。分)【答案】①門前柳樹成蔭、畦成行可以看出李處士熱愛田園生活;②從白天關門、少有人來可以看出李處士不喜與人往有病在身邊不得已才接受別人饋贈的藥可以看出李處士不喜與往來③從愿與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處士超脫(或“厭倦”)塵世的特點。(意思對即可)【解析】此題考查評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結合寫作背景、全詩內容和詩歌的主旨來考。詩人姚合,元和進士,授武功主簿,官秘書少監,世稱姚武功,其詩派也稱“武功體”,其所作篇多寫個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詩人詩歌的主旨是表達對詩人田園生活的熱愛、對世俗的厭倦。從首“閑居晝掩扉,門柳蔭蔬畦”門前柳樹成蔭、菜畦成行的景物描寫中,可以看出李處士熱愛田園生活;“少逢人
到戶,時有燕銜泥”可以看出李處士不喜與人往來;從愿與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處士超脫(“厭倦”)塵世的特點。【、山東德市考文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22(一)鵲橋仙一風月陸游竿風月,一蓑煙而,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潮生理,湖平系纜,湖落港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注】①釣:位于漸江省的富春山麓,相傳東漢嚴光,曾隱居于此耕讀垂釣。8.詞中“我”的身份是什?生狀況怎?(3分【答案】“”是一名漁父。分)星戴月,櫛風沐雨,湖漲便駕舟出發,潮停就撒網捕魚,湖落即放歌回家。貧窮自在,遠離塵。(2分【解析】考查對詞的內容的理解。由詞的最后一句“我自是無名漁父”可知“我”的身份為漁由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去”可知,“我”的生活狀:賣魚的時候恐走近城門跟前更不用說還會到鬧市深處去了。潮生時出去打魚,潮平時系纜,潮落時歸家,生活規和自然規律相適應,無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那樣沽名釣譽,利令智昏。根據題意將詩句翻譯成現代漢作答即可。9.對漁父這個形象,你怎么?(3)【答案】窮獨善其身。人生然不得,就拋卻紅塵,獨守淡泊,親近自然,漁樵余生(3分【解析】考查對詞的主旨的理解。く鵲橋仙一竿風月》是南宋詞人陸游寫的一首詞,詞中借一棄絕紅塵,隱居江湖不求名利,惟日日捕魚為生的漁父形象,來表達詞人英雄失路,不得不退居江的感慨和無奈,與一般的追求閑情逸致的隱士情懷有所不同。由最后一句“時人錯把比嚴(嚴光即嚴子,漢代著名隱士),我自是無名漁父”知“我”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祿,即使生活清貧,人生不志,依然能夠獨善其身,以捕魚為生也樂在其中。據此理解作答即可。【、2019山省莊中語】讀下面的詩歌,完成7~8題。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7.詩歌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漁翁形?(2)【答案】孤、頑強、高傲(“不畏嚴寒、堅持垂釣、傲然獨立”等)。(2分意思對即可)【解析7.本題考查詩歌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這兩小題,應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扣住“雪”分析環境,抓住“孤”“獨”“寒”等詩眼分析“蓑笠翁”這一形象。《江雪》這首詩大約作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他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歌詠隱居
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電圖操作流程質量控制
- 五年級下冊寫人作文《那一刻,我長大了》范文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研組課外活動安排計劃
- 小學教導處后勤協調職責
- 礦業企業人員穩定性保障措施
- 六年級英語多媒體教學計劃
- 小學疫情防控班主任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總結范文
- 商業銀行信貸審批壓力測試流程他
- 城市燃氣技術培訓實習報告范文
- 醫藥行業材料供應計劃和保障措施
- 2025年中小學暑假安全教育主題家長會 課件
- 近視管理白皮書(2025)專家共識-
- GB/T 31586.1-2015防護涂料體系對鋼結構的防腐蝕保護涂層附著力/內聚力(破壞強度)的評定和驗收準則第1部分:拉開法試驗
- 水泵試運行調試記錄
- 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統計分布和計算
- 組織部處級干部培訓審計財經紀律課件
- 史上最全最權威婦產科icd編碼培訓【版】課件
- 心血管診治與搶救標準操作規程(SOP)
- 星級酒店MOD值班管理制度管理辦法
- 中南大學自主招生綜合素質測試面試試題答題技巧
- 科爾沁蒙古族草原上的婚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