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改變一切夸張還是預見?(圖)_第1頁
微博改變一切夸張還是預見?(圖)_第2頁
微博改變一切夸張還是預見?(圖)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博改變一切,夸張還是預見?(圖)

“眼珠子都轉丟了,也沒找著那忐忑勁兒。”去年,王菲這句戲言,無意之間令龔琳娜的《忐忑》扶搖直上,最終獲封2010年網絡第一“神曲”。今年1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嶸發起的“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活動,在網上催生出一股聲勢浩大的“隨手拍”浪潮,一時間輿情洶涌。當活動從打拐轉向“禁乞”引發爭議的同時,“隨手拍”竟然火速衍生出“解救剩男剩女”等一系列跟風形式。上述這些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上:微博。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安迪·沃霍爾曾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而在沃霍爾去世20多年后,以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在中國的興起,則為這句預言帶來了無盡的詮釋案例。“我是一個微博控。”李開復毫不避諱地承認這一點,他每天起床后和入睡前,通常都會做的一件事就是瀏覽微博。從2009年8月開通至今,他的新浪微博已擁有378萬粉絲,騰訊微博聽眾更是接近千萬之巨。“說來好笑,我最早開始使用微博,竟然起因于他人對我的冒名頂替。”2009年4月,當時還在谷歌擔任中國區總裁的李開復發現,有一個Twitter賬戶,頻繁以他的口吻向外發布有關谷歌中國的消息,一些不實信息招致媒體誤解。為了“以正視聽”,李開復于2009年8月27日,在新浪微博上注冊開通了個人賬戶,開始了他的微博之旅。在借助微博超乎尋常的傳播速度表達個人觀點的同時,李開復也注意到,互聯網投資人蔡文勝等知名微博博主的共性,例如定位清晰、注重微博質量、保持更新頻率,善于使用各種擴大影響力的技巧等。在創立“創新工場”之后,他不僅利用微博平臺掀起了空前成功的媒體宣傳攻勢,還親身參與了一次幫助被困美國網友順利回國的網絡救援行動,這促使他對微博的傳播機制、潛在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一個擁有幾萬粉絲的微博,影響力等同于一份雜志,擁有幾十、上百萬個粉絲就升級為廣播電臺,當粉絲數量朝千萬大關邁進,就等于辦了一個私人電視臺。”●專訪李開復1微博是社會化的傳播平臺南方日報:微博的確是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但說它“改變一切”,是不是有夸大之嫌?李開復:之所以選了一個比較大的書名,除了吸引眼球,我覺得是因為微博的作用比大部分人想象的都要大。說它“改變一切”,其實真的不夸張。首先,因為微博只有140個字,方便轉發和信息共享,它既是媒體又是社交平臺,可以讓你個性化地篩選想要接收的內容和資訊。它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業余記者,隨時隨地發出自己的聲音;同時又扮演業余編輯的角色,負責任地向粉絲推介信息、添加評論。這種記者/編輯混合身份的模式,代表了一種自發組織的群眾智慧。其次,微博的機制是鼓勵實名的,那些受人關注的微博,它們的粉絲都知道這個人是誰。第三,微博符合人性欲望,它可以滿足人們包括社交、“微博打拐”等活動,讓沉默的大眾也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幫助政府部門聽取民意,“方舟子打假”也把戰場移到了微博上。總的說來,微博是社會化的傳播平臺,是媒體的觀望臺,是維權的工具、門戶網站的取代者,品牌的塑造者,交友和發揮個人影響力的渠道。這就是我說它改變一切的原因。南方日報:您剛才提到微博的“半實名制”具有監督和“糾錯”的能力,但事實上微博最近也屢傳假消息,例如金庸“被傳去世”,蘋果的喬布斯壽命只剩6個星期等,還有很多虛假的“尋親”、“求助”消息,甚至有評論說微博開始成為“不實信息發布和流竄的第一陣地”,您怎么看待這一現象?李開復:我覺得任何的工具都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正面、負面的作用兼具,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微博,它們只是平臺、是工具、是社會的鏡子,社會不是完美的,負面的影響就無法完全消除。但整體上來看,正面的作用更大。比方“微博求婚”就被廣為轉載,所以我相信,微博上傳遞的訊息中更多的是有益的、讓人開心、感動的事情。就我目前觀察到的情況而言,我想微博上虛假信息的比例還是要比其他互聯網媒體要好一些。我想只要每個人在發布或者轉發一條微博時都能提醒自己要有責任感,那么群眾的智慧會讓微博走得非常遠。2新媒體的力量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重視南方日報:無論是Facebook還是微博,許多人都感嘆它們會讓你“上癮”,大量占用時間,導致閱讀和思考的“碎片化”,對此您有何評價或者建議?李開復:我也時常聽到這樣的抱怨:一晚上就發了幾條微博,什么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時間管理”的問題,不是微博的問題,什么都會上癮,網絡游戲也會上癮啊。如果你覺得微博“占用”了你的時間,換個角度來說,為什么不用它來“激活”你的零碎時間呢?比如在等車的時候你就可以用手機上微博。不是任何渠道都可以那么有效率的幫助你拓展社交關系或者獲取知識,如果你善于利用微博,發揮它靈活便捷的優點,就會在其他方面得到無形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補償。我個人的體會是,微博是實時的東西,不必專門花時間泡在上面,利用工作間隙,作為生活調劑,一天看個四五次,每次看個十幾二十分鐘即可。南方日報:您如何看待微博與傳統媒體之間的關系?李開復:微博具有實時、高效和病毒傳播的特點,微博類的社會化媒體必然會蠶食掉傳統媒體的一些領地。很清楚的一點是,人們正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微博上,這對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提出了挑戰。從影響力的角度說,微博必將擔負起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那部分功用,這種新媒體的力量也一定會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