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口數量、結婚登記數量、離婚登記數量、結婚登記年齡、離婚登記年齡及離婚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分析_第1頁
青島市人口數量、結婚登記數量、離婚登記數量、結婚登記年齡、離婚登記年齡及離婚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分析_第2頁
青島市人口數量、結婚登記數量、離婚登記數量、結婚登記年齡、離婚登記年齡及離婚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分析_第3頁
青島市人口數量、結婚登記數量、離婚登記數量、結婚登記年齡、離婚登記年齡及離婚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分析_第4頁
青島市人口數量、結婚登記數量、離婚登記數量、結婚登記年齡、離婚登記年齡及離婚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市人口數量、結婚登記數量、離婚登記數量、結婚登記年齡、離婚登記年齡及離婚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分析

2019年年末,青島市常住人口949.98萬人,增長1.12%。其中市區常住人口645.2萬人,增長1.57%。

《2020-2026年中國婚慶行業產業運營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青島市2019年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28.6歲,呈逐年增長趨勢,比2015年增長了0.6歲。此外,2019年青島市共有52098對情侶喜結連理,但這一數據比2018年減少4538對,比2011年減少了26662對,創十年來新低。與此同時,2019年也有24896對夫婦辦理了離婚登記,比2010年增加了11458對,創十年來新高。

平均結婚年齡逐年增長

從2010年到2019年,青島市共有649340對夫妻登記結婚,平均每天有178對新人結婚。不過,這10年間,青島市結婚登記數量基本上呈現逐漸降低趨勢。

其中,除了2010年結婚登記數量為57251對,為前后相鄰幾年數量最低外,從2011年開始,青島市結婚登記數量逐年降低。

2011年,青島市結婚登記數量為78760對,平均每天有216對新人走進結婚殿堂;到2019年,結婚登記數量已降至52098對,平均每天只有143對新人結婚。也就是說,9年間結婚登記數量下降了超過三成。

伴隨著結婚登記數量的逐年降低,平均結婚年齡也逐年增長。大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4年,青島市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均在27.5歲左右。

如2010年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27.5歲,2011年為27.3歲,2014年為27.7歲。到了2015年后,初婚登記平均年齡達到了28歲,此后逐年增長。2019年初婚登記平均年齡為28.6歲,其中,男性為28.5歲,女性為28.6歲。也就是說,從2012年開始,島城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與初婚登記平均年齡大體一致的是,從2012年開始,島城再婚登記平均年齡也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從40.1歲增長至2019年的41.4歲,其中男性為41.6歲,女性為41.1歲。

10年離婚數量增八成多

從登記離婚的數據分析,過去10年,青島市共有201015對夫妻登記離婚,平均每天有55對夫妻離婚。

其中,2010年至2013年全市離婚登記數量逐年升高,從13438對飆升至22158對,增幅達65%。2014年,全市離婚登記數量為20951對,較前一年有所下降;2015年,全市離婚登記數量再次下降,為20424對。

不過,從2016年開始,離婚登記數量再次逐年升高,2019年這一數量達到了24896對,平均每天就有68對登記離婚。與2010年的13438對相比,2019年離婚登記數量增加了11458對,增幅達85%。

同樣,伴隨著離婚登記數量的增長,全市離婚登記平均年齡也基本呈現增長趨勢。其中,2010年離婚登記平均年齡為36.9歲,男性為38歲,女性為35.8歲;2019年離婚登記平均年齡為39.7歲,男性為40.5歲,女性為38.8歲。

從大數據可以看出,離婚登記平均年齡與再婚登記平均年齡也是呈現出了一致性。結婚登記數量越來越低,結婚年齡越來越大,離婚登記數量越來越高,這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現象。

晚婚:女性變得更加獨立不愿意將就

面對逐年下降的結婚率,很多人紛紛發問,現在的年輕人都怎么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晚婚甚至不結婚?

對此,青島市心理專家、婚姻家庭培訓講師董汪洋分析認為,晚婚、不婚現象背后,既有現代社會文明進步帶來的婚戀觀轉變,也有經濟壓力、工作壓力、單身青年所屬群體自身特點所帶來的影響。

“經濟方面,如今的青年人尤其是女性,很多人都能實現經濟獨立,因此在配偶選擇上更加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愿意將就。找不到好的,何必要結婚?不少單身青年會有這種完美主義思想。”董汪洋說,另一方面,結婚需要房子、彩禮等,經濟壓力相對較大,也會導致一些年輕人晚婚。

此外,年輕人的文化程度大大提升,很多年輕人研究生、博士生一畢業就已經到了晚婚的年齡。此時,他們的思想更加成熟,擇偶標準要求更高,對工作也有更高的追求,這也成為晚婚的重要因素。

董汪洋還提到了情感交流減少也是導致晚婚甚至不婚的原因,“隨著科技的發達,從網絡上看我們的交際圈在擴大,而現實中卻在變小,也就是說面對面情感交流的機會在變少,也影響著年輕人的婚戀。”

百合佳緣集團在今年1月6日也發布一份《2019中國職場男女婚戀觀報告》,報告顯示,“工作忙”目前已成為很多當代職場人戀愛路上的絆腳石。

調查顯示,大部分男性和女性都認為“工作忙碌會影響戀愛”,主要覺得受影響的方面是沒精力,沒時間見面和交流。當工作與戀愛出現沖突的時候,超六成女性優先選擇了工作。

此外,成家立業不可避免要與當下的就業形勢相沖突,在男性心中,自己的最佳婚齡平均為29歲;女性認為自己最佳婚齡平均為28歲。

離婚:不少年輕人對待婚姻比較隨性

與結婚率走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逐年上升的離婚率。

對此,從業21年的婚姻家事律師、青島市律師協會婚姻家庭及財富傳承委員會主任肖雪靜也深有體會。

“十幾年前,離婚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家暴問題,實在過不下去了選擇離婚。”肖雪靜說,如今離婚的原因更多元化,比如一方出軌、在婚姻中不想委屈自己等。而這其中,女性選擇離婚的也逐年增多。

“一方面女性越來越獨立,不愿意將就;另一方面社會包容度越來越高,很多女性離婚后也不怕不好找。”肖雪靜介紹,去年她接手了幾十起離婚案件,不少都是已經實現一定的家庭資產積累,生活富足。從年齡上來看,大多數為70后、80后。

“不少年輕人的思想是好過就過,不好過就分開,對待婚姻比較隨性,這也是導致離婚率逐年上升的原因。”董汪洋說,在其接待的婚姻咨詢案例中發現,特殊的成長環境會讓不少獨生子女產生人人為我的想法。

“在婚姻中,他們個性太強,控制欲太強,希望對方服從自己,出現問題不會首先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指責對方,不懂得包容,最終導致婚姻破裂。”

此外,在工作中董汪洋發現,依賴性強和界限不清也是導致年輕人離婚的主要原因。“雖然兩個人牽手走入婚姻,但他們并沒有從原生家庭中出來,他們的生活還牽扯著兩個原生家庭。小兩口的爭執很容易引發兩個原生家庭的戰爭。到最后往往是年輕小兩口并沒真正想離婚,而兩個原生家庭卻打得不可開交,最后導致小兩口分道揚鑣。”

通過長期的婚姻咨詢經驗積累,董汪洋給走進婚姻中的人開出了一劑良方——“三個‘三分之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