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畫”釋甲骨文“鏟字中的燧人族系與文化摘要:燧人族系在燧人、炎帝、高辛及契等歷史階段,形成了“『”“'”“J”等特定意蘊的圖畫式文化符號,這些文化符號最終組成了甲骨文“”字。甲骨文之“玉”由此揭示著燧人族系從燧人到炎帝,從炎帝到高辛氏再到閼伯的發展歷程,及燧人族系世代理“火”、重“辛”,以文化創新維護氏族發展的特點。燧人族系應是遠古時期一支世系綿長、族號屢變,文化影響深遠的強大氏族。關鍵詞:“尹字;燧人族系;文化在中國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中,或言燧人氏是被伏羲氏取代、與伏羲氏并列的三皇之一。傳說女媧氏等“十五世,皆承伏羲之號”[1]儂),但燧人族系則長期隱而不現。有學者據燧人氏與炎帝皆為火發明者,認為燧人氏為炎帝肇始即始祖,而炎帝之裔則稱9宗叁等。[2](p107)這一研究雖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燧人族系的發展理脈,但并未對此發展理脈提供更為深層的論據。中國古文字具有圖畫的特點,“其結構皆社會事狀之反映”,是了解古史的極為珍貴的資料。[3](p1)從相關的遠古神話傳說看,甲骨文之“玉”(商)本是燧人族系圖畫式文化符號的組合,是商族的燧人祖源及燧人族系發展信息的載體,揭示著燧人族系漫長的文化發展歷程及族號演變之謎。一、甲骨文“玉”之"■”本燧人氏火文化意象甲骨文“商”字主要有“'”、"人”、“玉”三種字形,金文“商”字有個”⑷、“,”兩種書寫形式,籀文“商”字則寫作“針'。⑸(P121)這些“商”字的字構雖然有所不同,但大體可以歸入甲骨文的三類商字之中。上述三種甲骨文商字,共可拆分出“■'、"腦”、“廠?”及“;”四個形符,“商”亦大體有二象形形符“人工三象形形符“人”)及四象形形符“」')三種構成形式。郭沫若認為“V”(辛)為一象形字,“V”之為物,“殆如今之圓鑿而鋒其末”⑹(P155)。漢代學者認為,“辛”中之“一”表陽7](p741)。“火,太陽也”⑻(P3),“太陽”亦可指“火”,“辛”中之“一”即具“火"意。"■'在甲骨文、金文中也作“¥”、“孑”[5](p751)。那么,“辛”中之“一”當是“U”的異形,“D”從而亦具火意,其形即如火狀。“辛”義“愆陽”即“太陽”[7](p741),本身更具表“火”之蘊。朱芳圃釋””為“爨薪”、“燭薪”[3](p19-20),其“V”亦與火密切相關。如果將“鋒末之圓鑿”與“火”意相合,那么“V”就是“鑿”(鉆)物起火之“畫”。Q中國古代有燧人氏鉆木取火的傳說。燧人氏“上觀辰星(心宿二別稱,即“大火”),下察五木,以為火也。"[9](P3853)即燧人據天上辰星的啟示,發明了人工取火之術。如此,燧人氏發明“火”的“故事”,就包括上之天“火”與下之人工火。在中國古代所有鉆木取火的傳說中,唯燧人氏鉆木取火的故事具有這一特點。事實上,“V”(?)有上下二“一”即“二火”。如果上“一”表示燧人觀察的“大火”、天火,下“一”表示燧人鉆燧所起之人工火,那么,"■'就是燧人氏“火”故事的“圖畫”符號,也是燧人氏族的文化徽志之一。Q朱芳圃結合商人主“大火”(星名)的傳說,認為“V”是“燭薪”之象,“二”為安放“V”的“底座”,"設燭薪于二上以象征大火之星。或增象星形,意尤明顯。又增,附加之形符也。”朱先生似認為“玉”的初始之義,是商人“主大火”等“社會事狀”。[3](p36-37)然而,就甲骨文“V”的燧人氏文化內涵而言,朱芳圃先生的這種商義之說是可做推敲的。二、甲骨文""'字形符的炎帝高辛閼伯意象甲骨文“中,字中”.,的燧人“火”故事之意,應是“圖畫”式“7”字表達的原始意蘊。這一部族之所以稱為“燧人氏”,應由此族鉆燧取火之事而名,此即后世所謂“因事命氏”的原則。從炎帝圖騰與燧人傳說、炎帝之號與“V”
的關系看,“玉”中之“V”亦是炎帝族文化符號,而'""、"「■”則是炎帝之后高辛氏、高辛之“子”閼伯的文化符號,這些符號同樣也是炎帝、高辛、閼伯得號之因。首先,火(日)、鳥“相合”是炎帝氏族的族徽,如圖o[2](p107)圖中亦有一“圓”,可表“天”之意象。燧人氏感“有鳥啄木,粲然火出”而鉆木取火[9](P364)。這是燧人氏火“故事”的又一版本。“啄木”出火之“鳥”當是燧人氏文化中的“神”鳥。“燧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汪燧皇于天"[8](p3,“天”亦是燧人氏的文化符號之一。天、火(日)、鳥亦是燧人族的文化標志,三者組合而成的“圖畫”就是炎帝族的族徽;反之,炎帝的族徽可能就是燧人傳說的“圖畫”符號。傳說“燧人始鉆木取火”,以“火紀”且稱“燧皇”[9](p365),炎帝亦發明人工取火、以火紀且稱“火師”[10](p1386),二者的文化特質是一致的。“V”(?)上下“二火”相加即為“炎”,那么,炎帝之“炎”實由“V"生,"?'除為燧人氏文化符號外,亦是炎帝族的文化符號。從炎帝圖騰與燧人傳說的一致性及炎帝稱號與的“V”關系看,燧人與炎帝可能是稱號有別的同一部族,屬于遠古“同姓而異其國號”0的現象。燧人族由“皇”而為“帝”,應是伏羲氏取代燧人氏而“王”,燧人氏族地位一度降低的結果。其次,“灶”可能是炎帝發明的:“炎帝于火,死而為灶o"[11](p1454)“相鬻井灶,以濟萬民。”[12]《說文解字》之灶寫作“富”,穴部,從穴直亙省聲”[7](p345),本質為“穴”,“灶,炊穴也”。穴之篆文作“EH”[7]儂43),因而“玉”之“A”類穴。徐中舒就認為唯”之"7”為穴Mo那么,“玉”之"以’意亦可釋為臉”。炎帝“死而為灶”,應是炎帝生前發明了“灶”,但死后方升格為灶神之意,炎帝后裔之族由此成為“灶神”之族。炎帝后繼族裔“灶神”之族的形態,應是燧人族文化標識形態的一次大變遷。“燧人始鉆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于禽獸”'[9](p363)燧人氏的重要貢獻,不僅在其發明的人工取火術,更在其將火運用于食物加工,以飲食方式將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產生人之所以為人的初步觀念。食物加工在遠古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是現代人很難想像得出的。《說文解字》釋“炮”為“毛炙肉”:“炙肉者,貫之加于火。毛炙肉,謂肉不去毛炙之也。”[7](p482)“炮”僅是對動物性食品的粗加工,它應是狩獵時代的食物加工方式。灶的使用應擴大了食物的加工品種,擴展了人類的食物來源,促進了遠古農業經濟的發展。這當是炎帝被尊為灶神的重要原因。如果“,'代表燧人、炎帝的文化特點,“二”是炎帝后繼氏族的文化標志,那么,從炎帝到炎帝后裔氏族的文化發展歷程,就可用“'”這一“圖畫”字來表示。“穴”上立一“辛”,其意就是“高辛"("'"),“穴”上立一“辛”,亦似,,穴,,上生,,火,,即灶狀。一說炎帝之裔稱俊、^、叁等⑵(p107),帝嚳高辛氏之名即為叁[14](p45),其崇拜之物為“俊鳥”即“日中神鳥”[15](p25)。“日中神鳥”則為炎帝圖騰之狀,叁與炎帝的圖騰當是一致的,五帝之一的“高辛氏”應是炎帝族的后裔。第三,傳說商族之祖契為帝嚳(高辛氏)之手10]91218),那么契也應是燧人、炎帝的族裔。如前文所言,天、火(日)、鳥是炎帝族徽的重要因素。這一組合中的“鳥”,既可以為“火”鳥,也可以為“天鳥'。古文化中的天、火皆有至陽之性,“天鳥”亦即“火鳥”。天、火至陽即“愆陽”“愆陽”又為“辛”,此“鳥圖”所成之字即為“”(鳳)[4](p1260)。古人認為“天玄地黃”,“卜亦可稱為“玄鳥”。史載商族的圖騰就是“玄鳥”,因而炎帝、商族圖騰是一致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炎帝、高辛、商族同屬一族的可能性,契為高辛氏之子也是較為可信的。商族之祖契號閼伯[10](p1218)。《爾雅?釋天》:“大歲(木星)在甲日閼逢。”“在卯日單閼o"[16](p168—169)那么,契似有觀測歲星之職,閼伯之號應由契的職事而致。但閼伯在觀測歲星之外,亦觀測、祭祀“大火”[10](p1218),契實則負有觀測歲、大火兩星之責。通過觀測大歲與大火在天空中的位置關系,可能使以大火測定的歲時更為精準,從而促進古代歷法技術的進步。商人對本族這一文化發展歷程的記載,就是在原高辛氏之“”中加一表契之功的“雙星”(「?)“圖畫"。"'"中加“雙星”之后,甲骨文之“玉”最終形成。如果甲骨文之“。確實存在圖畫意蘊的發展階段,那么這種圖畫意蘊的“玉”表述的就是燧人族系的發展史,是燧人族系發展過程的歷史記憶符號也是燧人族系特殊的文化標識符號之一,是維系燧人族系族屬認同的重要標志。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甲骨文之“商”形成地名、人名、方國名之義o[4](p214)這些新義與“圖畫式”之“商”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但總體趨勢則是圖畫式族系確認功能漸趨模糊。這是在漫長的歷史記憶遺忘過程中,圖畫字“故事”大多無法再現的必然結果。燧人族系長期隱而不現,與圖畫字文字化造成的表意演變不無關系。三、從甲骨文“口看遠古燧人族的文化特點燧人、炎帝、高辛、閼伯的族系關系表明,在伏羲氏取代燧人氏之后,燧人族的發展雖然一度衰落,但炎帝、高辛氏及商族的存在與發展,仍使燧人族系成為遠古時期歷史悠久、盛族間出的一大氏族,僅炎帝族就有“八世”五百三十年之久”[1](p5)o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這一氏族保持著自身突出的文化特色,并以此維系著氏族的不斷發展。首先,燧人族系長期保持著理“火”之“官”的身份。燧人稱燧皇,炎帝稱火師。商族之祖契為陶唐氏(堯)的火正[10](p1218)o火正地位雖低于燧皇、火師,但三者的職責并無差別,司火是燧人族系的重要傳統。燧人以火紀,炎帝以火紀,即以火“名百官”。下文所言的商人先祖也仍保持著以火紀官的特點。燧人觀測“大火”,炎帝“上承熒惑(火星)”[12],契亦觀測、祭祀“大火”[10](P1218)。“大火”是古代判斷季節變化的依據。炎帝“以火紀時”“正氣節,審寒暑,以平早晚之期”[⑵,契也是“以火紀時”之“官”。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燧人族理“火”的“世宦”特點相當悠久。其次,燧人族系具有重“辛”的文化特點。辛最初是燧人氏特有的文化符號,炎帝之炎也是對辛的異稱。商族也以“辛”族自視,祭祀包括高辛氏在內的先祖,形成重“辛”、以“日”為名、以“辛”為徽志的文化特點Mo甲骨文之“中'對燧人氏文化符號("-')的傳承及“玄鳥”圖騰的相對穩定,是燧人族能夠保持自身文化記憶的重要原因。“■'(平)包括天地之火。“天火”是燧人族觀測的對象,“地火”是燧人族管理的民間之火,“7”(平)又是對燧人族理“火”職責的概括。燧人族系世代為理“火”之官,是其形成重辛文化的前提條件。第三,燧人族系的發展是基于文化創新的發展。燧人族系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燧人氏發明取火術,炎帝發明灶,契觀雙星,修歷法。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氏族社會的進步,并使其保持了相對強大的勢力,是其形成“世宦”地位、重辛文化的重要基礎。這些發明、發現皆是潤澤人類社會的大“德”。如果“同姓而異其國號",“國號”之變出于“章(其)明德”之因,那么燧人族系之燧人、炎、高辛氏、閼等“異號”,就是這一族系“德”變的必然產物。文化貢獻即“德”是燧人族系標識“國號”的重要依據和傳統。第四,在燧人族系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大功用有別的氏族標識符號:其一是由“?'、"w”、“I、.”構成的“邙,這一歷史記憶符號,其二由“”為標識的文化圖騰符號。前者載錄的是燧人族系的歷史信息,也是形成燧人族系不同稱號即得“氏”之由;后者則是燧人族系神化的先祖圖騰即氏族之“姓”。氏族之姓即圖騰是相對穩定的,而氏則是可以有所演變的,這是遠古氏族“同姓而異其國號”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兩大功能有別的氏族標識符號,是燧人族系文化的又一特點。此外,源自燧人氏族文化符號,表達“陽尊”之意的“V”,是使燧人之鳥圖騰,區別于普通之鳥圖騰,具有陽尊地位之“了的關鍵。換句話說,燧人氏“V”文化的發展,促進了原始圖騰神性的升格;其“”圖騰亦是華夏文化的主要圖騰圣物。從古“龍”字形體意蘊的演變看,“?’同樣是促進龍圖騰由蛇龍到“火龍”、龍之神性升格的重要因素[1。]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燧人氏“-'文化的發展,塑造了華夏族兩大神化性的先祖圖騰,燧人氏的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是塑造華夏圖騰文化的重要因素。四、結語總之,甲骨文""'字作為燧人族系三大文化符號的組合式“圖畫”,載錄了燧人族系從燧人到炎帝,從炎帝到高辛氏再到閼伯的發展歷程,是燧人族系發展史上重要的歷史記憶符號。在燧人族系的這一發展過程中,文化發展與創新是其維持族系生存的重要動力。如果伏羲氏是中國遠古重要的部族力量的話,那么燧人氏可能是一支僅次于伏羲氏的,族系綿長、勢力強大,對華夏文化影響深遠的氏族。伏羲氏族在不同社會階段有不同的龍圖騰之象[18]伏羲氏圖騰具有與時俱進的文化特點。相反,燧人族系的圖騰形態、意蘊相對單一,其存在基礎可能會不及龍圖騰那樣廣泛與深厚。伏羲之號存在十五世之久,而燧人氏之號似僅存一世,炎帝之號似存八世,燧人族系之號變化較多。后世稱伏羲為華夏之祖、炎黃為伏羲之后,應是二族聯盟長期存在、相互通婚、先祖記憶模糊及后世大一統政治發展的產物。這些應是燧人族系實存而名衍的重要原因。參考文獻:[1][晉]皇甫謐《帝王世紀》[M].濟南:齊魯書社,1998.[2]王大有、王雙有.圖說中國圖騰[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3]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M].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K].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5]王延林編著.常用古文字字典[K].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年.[6]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用].郭沫若全集[C].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7][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K].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宋]李昉等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性化健康監測解決方案策略考核試卷
- 藥品認證與藥品生產設備管理要求考核試卷
- 體育會展創意思維訓練對賽事市場推廣的影響考核試卷
- 化工生產中化學品事故預警系統研究考核試卷
- 護理蒙語面試題及答案
- java遞歸面試題及答案
- 消防月考試試題及答案
- 章魚介紹課件
- 技術合作開發合同模板
- 學習習慣與自主能力培養
- 大學課件-機電傳動控制(完整)
- 廠石墨深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鋼結構起重機行車軌道安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 Translating China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湖南工業大學
- 耳尖放血課件完整版
- 輸尿管結石診療指南
- 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
- 2023年安順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GB/T 9074.18-2017自攻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 變壓器培訓資料
- 斷絕子女關系協議書模板(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