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HRCTHRCT(HighResolutionCT),即高分辨率CT,為薄層(1-2mm)掃描及高分辨率算法(一般是骨算法)重建圖像的檢查技術,有時需要適當提高電壓和電流。它使用的是傳統CT掃描儀,但是在成像時會精確一些參數,以最大化空間分辨率。HRCTHRCT(HighResolutionCT),即HRCT應用主要用于觀察病灶的微細結構,是胸部常規掃描的一種補充。HRCT能清晰地顯示肺組織的細微結構(肺小葉氣道、血管及小葉間隔、肺間質及毫米級的肺內小結節等),幾乎達到能顯示與大體標本相似的形態學改變,被認為是目前診斷肺彌漫性病變的首選方法。HRCT并不能代替常規CT,而是作為常規CT的一種補充,并且對屏氣要求較高,否則會高估或低估病變。目前HRCT主要應用在:1)病人有明顯呼吸道癥狀而胸片、常規CT正常,包括不能解釋的急性或慢
性呼吸困難、咯血等,特別是肺功能檢查異常的病人。2)彌漫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特別是癌性淋巴管炎,特發性間質纖維化
、肺氣腫、支擴等。3)估計肺部彌漫性病變的活動性,有助于選擇活檢部位、治療后療效觀察。4)對小結節性病變能更好地顯示結節的形態學特征,如發現鈣化、脂肪成分
、邊緣形態估計等有助于早期肺癌的診斷和鑒別診斷。HRCT應用主要用于觀察病灶的微細結構,是胸部常規掃描的一種肺HRCT正常表現肺HRCT正常表現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部HRCT的正常表現肺間質大支氣管和動脈肺小葉胸膜下間質和胸膜面肺部HRCT的正常表現肺間質肺間質肺間質是支持肺的纖維性結締組織網絡。
“軸狀纖維系統”:從肺門支氣管血管周圍開始,到肺周圍的小葉中央細支氣管和動脈周圍(小葉中央間質),直到肺泡管、肺泡囊。
“周圍纖維系統”:胸膜下間質為包圍肺的、位于臟層胸膜下的纖維囊,包括小葉間隔在內的結締組織間隔伸向肺實質。
“小葉內間質”:肺泡壁內的薄纖維網絡,是小葉中央間質和小葉間隔、胸膜下間質之間的橋梁。正常人HRCT上不能見到肺間質,增厚時常能見到。肺間質肺間質是支持肺的纖維性結締組織網絡。肺間質的組成肺間質的組成
1、支氣管血管束周圍間質間隙(中軸間質間隙)
2、中心小葉間質間隙
3、小葉間質間隙
4、胸膜下間質間隙
1、支氣管血管束周圍間質間隙(中軸間質間隙)
2、中心大支氣管和動脈肺內大支氣管和動脈伴行,由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包圍。垂直:中央血管呈圓形或卵圓形致密影,伴有相似大小的薄壁支氣管。平行:呈柱狀或輕度變尖狀。直徑<2mm支氣管在HRCT上不可見(胸膜下2cm以內)。大支氣管和動脈肺內大支氣管和動脈伴行,由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包動脈和伴行的支氣管直徑大致一樣,或血管稍大于支氣管。正常人:19%支氣管內徑大于動脈直徑,59%至少一支支氣管如此(Lynch)。動脈外緣、支氣管內外緣光滑、銳利。支氣管及血管周圍間質增厚時,兩者和肺的界面不規則。
大支氣管和動脈動脈和伴行的支氣管直徑大致一樣,或血管稍大于支氣管。大支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壁厚和它們的直徑呈一定的比例(至少在段支氣管以遠如此)直徑小于5mm者中,壁厚為直徑的
1/6-1/10在壁的厚度和像素相似時,測量是困難的支氣管壁厚度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壁厚和它們的直徑呈一定的比例(至少在段支氣氣道直徑和壁的關系
直徑(mm)壁厚(mm)小葉、段支氣管5-81.5亞段/細支氣管1.5-30.2-0.3小葉細支氣管10.15終末細支氣管0.70.1腺泡細支氣管0.50.05氣道直徑和壁的關系HRCT上支氣管的能見度直徑<2mm支氣管在HRCT上不可見。在胸膜下2cm(相當于肺外帶)以內細支氣管不易見到。胸膜下1cm以內極少見到。HRCT上支氣管的能見度正常大支氣管和大血管,兩者直徑一樣,外緣光滑、銳利,在外圍2cm內,支氣管不可見,血管仍可見。a:肺動脈分枝呈銳角v:肺靜脈分枝呈直角正常大支氣管和大血管,兩者直徑一樣,外緣光滑、銳利,在外圍2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的導氣部從葉支氣管到終末細支氣管為肺的導氣部
葉支氣管(第2級)段支氣管(第3-4級)小支氣管(5-10級)細支氣管(11-13級)終末細支氣管(14-16級)肺的導氣部從葉支氣管到終末細支氣管為肺的導氣部肺的呼吸部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下各段均出現了肺泡,為肺的呼吸部
呼吸性細支氣管(第17-19級)肺泡管(第20-22級)肺泡囊(第23級)肺泡(第24級)肺的呼吸部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下各段均出現了肺泡,為肺的呼吸部肺小葉肺的表面被覆臟胸膜,透過胸膜可見許多呈多角形的小區,稱肺小葉。每一細支氣管連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組成一個肺小葉。直徑1-2.5cm。每葉肺有50-80個肺小葉。
肺小葉肺的表面被覆臟胸膜,透過胸膜可見許多呈多角形的小區,稱肺小葉Miller的定義二次肺小葉為由結締組織間隔為邊緣的最小的肺單位(Miller)。二次肺小葉、二次小葉和肺小葉為同義詞。一次肺小葉為僅有一根肺泡管的更小的肺單位,很少用(Miller)。肺小葉Miller的定義二次肺小葉為由結締組織間隔為邊緣的最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小葉不規則、多角形,多數大小為1-2.5cm,平均1.1-1.7cm。由一小細支氣管和肺動脈供應,邊緣為含肺靜脈和淋巴管的小葉間隔。一個肺小葉由12個或以下的腺泡組成(有人認為是3-24個)。肺腺泡為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肺實質,由1級呼吸細支氣管供應,直徑6-10mm,是由支氣管擔任氣體交換的最大的肺單位。肺小葉不規則、多角形,多數大小為1-2.5cm,平均1.1-細支氣管及其分支包括: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腺泡是一級呼吸性細支氣管所屬的肺組織,大小約6-8mm.是肺的機能單位。細支氣管及其分支包括: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性細支氣管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小葉Reid的定義細支氣管可以分枝距離為基礎,分為cm型(間隔5-10mm分枝)和mm型(間隔2mm分枝)。mm型細支氣管位于小葉內,相當終末細支氣管。3-5根終末細支氣管(3-5腺泡)組成一個肺小葉,直徑1cm。Reid的肺小葉不常用,因無小葉間隔,在X線和CT上無法顯示。肺小葉Reid的定義細支氣管可以分枝距離為基礎,分為cm型(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小葉的3個主要結構小葉間隔及相連的胸膜下間質小葉中央結構小葉實質和腺泡在HRCT上能見到的最小的結構的厚度為0.3-0.5mm,偶見0.1-0.2mm厚的結構。肺小葉的3個主要結構小葉間隔在上葉的前、尖、外側;中葉的前、外側;下葉的前、膈側和縱隔胸膜下最厚、最多。在HRCT上顯示最好。胸膜下小葉間隔厚0.1mm,中央肺部較薄,不易檢出。在肺標本的HRCT上呈1-2.5cm長,與胸膜垂直,不分枝的細直線,少數可達4cm。在活體上較標本顯示少,也不明顯,在前和縱隔面較多見,伸向胸膜。中央部少見,如有,多為異常。小葉間隔在上葉的前、尖、外側;中葉的前、外側;下葉的前、膈側肺小葉小葉間隔和位于小葉間隔內的肺靜脈的鑒別肺靜脈較粗,直徑約0.5mm,呈弓狀或分支狀結構。或呈在小葉中心動脈周圍,距之約5-10mm一排或一串點影。肺靜脈可見其分支,并常見它從較大支氣管旁幾乎呈直角發出。肺小葉小葉間隔和位于小葉間隔內的肺靜脈的鑒別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小葉中心區(核)包括供應小葉的肺動脈和細支氣管,支持結締組織(小葉中心間質)。小葉內的動脈細支氣管呈不規則雙分支,但兩支的大小多不同,在影像上常僅在中心顯示一根大分支。中心結構在HRCT上的表現和能見度取決于結構的大小。小葉中心區(核)包括供應小葉的肺動脈和細支氣管,支持結締組織小葉中心區(核)供應小葉的動脈和細支氣管的直徑約1mm。小葉內的終末呼吸細支氣管和動脈的直徑約0.7mm.腺泡細支氣管和動脈約0.3-0.5mm。小葉中心區(核)供應小葉的動脈和細支氣管的直徑約1mm。小葉中心區(核)上述大小的動脈在HRCT上都能被認知。小葉內動脈表現為小葉中心或距胸膜1cm的線狀、分支狀和點狀影。最小的動脈(腺泡動脈)可細達0.2mm,距胸膜3-5mm。在無肺不張時,血管不能直達胸膜。小葉中心區(核)上述大小的動脈在HRCT上都能被認知。小葉中心區(核)細支氣管的能見度決定于管壁厚度。供應小葉的細支氣管直徑約1mm,管壁厚約0.15mm,在HRCT分辨率的下限,能見到。小葉內終末細支氣管、腺泡細支氣管管壁厚分別約0.1mm、0.05mm,不可見。距胸膜1cm以內不能見到支氣管。小葉中心區(核)細支氣管的能見度決定于管壁厚度。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小葉(肺)實質指圍繞小葉核心和小葉間隔相連的肺實質,為功能性肺實質,即肺泡及相伴的毛細血管床,由在肺泡間隔內的纖細支持。小葉實質的密度大于空氣。肺小葉內包含軸狀、周圍和間隔(小葉內間質)性3種間質纖維系統,任何一種異常都可在HRCT上產生可見的異常。小葉(肺)實質指圍繞小葉核心和小葉間隔相連的肺實質,為功能性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腺泡肺腺泡在HRCT上不可見。1級呼吸細支氣管和腺泡動脈分支直徑約0.5mm,故動脈有時可見,距胸膜3-5mm。肺腺泡肺腺泡在HRCT上不可見。肺小葉和肺皮質、肺髓質根據肺小葉解剖上的差異,肺可分為皮質和髓質。有助于了解肺不同部位肺小葉的的解剖差異。也有助于解釋某些疾病在HRCT上不同的解剖分布。肺小葉和肺皮質、肺髓質根據肺小葉解剖上的差異,肺可分為皮質和肺皮質肺周圍部及沿葉間裂的肺表面3-4cm,由2-3層肺小葉組成,大小、形態相似。小葉較大、間隔較厚。支氣管、血管較細,在HRCT上可見動脈、靜脈,但支氣管不可見。肺皮質肺周圍部及沿葉間裂的肺表面3-4cm,由2-3層肺小葉肺髓質肺中央部的肺小葉較小,間隔較細,也不清楚。肺小葉不易見到,如見到呈多角形或六面體。血管和支氣管較粗,易見到。肺髓質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臟層胸膜為一層扁平上皮細胞,外面包繞纖維彈性結締組織,厚0.1-0.2mm。后者在HRCT上被稱為胸膜下間質,含小血管和淋巴管分支。正常肺肋面胸膜下間質在HRCT上不可見,而斜裂因兩層臟層胸膜和胸膜下間質相接觸,在HRCT上呈<1mm的光滑、銳利的細線。異常的胸膜下間質可在肺肋面認識。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臟層胸膜為一層扁平上皮細胞,外面包繞纖維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壁層胸膜也是一層伴薄結締組織的間皮細胞膜。比臟層胸膜薄,厚0.1mm。外為薄層疏松結締組織或胸膜外脂肪;再外為彈力纖維性胸內筋膜,厚0.25mm,后者外面為最內肋間肌和肋骨,最內肋間肌在肋骨間,但不伸展到椎體旁區。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壁層胸膜的正常HRCT表現最內肋間肌在前外、外、后外胸的胸膜肺界面處呈1-2mm厚的軟組織影(肋間紋)。壁+臟層胸膜+胸膜液+胸內筋膜太薄,難以在CT單獨上顯影,但實際上它已包括在肋間紋內。在椎體旁區無最內肋間肌,但在該區有時可見椎體旁線,位于肺和椎體旁脂肪或肋骨之間,為正常胸膜層和胸內筋膜之和(厚0.2-0.4mm)。
壁層胸膜的正常HRCT表現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HRCT肺密度測量在深吸氣HRCT上,肺密度均勻,-700~-900HU,相當于0.003-0.100g/mL。我國成人平均為-819HU±24HU,外國人為-866HU±16HU。下肺區較低(上、下差7~19HU);肺下垂部密度高,前、后部可相差50~100HU。右中葉、舌葉可見局限性低密度小葉。兒童較成人肺密度高。HRCT肺密度測量在深吸氣HRCT上,肺密度均勻,-700~正常呼氣HRCT呼氣CT用于檢出小氣道阻塞和肺氣腫病例中的空氣潴留:肺密度改變正常的空氣潴留橫斷面上的肺面積改變氣道形態上的改變正常呼氣HRCT呼氣CT用于檢出小氣道阻塞和肺氣腫病例中正常呼氣HRCT肺密度改變:呼氣時肺密度增加增加范圍為80~300HU。我國人平均增加68HU,上、中、下肺分別為58、64、74HU。外國人為73~149~165HU。生理密度和CT密度相關(生理密度=1-CT密度/1000);周圍肺生理密度在深吸、呼氣時分別為0.0715g/cm3(SD,0.017)和0.272g/cm3(SD,0.067)。用動態呼氣HRCT時肺密度的增加比靜態時要多。后部比前部密度增加更多,下部更多,增加范圍47~130HU。正常呼氣HRCT肺密度改變:呼氣時肺密度增加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正常呼氣HRCT正常空氣潴留許多肺功能正常人在呼氣CT上可見到局部肺密度不增加。最典型的見于下葉背段、中葉、舌葉。限于小部分肺或下葉個別肺小葉。52-61%正常人可見,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21-30歲23%,>60歲76%)。正常呼氣HRCT正常空氣潴留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正常呼氣HRCT橫段面上的肺面積改變呼氣時肺面積減小14.8-61.3%。我國人平均體積減少54.90%±11.64%。上部比下部減少多,仰臥比俯臥減少多。肺面積改變和肺密度改變負相關,正常呼氣HRCT橫段面上的肺面積改變正常呼氣HRCT氣道形態改變在動態呼吸HRCT上,氣管的大小和形態都會發生改變。我國正常人氣管橫段面面積在呼氣時減少15.48%±9.6%,矢狀徑較冠狀徑縮短更明顯(2.26mm:0.78mm)。呼氣時72%氣管后膜扁平、前突,甚至呈馬蹄形。正常呼氣HRCT氣道形態改變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間質基本病變肺間質基本病變肺間質病變常見征象界面征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小葉間隔增厚小葉內間質增厚胸膜下間質增厚(葉間裂增厚)蜂窩肺磨玻璃密度肺間質病變常見征象界面征界面征定義:含氣的肺實質與支氣管、血管或臟層胸膜間存在不規則界面原因:肺間質纖維化,代表小葉間隔增厚、小葉內間質增厚或不規則疤痕病變:肺間質纖維化性病變,—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界面征定義:含氣的肺實質與支氣管、血管或臟層胸膜間存在不規則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支氣管血管周圍“中軸間質”增厚
原因:淋巴增生或浸潤、水腫、纖維化、炎癥增厚可以為光滑、結節狀或不規則形(界面征)。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支氣管血管周圍“中軸間質”增厚疾病表現特點淋巴轉移、淋巴瘤、白血病常見,光滑或結節狀,可唯一表現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光滑或結節狀,其他典型表現肺水腫常見,光滑結節病常見,結節狀或不規則肺間質纖維化(IPF)/普通間質常見,不規則,伴牽拉性支擴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伴隨有磨玻璃影及網狀形成疾病表小葉間隔增厚正常HRCT可顯示小葉間隔0-8個,若更多小葉間隔清楚顯示提示小葉間隔增厚;在肺野周圍其長徑1-2cm,中心有點狀或分叉狀動脈影可呈光滑、結節狀或不規則邊緣小葉間隔增厚正常HRCT可顯示小葉間隔0-8個,若更多小葉間疾病表現特點淋巴轉移、淋巴瘤、白血病常見,光滑或結節狀,最主要表現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光滑或結節狀,其他典型表現肺水腫常見,光滑,主要表現,可伴磨玻璃影結節病常見,結節狀或不規則,終末期纖維堆積腫塊加支擴肺間質纖維化(IPF)/普通間質常見,不規則,伴牽拉性支擴及其它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伴隨有磨玻璃影及網狀形成石棉肺有時可見,不規則疾病小葉內間質增厚為小葉內間質性網狀組織及遠側中軸間質增厚,為非特異性表現,見于間質纖維化或彌漫性非纖維性間質浸潤。形成細小的“蜘蛛樣”或“網狀”表現。主要位于肺的外圍部分。纖維性小葉間質增厚時,常可顯示小葉內支氣管牽拉性擴張形成小蜂窩囊腫。小葉內間質增厚為小葉內間質性網狀組織及遠側中軸間質增厚,為非小葉內間質增厚合并小葉間隔增厚間隔增厚鑒別診斷唯一異常纖維化表現蜂窩肺鑒別診斷合并磨玻璃鋪路石征鑒別診斷小葉內間質增厚合并小葉間隔增厚間隔增厚鑒別診斷唯一異常纖維化胸膜下間質增厚(葉間裂增厚)常和小葉間隔增厚伴隨,屬于周圍間質纖維。增厚時近胸壁或縱隔胸膜不好判斷,葉間裂增厚容易顯示,光滑增厚注意和葉間裂積液鑒別。葉間裂增厚的意義與小葉間隔增厚相似,更常見于特發性肺纖維化/常見(型)間質肺炎胸膜下間質增厚(葉間裂增厚)常和小葉間隔增厚伴隨,屬于周圍間蜂窩肺定義:肺纖維化終末期,廣泛性間質和肺泡纖維化導致肺泡崩解和細支氣管擴張形成特征性蜂窩病理:襯以支氣管上皮的含氣囊和致密纖維組織構成的厚壁HRCT表現:囊的直徑平均1.0cm(數mm-數cm),壁顯示清楚,厚1-3mm,鄰近蜂窩囊壁共享,蜂窩常位于肺周邊,肺門周圍可正常蜂窩肺定義:肺纖維化終末期,廣泛性間質和肺泡纖維化導致肺泡崩疾病表現特點肺間質纖維化(IPF)/常見,主要在周圍、基底胸膜下普通間質肺炎(UIP)過敏性肺炎(慢性)進展期常見,呈散在、彌漫,中肺更常見石棉肺進展期常見,主要在周圍、基底、胸膜下結節病可見,為周圍性,上肺常見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不常見(10-20%),其他表現為主脫屑性間質肺炎不常見,其他表現為主還可見于膠原疾病、藥物性肺纖維化、放療后改變疾病肺磨玻璃密度影肺磨玻璃密度影(GGO)是指HRCT圖像上表現為密度增加,但其內的支氣管血管束仍可顯示,見于各種炎癥、水腫、纖維化及腫瘤等病變。發生位置對診斷有幫助:上肺為主見于呼吸性細支氣管炎、卡氏肺囊蟲PCP,下肺為主見于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中心分布見于過敏性肺炎、呼吸性細支氣管炎。肺磨玻璃密度影肺磨玻璃密度影(GGO)是指HRCT圖像上表現碎石路征Crazy-paving
為小葉間隔和小葉內間質增厚+毛玻璃影,最常見于肺泡蛋白沉積癥,也可見于類脂質肺炎、支氣管肺泡癌、肺水腫、肺出血等碎石路征Crazy-paving為小葉間隔和小葉內間質增厚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間質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疾病定義間質性肺疾病是一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肺泡腔,可發展為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的一組疾病,最終可導致呼吸衰竭。由于病變侵犯了肺泡上皮細胞、肺泡腔肺實質,故有學者提出此類疾病稱之為彌漫性實質性肺疾病更為合適。
定義間質性肺疾病是一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肺泡腔,可發間質性肺病的分類
彌漫性肺實質疾病(DPLD)已知原因,如藥物性膠原血管疾病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肉芽腫所致DPLD,如結節病其他類型的DPLD,如淋巴瘤肌瘤病、組織細胞增生癥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UIP)除IPF以外的特發性間質肺炎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急性間質性肺炎(AIP)呼吸性細支氣管炎伴間質性肺病(RBILD)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隱原性機化性肺炎(COP)上述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根據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2002年以病理組織學和臨床為基礎的最新分類間質性肺病的分類彌漫性肺實質目前國際上將ILD/DPLD分為四類:①已知病因的DPLD
如藥物誘發性、職業或環境有害物質誘發性(鈹、石棉)DPLD或膠原血管病的肺表現等;②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包括7種臨床病理類型: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尋常型間質性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隱源性機化性肺炎(COP)/機化性肺炎(OP),急性間質性肺炎(AIP)/彌漫性肺泡損傷(DAD),呼吸性細支氣管炎伴間質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細支氣管炎(RB),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淋巴細胞間質性肺(LIP);③肉芽腫性DPLD
如結節病、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Wegener肉芽腫等;④其他少見的DPLD
如肺泡蛋白質沉積癥、肺出血-腎炎綜合征、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多癥、慢性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等。目前國際上將ILD/DPLD分為四類: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IIP各型的診斷除臨床和影像學資料外,明確診斷依賴于開胸肺活檢,但最后的病理診斷應密切聯系臨床資料和影像學,即臨床放射病理診斷(CRP)。單獨由臨床醫師、放射科醫師或病理科醫師作出診斷都有可能是片面的,應盡可能進行CRP診斷。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普通型間質性肺炎(IPF/UIP)發病年齡:40-70歲;進行性氣短和干咳;可有杵狀指,聽診吸氣末濕羅音有特征性。其診斷局限于有UIP組織學改變的患者。早期為肺泡炎和肺泡壁細胞增加,逐漸發展成纖維化。組織學特點:異質性,同一次活檢標本可同時有正常、肺泡炎、終末肺纖維化。病灶多位于胸膜下和葉間裂周圍。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普通型間質性肺炎(IPF/UIP)發病年CT表現肺底部、胸膜下網格狀影伴有蜂窩肺牽拉性支擴斑片狀磨玻璃密度,提示有活動性炎癥,有治療效果,肺結構扭曲診斷要點:蜂窩肺+牽拉性支擴CT表現肺底部、胸膜下網格狀影伴有蜂窩肺急性間質性肺炎
(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a,AIP)臨床表現:起病急劇,發熱、咳嗽和氣急,繼之出現呼吸衰竭。病理:急性期(第一周):以水腫和肺泡滲出為主;增生期(第二、三周):Ⅱ型細胞肥大,間質水腫引起的肺泡間隔顯著增厚,成纖維細胞增生;纖維化期:肺泡和間質內纖維化。急性間質性肺炎
(acuteinterstitialpnCT表現兩肺大片狀、斑片狀或彌漫性分布的毛玻璃樣陰影牽拉性支擴,易發生于段及亞段支氣管,見于增生期及纖維化期2/3病例可以出現實變少部分病例可以出現蜂窩肺及肺扭曲胸腔積液診斷要點:嚴重的呼吸系統癥狀+磨玻璃陰影+牽拉性支擴癥狀及CT表現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類似。
CT表現兩肺大片狀、斑片狀或彌漫性分布的毛玻璃樣陰影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on-specificinterstitialpneumonia,NSIP)以中老年為主,起病隱匿或呈亞急性經過,主要表現為漸進性呼吸困難和咳嗽。大部分對皮質激素有較好的反應病因不清,部分患者可伴有某些潛在的結締組織疾病、有機粉塵的吸入、某些藥物反應以及急性肺損傷的緩解期等。病理學特征:肺間質不同程度的炎癥和纖維化。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on-specificintersCT表現雙側斑片狀磨玻璃密度影,累及肺的25%-35%。網格狀改變網格狀病變區牽拉性支氣管/細支氣管擴張無或罕見蜂窩肺CT表現雙側斑片狀磨玻璃密度影,累及肺的25%-35%。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ymphoidinterstitialpneumonia,LIP)。為慢性抗原刺激引發淋巴增生性反應,見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他膠原血管性疾病,重癥肌無力,原發性膽源性肝硬化,橋本甲狀腺炎病毒感染:HIV,埃-巴二氏病毒多中心巨大淋巴結增生癥病理肺泡間隔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既有B細胞又有T細胞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ymphoidinterstiti臨床癥狀
非特異性咳嗽,呼吸困難血內蛋白異常(75%)見于成人,女性多見,起病緩慢常達3年以上可以轉化成B細胞淋巴瘤,尤其在干燥綜合癥臨床癥狀CT表現磨玻璃病灶(100%出現),多為雙側、彌漫性小葉中心結節,邊界不清,直徑2-4mm薄壁囊腫:為最為特征性表現(出現率80%),直徑1-30mm,平均5mm,占全肺比例小于10%,可以是唯一發現其它征象:胸膜下結節(50%)、小葉間隔增厚(80%),小的支氣管血管束增厚(樹芽征)、支氣管擴張(20%)可有淋巴結增大(70%)最佳診斷依據:磨玻璃密度病灶+小葉中心結節+薄壁囊腫CT表現磨玻璃病灶(100%出現),多為雙側、彌漫性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esquamativeinterstitialpneumonia,DIP)病因與吸煙高度相關相關疾病:結締組織病,朗格汗氏組織細胞病,石棉肺等病理肺泡及肺泡管巨噬細胞沉積囊腫代表擴張的肺泡管,細支氣管或肺氣腫纖維化較少,輕到中度肺泡間隔纖維化增厚臨床特點呼吸困難,干咳,杵狀指(40%)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esquamativeinterstiCT表現磨玻璃病灶(100%),雙側、對稱性,下肺、周圍性分布多見小薄壁囊腫(80%),磨玻璃病灶內,直徑小于2cm,治療后可消退;網格狀影(60%)主要位于下肺野外帶,呈不規則線條影結節不常見,如出現考慮合并朗格汗氏病或呼吸性細支氣管炎(RB)70%出現輕度縱膈淋巴結增大診斷要點:吸煙+磨玻璃病灶+病灶內小薄壁囊腫CT表現磨玻璃病灶(100%),雙側、對稱性,下肺、周圍性分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呼吸性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疾病(respiratorybronchiolitis-associatedinterstitiallungdisease,RB-ILD)與DIP區別:巨噬細胞主要存在于呼吸性細支氣管及其周圍的氣腔內,肺泡間隔輕至中度的炎癥和纖維化臨床表現:為咳嗽和活動后呼吸困難,在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學上與DIP不易區分CT表現病變主要位于呼吸性細支氣管小葉中心性磨玻璃樣變,多呈斑片狀,邊界不如DIP清楚輕度細支氣管纖維化和慢性炎癥吸煙相關疾病,戒煙后可以好轉呼吸性細支氣管炎間質性肺疾病(respiratorybr隱原性機化性肺炎(cryptogenicorganizingpneumonia,COP)。
隱原性機化性肺炎又稱阻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BOOP),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機化性肺炎,主要病理變化是呼吸性細支氣管及以下的小氣道和肺泡腔內有機化性肺炎改變。隱原性機化性肺炎(cryptogenicorganizi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CT表現單側或雙側肺實變,胸膜下或支氣管周圍分布及下肺分布多見,常見含氣支氣管征及支氣管柱狀擴張,可伴有磨玻璃病灶,網格狀病灶較少見,出現時代表纖維化.CT表現單側或雙側肺實變,胸膜下或支氣管周圍分布膠原-血管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A)進展性系統性硬化(硬皮病)Progressivesystemicsclerosis(PSS),Scleroderma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多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膠原-血管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A)膠原-血管性疾病(CVD)最常引起肺間質纖維化的疾病:RA、PSS大多數CVD和IPF在HRCT、X線、臨床及病理表現類似,較難鑒別,但CVD的網格影較小、較少出現蜂窩,磨玻璃影作為主要表現出現較多,可以有胸膜增厚和浸潤。RAPSSSLE膠原-血管性疾病(CVD)最常引起肺間質纖維化的疾病:RA、放射性肺炎和纖維化早期(放射性肺炎)實變磨玻璃大多局限于放射野區后期(放射性纖維化)斑點狀影實變伴肺體積縮小病變區牽拉性支擴大多局限于放射野區放射性肺炎和纖維化早期(放射性肺炎)石棉肺和石棉相關疾病
石棉纖維吸入首先進入呼吸性細支氣管和肺泡管,引起纖維化,逐漸全小葉肺泡壁及小葉間隔纖維化,活動期可出現蜂窩及非纖維化區臟層胸膜肥厚。有人將石棉肺分為兩型:以蜂窩為主的纖維化,占40%;以膨脹不全性硬結為主的纖維化,占60%。石棉肺和石棉相關疾病石棉纖維吸入首先進入石棉肺和石棉相關疾病-HRCT 早期:距胸膜下數mm處點樣或小結節影—代表支氣管周圍纖維化纖維化向全小葉發展,使小葉間隔、小葉間質增厚,牽拉性支擴,實質帶,蜂窩等可相繼出現。胸膜改變:胸膜增厚、胸膜斑多位雙側性,20%可以伴有鈣化石棉肺和石棉相關疾病-HRCT 早期:距胸膜下數mm處點樣或謝謝大家!謝謝大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HRCTHRCT(HighResolutionCT),即高分辨率CT,為薄層(1-2mm)掃描及高分辨率算法(一般是骨算法)重建圖像的檢查技術,有時需要適當提高電壓和電流。它使用的是傳統CT掃描儀,但是在成像時會精確一些參數,以最大化空間分辨率。HRCTHRCT(HighResolutionCT),即HRCT應用主要用于觀察病灶的微細結構,是胸部常規掃描的一種補充。HRCT能清晰地顯示肺組織的細微結構(肺小葉氣道、血管及小葉間隔、肺間質及毫米級的肺內小結節等),幾乎達到能顯示與大體標本相似的形態學改變,被認為是目前診斷肺彌漫性病變的首選方法。HRCT并不能代替常規CT,而是作為常規CT的一種補充,并且對屏氣要求較高,否則會高估或低估病變。目前HRCT主要應用在:1)病人有明顯呼吸道癥狀而胸片、常規CT正常,包括不能解釋的急性或慢
性呼吸困難、咯血等,特別是肺功能檢查異常的病人。2)彌漫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特別是癌性淋巴管炎,特發性間質纖維化
、肺氣腫、支擴等。3)估計肺部彌漫性病變的活動性,有助于選擇活檢部位、治療后療效觀察。4)對小結節性病變能更好地顯示結節的形態學特征,如發現鈣化、脂肪成分
、邊緣形態估計等有助于早期肺癌的診斷和鑒別診斷。HRCT應用主要用于觀察病灶的微細結構,是胸部常規掃描的一種肺HRCT正常表現肺HRCT正常表現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部HRCT的正常表現肺間質大支氣管和動脈肺小葉胸膜下間質和胸膜面肺部HRCT的正常表現肺間質肺間質肺間質是支持肺的纖維性結締組織網絡。
“軸狀纖維系統”:從肺門支氣管血管周圍開始,到肺周圍的小葉中央細支氣管和動脈周圍(小葉中央間質),直到肺泡管、肺泡囊。
“周圍纖維系統”:胸膜下間質為包圍肺的、位于臟層胸膜下的纖維囊,包括小葉間隔在內的結締組織間隔伸向肺實質。
“小葉內間質”:肺泡壁內的薄纖維網絡,是小葉中央間質和小葉間隔、胸膜下間質之間的橋梁。正常人HRCT上不能見到肺間質,增厚時常能見到。肺間質肺間質是支持肺的纖維性結締組織網絡。肺間質的組成肺間質的組成
1、支氣管血管束周圍間質間隙(中軸間質間隙)
2、中心小葉間質間隙
3、小葉間質間隙
4、胸膜下間質間隙
1、支氣管血管束周圍間質間隙(中軸間質間隙)
2、中心大支氣管和動脈肺內大支氣管和動脈伴行,由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包圍。垂直:中央血管呈圓形或卵圓形致密影,伴有相似大小的薄壁支氣管。平行:呈柱狀或輕度變尖狀。直徑<2mm支氣管在HRCT上不可見(胸膜下2cm以內)。大支氣管和動脈肺內大支氣管和動脈伴行,由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包動脈和伴行的支氣管直徑大致一樣,或血管稍大于支氣管。正常人:19%支氣管內徑大于動脈直徑,59%至少一支支氣管如此(Lynch)。動脈外緣、支氣管內外緣光滑、銳利。支氣管及血管周圍間質增厚時,兩者和肺的界面不規則。
大支氣管和動脈動脈和伴行的支氣管直徑大致一樣,或血管稍大于支氣管。大支氣管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壁厚和它們的直徑呈一定的比例(至少在段支氣管以遠如此)直徑小于5mm者中,壁厚為直徑的
1/6-1/10在壁的厚度和像素相似時,測量是困難的支氣管壁厚度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的壁厚和它們的直徑呈一定的比例(至少在段支氣氣道直徑和壁的關系
直徑(mm)壁厚(mm)小葉、段支氣管5-81.5亞段/細支氣管1.5-30.2-0.3小葉細支氣管10.15終末細支氣管0.70.1腺泡細支氣管0.50.05氣道直徑和壁的關系HRCT上支氣管的能見度直徑<2mm支氣管在HRCT上不可見。在胸膜下2cm(相當于肺外帶)以內細支氣管不易見到。胸膜下1cm以內極少見到。HRCT上支氣管的能見度正常大支氣管和大血管,兩者直徑一樣,外緣光滑、銳利,在外圍2cm內,支氣管不可見,血管仍可見。a:肺動脈分枝呈銳角v:肺靜脈分枝呈直角正常大支氣管和大血管,兩者直徑一樣,外緣光滑、銳利,在外圍2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的導氣部從葉支氣管到終末細支氣管為肺的導氣部
葉支氣管(第2級)段支氣管(第3-4級)小支氣管(5-10級)細支氣管(11-13級)終末細支氣管(14-16級)肺的導氣部從葉支氣管到終末細支氣管為肺的導氣部肺的呼吸部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下各段均出現了肺泡,為肺的呼吸部
呼吸性細支氣管(第17-19級)肺泡管(第20-22級)肺泡囊(第23級)肺泡(第24級)肺的呼吸部呼吸性細支氣管以下各段均出現了肺泡,為肺的呼吸部肺小葉肺的表面被覆臟胸膜,透過胸膜可見許多呈多角形的小區,稱肺小葉。每一細支氣管連同它的分支和肺泡,組成一個肺小葉。直徑1-2.5cm。每葉肺有50-80個肺小葉。
肺小葉肺的表面被覆臟胸膜,透過胸膜可見許多呈多角形的小區,稱肺小葉Miller的定義二次肺小葉為由結締組織間隔為邊緣的最小的肺單位(Miller)。二次肺小葉、二次小葉和肺小葉為同義詞。一次肺小葉為僅有一根肺泡管的更小的肺單位,很少用(Miller)。肺小葉Miller的定義二次肺小葉為由結締組織間隔為邊緣的最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小葉不規則、多角形,多數大小為1-2.5cm,平均1.1-1.7cm。由一小細支氣管和肺動脈供應,邊緣為含肺靜脈和淋巴管的小葉間隔。一個肺小葉由12個或以下的腺泡組成(有人認為是3-24個)。肺腺泡為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肺實質,由1級呼吸細支氣管供應,直徑6-10mm,是由支氣管擔任氣體交換的最大的肺單位。肺小葉不規則、多角形,多數大小為1-2.5cm,平均1.1-細支氣管及其分支包括: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腺泡是一級呼吸性細支氣管所屬的肺組織,大小約6-8mm.是肺的機能單位。細支氣管及其分支包括: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性細支氣管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小葉Reid的定義細支氣管可以分枝距離為基礎,分為cm型(間隔5-10mm分枝)和mm型(間隔2mm分枝)。mm型細支氣管位于小葉內,相當終末細支氣管。3-5根終末細支氣管(3-5腺泡)組成一個肺小葉,直徑1cm。Reid的肺小葉不常用,因無小葉間隔,在X線和CT上無法顯示。肺小葉Reid的定義細支氣管可以分枝距離為基礎,分為cm型(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小葉的3個主要結構小葉間隔及相連的胸膜下間質小葉中央結構小葉實質和腺泡在HRCT上能見到的最小的結構的厚度為0.3-0.5mm,偶見0.1-0.2mm厚的結構。肺小葉的3個主要結構小葉間隔在上葉的前、尖、外側;中葉的前、外側;下葉的前、膈側和縱隔胸膜下最厚、最多。在HRCT上顯示最好。胸膜下小葉間隔厚0.1mm,中央肺部較薄,不易檢出。在肺標本的HRCT上呈1-2.5cm長,與胸膜垂直,不分枝的細直線,少數可達4cm。在活體上較標本顯示少,也不明顯,在前和縱隔面較多見,伸向胸膜。中央部少見,如有,多為異常。小葉間隔在上葉的前、尖、外側;中葉的前、外側;下葉的前、膈側肺小葉小葉間隔和位于小葉間隔內的肺靜脈的鑒別肺靜脈較粗,直徑約0.5mm,呈弓狀或分支狀結構。或呈在小葉中心動脈周圍,距之約5-10mm一排或一串點影。肺靜脈可見其分支,并常見它從較大支氣管旁幾乎呈直角發出。肺小葉小葉間隔和位于小葉間隔內的肺靜脈的鑒別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小葉中心區(核)包括供應小葉的肺動脈和細支氣管,支持結締組織(小葉中心間質)。小葉內的動脈細支氣管呈不規則雙分支,但兩支的大小多不同,在影像上常僅在中心顯示一根大分支。中心結構在HRCT上的表現和能見度取決于結構的大小。小葉中心區(核)包括供應小葉的肺動脈和細支氣管,支持結締組織小葉中心區(核)供應小葉的動脈和細支氣管的直徑約1mm。小葉內的終末呼吸細支氣管和動脈的直徑約0.7mm.腺泡細支氣管和動脈約0.3-0.5mm。小葉中心區(核)供應小葉的動脈和細支氣管的直徑約1mm。小葉中心區(核)上述大小的動脈在HRCT上都能被認知。小葉內動脈表現為小葉中心或距胸膜1cm的線狀、分支狀和點狀影。最小的動脈(腺泡動脈)可細達0.2mm,距胸膜3-5mm。在無肺不張時,血管不能直達胸膜。小葉中心區(核)上述大小的動脈在HRCT上都能被認知。小葉中心區(核)細支氣管的能見度決定于管壁厚度。供應小葉的細支氣管直徑約1mm,管壁厚約0.15mm,在HRCT分辨率的下限,能見到。小葉內終末細支氣管、腺泡細支氣管管壁厚分別約0.1mm、0.05mm,不可見。距胸膜1cm以內不能見到支氣管。小葉中心區(核)細支氣管的能見度決定于管壁厚度。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小葉(肺)實質指圍繞小葉核心和小葉間隔相連的肺實質,為功能性肺實質,即肺泡及相伴的毛細血管床,由在肺泡間隔內的纖細支持。小葉實質的密度大于空氣。肺小葉內包含軸狀、周圍和間隔(小葉內間質)性3種間質纖維系統,任何一種異常都可在HRCT上產生可見的異常。小葉(肺)實質指圍繞小葉核心和小葉間隔相連的肺實質,為功能性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腺泡肺腺泡在HRCT上不可見。1級呼吸細支氣管和腺泡動脈分支直徑約0.5mm,故動脈有時可見,距胸膜3-5mm。肺腺泡肺腺泡在HRCT上不可見。肺小葉和肺皮質、肺髓質根據肺小葉解剖上的差異,肺可分為皮質和髓質。有助于了解肺不同部位肺小葉的的解剖差異。也有助于解釋某些疾病在HRCT上不同的解剖分布。肺小葉和肺皮質、肺髓質根據肺小葉解剖上的差異,肺可分為皮質和肺皮質肺周圍部及沿葉間裂的肺表面3-4cm,由2-3層肺小葉組成,大小、形態相似。小葉較大、間隔較厚。支氣管、血管較細,在HRCT上可見動脈、靜脈,但支氣管不可見。肺皮質肺周圍部及沿葉間裂的肺表面3-4cm,由2-3層肺小葉肺髓質肺中央部的肺小葉較小,間隔較細,也不清楚。肺小葉不易見到,如見到呈多角形或六面體。血管和支氣管較粗,易見到。肺髓質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臟層胸膜為一層扁平上皮細胞,外面包繞纖維彈性結締組織,厚0.1-0.2mm。后者在HRCT上被稱為胸膜下間質,含小血管和淋巴管分支。正常肺肋面胸膜下間質在HRCT上不可見,而斜裂因兩層臟層胸膜和胸膜下間質相接觸,在HRCT上呈<1mm的光滑、銳利的細線。異常的胸膜下間質可在肺肋面認識。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臟層胸膜為一層扁平上皮細胞,外面包繞纖維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壁層胸膜也是一層伴薄結締組織的間皮細胞膜。比臟層胸膜薄,厚0.1mm。外為薄層疏松結締組織或胸膜外脂肪;再外為彈力纖維性胸內筋膜,厚0.25mm,后者外面為最內肋間肌和肋骨,最內肋間肌在肋骨間,但不伸展到椎體旁區。胸膜下間質和胸膜表面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壁層胸膜的正常HRCT表現最內肋間肌在前外、外、后外胸的胸膜肺界面處呈1-2mm厚的軟組織影(肋間紋)。壁+臟層胸膜+胸膜液+胸內筋膜太薄,難以在CT單獨上顯影,但實際上它已包括在肋間紋內。在椎體旁區無最內肋間肌,但在該區有時可見椎體旁線,位于肺和椎體旁脂肪或肋骨之間,為正常胸膜層和胸內筋膜之和(厚0.2-0.4mm)。
壁層胸膜的正常HRCT表現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HRCT肺密度測量在深吸氣HRCT上,肺密度均勻,-700~-900HU,相當于0.003-0.100g/mL。我國成人平均為-819HU±24HU,外國人為-866HU±16HU。下肺區較低(上、下差7~19HU);肺下垂部密度高,前、后部可相差50~100HU。右中葉、舌葉可見局限性低密度小葉。兒童較成人肺密度高。HRCT肺密度測量在深吸氣HRCT上,肺密度均勻,-700~正常呼氣HRCT呼氣CT用于檢出小氣道阻塞和肺氣腫病例中的空氣潴留:肺密度改變正常的空氣潴留橫斷面上的肺面積改變氣道形態上的改變正常呼氣HRCT呼氣CT用于檢出小氣道阻塞和肺氣腫病例中正常呼氣HRCT肺密度改變:呼氣時肺密度增加增加范圍為80~300HU。我國人平均增加68HU,上、中、下肺分別為58、64、74HU。外國人為73~149~165HU。生理密度和CT密度相關(生理密度=1-CT密度/1000);周圍肺生理密度在深吸、呼氣時分別為0.0715g/cm3(SD,0.017)和0.272g/cm3(SD,0.067)。用動態呼氣HRCT時肺密度的增加比靜態時要多。后部比前部密度增加更多,下部更多,增加范圍47~130HU。正常呼氣HRCT肺密度改變:呼氣時肺密度增加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正常呼氣HRCT正常空氣潴留許多肺功能正常人在呼氣CT上可見到局部肺密度不增加。最典型的見于下葉背段、中葉、舌葉。限于小部分肺或下葉個別肺小葉。52-61%正常人可見,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21-30歲23%,>60歲76%)。正常呼氣HRCT正常空氣潴留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正常呼氣HRCT橫段面上的肺面積改變呼氣時肺面積減小14.8-61.3%。我國人平均體積減少54.90%±11.64%。上部比下部減少多,仰臥比俯臥減少多。肺面積改變和肺密度改變負相關,正常呼氣HRCT橫段面上的肺面積改變正常呼氣HRCT氣道形態改變在動態呼吸HRCT上,氣管的大小和形態都會發生改變。我國正常人氣管橫段面面積在呼氣時減少15.48%±9.6%,矢狀徑較冠狀徑縮短更明顯(2.26mm:0.78mm)。呼氣時72%氣管后膜扁平、前突,甚至呈馬蹄形。正常呼氣HRCT氣道形態改變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肺間質基本病變肺間質基本病變肺間質病變常見征象界面征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小葉間隔增厚小葉內間質增厚胸膜下間質增厚(葉間裂增厚)蜂窩肺磨玻璃密度肺間質病變常見征象界面征界面征定義:含氣的肺實質與支氣管、血管或臟層胸膜間存在不規則界面原因:肺間質纖維化,代表小葉間隔增厚、小葉內間質增厚或不規則疤痕病變:肺間質纖維化性病變,—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界面征定義:含氣的肺實質與支氣管、血管或臟層胸膜間存在不規則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支氣管血管周圍“中軸間質”增厚
原因:淋巴增生或浸潤、水腫、纖維化、炎癥增厚可以為光滑、結節狀或不規則形(界面征)。支氣管、血管周圍間質增厚支氣管血管周圍“中軸間質”增厚疾病表現特點淋巴轉移、淋巴瘤、白血病常見,光滑或結節狀,可唯一表現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光滑或結節狀,其他典型表現肺水腫常見,光滑結節病常見,結節狀或不規則肺間質纖維化(IPF)/普通間質常見,不規則,伴牽拉性支擴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伴隨有磨玻璃影及網狀形成疾病表小葉間隔增厚正常HRCT可顯示小葉間隔0-8個,若更多小葉間隔清楚顯示提示小葉間隔增厚;在肺野周圍其長徑1-2cm,中心有點狀或分叉狀動脈影可呈光滑、結節狀或不規則邊緣小葉間隔增厚正常HRCT可顯示小葉間隔0-8個,若更多小葉間疾病表現特點淋巴轉移、淋巴瘤、白血病常見,光滑或結節狀,最主要表現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光滑或結節狀,其他典型表現肺水腫常見,光滑,主要表現,可伴磨玻璃影結節病常見,結節狀或不規則,終末期纖維堆積腫塊加支擴肺間質纖維化(IPF)/普通間質常見,不規則,伴牽拉性支擴及其它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伴隨有磨玻璃影及網狀形成石棉肺有時可見,不規則疾病小葉內間質增厚為小葉內間質性網狀組織及遠側中軸間質增厚,為非特異性表現,見于間質纖維化或彌漫性非纖維性間質浸潤。形成細小的“蜘蛛樣”或“網狀”表現。主要位于肺的外圍部分。纖維性小葉間質增厚時,常可顯示小葉內支氣管牽拉性擴張形成小蜂窩囊腫。小葉內間質增厚為小葉內間質性網狀組織及遠側中軸間質增厚,為非小葉內間質增厚合并小葉間隔增厚間隔增厚鑒別診斷唯一異常纖維化表現蜂窩肺鑒別診斷合并磨玻璃鋪路石征鑒別診斷小葉內間質增厚合并小葉間隔增厚間隔增厚鑒別診斷唯一異常纖維化胸膜下間質增厚(葉間裂增厚)常和小葉間隔增厚伴隨,屬于周圍間質纖維。增厚時近胸壁或縱隔胸膜不好判斷,葉間裂增厚容易顯示,光滑增厚注意和葉間裂積液鑒別。葉間裂增厚的意義與小葉間隔增厚相似,更常見于特發性肺纖維化/常見(型)間質肺炎胸膜下間質增厚(葉間裂增厚)常和小葉間隔增厚伴隨,屬于周圍間蜂窩肺定義:肺纖維化終末期,廣泛性間質和肺泡纖維化導致肺泡崩解和細支氣管擴張形成特征性蜂窩病理:襯以支氣管上皮的含氣囊和致密纖維組織構成的厚壁HRCT表現:囊的直徑平均1.0cm(數mm-數cm),壁顯示清楚,厚1-3mm,鄰近蜂窩囊壁共享,蜂窩常位于肺周邊,肺門周圍可正常蜂窩肺定義:肺纖維化終末期,廣泛性間質和肺泡纖維化導致肺泡崩疾病表現特點肺間質纖維化(IPF)/常見,主要在周圍、基底胸膜下普通間質肺炎(UIP)過敏性肺炎(慢性)進展期常見,呈散在、彌漫,中肺更常見石棉肺進展期常見,主要在周圍、基底、胸膜下結節病可見,為周圍性,上肺常見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不常見(10-20%),其他表現為主脫屑性間質肺炎不常見,其他表現為主還可見于膠原疾病、藥物性肺纖維化、放療后改變疾病肺磨玻璃密度影肺磨玻璃密度影(GGO)是指HRCT圖像上表現為密度增加,但其內的支氣管血管束仍可顯示,見于各種炎癥、水腫、纖維化及腫瘤等病變。發生位置對診斷有幫助:上肺為主見于呼吸性細支氣管炎、卡氏肺囊蟲PCP,下肺為主見于普通型間質性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中心分布見于過敏性肺炎、呼吸性細支氣管炎。肺磨玻璃密度影肺磨玻璃密度影(GGO)是指HRCT圖像上表現碎石路征Crazy-paving
為小葉間隔和小葉內間質增厚+毛玻璃影,最常見于肺泡蛋白沉積癥,也可見于類脂質肺炎、支氣管肺泡癌、肺水腫、肺出血等碎石路征Crazy-paving為小葉間隔和小葉內間質增厚肺HRCT解剖基礎及肺間質性病變診斷課件間質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疾病定義間質性肺疾病是一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肺泡腔,可發展為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的一組疾病,最終可導致呼吸衰竭。由于病變侵犯了肺泡上皮細胞、肺泡腔肺實質,故有學者提出此類疾病稱之為彌漫性實質性肺疾病更為合適。
定義間質性肺疾病是一組不同病因,侵犯肺泡壁、肺泡腔,可發間質性肺病的分類
彌漫性肺實質疾病(DPLD)已知原因,如藥物性膠原血管疾病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IP)肉芽腫所致DPLD,如結節病其他類型的DPLD,如淋巴瘤肌瘤病、組織細胞增生癥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UIP)除IPF以外的特發性間質肺炎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LIP)急性間質性肺炎(AIP)呼吸性細支氣管炎伴間質性肺病(RBILD)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隱原性機化性肺炎(COP)上述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是根據美國胸科學會(ATS)和歐洲呼吸學會(ERS)2002年以病理組織學和臨床為基礎的最新分類間質性肺病的分類彌漫性肺實質目前國際上將ILD/DPLD分為四類:①已知病因的DPLD
如藥物誘發性、職業或環境有害物質誘發性(鈹、石棉)DPLD或膠原血管病的肺表現等;②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包括7種臨床病理類型: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尋常型間質性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NSIP),隱源性機化性肺炎(COP)/機化性肺炎(OP),急性間質性肺炎(AIP)/彌漫性肺泡損傷(DAD),呼吸性細支氣管炎伴間質性肺疾病(RB-ILD)/呼吸性細支氣管炎(RB),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淋巴細胞間質性肺(LIP);③肉芽腫性DPLD
如結節病、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Wegener肉芽腫等;④其他少見的DPLD
如肺泡蛋白質沉積癥、肺出血-腎炎綜合征、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多癥、慢性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等。目前國際上將ILD/DPLD分為四類: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IIP各型的診斷除臨床和影像學資料外,明確診斷依賴于開胸肺活檢,但最后的病理診斷應密切聯系臨床資料和影像學,即臨床放射病理診斷(CRP)。單獨由臨床醫師、放射科醫師或病理科醫師作出診斷都有可能是片面的,應盡可能進行CRP診斷。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普通型間質性肺炎(IPF/UIP)發病年齡:40-70歲;進行性氣短和干咳;可有杵狀指,聽診吸氣末濕羅音有特征性。其診斷局限于有UIP組織學改變的患者。早期為肺泡炎和肺泡壁細胞增加,逐漸發展成纖維化。組織學特點:異質性,同一次活檢標本可同時有正常、肺泡炎、終末肺纖維化。病灶多位于胸膜下和葉間裂周圍。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普通型間質性肺炎(IPF/UIP)發病年CT表現肺底部、胸膜下網格狀影伴有蜂窩肺牽拉性支擴斑片狀磨玻璃密度,提示有活動性炎癥,有治療效果,肺結構扭曲診斷要點:蜂窩肺+牽拉性支擴CT表現肺底部、胸膜下網格狀影伴有蜂窩肺急性間質性肺炎
(acuteinterstitialpneumonia,AIP)臨床表現:起病急劇,發熱、咳嗽和氣急,繼之出現呼吸衰竭。病理:急性期(第一周):以水腫和肺泡滲出為主;增生期(第二、三周):Ⅱ型細胞肥大,間質水腫引起的肺泡間隔顯著增厚,成纖維細胞增生;纖維化期:肺泡和間質內纖維化。急性間質性肺炎
(acuteinterstitialpnCT表現兩肺大片狀、斑片狀或彌漫性分布的毛玻璃樣陰影牽拉性支擴,易發生于段及亞段支氣管,見于增生期及纖維化期2/3病例可以出現實變少部分病例可以出現蜂窩肺及肺扭曲胸腔積液診斷要點:嚴重的呼吸系統癥狀+磨玻璃陰影+牽拉性支擴癥狀及CT表現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類似。
CT表現兩肺大片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JIS D 9111-2010 自行車.分類和基本特性
- 別墅使用手冊
- 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1至7課導學案
- (高清版)DB34∕T 5196-2025 生態濕地蓄洪區植被恢復技術導則
- 安全生產月工作總結
- 鼻炎膠囊改善鼻炎牙周病并發癥的療效
- 兒童飲食和營養要點
- 北京市豐臺區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 小店區工程預算活動方案
- 布吉公司慶典活動方案
- 《膽腸吻合技術》課件
- 圍手術期患者疼痛管理課件
- 2024年度-2025年度XX村第三輪土地延包工作總結
- 拆除臨時用電施工方案
- 2025年江蘇新海連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低碳航空器結構設計-深度研究
- 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方案
- 建筑工地質量安全會議
- 2025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招聘21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煤礦運輸系統課件》課件
- 耗材物資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