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化學】第5.1章 多介質轉歸-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_第1頁
【環境化學】第5.1章 多介質轉歸-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_第2頁
【環境化學】第5.1章 多介質轉歸-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_第3頁
【環境化學】第5.1章 多介質轉歸-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_第4頁
【環境化學】第5.1章 多介質轉歸-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10/21第五章 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污染物在大氣圈水圈土壤(巖石)圈生物圈之間的交換和環境效應2022/10/225.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5.1 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5.2 重金屬元素在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汞砷5.3 有機污染物在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有機氯代物多環芳烴表面活性劑2022/10/235.1 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5.1.1 地球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5.1.2 水的循環5.1.3 碳的循環5.1.4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分布2022/10/24一、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量守恒定律物質不滅定律2022/10/25

2、二、物質的地球化學循環通量貯存量(1) 循環方式2022/10/26貯存量通量或輸入(輸出)速率源源強匯匯強停(滯)留時間(2) 相關物理量2022/10/27 (3) 實例:銅在各圈層中的數量儲層 質量 ( g )大氣( 1 ) 2.9 108海洋( 2 ) 3.5 1014巖石( 3 ) 1.3 10 21沉積物( 4 ) 6.9 1019土壤和植物( 5 ) 6.0 10152022/10/28(3) 實例:銅在各圈層(源和匯)之間遷移的速率2022/10/29(3)實例:銅在各圈層中的停留時間大氣中為6 天海水中為420 年土壤和植物中為7000 年,海底沉積物中為107 年,巖石中為

3、109 年2022/10/210三、物質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將物質在生態系統中的循環和物質地球化學循環加以綜合考慮,稱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除地質系統、化學系統外,還包含著生物系統。2022/10/211例如:細胞原生質的主要元素成分含量最多元素:碳、氫、氧、氮等約占總質量的98;含量少的元素:磷、硫、氯、鈉、鉀、鎂、鈣、鐵等;含微量的元素:銅、錳、鋅、硼、鉬、碘等。2022/10/2125.1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5.1.1 地球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5.1.2 水的循環5.1.3 碳的循環5.1.4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分布2022/10/2135.1.2 水的循環

4、一、2022/10/214二、水在地球表層的循環2022/10/2155.1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5.1.1 地球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5.1.2 水的循環5.1.3 碳的循環5.1.4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分布2022/10/216一、地球系統中碳的分布地球上的碳主要集中在巖石之中,石灰巖中的碳(約占巖石層中總碳的3/4)主要以石灰石(CaCO3)和白云石(CaCO3MgCO3)形態存在;沉積性頁巖中的碳(約占巖石層中總碳的1/4)主要以分散性有機物形態存在。地球上的碳散布在其他圈層(水體、大氣、陸生生物、土壤腐植質、化石燃料、海生生物等)中的碳大約只占地球上總碳的0.1。2022

5、/10/217大氣中碳的主要存在形態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天然水系中碳的主要存在形態有組成平衡碳酸系統的各種組分:CO2(aq)、H2CO3、HCO3-、CO32-這些形態的濃度之和構成了水樣的總無機碳(TIC)參數。2022/10/218存在于水體中的有機碳組分可劃分為溶解性有機碳(DOC)和顆粒有機碳(POC)兩類。一般以含碳組分能否通過0.45m 濾膜作為區分此二者的判據。水體中DOC 來源:主要是浮游生物排泄物中可溶成分和生物尸體細胞產生的溶出物。2022/10/219二、碳循環2022/10/2205.1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5.1.1 地球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5.1

6、.2 水的循環5.1.3 碳的循環5.1.4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分布2022/10/2215.1.4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分布按空間特點可將污染源分類點源工廠煙囪是典型的點污染源,其特性可用地理位置、煙囪高度和排煙量等予以確定;線源公路汽車排氣面源工廠區排氣區域源少見,布滿某一地區空間的汽車排氣,可將它看成是二次污染物光化學煙霧的區域源2022/10/222按時間分布特點將污染源分類連續的發電站煙囪排煙間歇的如敞開的煉焦爐、化工廠車間排氣周期的汽車在一天中的排氣事故性的無規則的2022/10/223化學物質在環境中的遷移污染源排放:凡排放到環境中去的化學物質都將進入大氣、土壤、水體或生物體內。轉化和遷移:離開排污源的化學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形態轉化或保持原有狀態,它的轉化產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